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就要用心写下自己的事迹,精彩的事迹材料是体现个人魅力和实力的关键工具,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1
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xxx医院认真贯彻、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强化风险意识,有序统筹推进了医院的疫情防控和在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管理,顺利保证了全院近xx个病员和xx名职工的安全。
一、高度重视,多项措施严防死守
xxx医院作为一所民政卫生福利机构,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由于疾病原因,在院的病人基本没有个人防护意识,疫情发生后,为确保在院病人的安全,医院对春节的值班重新安排布署,要求总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并迅速成了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为组长,两位副院长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小组,落实医院的防控措施:一是暂停接收新病人入院;二是实行职工外出报备制度;三是安排各病区电话通知病人家属近期不要来院探视;四是加强内部环境的消毒和病人的体温监测;五是通过电话、微信接受在家的患者咨询和指导患者的用药,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服务;六是积极筹备疫情防控物资;七是开设医院的备用临时隔离观察病区,各病区设离隔离观察室。
二、科学应对,全院动员确保医院安全
随着疫情的发展,元月29日,民政厅召开全省民政系统新冠疫情应对防控视频会议后,医院领导班子通过内部视频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根据工作需要取消了医院中层人员的节日休息,并进一步安排了医院的防控工作,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确保抗疫一线的工作力量;疫情防控小组制定医院的疫情应急预案,制定门诊就诊流程;在医院大门处临时搭建门诊人员候诊室,对门诊的病人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即:一个病人或家属由一个护士引导戴口罩、测体温、登记、看病、取药;为强化院内的消杀工作,由医务科、护理部抽出专人指导督促各科室的消杀工作,负责培训一线人员佩戴防护面罩、穿脱隔离防护服、洗手等技能;医务科及时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的最新版本方案组织全体医护技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和诊疗水平,安排人员参加卫健部门组织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提高我院医生在对在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类人群疫情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和能力,医务科还通过会议和微信传达、推送安全防护、心理健康辅导以及防范处置疫情的知识、方法,提高医院全体人员的防范意识,掌握处置流程、增强自我心理保健能力,确保自身安全和病人的安全。
三、主动担当,全院协作打赢疫情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xxx医院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坚决把在院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封闭管理期间,全院的每一位职工为了牢牢守护着这群精神障碍患者安全,积极投身到医院的抗疫“大战”中:医院的领导班子,从疫情开始,一直忙碌在医院各个环节,协调、督促、指导全院的抗疫工作;医院的党员、干部、医生、护士,积极加入到医院志愿者服务队,主动要求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卡点的值守、医院门岗卡点的值守、医院外环境的消杀、门诊病人的导诊服务等;医院防控组的物资保障组,为保证医院的口罩、防护服、消毒药水等物资供给,由副院长带队多次到xx的医药公司、生产厂家熬夜蹲点守购;后勤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则默默无闻的照顾着大家的生活、饮食,后勤保障部门每日集中购买新鲜卫生的蔬菜、肉类等,保质保量供应三餐,每一餐都是一份关怀和关爱、一份温暖和感动。
xxx医院的全体职工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牢牢记住自己是战斗在疫情防控线上的卫士,为了在院的这群民政特殊服务对象的安全,为了医院的安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2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文章,个人受益匪浅,现有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要好好抓住这把锋利的武器,合理利用,战胜新冠肺炎病毒,夺取本次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邓小平1988年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科学技术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纵观人类同疾病较量的历史发现: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制胜法宝,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曾经让人闻之丧胆的天花病毒。它原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最终只能走向死亡。而在与天花病毒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苗,让天花病毒败下阵来,最终消失。近些年来,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次重大传染病中,科学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看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种传染病一次次考验人类的智慧,人类也一次次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科学技术,经受住了考验,才能得以生存繁衍至今。本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以来,正是紧紧抓住科学防控这一重要思想,让科学防控渗透到日常防控的方方面面,并加强了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探索相结合,同时推进了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疫情如此蔓延的情况下,我国率先取得了这样好的防控成绩。这无疑再一次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有力的武器。
第二: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同样重要。病毒没有国界,世界各国都是命运共同体,没有谁可以从这场蔓延开来的病毒抗击战中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病毒最先在中国被发现,继而不断传播,随后中国的疫情日渐严重。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时至今日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令人担忧的是,病毒已呈现出全球扩散蔓延的趋势,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看着日益增长的确诊数据,怎不令人忧虑,若是国际形势继续恶化下去,终有一天病毒将会吞噬中国前两个月取得的成果,再次席卷而来,而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争取早日研发出战胜病毒的良方,造福全球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但是,在全国上下防控疫情鏖战的紧要关头,个别地方仍出现表格抗疫会议抗疫等形式主义问题,不仅浪费了基层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可能影响基层疫情防控正常进度,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大敌。
疫情大战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能力水平的试金石和反光镜,有的领导干部平时存在官本位思想,喜好空喊口号、耍花架子,基层干部则跟风造台帐、报信息、发简报来博眼球、刷存在感。有的党员干部日常对业务学习不及时、工作钻研不透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应对能力不足、办法不多,只能依葫芦画瓢套用发通知、开大会、填表格的老三样,把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有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不理顺、不健全,在疫情防控中又缺乏统筹安排,各自为阵、层层督导、多头指导,让基层疲于应付,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刹住这种痼疾顽症,必须拿出战疫的决心和魄力,下大气力解决。
防控疫情,重在实干,决不允许拿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来搞形式主义。这要从上级部门和领导抓起,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特事特办,运用视频会议、音频连线等形式集中调度工作,并精准捕捉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问题线索,加强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让形式主义尝不到甜头、捞不着彩头;从提高防控水平抓起,配齐配强高素质专业化的疫情防控干部队伍,并一杆子杵到底下沉到基层,用行家里手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指导帮助基层科学高效、专业有序推进工作,啃下疫情防控的硬骨头;从畅通运行机制抓起,坚持上下一盘棋,打破层级和部门的藩篱,健全快速反应的战时应急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后,更多干实事、出实效,全神贯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3
巾帼不让须眉,新时代的“红色娘子军”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医护人员、教师、社区干部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xx县,流动着一道道红色身影,她们有的是医生护士,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党员干部,她们坚持冲锋在一线、默默奉献在基层,用柔弱的身躯,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巾帼力量。
她们是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定点救治医院的护理医疗队。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疫情发生以来,x家医院xx名护士主动请战,申请到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参与救治工作,她们组建了临时护理党支部,重温了入党誓词,立志要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巾帼儿女风采。时间就是生命,她们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连轴转,为了节省医疗物资,为了方便照护患者,与时间赛跑,她们第一次穿上纸尿裤,做到上岗前少喝水、不喝水,尽最大努力降低防护服的更换频率,不知道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女子,换了一身衣服,在死神手里抢人罢了。
她们是以身作则、守在一线的辛勤园丁。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xx县幼儿园。三尺讲台,她们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抗疫战场,她们是无怨无悔的志愿先锋。一方面,她们认真落实教育系统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积极通过班级群,认真做好每个班级、每名学生的防控知识宣传、家庭外出情况排查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告知家长做好家庭防范工作,切实筑牢教育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她们认真践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宗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参与小区包保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换岗不脱岗,严格管理小区人员及车辆出入,禁止非小区成员和车辆进入小区,确保小区“封闭式”管理落到实处,全力守护我们的家园,为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们是敢于担当、走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各个社区的党员干部。因疫情防控压力大,人手不足,县委县政府全城招募志愿者,来自各个社区的xx名党员干部(其中有xx名女志愿者)积极参与,踊跃报名,主动参与宣传引导、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中来。她们面带口罩,戴着“红袖章”,穿梭在各个交通道口、管控卡点、社区门口,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一封信》,劝导群众不要串门访客、不要在公共场所聚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倡议书》《一封信》xx万余份、张贴标语xx余条,劝导居民停办喜宴xx桌次。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善举,用爱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一道道身影还有很多很多,她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是新时代的“红色娘子军”。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4
生命,有起点,也会有终点。张定宇——武汉抗疫一线一位医护人员,似乎在按倒计时的方式与生命和时间进行着搏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规模较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自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入院以来,张定宇院长率领全体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繁重任务中,他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也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是奋战在疫情前线的“最美逆行者”!
与时间赛跑,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正是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的紧要关头,必须把抓好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坚决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抓实每一项部署,把好每一道关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继续全面排查,确保联防联控到位。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强化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追踪到人、登记造册,落实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对重点人员实行集中隔离观察,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城市社区防控,动员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参与防控,重点针对节后返城人员开展新一轮摸排,做到全员上阵、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加强家庭防控,引导群众注重个人防护和家庭卫生,及时开展心理干预服务,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的疫情防控,全力做实做细各项防控举措。
医者无惧,医者仁心。真心祝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平安,希望被感染的病人能早日恢复健康。感恩有你,战“疫”路上我们一起走进“春天里”,与“逆行者”一起出发,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疫情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6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第1-2集”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第1-2集,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面对疫情,广大医护工作者,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运输司机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第一线。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冲锋陷阵,为抗击疫情、稳定局面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都是最美、最帅的“逆行者”。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他们肩负起了责任,扛起身上的重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最美逆行者第1-2集,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疫情面前,人心是最强大的力量。危险紧要关头,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救助,更是为社会传递着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力量与温情,坚定广大民众的抗疫斗志和决心,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强信念。在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第1-2集”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人们对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毅力。
最美逆行者第1-2集,守护的是生命与希望。正是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守护着人民的安危,守护着城市的平安。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时,医生、护士、警察……他们在默默奋战,守护我们,护佑国家,他们无愧于新时代的英雄。疫情当前,是他们在危险之境中逆风而行,以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战胜了恐惧,克服了困难,扛起了胜利希望,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逆行的他们,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谱写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赞美诗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点赞。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让我们守望相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篇7
在基层,有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 ,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
2024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