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内涵,教案是我们展示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篮球操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篮球操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比较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篮球运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的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为还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球在小学低中段已多次出现,但由于学生练习强度和密度以及兴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却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手型和球感上,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设计了本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本课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喜爱篮球运动。在篮球运动中健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五年级的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体育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对运球有了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在手型和作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综合以上两个问题我决定采用降低难度和游戏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素质。
4.学生的心理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要用手腕去控球
2.难点:如何做到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篮球操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
(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
篮球操教案篇3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小篮球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对篮球的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合作氛围。
二、教学理念
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小篮球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小篮球的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个小篮球。
四、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等。
五、教学程序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我将以“把球拍起来”设为难题,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探究小篮球的.弹跳特性,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通过创设“缉私行动”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对小篮球技术的渴望,提高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入“把球传起来”的主体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传接球、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锻炼,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最后又以“和篮球交朋友”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篮球操教案篇4
教材内容:
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课的任务:
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技术要点:(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
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
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组织如上图。
要求:1.手型正确,传球时拇指下压、传出的球向后旋转,球速相对要快,飞行弧度较小。2.接球时,伸臂迎球,触球后收,注意缓冲。3.推进上篮传球及时、到位,上篮成功率力求达50%。4.围绕跟进上篮练习时,接球者向中间插,传球者从接球者身后绕。
5.注意安全,保持间隔距离,前一组过中线后,后一组才开始练习,上篮不中不补投。
易错与纠正:1.拇指未下压、传出的球不旋转。多做原地两人对传练习、掌握正确手型。2.传球力量不够,抛物线太高,落点不好。可用实心球对传以增强臂力和指力,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低弧线、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3.移动中传球时横向移动;走步违例等。讲明在侧身跑的动作基础上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出的球“提前量”以同伴伸臂能接住球为宜。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2、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4、师生再见
篮球操教案篇5
学习目标:学会篮球的基本技能;培养对学习篮球的兴趣。
学习内容:篮球(球性和原地的运球)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小游戏《截住空中球》。教师布置好场地,分好,分发器材。
2参加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去。激发学生的热情。
3.进行巡回指导。纠正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指道下分组,领好游戏器材。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2.在游戏中注意要遵守游戏的规则。注意传球的准确性。
3.在游戏中要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组织:
四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运用的方法。
难点:能运用掌握的篮球知识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
1.分发篮球,教师讲解一些简单的篮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及时让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活动:
1.积极的听的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2.按照教师示范和讲解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经验。
3.在练习时注意动作的正确运用。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片、篮球20个
篮球操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已有篮球技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进退拍球和高低交替运球技巧。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交流进退拍球和交替运球的最佳方法。
3、幼儿能在运动中勇于面对困难,体验玩球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五号篮球幼儿人手1只;入场准备:四纵队。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变队入场。
幼儿听口令四队变两队进入圆形热身场地。
2、玩游戏:找朋友。
3、听音乐热身(全美职业篮球季后音乐)和老师一起热身。
4、分组取篮球站四队,四队变两队对面做左右手定点高低拍球。
二、探索新的玩球技巧。
1、探索进退拍球
师:我们都能原地用左右手做高低拍球。可是,我们在看篮球对抗赛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队员们原地不动拍球呢?这是为什么?
小结:是的,原地不动的话球就容易被对方球员抢走。更投不到对方的篮筐里去。所以,我们的篮球要灵活的动起来。
2、教师示范进退排球
师:大家有没有仔细看我是怎么拍球的?
小结:这叫进退拍球。你自己先试一试。然后,把你拍球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幼儿交流进退拍球的方法后,教师做技巧指导:
前进拍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背面,轻轻往前推,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前行。后退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正面,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后退。
3、幼儿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高低进退运球技巧。
4、中场动静调节:高抬腿绕球、地面绕八字
三、熟练运球技巧进行高低交替运球。
师:看,在我们的正前方有两条线,分别是红色和绿色和蓝色。下面我们分二组运球,到第一道红线时请你停下来做先低后高拍球各五下。到绿线时做进退拍球三次然后到对面站好。
(赶小猪到圆形场地)
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小游戏,叫圆圈转转转,我和你一起走,你一遍拍球走一边看我,看到我停下蹲着吹哨,你就停下来做低拍,看到我停下站着吹哨你就停下来做高拍。我要转身,你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听我的哨声继续做动作,明白了吗?
四、放松活动,结束。
幼儿坐在圆上和老师一起放松手臂,脚腕和全身。
篮球操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学会简单的原地拍球动作(连续拍球)
2、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4、能掌握质量较轻小球的拍球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准备操
4.游戏“踩影子”
掌握技能
一、原地拍球
1.教学重点:手对球的控制
2.教学难点:能快速连续拍球
3.动作要点:
4.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住球,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随球上下屈伸,手触球似“粘球”,抬头拍球。
二、游戏:搬西瓜
1、游戏方法:每组排头把篮球运球到前面的圆圈内再跑回(距离约28米),第二个学生搬回,依次交替搬运球结束。
2、游戏规则:
听哨音或者信号统一开始。
必须运球到圆圈,不得抱球跑,运球失误在失误点重新开始。
通过观察、比较、尝试,知道原地运球的的方法。通过练习、展示、点评,手触球的部位及如何运球的准确动作。
舒缓情绪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篮球操教案篇8
设计意图
球类运动深受幼儿喜欢。篮球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身体上下肢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大多数会去选择篮球,时常会有孩子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篮球还可以这样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为了满足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需求,特设计了篮球比赛,整个赛事过程层层递进,增强幼儿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篮球赛,体验获得比赛成功喜悦。
2、初步尝试单手行进间运球。
3、能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重点难点
尝试单手行进间运球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基本掌握原地拍球。
2、物质材料准备:篮球、标志盘、呼啦圈若干,篮球框两个,大鼓一面,奖牌2块,主播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wow篮球”直播间》,热身活动。
主播:欢迎大家来到“wow篮球”直播间,将从网上海选的队员中挑选优秀队员加入我队。
我们旋风队队员要开始参加选拔赛了,大家有信心吗?我们先开始我们的热身运动吧!
2、趣味篮球赛
(1)赛事一:篮球入圈
主播:预选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看游戏规则:红、蓝两队分别将篮球用手滚进相同颜色的呼啦圈里,每次必须让篮球在呼啦圈内停稳之后才能去滚另一个球。音乐停时,游戏停止,统计不同颜色呼啦圈内篮球的个数,篮球个数多的队伍获得胜利。注意:①只能用手。②不能让篮球离开地面。现在看你们的啦。
教练:大家站在指定的位置,准备,音乐声响开始游戏。
教练:用手的什么部位控制球,才能让球滚得快、停得稳?
小结:五指分开,用手指滚球,才能更好地控制篮球的移动和稳定。
(2)赛事二:教练,教练,几点了?
主播:恭喜得分的你们,没有得分队员要加油了。在游戏开展之前,让我看看你们的控球能力吧,大家自己找一个空位置进行运球练习,我们5分钟后见。
教练: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
我们一起来看看慢动作。现场连线篮球专家解答。
主播:练习时间结束,我又回来了,下面进行考核第二项:控球游戏。游戏规则:从起点出发,问教练:“教练教练,几点了”,教练回答:数字几后,边走边拍几下篮球。当教练说:“抢球啦”,所有队员边拍边回到起点,没掉球队伍得一分。
(3)赛事三:运球拾物
主播:分成四组,分别从起点运球到场地中间,捡起呼啦圈内的标志盘,运球回到起点。运球时注意不要碰到地上的陷阱,最后统计各组拿到小球的数量。
注意:①运球进行游戏。②每次只能捡一个球。
(4)赛事四:趣味篮球赛
主播:wow!你们运球的本领掌握的真不错,我们来一场篮球比赛吧!赢得队伍就可以加入我的篮球队了!规则是:你们分成两组。进攻一方将球运到对方的球门并投进,得一分。规定时间内得分高的小组获胜,注意:(1)要用手运球。(2)不能踢球或抱球走。(3)不能抱人、拉人
主播:五指分开,用手指、手腕运球,才能在运球中更好地控制篮球,恭喜今天获胜的队伍,成功加入到我的战队。没有获胜的队伍你们今天的表现也让我们很惊喜,你们继续加油,我们下次再见。
3、放松游戏“球儿滚滚”
幼儿平躺在垫子上,上肢贴地前伸,教练或幼儿用按摩球逐个压过孩子的腿部、背部、上肢,放松肌肉。
活动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要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大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基本掌握简单的原地拍球动作,能力较强的幼儿甚至能够简单地行进间拍球,但是幼儿对于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能和动作要领掌握得还不够好。为了满足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需求,特以“篮球直播间”为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篮球游戏。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增强了幼儿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也巩固了习得的.经验和技能。
1、以情境式游戏活动,贯穿整个活动。
以篮球直播间的情境导入,通过篮球入圈、教练教练几点钟、运球实物、篮球趣味赛,四个游戏让幼儿从巩固拨球、拍球到学习行进间运球、运用行进间运球开展趣味篮球赛,由浅入深,逐步完成目标。
2.通过层层深入活动,完成活动目标。
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通过每个环节的游戏,达成小目标。
第一环节:篮球入圈,巩固幼儿已有的拨球经验。第二环节:教练教练几点了,为了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第三环节:运球拾物,为了游戏加大难度,提高运用行进间运球能力。第四环节:趣味篮球赛,为了让幼儿运用行进间运球的方法,在篮球赛中用自己学习的运球经验运用到实战中。
3、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
(1)团队协作
(2)规则意识
在本次的活动中,不仅仅是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更多的是促进幼儿团结协作、不怕困难、规则意识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例如在刚才的篮球赛中,需要幼儿相互协作、相互配合。
4、更好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活动结合。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推出的类似于斗鱼、虎牙、抖音这些直播产业深入人心,不少幼儿也会和家人参与到其中去。因此借用信息化方式,利用主播、动画、现场连线的方式,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健康领域充分融合,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游戏规则,激发幼儿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在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以同伴学习为主,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但社会活动应该更多的去生活中认识了解交通规则,应该多结合行人与司机不同的立场,去发现那些交通标志的不同与相同。
篮球操教案参考8篇相关文章:
★ 手指操教案7篇
★ 武术操教案6篇
★ 手语操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