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编写能够展示教师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把握,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确保我们不会遗漏重要的教学内容,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果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水果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对诗歌内容进行合理的表达
2.喜欢读诗歌,体验诗歌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认读重点字词黄黄的,红红的,大大的
教学准备:
挂图、大字卡、梨等水果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奇妙的箱子”(内装水果:梨、苹果、柿子、香蕉、石榴)出示箱子摇一摇请幼儿将手伸进去摸一摸,说说水果的外形特征。
二:讲述讨论
(1)诗歌里面梨子宝宝、香蕉宝宝是什么颜色?还有什么东西是“黄黄的”?出示大字卡“黄黄的'”,让幼儿初步接触和感知。
(2)柿子宝宝、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还看过什么东西实“红红的”出示大字卡红红的
(3)石榴宝宝笑起来嘴巴是什么样的?出示大字卡“大大的”并请幼儿做一个大大的样子。
结束活动:游戏“找宝藏”
将字卡“黄黄的”“红红的”“大大的”藏在教室四周请幼儿找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水果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感受儿歌的音律美。
2.培养幼儿仔细倾听,敢于表达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会简单的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感受儿歌的音律美,通过活动灰简单的创编儿歌,体会创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紫,绿等颜色的圆形图片。
2.苹果,杏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杏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
教师:“小朋友,请看看图片上有什么水果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用“这是.....”的句式结构说一说说过的名称及颜色。
(二)展开部分
1.编儿歌《水果歌》
(1)给苹果编
教师:“我们把看见的水果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现在来时遍地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的太能干了,都编出了一句非常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领大家读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2)给杏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杏子杏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教师:“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第一句?教师请一名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4)给西瓜编
教师:“小朋友们变得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在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2.教师给幼儿示范一遍。
教师:“现在呢老师把小朋友们编的儿歌朗诵一遍小朋友们认真听。”
3.请幼儿试着把编好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教师:“在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首好听的儿歌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水果歌》,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吧!
(三)结束部分
1.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拿着颜色图片练习儿歌,手上拿着图片的幼儿问:“苹果苹果红红的?”手上拿着颜色图片的幼儿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手上拿着其它水果图片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总结:小朋友们都已经要和这些水果宝宝成了好朋友,可你们必须知道这些水果宝宝不仅样子可爱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呢。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吃些水果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水果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水果歌》,练习唱准音乐旋律。
2、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
3、边歌唱边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中单个字重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果宝宝图片:苹果宝宝、梨子宝宝、菠萝宝宝、西瓜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苹果》。
(1)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曲《苹果》。
(2)启发幼儿仿编歌曲,带领幼儿采摘树上各种可爱的水果。
二、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水果歌》。
(1)教师:刚才,我们在果园里摘了许多水果宝宝,你们看!谁到我们班上来啦!
(2)教师;你们听!教师边唱边操作苹果宝宝。
(3)教师:谁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4)教师分别出示梨子、菠萝和西瓜宝宝,并清唱和操作,同时鼓励幼儿一起跟唱。
(5)教师:们班上来了哪些水果宝宝?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三、幼儿学唱歌曲,并为其匹配身体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为歌曲匹配身体动作。启发幼儿想一想,做一做,为歌曲匹配身体动作,看谁的动作最有趣。
(3)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表演演唱歌曲《水果歌》。
(5)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四个水果宝宝,到前面戴着水果头饰,来给大家表演《水果歌》。
四、幼儿尝试仿编歌曲,替换歌曲中的水果名称。
(1)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四个水果宝宝表演舞蹈,你们想当水果宝宝吗?你想唱什么水果宝宝呢?
(2)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快速地画出若干个水果宝宝的形象。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表演唱新的水果宝宝,提醒幼儿选择水果中的一个字重复演唱。
由于教室里正好有小朋友带来制作水果娃娃的水果,所以我在这一环节选择用实物来让幼儿进行创编。
水果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多种果味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把各种口味的果珍(橘子味、柠檬味、水蜜桃味、草莓味、苹果味等)装在透明容器中,勺子。
2、教师调制好各种口味的果珍饮料,分别用透明的杯子盛装。
3、每个幼儿一只透明的杯子和一把搅拌用的勺子。
活动过程:
一、寻找“隐身水果”。
1、今天有许多水果来和我们做“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2、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四周寻找这些水果。
3、如果幼儿找不到,可进一步提醒幼儿:会不会藏到瓶子里了?会不会藏到杯子里了?
4、原来这些水果都藏到水中去了,但到底哪种水果藏在哪杯水里呢?请你们猜一猜,说说为什么。
5、、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找一找每种水果分别藏在哪杯水里。
二、调制饮料。
1、出示粉末状的果珍,请幼儿猜想它们分别是什么口味的。
2、请幼儿自己调制果汁并品尝,体验自制饮料的乐趣。
活动反思:
这个主题的内容中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没有经验,关于水果的经验在幼儿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就可以有心的点滴积累起来。因此,在这个主题过程中避免过分强调对水果特征上的认识学习,如何让孩子感知水果之间的差别,我们更多的利用一些隐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标记的暗示和各种感官的利用等,调动幼儿自己积累和丰富经验的主动性,用这个主题开展的机会,使幼儿在自我学习的方式上有新的发现,让他们在生活常态中获得进步。
水果音乐教案篇5
预设目标:
1、尝试用色彩对两种水果进行写生活动。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表达和一组画面所蕴含的美感的认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做画工具:颜料、油画笔、较厚的画纸、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苹果)。
预设过程:
一、启发幼儿观察水果。
1、小朋友都认识这些水果吧?有什么水果呢?
2、我们先看看这些水果有什么颜色,每个水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
3、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水果的样子,它们是什么样的?教师启发幼儿构图。
1、我们来看看这些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启发幼儿从水果的数量、摆放的位置进行观察)
2、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你们看到的水果用颜料把它们画出来。可以从你最想画的水果,或是最喜欢的吃的水果开始画。也可以从你看到的离你最近的水果开始画。小朋友边看边画,注意观察你画的这个水果的旁边、前后是不是还有水果,它是怎么摆放的?有什么颜色?长得什么样?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色以及涂色应注意的事项。
1、动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样画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么颜色能使你画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水果的轮廓,轮廓线可以画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样子全部画好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水果涂上漂亮的颜色。涂水果的颜色时可以把轮廓线压盖一部分,但不要把轮廓线全部涂掉了。最后选择背景色,把水果周围空白的地方涂上颜色,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使整个画面看起来不单调,涂背景色的时候,应注意尽量不把水果的轮廓线涂掉,一种颜色可以涂大块点,然后再选择其他的颜色涂在空白的地方,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丰富、饱满。
三、提出卫生方面的要求。
1、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
2、笔不能乱甩,小心颜料碰到小朋友的身体。
3、要爱惜别人的作品,不能在别人的作品上乱画。
四、幼儿进行写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赏析。
1、让我们来看看谁画的水果最好看,为什么?
2、谁画的最细致?水果的样子把握地最准?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水果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
★ 水果谣教案8篇
★ 运水果教案8篇
★ 水果串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