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教案,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很多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都是会提前写好教案的,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青团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重点了解乌龟是怎样机智地对付狐狸的。
2.学习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自我对作品的理解,尽量表现作品所蕴含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故事。
――有一只聪明的乌龟战胜了狡猾的狐狸。今日,教师就讲一讲聪明的乌龟的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故事里有谁乌龟对付狐狸的办法聪明吗
2.幼儿看图片分段讨论。
――观察第一、二、三幅图,说说狐狸和乌龟发生了什么事。
――观察第四幅图。狐狸想吃乌龟,乌龟怎样办
――观察第五幅图,引导幼儿重点讨论:乌龟怕摔、怕火,为什么还让狐狸把它摔到天上,扔进火盆呢(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有表情地分主角对话)
――观察第六幅图,引导幼儿讨论:乌龟喜欢水,为什么狐狸说要把它扔到水里,它反而哭了呢你认为乌龟听了狐狸的话心里会怎样想它的心境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观察第七、八幅图,引导幼儿看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3.主角对白。
――教师既当叙述人,又当狐狸,与理解力、表现力都比较强的幼儿进行绘声绘色的对白。
――在前一轮对白的示范下,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对白。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帮忙幼儿理解乌龟的聪明机智。
提议
1.活动前幼儿已对乌龟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一些了解,这样幼儿就能理解乌龟的聪明与机智了。
2.为了使讨论的问题情境集中在乌龟如何机智地对付狐狸上,开头的乌龟救青蛙这一部分能够一带而过。
3.“主角对白”要将狐狸貌似狡猾,实乃愚蠢:乌龟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内涵表现出来。主角对白可集中在“狐狸实在饿,慌了”直到结尾这部分进行。
一只狐狸,肚子饿得咕咕叫,它东奔西跑地找东西吃,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捉害虫,心里想,先拿这只青蛙当点心,填填肚子也好。
狐狸一步一步轻轻地跑过去,再跑上两步就要捉到青蛙了,可是,青蛙正在捉害虫,一点儿也不明白。
这事儿让乌龟看见了,他急忙伸长脖子,一口咬住狐狸的尾巴。
“哎哟,哎哟,谁咬我的尾巴”狐狸叫了起来。
乌龟回答了吗没有。它张嘴说话,不是就放了狐狸吗乌龟不说话,一个劲儿地咬住狐狸的尾巴不放。
青蛙听见背后狐狸在叫,就连蹦带跳地跑到池塘边,“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去了。
狐狸没吃到青蛙,气坏了,回过头来一看:“啊,原先是一只乌龟,我没吃到青蛙,就吃乌龟也行。”
乌龟可聪明了,把头一缩,缩到硬壳里去了。狐狸没咬着它的头,就去咬它的腿,乌龟又把四条腿一缩,缩到硬壳里去。狐狸没咬着他的腿,一看,还有条小尾巴呢,就去咬它的小尾巴,乌龟再把小尾巴一缩,也缩到小硬壳里去了。
狐狸实在饿慌了,就去咬乌龟的硬壳壳,“格崩,格崩”,咬得牙齿都发酸了,还是咬不动。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天上去,‘啪嗒’一下摔死你。”
乌龟说:“多谢你,多谢你,你扔吧,我正想到天上去玩玩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火盆里去,‘呼啦’一下烧死你。”
乌龟说:“多谢你,多谢你,你扔吧,我身上发冷,正想找个火盆来烤烤火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池塘里去,‘扑通’一下淹死你。”
乌龟听到狐狸这么一说,“哇”地一声哭了:“狐狸,狐狸,你行行好,千万别把我扔到池塘里去,我最怕水,掉在水里就没命了!”
狐狸才不理它呢,抓起它的硬壳壳,走到池塘旁边,“扑通”一声,把乌龟扔到水里去了。
乌龟下了水,就伸出四条腿来,划呀,划呀,一向划到青蛙身边。两个好朋友,一边笑,一边说:“狐狸,狐狸,你还想吃我们吗说呀,说呀!”
狐狸气昏了,身子一纵,向青蛙和乌龟扑去,“扑通”一声,掉到池塘里去了。青蛙和乌龟看见水面上冒了一阵子气泡,再没看见狐狸露出水面来。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歌曲的名称,了解歌曲的内容。
2.培养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和幼儿人数相等
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摘果子》进音乐室
2.发声练习《我的小喇叭》c。c#d
3.复习歌曲《好朋友,行个礼》
小朋友今天来了许多叔叔阿姨,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有礼貌问好)。那么现在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一起来表演《好朋友,行个礼》。
4.学唱新歌《在农场里》
(1)刚才小朋友唱的真好听,来我们表扬自己一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农场看一看有什么小动物听一听小动物是怎么唱歌?
(2)老师示范唱一遍。并出示动物头饰提问幼儿农场里有什么小动物?
(3)小朋友你听到农场里有什么小动物在唱歌?那你们想不想学小动物唱歌?
(4)幼儿听琴声跟老师一句一句唱。
(5)全体幼儿跟老师将整首歌唱。
(6)请小朋友带上动物头饰,你是什么动物就学什么动物唱。
四.音乐游戏《小猫小猫,你别吵》退场。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能够掌握优美的词汇和短句。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发散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及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活动难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使幼儿清楚表达出小老鼠想出什么办法逃出酒桶并没被猫吃掉。
四、活动准备:猫指偶23个、老鼠指偶23个、酒桶23个(易拉罐)、故事课件、故事录音、音乐《小老鼠》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集中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1、教师带幼儿随《小老鼠》的音乐,学小老鼠进入活动室。
2、教师与幼儿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故事,首先请小朋友看看故事中都有谁?播放猫和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通过听录音、看故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戴小老鼠头饰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提出疑问:小老鼠遇到了什么麻烦?
2、播放故事课件《掉进酒桶里的老鼠》第一部分,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
3、通过提问引起幼儿想象,发展幼儿思维。
①小老鼠遇到了什么麻烦?这只掉进酒桶里的小老鼠会怎样做?它当时的心情怎样?
②会有谁来救它?
③猫会来救小老鼠吗?为什么?究竟会吗?我们来听一下是谁救了小老鼠。
4、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同时加入表演,揭示以上疑问。
5、提出第二次疑问,幼儿想象。
①故事中的猫救了小老鼠吗?
②猫为什么救了小老鼠?
③请幼儿猜一猜后来猫吃到小老鼠了吗?为什么?
④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6、播放故事录音,揭示以上疑问。
7、完整播放故事课件,同时让幼儿跟课件一起练习对话。
8、表演故事,教师讲对白,幼儿表演(将幼儿分为猫、老鼠两组进行指偶故事表演)。
9、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三)结束部分:在游戏中结束教学,达到寓教于乐。
游 戏:猫捉老鼠。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4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家长、教师
活动目标: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自之情
活动准备:气球、尾巴若干条,垫子、筐子、纸球等
活动过程:
●表演歌曲《秋天》
●小二班比赛项目及规则:
一、亲子二人行(6个家庭)
1、幼儿与家长面对面,踩父(母)脚上,起点准备;
2、游戏中幼儿与家长必须始终手拉手,幼儿脚不得踩地;
3、先到终点者为胜。
二、我们一起来套圈
1、宝宝与家长站起点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呼啦圈,一次取一个,迅速跑回套在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三、追地雷
规则:母亲在脚上缠上气球,孩子去踩气球,最后一个人剩下气球的为胜。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五、捡落叶:家长和孩子一起捡落叶,用树叶做成树叶画,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单、双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数出一组数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2元超市场
2、1——10的代用券
3、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
4、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教学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触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软和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触摸和观察的结果。
3、了解不同的触觉差异,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摸箱4个,花布2块
2、猕猴桃16个,苹果17个,冬枣20个,桔子17个,香蕉6个,其他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一猜桌布的下面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小手摸出水果。
出示魔术箱,请幼儿摸摸里面藏的是什么水果。
2、猜测魔法箱里的水果,感知猕猴桃的触觉特征。
幼儿摸一摸,说一说自己摸的感觉,并大胆的猜一猜箱子里是什么水果。
把水果拿出来进一步观察,引导幼儿感知猕猴桃软软的、毛毛的、圆圆的等触觉特征。
3、摸摸各种不同的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不同触觉特征。
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其他水果的触觉特征。
自选喜欢的水果,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触觉感受。
归纳小结触摸感受。
4、游戏《请你把它摸出来》
幼儿根据教师所说的水果,从魔法箱里面把它摸出来。
幼儿自由摸箱内的水果,体验触摸的乐趣。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幼儿园青团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并掌握火灾自救知识
2、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孩子深入的了解灭火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小蜡烛;毛巾;水;沙土
一、情景导入
1、 魔法森林
儿童律动入场
2、哭声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学习救火知识来救公主
播放课件,通过公主的哭声引出情景,让孩子了解火灾的知识自救的方法,闯过三关来拯救被火灾包围的公主
二、闯关拯救公主
1、火的用途和危害
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让幼儿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
并利用闯关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
2、灭火方法
幼儿实验测试如何灭火
水、湿毛巾、沙土等方法是否可以灭火
3、火灾自救方法
通过视频和课件,让孩子了解火灾中自救的方法
三、情景表演
活动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幼儿园青团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