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教案推荐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反思环节能够促使教师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合理选用教学方法与教具能增强效果,是编写教案时的重要考量,​,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的乘法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的乘法教案推荐7篇

6的乘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 )七四十二( )八四十八( )七二十八八( )七十二六( )五十四三( )二十七七( )六十三( )八五十六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0÷ 5 =4 32 ÷ 4 =8

我是这样想的:( )五二十 我是这样想的:四( )三十二 因为:(四)五二十 因为:四(八)三十二 所以:商是4 所以:商是8 3、小鸟回家 有5间房子,10只小鸟回家, 平均每间房子住几只小鸟? 每间房子住2只, 10只小鸟回家, 要住几间房子?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师: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在做植物标本、有花标本和树叶标本 生:有42朵花、56片黄树叶、72片绿树叶

生:6朵花做一个标本、8片黄树叶做一个标本、9片绿树叶做一个标本

师:大家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生1: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生2: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生3:72片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

3、解决问题

师:要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六?

师:很好,谁知道怎么列式? 生:42 ÷ 6 =7(件)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因为六(七)四十二

师:你能自己解决剩下的问题吗? (1)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片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说口??

40÷8=516÷8=263÷9=748÷6=818÷3=621÷3=754÷6=98÷1=8

小结

乘法口诀的得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口诀中的前两个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因此:除数x商=被除数

(2)小鸟回家

21÷718÷240÷536÷463÷924÷635÷542÷630÷548÷827÷9

(3)小猪吹泡泡

21÷364÷832÷872÷818÷645÷554÷949÷79÷928÷436÷914÷2

(4)知识应用 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

(四)谈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用6-9的口诀求商 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6的乘法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难点:分清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中,幂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单项式的次数?

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先来学最简单的整式乘法,即单项式之间的乘法运算(给出标题).

新课 看下面的例子:计算

(1)2x2y·3xy2; (2)4a2x2·(-3a3bx).

同学们按以下提问,回答问题:

(1)2x2y·3xy2

①每个单项式是由几个因式构成的,这些因式都是什么?

2x2y·3xy2=(2·x2·y)·(3·x·y2)

②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x2·y·3·x·y2

③根据乘法交换律变更因式的位置

2x2y·3xy2=2·3·x2·x·y·y2

④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3)·(x2·x)·(y·y2)

⑤根据有理数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得出结论

2x2y·3xy2=6x3y3

按以上的分析,写出(2)的计算步骤:

(2)4a2x2·(-3a3bx)

=4a2x2·(-3)a3bx

=[4·(-3)]·(a2·a3)·(x2·x)·b

=(-12)·a5·x3·b

=-12a5bx3.

通过以上两题,让学生总结回答,归纳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步骤是:

①系数相乘为积的系数;

②相同字母因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相乘,作为积的'因式;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也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积仍是一个单项式;

⑤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也适用.

看教材,让学生仔细阅读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边读边体会边记忆.

利用法则计算以下各题. 例1 计算以下各题:

(1)4n2·5n3;

(2)(-5a2b3)·(-3a);

(3)(-5an+1b)·(-2a);

(4)(4×105)·(5×106)·(3×104).

解:(1) 4n2·5n3

=(4·5)·(n2·n3)

=20n5;

(2) (-5a2b3)·(-3a)

=[(-5)·(-3)]·(a2·a)·b3

=15a3b3;

(3) (-5an+1b)·(-2a)

=[(-5)·(-2)]·(an+1·a)b

=10an+2b;

(4) (4·105)·(5·106)·(3·104)

=(4·5·3)·(105·106·104)

=60·1015

=6·1016.

例2 计算以下各题(让学生回答):

(3)(-5amb)·(-2b2);

(4)(-3ab)(-a2c)·6ab2.

=3x3y3;

(3) (-5amb)·(-2b2);

=[(-5)·(-2)]·am·(b·b2)

=10amb3

(4)(-3ab)·(-a2c)·6ab2

=[(-3)·(-1)·6]·(aa2a)·(bb2)·c

=18a4b3c.

小结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是整式乘法中的重要内容,它的运算法则的导出主要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以及幂的运算性质.

6的乘法教案篇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围绕教学重点,以探究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节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用。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上课伊始,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画图的方式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画图法去解决问题,从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形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动手操作。

(1)你能从桌面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它的吗?呢?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发现。

从刚才的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

3.交代学习目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作铺垫。

⊙类比推理,明确意义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①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②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

2.分析、解决问题。

(1)讨论解题策略。

师:要求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这道题应该如何解答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2)学生试做。

(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帮助思考)

(3)汇报,并说出思考过程和解答方法。

方法??

生: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也就是说把奇思吃的6块饼干看作单位“1”,再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笑笑吃的饼干数。

师:说得真好!把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6块饼干的是3块饼干。

方法二

生:把每块饼干都分成2个,6块饼干的就相当于6个,也就是3块饼干。

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了6块饼干的是3块饼干。

师:那么这道题应该如何列式计算呢?(6个列式为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综合以上两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6的乘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出示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②填书.

2.反馈练习.

(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二十二2题

(1)6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4题

83488678

58823888

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个82个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

探究活动

数台阶

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

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

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

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

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

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

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

8的乘法口??

6的乘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4)练习做一做(2)。

答。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包?列式是

[ ]

[ ]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4,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两次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6的乘法教案篇6

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祟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①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②分析。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③画图:(课件一演示)补:把100千克当做什么?(单位1)

画图说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④尝试。根据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教师可将两种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请同学讲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据分数意义,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几份,用乘法,是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解法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⑤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订正时候强调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习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审题后,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二演示)

先画单位1

再画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画图时注意与例1的区别。(例1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数,例2是甲乙两类关系,画两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为好。)

在学生分析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请同学指出问题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4.改变例2

改变例2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下题(可让学生完成)。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编后,可让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个数(即单位1)是多少,还知道它的几分之几(分率),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一只鸭重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②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2.提高题

①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②一桶油400千克,用去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练习五1、2、3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100==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强身高是米。

6的乘法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8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出示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8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②填书.

2.反馈练习.

(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二十二2题

(1)6个8相加是多少?

(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4题

8×34×88×67×8

5×88×23×88×8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1个82个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

9的乘法口??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84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7页例1的教学挂图(图片:例1图),有条件的可以把挂图制成投影片,或准备81个小正方体.

2.把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第2题的百以内数表制成放大的挂图(图片:百以内数图).

3.准备2-8的乘法口诀卡片若干张,以及10道已学的乘法式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已学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把口诀说完全.

二八()四六()五八()六八()

三七()三八()六七()五七()

3.看题写得数.

8×47×88×67×58×3

4×73×78×84×62×8

订正时,可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用哪句口诀计算.

二、新课.

1.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9

让学生看书,指名读题,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空格里填数.在学生做的同时,教师用小黑板挂出准备题.同时进行行间巡视.

2.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我们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8的乘法口诀时,许多乘法口诀是同学们自己编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乘法口诀,看哪一位同学会编成乘法口诀.

(1)出示例1挂图中的第一个长方体.(或用9个小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图中的长方体是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提问:一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求1个9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下面板书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形式如下:

(2)出示第二个长方体.这2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有几个9?2个9相加等于18,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让学生自己想,并填在教科书上.教师在"9×1=1和"一九得九"下面板书:

9×1=9一九得九

9×2=18二九()

(3)出示第三个长方体.教师说明依照前面的方法,同学们自己根据图中的条件,写出乘法算式和编出乘法口诀,并填在书上.以下依次出示第四、五、……、九个长方体,让学生独立填算式、编口诀.教师依次板书:

9×3=27三九()

9×4=36四九()

9×5=45五九()

9×6=54六九()

9×7=63七九()

9×8=72xxx()

9×9=81九九()

(4)学生编完以后,教师指名说自己编的口诀,如有不恰当的,其他同学帮助订正.教师把每句口诀的得数用红粉笔填在括号里.填完后,教师让学生看一看今天共编出几句乘法口诀.然后指出: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9的乘法口诀.在挂图上面板书课题.

(5)齐读两遍9的乘法口诀.然后指出:用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9乘以几的乘法式题.让学生对照乘法口诀,读一句口诀,读一个乘法算式.边读教师边把乘法算式中的积擦掉.然后再参照乘法口诀说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积.加深学生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关系的认识.

(6)教师说明,乘法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熟记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提问:9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的积比前一句的积多几?为什么?前一句的积比后一句的积少几?为什么?并让学生初步背口诀.暂不要求又对又快.

3.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1)

(2)在下面的表里找出9、9的2倍、3倍……9倍,把这些数圈起来。

看一看9的乘法的各个积,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你记得9×2=18,你能推想出9×3,9×4的得数吗?

如果你记得9×5=45,你能推想出9×6,9×7的得数吗?

4.教学例2:6×9=□

先让学生说明题意,然后独立做.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熟悉,不必花过多时间讲解.

5.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哪句口诀.

2×9=3×9=7×9=

5×9=6×9=1×9=

8×9=4×9=

三、巩固练习.

1.背出9的乘法口诀.

教师可让学生齐背,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口诀的情况,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背.还可以不按顺序,教师和学生采取"对口令"的练习形式等等.

2.(1)9个5相加是多少?

(2)9的8倍是多少?

3.一个小皮球的价钱是9元,___________,一共用了多少钱?先让二、三个学生口头填一个条件,讨论确定之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6的乘法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米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过春节的教案推荐7篇

认识蛋的教案推荐7篇

钠的认识教案推荐7篇

冬天的语言教案推荐7篇

春天的雨教案推荐7篇

音的知识教案推荐7篇

画国旗的教案推荐7篇

大班光的教案推荐7篇

语言的教案推荐6篇

6的乘法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