在工作结束之后,如果没有将相关的工作总结写好,那我们的后续工作就会出现问题,工作总结对个人工作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帮助我们实现工作中的价值,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篇1
20__年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__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__年度区局获得全市质量工作先进单位、__区第五届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单位 、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今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党建,锤炼高素质干部队伍。
1、从严从实推进党建工作。局党组严格落实局党建工作,签订相关责任书、承诺书,压实责任;及时调整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局20__年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任务分解等,组织召开党建工作相关会议,将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2、狠抓党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局党组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细化分解《20__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开展“重规矩、守纪律、严作风、强监管”专项整顿活动,不定期对局属各单位进行督查检查,围绕“六聚焦六整肃”对照检查,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整治“五种不良作风”的自查工作。
(二)服务大局,保障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今年1—9月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709户,同比增长28.5%。清理僵尸企业。对连续两年未进行年报的450家企业进行清理,最终对336家企业进行吊销。
2、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开展质量品牌创建活动。
一是注册商标稳步增长。20__年以来商标注册数910件;新申请马德里商标1件,地理标志商标数2件,办理商标质押贷款2件; 1-10月份,我局共查获商标侵权和假冒伪劣案件94件,案件案值27万元,罚款29万元。二是全面推进品牌提升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引导企业勇当质量先锋、品牌旗帜,着力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国家和省、市级名牌产品。三是计量、标准化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深入推进。
3、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助推全区经济发展,构建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放心的经营环境,初步确定了20个示范商场超市、10个示范服务企业、30家药品放心消费示范店,12家诚信农资示范店,3条示范街区共286家争创企业参与,引导五类消费环节经营者积极参与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建设,努力使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4、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10月底,共受理投诉举报1912件,已办结1738件,办结率91%。开展3.15、331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000多份,现场受理投诉咨询31起。“两节打假”行动期间,我局共检查经营户14678户,市场78个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23件,结案52件。
5、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我局共有58位帮扶责任人包保202户贫困户,总共选派34名干部,分别在三塔集镇、王店镇、袁集镇14个村驻村扶贫。局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帮扶责任人认真参与孝善扶贫、因户因人施策、危房排查以及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和讲解扶贫政策,争取到爱心企业捐款12.3万元、价值2.7万元的物资用于爱心超市建设。
6、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印发《__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根据创城测评体系任务分解、严格对标、逐项落实;对辖区商业大街、主次干道、经营性公共场所、集贸市场、文明餐桌示范街(店)、商场、超市、宾馆和酒店等地开展文明创建督查30余次,截止10月底共下发督查通报16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印制文明餐桌提示卡、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及各类宣传资料25000余份;在局机关倡导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工作作风,保持办公区内环境整洁优美,工作人员精神面貌良好。
(三)履职尽责,深入推进平安__建设
今年以来,区局共立案187起,其中食品药品案件62起,结案133起,货值金额共计45.08万元,罚没款共计79.45万元。
1、抓好三个环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全力推进食品小作坊登记、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等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强食品经营环节监管。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应市的粮、油、肉、蛋、奶及节日食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三是加强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加快“明厨亮灶”信息化平台建设,对辖区今年实施“明厨亮灶”的20家左右餐饮单位进行验收和推行以奖代补政策。四是加快民生工程食品检验室项目建设。牵头组织民生工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工作,截至10月底,共完成快检抽样及数据上传50199组。五是网络食品安全舆情及应急处置工作。妥善意核查处置各类食品舆情15起,及时处置误食亚硝酸盐事件及食源性突发事件、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等应急突发事件6起,均无人员伤亡。
2、构筑药品安全屏障。
一是严把药品经营许可准入门槛。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筹建批复23件,办理药品经营许可变更和补办共计50件,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注销5件。二是深入开展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领域专项整治。累计摸排检查辖区药房146家,辖区诊所46家。各类专项行动共检查被监管主体共296家次。三是与全区两百多家药品经营企业签订创城承诺书,提高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督察督导,以强监管为抓手促创城工作深入推进。四是开展特殊药品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共发放各类禁毒宣传册100余本,粘贴标语150条次。五是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报送情况和药品抽检工作。
3、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区局办理电梯使用登记1662台(其中新增348台,换证1314台),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15台,起重机械使用登记38台,叉车使用登记40台,锅炉使用登记8台,车用气瓶变更使用单位41台、换证2台。同时,还开展“两节、两会”、五一、高考期间等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各种专项行动排查264家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6处;日常隐患排查665家次,发现隐患4起,整改4起。
4、加强市场规范管理。组织开展了__区“文明平安农贸市场”、“文明诚信经营户” 评选和表彰活动以及“诚信农资经营示范店”评选活动。开展“红盾护农行动” 和“农资、粮食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抽检商品195组,不合格16组。受理动产抵押登记18起,为企业融资1.32亿余元,注销抵押登记11起。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保障方面。全局共计146人,抽调5人,派驻扶贫34人,目前缺编14人。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增幅迅速,经营者需求不断提升,质量监管、食药安全、消保维权、信访投诉等相关事务也大幅增长,我局肩负三局职能,人少事多,现有人员除了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外,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三局合并以来,区局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和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工作极不适应。
(二)执法保障方面。一是执法车辆紧缺。我局现有10部执法车辆,经检分局使用1辆,食安分局使用1辆,8个市场监管所各使用1辆。车辆购置时间过久,破旧车辆需要更新置换。由于监管点多面广,无法保障基层监管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需求,急需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执法用车保障力度,满足一线市场监管工作需要。二是需要配备专业化信息化设备。按照基层监管部门日常履职需要,配备执法记录仪、检测仪等监管基本类和取证工具类执法装备,提高市场监管专业化水平。
(三)经费保障方面。预算投入不足,食品药品监管经费、抽样检验经费、执法办案经费、普法宣传经费、人员培训经费等捉襟见肘。由于经费短缺,食品检验量、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商品抽检均无法达到法定标准,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严重制约监管水平,为安全隐患埋下伏笔。
三、下一步打算:
(一)在作风建设上抓提升。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
二是动员全局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争当表率。
(二)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落实“双公示”,在区政府网站和协同监管平台上同时推送给其他单位。计划全年完成200户“个转企”工作。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认真完成企业年报任务,继续开展僵尸企业清理和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定期召开查无和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及成员会议。
三是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加强新法新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推行窗口服务受理“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方便服务对象;持续开展走访助企活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培育一条非公党建示范街。
(三)在重点任务上抓落实
一是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以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名牌产品等品牌为引领,遴选一批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分类指导,树立__企业和__产品形象,推动质量品牌升级。
二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结合我区实际及时开展辖区内特种设备专项检查,重点开展电梯、锅炉、起重机械检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的检查、抽查和督查,强化辖区安置小区电梯隐患整改力度;做好使用年限超过15年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全区电梯监管业务外包和特种设备第三方监督抽查业务外包工作。
(四)在监管执法上提效能
一是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进一步提升全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促进食品药品产业转型升级,严惩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加快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法治和标准体系。
二是持续开展市场规范管理。深化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开展全区“平安农贸市场”、“文明诚信经营户” 评选和表彰活动;继续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深入推进“红盾护农行动” 和“农资、粮食打假”专项行动,组织开展“诚信农资经营示范店”评选;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清理违法主体、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行为,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散煤经营台账,关停(取缔)散煤经营户,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开展车用尿素抽检;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四个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篇2
20xx年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从重排查、严落实、注防控等多方位角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xx省工商局关于印发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度消防工作主要责任目标落实情况暨全市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导的通知》、《xx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xx年度消防工作主要责任目标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成立xx县市场监管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市场监管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组员。保证全局消防安全工作安全、高效、畅捷运行。二是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会议,传达县政府消防安全联席会议精神和重大节日的消防安全工作部署,分析本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三是确保责任落实,制定本单位消防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各级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监管到位。
二、宣传到位,增强意识
一是以学习《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规,增强对预防火灾、火警警报、灾后自救等相关知识为目标,由办公室收集整理《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有关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内容编制成册,下发到各个单位,供全体干部学习,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充分利用工商系统内部oa网络的优势,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增强干部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场逃生自救能力。
三、强化培训,全面排查
一是邀请xx公安消防大队的消防人员对局内干部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培训从近年重大火灾事故案例、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常用消防标识和消防设施基本知识、正确处置初期火灾、火场的逃生以及日常防火常识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安全有关内容。二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现场操作灭火器,提高灭火技能。三是定期组织人员对单位办公区域、食堂、宿舍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检查单位大楼、食堂、宿舍是否存在电线老化、漏水现象,是否配备灭火器材、安全出口等醒目标志,电动车充电区是否安全,对未配备灭火器的区域及时进行购置,排除火灾隐患。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篇3
20____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____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局的中心工作,以全面防控抗击疫情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强化市场监管为抓手,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大安全”,抓保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立足监管职能,主动作为,以“头拱地、向前冲”的奋斗姿态,深入开展“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市场监管人的力量。一是坚决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累计检查农集贸市场262户次、经营户3280余户次。二是全面规范餐饮服务行为。禁止各类集体聚餐活动,严查餐饮服务单位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77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70车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52户次,约谈13户,检查指导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团餐供应单位食堂47户。三是强化食品销售企业防疫指导。及时下发通告到全市各超市、商场及便利经营店要求按规定做好各自经菅场所的消毒和杀菌等疫情防控工作,协调防疫物资提供给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切实保障药械质量安全。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违令销售退烧药品行为排查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940人次,排查药品零售企业801户次。五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哄抬价格、借机涨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加大重要民生领域价格收费监督检查力度,立案查处2件,罚没款20.5万元,退赔消费者金额25万余元;六是持续强化投诉举报工作。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社会“解压室”作用,全天候应急值守,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对投诉举报迅速转办、积极督办、按时办结、及时回复;七是充分调动非公企业抗疫积极性。发出抗击疫情倡议书,号召非公企业积极踊跃履行社会责任,全市共有136个非公企业党支部、848名非公企业党员捐款捐物,累计达1022.8万元。
二、立足“大监管”,强监管筑牢全市安全底线
(一)食品安全监管坚持从严。持续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过期变质食品经营行为、冷冻海产品、快餐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继续巩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积极推进学校食堂的网络厨房建设,目前20家私立幼儿园已与监控平台联网,监管部门和群众随时可以进行“看的见”的监督检查;合理组织食品抽检工作,按照4批次/千人的要求,全年共对食用农产品和其他食品抽检2127批次,其中合格2090批次,不合格报告37批次,合格率为98.3%,抽检信息及时向民众公示。
(二)药品安全监管继续优化。开展医保领域专项整治,对107户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合法、合规性开展监督检查,从规章制度、硬件配置等方面督促医保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开展中药饮片、处方药、疫苗、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二类精神药品、疫情防控用药品和医疗器械开展专项整治;全年共抽检重点品种药械54批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006户次,发现违法行为31起,立案31起;加强药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监测站点,引导企业、公众共同参与不良反应收集监测,全年完成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任务615例,收集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9份。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全年对318户使用单位实施了全覆盖的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分类检查;开展以压力管道为重点的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对我市辖区内11户压力管道使用单位100%进行检验;开展节假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旅游景区在用索道及重点场所重点设备监管力度,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7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1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份;开展电梯维保单位重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在用电梯1547部,电梯安全责任投保782部,其中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投保率已达到100%;加大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力度,开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活动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共组织安全救援演练280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微信宣传2条,手机短视频3篇,观看警示教育片1场。
(四)企业信用信息监管推陈出新。我市5300户市场主体进行了2019年度的年报公示,公示率达97.44%,比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分23批次完成涵盖省、市、县双随机工作抽查任务,共计对847户市场主体开展检查。推动“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全市23个单位开展双告知认领,数据认领率达到100%。今年在协同平台上共计录入行政许可信息5413条,行政处罚信息79条,联合惩戒信息125条。
三、立足“大提质”,提标准增强全市发展后劲
(一)推进质量安全。对煤及煤制品、危险化学品、化肥、消防产品、儿童用品、工业产品、建材产品、车用汽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食品相关产品、塑料购物袋、眼镜镜片、防静电服等13类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检365批次,合格率98%。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严格按法规进行后处理,督促企业积极整改,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市奥维德圣物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市2020年品牌创新成果四等等级奖项;安泰集团公司、诚宏福得一化工有限公司、汾矿多种经营分公司选煤厂等8家企业获评市2020年质量攻关项目等级奖项;已实施的地方标准《张壁古堡旅游景区服务规范》被评为标准化战略推进项目,共获市政府扶持补助资金26万元;汾矿多种经营分公司在市市场局举办的“传播品牌声音、讲好品牌故事”演讲赛中荣获一等奖,三晋又一村餐饮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项;利用中国品牌日、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机会,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走质量、品牌、标准化兴企之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立足“大市场”,优服务保障百姓合法权益
(一)知识产权保护和广告监管再发力。成立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小组,借力专业律师为企业提供维权援助和法律咨询;联合市局专家,深入安晟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入企”活动,提供知识产权申请和转化运用指导服务;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严查商标侵权、假冒专利及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开展民办学校广告、金融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查办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件;商标申请注册数量连年增长,今年我市商标申请365件,注册227件,我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363件,有效发明专利40件。
(二)价格监管再推进。开展节日市场价格行为专项检查,突出对火车站、旅游景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价格行为监管,重点对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加大检查力度,规范景区内门票、餐饮、商品、宾馆住宿等的明码标价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开展转供电专项治理,落实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政策,对于194户大工业用电企业实行优惠电价,优惠金额1405万元,一般工商业15691户,优惠金额500余万元;深入开展以“降成本、减负担”为目标导向的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今年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供水公司等为115家中小企业和工商户减免费用106.9万元;切实减轻我市小微企业的负担,助力疫情后企业的复工复产。
(三)公平竞争审查再规范。成立公平竞争审查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公平竞争审查流程,统筹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组织专题培训提高各成员单位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能力;开展对2019年12月31日以前市政府、政府办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集中清查,减少政府行为对市场的不正当干预和行政垄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年对692件文件审查,废止4件,调整1件。
五、立足“大执法”,狠发力提高办案能力
2020年,全局共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23件,罚没款共计187.2万元,一般程序171件,简易程序52件,万元案件34件,其中食品类49件,特种设备类16件,质量违法类10件,价格类2件。案件审核全程化,法规股对一般程序案件审核率达100%;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化,出台《市市场监管局简易程序案件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全年备案登记建议程序案件52件,备案率100%;行政决策科学化,充分发挥案件集体讨论的作用,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共组织召开重大执法决定集体讨论会议28期,集体讨论案件154件;行政处罚案卷严格化,定期开展案卷评查,以评促学,以查促改,提高执法办案人员办案能力。
六、立足“大格局”,强典型做实做强非公党建
非公党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质量,推动非公企业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一是推进标准化进程,成立标准化建设推进督导组,紧盯标准化验收进度,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措施,通过“微信党建小课堂”、专题培训班、实地观摩、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共验收达标型党组织124户,示范型党组织41户,示范型比例30.2%,达标型比例91.2%;二是开展“三整一升”活动,通过全面摸底排查、撤并重组,成立新支部3个,撤销支部10个,转出支部2个,确保有党员的企业党的组织全覆盖,无党员的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截至当前,党的组织覆盖率56%、党的工作覆盖达100%;三是典型带动,扩大新兴领域党建全面覆盖,成立以吉隆斯商贸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单位的时代广场商圈党组织,建立以海川泵业有限公司为首的覆盖6家机械企业的党建联盟,助力非公企业共进共促;四是用好“市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受理企业诉求11条,解决11条,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五是与人社局、市场局、团市委、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工作,累计受理审核321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贷款申请,发放贷款金额1489万元。
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监管局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市场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群众的期盼,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重大改革,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决心,全面抓好队伍建设,全力服务转型发展,坚决把党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服务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篇4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20__年工作要点,对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一心一意服务发展,各项改革取得新业绩
1.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整合涉企证照事项,实行了56证合一,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截止10月,全区共有内资企业272户,新增37户;私营企业2007户,新增472户;个体工商户5268户,新增34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6户,新增9户;家庭农场111户,新登记16户。通过新设、变更登记,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2237户,完成电子商务企业注册登记11户,完成“个转企”75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市场主体总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和27%。20__年度全区应参加年报公示的企业为1751户,已报公示1672户,年报公示率95.49%;应公示的个体工商户为4789户,已报公示4688户,年报公示率97.89%;应公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146户,已报公示143户,年报公示率97.95%。
2.商标品牌发展态势良好。1-10月,新申报安徽名牌3个、黄山名牌7个;新申请注册中商标204件,已获得注册商标110件;申报省著名商标8家,申报驰名商标3件。截止目前,全区共有黄山名牌18个,安徽名牌15个,注册商标近750件,市知名商标30件,省著名商标27件,驰名商标8件。协助指导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荣获“黄山市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示范基地”和“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示范基地”两项荣誉称号。
3.积极开展合同帮扶工作。1-10月份,共办理动产抵押(含注销)112笔,其中抵押登记60笔,抵押物价值2.42亿元,贷款金额1.31亿元,办理注销登记52笔;办理股权出质登记77件,出质股权22909万元,为企业融资34018万元;商标质押贷款200万元。我区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恒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20__-20__年度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黄山市恒泰化工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市工商局公示为20__-20__年度市级“守重”企业。
4.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与新田村25个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专人驻村指导,积极开展“集中帮扶日”活动,宣传帮扶政策,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动员全局干部募集帮扶资金。
5.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完成了工商局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制定了创建方案,全员参与,重点突出农贸市场任务,把“五城同创”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6.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我区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井信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已于今年5月通过市局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共检测农产品3300组。潜口食药监管所食品检验室工程正在建设中,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工。
7.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项目3个,分别是: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黄山合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与富溪乡政府共同引进安徽弘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涂层材料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20__年实现税收预计超过100万。
(二)全心全力抓监管,市场秩序整治取得新成果
1.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完成风险分级管理工作。食品生产企业43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7家,食品经营餐饮服务类499家,完成率均为100%;食品经营销售类475户,完成452户,完成率95%;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12家,完成率100%。二是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截止目前,市级计划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240批次,基本药物抽检40批次,药品监督抽样60批次已全部完成。三是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稳步开展。在学校、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药店、诊所等重点区域,“节假日”“重大赛事”等重点期间,“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进口食品、药品、器械”等重点种类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1800余户次,检查药品及医疗器械经营单位113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0余份,撤销gsp证书1家。四是打造示范街、示范店,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完成潜口旅游餐饮食品安全紫霞一条街示范街创建和全区40家示范店创建任务,完成乡镇级以下规范药房申报工作31家,完成乡镇级以上(含乡镇级)规范药房申报11家。五是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野生毒蘑菇”“12331”、民生工程宣传月、食品安全进校园、“525爱肤日”等专题宣传活动。共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画等宣传材料20000余份。开展“四员”培训、食品药品经营户培训活动,培训人次共计2200余人次。社区办、西溪南缜、潜口镇、洽舍乡首次获市级食品药品平安乡镇称号。全区全年未发生一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与全区100余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责任告知书、明确主体责任。主办了徽州区电梯故障应急救援演练、导热油泄露事故和液氨压力容器泄漏等3次应急救援演练,督促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综合和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利用“特种设备隐患整治年”“百日除患””特殊时期”保障等专项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近400家次,抽查特种设备620余台,其中压力管道5千余米。发现安全问题及隐患270余处,其中安全隐患14处,涉及特种设备17台,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份,行政处罚1起。全年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3.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印发了《徽州区20__年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1-10月份,相继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药品、农资、消防器材、服装鞋帽、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专项检查,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333户次,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9次,补办营业执照33户,向“查无”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抄告无证经营1户。对检查中发现的未办照、证经营情况及时督查整改。辖区内没有发生因无证无照经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4.加强消费维权建设。组织开展新《消法》的培训和宣传,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消费投诉举报热线12315、12331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1-10月,受理投诉举报19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投诉举报电话接线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
5.严格案件查办。1-10月共立案32起,到位罚没款13.35万元,已办结27件,涉及食品药品类案件14起,案件数量和罚没款金额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幅。
(三)尽心尽力抓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显著提升
1.注重干部培训教育。一是根据局工作重点,在局内部开展干部春训班,全员参训;二是制定了学习方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全体党员专题讨论会5次;三是及时完成干部在线学习课程,同时积极参加上级工商部门、质监部门、食药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共计100人次。
2.开展标准化所建设工作。从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检验室建设、制度建设、日常监管、执法办法、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基层所开展标准化建设。目前岩寺所、西溪南所已基本达标,潜口所因原办公场拆除重建,仍在建设中。
3.强化机关效能督查。局纪检组会同局办公室,根据区委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明察暗访督查,加强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进行部署;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严格“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完善修改机关工作制度8项,对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把党纪政纪的要求具体化;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及时公示,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1+n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整治、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少事多,监管力量不足。全局共计48个编制,在编在岗干部44人,借用2人。我局肩负三局职能,人少事多,随着我区在网络上经营的人数越来越多,经营者在广告宣传、产品质量等方面认识不高,常被职业打假人钻空子。职业投诉紧咬不放,经营者苦不堪言,我局大量执法力量耗费在处理此类投诉举报上,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执法难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大幅提高了处罚的标准,存在罚款难以执行到位的现象。比如今年我局立案的几起农村食杂店销售过期食品案件,按照法律规定的最低处罚额度也达到了1万元,这个处罚额度对应农村小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处罚,可能会导致经营户倒闭、致贫等其它问题,而如果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额度,执法人员又面临执法风险。
三、20__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努力在品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招商引资、企业融资等重点工作方面再创新业绩;
(二)以提高正确的履职能力为核心,齐心协力抓市场监管执法建设,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坚持惩防并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班子和队伍建设水平;
(四)打造亮点工作。一是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建设;二是建成潜口食品药品监管所食品检验室;三是将潜口所建成标准化所建设示范所;四是推进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五)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创建文明市场、脱贫攻坚、五城同创等中心工作。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篇5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组织了20xx年度xx水库防汛工作会的召开和配合完成了20xx年度全县防汛工作会的任务布置,修订完成并公布了舒城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案;组织了全县的汛前检查工作并提出了整改意见;配合淠史杭总局灌溉调度,科学调度水资源,保证灌溉供水与县城水环境整治的有机统一,基本保证县城杭北干渠、南溪河能常流水,维持基本生态用水的需要;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安排杭北分局进行了相应的防汛应急演练;通过组织乡镇水利站人员,集中进行了相关的防汛业务培训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小型水库“三措施、一要害”工作,全面落实小水库防汛责任公示牌的竖立、三个责任人名单的确定并按要求各乡镇每日上报各小水库的水位情况,落实报汛制度。
2、对舒城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监测设备、县局预警平台进行了日常监管维护;完成了报送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等信息的报送;向县政府申请防汛抗旱设备维修及设施维护专项资金、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设备维修及设施维护专项资金并对预警系统设备维修及日常设施维护项目进行了单一来源的公开招标,并明确了维护单位。对于山洪灾害防御的宣传工作,联系舒城县广电台在舒城影视频道于六月下旬每晚黄金时间七时播放了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山水乡情》。
3、配合淠史杭总局对杭北干渠陈大塘至团结段(16+927~25+430)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各项资料收集及完成批复需要的基础文件审查;完成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xx~20xx年)一期工程杭北干渠0+000~9+272渠道除险加固工程段建管机构的组建,并联系安排设计单位多次到现场踏勘,确定了管理房建设方案,并初步明确了建设期间施工标段的安排。
4、完成了舒城县20xx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实施方案的送审上报,督促各实施乡镇完成各类型信息报送。涉及的四乡镇已在加紧施工,其中舒茶镇、百神庙镇施工进度较快。
5、编制完成舒城县20xx年度水利工程管护实施方案,并相应下发到相关乡镇和下属单位,落实责任。
6、继续对舒城县杭埠河马家河口段水毁修复工程的建设管理;
7、指导晓天镇、山七镇、高峰乡、庐镇乡分别实施晓天镇双河、黄河、山七河、胡家河、庐镇河等五条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
8、迎接国家四部委关于舒城县农业水价改革督查工作;
9、由一名副主任专职做好民生工程联络人工作。做好水利局内部各项民生工程任务分配、资金测算、进度安排、责任落实、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及时、保质、保量向县民生办报送民生工程信息;定期向县民生办报送报表(月报表、形象进度表等)、工程进展情况说明、基础资料数据库、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
10、由一名副主任专职做好水利扶贫项目联络人工作。根据县扶贫办要求,通过联络局内各股室,及时掌握水利扶贫项目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创新工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负责本部门水利扶贫项目工作业务联络和信息报送工作。
11、按照上级要求,收集整理河流、圩口及小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作相应的批复和上报。
12、联系省设计院完成了柏林乡林安段渗漏应急治理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协调柏林乡政府与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完成了该项目的施工招标工作,确定了施工承建单位。当前,已进入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13、组织县电信局,对全县的.河道视频监控安装点包括杭丰两河重点险工阶段和全县所有8座小二型水库在内进行了专项考察并确定了34处安装点的位置。当前电信部门已安装完成了所有监控点的野外布点任务。
14、完成局领导安排的其它零星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随着主汛期的到来,重点是加强对防汛值班的正常开展,加强对全县山洪预警系统的监管和发布信息管理,做好日常防汛抗旱工作。
2、配合淠史杭总局对杭北干渠陈大塘至团结段(16+927~25+430)除险加固工程初设任务的编制及协调;配合淠史杭总局完成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xx~20xx年)一期工程杭北干渠0+000~9+272渠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
3、完成舒城县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20xx年项目建设实施并配合完成验收;继续完成民生工程及水利扶贫项目联络员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4、对舒城县杭埠河马家河口段水毁修复工程加强建设管理,12月底组织本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5、指导晓天镇、山七镇、高峰乡、庐镇乡分别实施晓天镇双河、黄河、山七河、胡家河、庐镇河等五条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并于12月底组织竣工验收。
6、组织验收20xx年农业水价改革项目,继续推进20xx年农业水价改革项目。
7、配合局农水股加强对小水库的防汛监管,继续做好“三措施、一要害”落实工作。
8、配合柏林乡政府,协调省水安公司完成丰乐河柏林乡林安段渗漏应急治理工程的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并完成竣工验收。
9、加强对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物业化养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下达任务目标的实现。
10、根据上级及局领导安排的适时任务,完成相应工作。
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