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完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教案的不断调整,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1.尝试一物多玩,想出抱枕的多种玩法。
2.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重点】
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一物多玩,鼓励幼儿想出抱枕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颜色的抱枕若干。
2.幼儿要提前脱鞋。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认识抱枕,和抱枕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地上是什么啊?
幼:抱枕
师:来和自己的抱枕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抱枕宝宝你好,我是___
2.听音乐做抱枕热身操
师:“抱枕宝宝”很想和我们做朋友,我们一块和他做做操吧:1.做热身活动。
二、尝试一物多玩
1.师:小朋友(师生都坐下),你们想跟“抱枕宝宝”一块玩么?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和“抱枕宝宝”一起玩玩呢?
可以请个别幼儿尝试,肯定幼儿的几种想法。还可以怎么玩呢?我们试一试。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玩的方法,让我们都来玩一玩。
小朋友,徐老师还会这样玩呢,你们看。
爬小山、蹦蹦跳、夹腿跳、背着爬、抱着抱枕走线、骑大马。
2.幼儿自由分散游戏(按小组进行),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师:刚刚小朋友是自己和“抱枕宝宝”玩的,现在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一个抱枕还可以怎么玩呢?
请幼儿演示新的玩法(每演示出一种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块来玩一下)。
拉手托着抱枕、背夹背、抛接抱枕、头顶抱枕。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玩的方法,让我们都来玩一玩。
三、集体游戏:郊游
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咱们一块出去郊游好不好?
带领小朋友拿着抱枕在教室转两圈,
师:小朋友,前面有一条小河咱们怎么过小河啊,小河太深了过不去,怎么办啊?
幼:搭小桥。
师:真聪明,那咱们拿抱枕来打一座小桥吧!
师:过了小桥真开心啊!
“轰隆隆”打雷了!
师:小朋友们,就要下雨啦,我们用“抱枕宝宝”当雨伞,赶快回家吧。
师:呀!小朋友,又到小河了,刚才咱们搭了小桥过了小河,小朋友们想一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过河啊?
把抱枕当小船划过去。
四、放松活动
师:喔!我们都回家了!真舒服啊,
(坐下来)小朋友们今天真开心么?让我们一块休息一下吧!
坐在抱枕上拍拍小腿,腿放在抱枕上拍拍小腿,起来用抱枕拍拍腿、屁股、背。
师:啊,浑身上下真舒服啊!
(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 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三、教学反思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
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 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
1、内容的适宜性
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 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
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前奏,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的演唱歌曲。
2、随着音乐学习漱口的方法,感受讲卫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个干净的水杯;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漱口歌》
活动过程:
一、讲述《讲卫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讲述:这是一直讲卫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齿又白又整齐,可好看了。
2、你们知道她没太能吃完点心后、饭后都做了什么吗?
3、观察动作表演与教育挂图,理解、记忆歌词。
4、教师按歌词的`顺序表演漱口的动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5、逐一出示挂图,与幼儿共同理解各挂图的意义,教师用歌词进行讲解。出示及讲解挂图时应注意打乱顺序。
6、教师边朗诵边表演,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后将挂图按顺序排好。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进一步记忆歌词。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边欣赏边学唱。
2、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按音乐的内容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一两遍后教师可视情况提示幼儿在念白处跟念。
三、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教师应提示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在前奏结束后开始演唱。同时,根据幼儿学习情况,有轻声带唱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演唱。
2、教师伴奏,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午餐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按音乐提示幼儿正确漱口。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通过粘贴、涂画等方式创作水果偶。
重点难点:
通过粘贴、涂画等方式创作水果偶。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实物。
2.五官贴纸、一次性纸杯、牙签、色纸、皱纹纸等各种用于装饰的材料。
3.水彩笔、胶棒、水果刀、安全剪刀。
4.教学电子资源:【可爱的水果偶】。
5.请家长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简要向家长介绍“水果多多''主题的内容,帮助家长了解今天的活动的主要目的。
——“水果多多''的主题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小朋友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名字,并且还能用各种形容词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外形特征点等。今天制作“水果偶”的活动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水果”这个主题的兴趣,还能展现孩子的创造力。
二、教师介绍制作水果偶的要求,并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给大家看。
三、家长和孩子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水果偶的制作,比如:用五官贴纸给水果贴上眼睛、嘴巴、鼻子;或者用水彩笔给水果画出五官;或者用水果刀刻画出五官;还可以用一次性纸杯当作水果的身体,并用水彩笔在纸杯上涂涂画画做装饰等。
四、将做好的水果偶摆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赏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做好的.水果偶起名字。
1.你们用什么水果做的?做的是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
2.我们是用芒果做的,上面插了很多小牙签,它的名字叫做“芒果刺猬”。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双簧表演是我国传统曲艺的瑰宝,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表演形式。如何让他们感受双簧的魅力,了解双簧的特点,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我将简单的儿歌用传统的曲艺双簧来演绎,让幼儿直观的感受双簧表演的特点,体验双簧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对曲艺表演产生兴趣,能参与表演。
2、欣赏双簧表演,了解双簧表演的特点。
3、能尝试进行简单的双簧表演。
活动准备:
双簧录象一段、屏风、醒木、冲天辫、大褂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双簧表演,初步了解双簧表演的特点。
1、幼儿欣赏教师第一次表演,感受双簧的表演特点。
2、幼儿欣赏教师教师第二次表演,认识前脸、后脸。
(二)幼儿初步尝试双簧表演。
1、复习儿歌。
2、幼儿创编前脸的动作
3、幼儿尝试表演。
4、幼儿欣赏传统双簧表演,进一步感受双簧的艺术性和特点。
5、个别幼儿化妆表演,提升幼儿对双簧表演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延伸:投放道具,鼓励幼儿到区角表演。
2、听音乐出教室。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篇6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根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园正在开展的“音乐教学游戏化”课题,我设计了这一歌唱活动。它是以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美丽漳州我的家”中的二级主题“家乡的特产”为背景的。漳州是著名的花果之乡,水仙花是“漳州三宝”之一,是漳州的市花,享誉海内外。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要创作了多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歌唱家乡的幼儿歌曲,《问水仙》和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百花村”是漳州一个非常有名的村庄,村民以种花为生)就来源于此。其中歌曲《问水仙》旋律优美,歌词浅显易懂,富有乡土气息。此歌唱活动是在幼儿对水仙花和百花村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以“游百花村”的情境把四个环节串连起来,层层递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歌曲,进一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验合作演唱问答歌的乐趣。
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有表情地合作演唱问答歌。
2.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大方勇敢地与教师和同伴交流、互动。
3.在歌唱中进一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准备:
1.材料准备:ppt课件,水仙花实物或图片,歌曲《问水仙》的录音,碰铃,眼罩。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漳州的百花村和水仙花,会演唱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
过程:
一、做律动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百花村玩,出发喽!
(播放歌曲《问水仙》,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析:此环节是活动的导入部分。百花村在漳州是个很有名的村庄,很多幼儿都去游玩过,以此引入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幼儿和教师一起在《问水仙》的音乐声中做律动,能形成对歌曲旋律的初步感受,为后面学习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练声《百花村里百花开》
师:哇,百花村里的花儿都来欢迎我们了!快看看,都有什么花呀?
(教师根据练声曲内容依次播放兰花、菊花、玫瑰花的ppt课件。音乐响起,幼儿开始练声,每一段都比前一段高半度。)
(析: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切合游戏情境,既能达到让幼儿练声的目的,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问水仙》
1.教师播放水仙花ppt课件,引出水仙花。
师:快看,还有什么花也来欢迎我们了?(水仙花。)
师:关于水仙花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水仙花是漳州的市花……)
师:你们说得真好!今天水仙花仙子要跟我们一起玩游戏,掌声欢迎!
(教师自然引出水仙花并调动幼儿关于水仙花的'已有经验。)
2.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初步感受歌曲《问水仙》。
(1)教师边朗读《问水仙》歌词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和学习歌词,并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花朵的形状。
师: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叫“听音变花朵”。请你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绕着圆圈边拍手走边念儿歌《问水仙》,老师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停在谁跟前,谁就做一个花朵的动作,表示自己变成了一朵花。我们来看看哪朵花开得最漂亮。
师:哇,花儿们都开得这么漂亮呀!还有谁能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花朵呢?
师: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边念儿歌《问水仙》边玩游戏,看看谁有新的变化。
(2)教师边唱歌曲《问水仙》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幼儿在游戏中完整感受歌曲。(玩法同上,玩两遍。)
师:请注意,我们的游戏要升级了,请你们边玩游戏边注意听儿歌有什么变化。(教师边唱歌边与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儿歌变成歌曲了。)
师:你们都发现游戏中的儿歌变成歌曲了,真棒!现在就请你们听歌曲来变花朵,再来看看谁变的花朵最漂亮。
3.幼儿玩游戏“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尝试演唱歌曲《问水仙》中的回答部分。
师:水仙花仙子就藏在我们中间,想把她找出来吗?
师:请男孩女孩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比赛,谁找到水仙花仙子,谁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看看谁得到的水仙花最多。
(1)男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
玩法:请男孩代表戴上眼罩站在圆圈中间,教师边唱“我问水仙花,哪儿是你家?水仙花儿告诉我”,边按节奏轻轻点每个孩子的头,最后一拍点到谁,谁就唱“九龙江边圆山脚下”。男孩代表取下眼罩去找刚才唱歌的人,并问他:“你是水仙花仙子吗?”如果找对,这个孩子就答:“我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如果找错,这个孩子就答:“我不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不能得到水仙花。(完整游戏两遍,看男孩队能得到几朵水仙花。)
(2)女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玩法与规则同上。)
(3)男孩女孩玩接龙唱歌游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哪队得到的水仙花多。
师:好,接下来我们要玩接龙游戏了,请得花多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少的队唱答的部分。大家要注意接好,接不上的就输了哦。
师:哇,你们合作得真好!如果交换一下,得花少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多的队唱答的部分,是不是也能唱得一样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4.师幼以问答形式演唱歌曲。
师:好,现在老师唱问的部分,你们都当水仙花仙子一起唱答的部分。
师:水仙花仙子们唱得真棒!老师也好想当水仙花仙子呀!你们唱问的部分,老师当水仙花仙子唱答的部分,行吗?
5.幼儿了解歌曲名称,跟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唱的歌曲《问水仙》,唱的就是我们漳州的市花——美丽的水仙花,它表达了我们对家乡水仙花的热爱。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琴声用优美的声音来完整演唱歌曲。
6.幼儿边随着伴奏演唱歌曲边自由表演,并在歌曲结束时自由做花的造型动作。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种小乐器,大家看看是什么呀?(碰铃。)
师:现在,老师用碰铃来伴奏,你们用动作来表演,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变得更美。好吗?
师:请大家都扮演水仙花仙子,边唱《问水仙》边自由表演,唱完时做一个好看的造型动作来表现美丽的水仙花,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也可以跟朋友合作。我们来看看哪朵水仙花最漂亮,好吗?
(析:此环节是歌唱活动的主要环节。幼儿通过“听音变花朵”“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问答对唱、合作表演等多种游戏形式,从单纯感知歌词、完整感受歌曲、用歌问答到听伴奏完整演唱,再到边唱边自由表演,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碰铃的引入则为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各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埋下了伏笔。)
四、做律动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不仅跟美丽的水仙花仙子玩了许多好玩的游戏,还学会了唱一首好听的歌《问水仙》,大家高兴吗?跟水仙花仙子说“再见”,我们继续去游百花村吧!
(析:结束部分与引入部分前后呼应,幼儿很自然地随着熟悉的《问水仙》旋律边唱边舞,这对于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这首歌曲起到了强化作用。)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不同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制作各种道具装扮“水仙花仙子”,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2.建议幼儿回家后给家人演唱这首歌曲,并教家人学唱。
附: 问水仙
注: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圆山脚下是水仙花产地。
幼儿园艺术说课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