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们写教案是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每位老师在写教案的时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美术活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6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1

【教学思路】

本节课重点抓住以听为主,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创编展开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他们才是音乐课的主人。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情绪,能初步演唱,激发孩子们对羊群、大自然及劳动的热爱之情。

表现:培养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剪羊毛”的乐趣,使其自然而然地体会掌握歌中速度标记“慢”与“快”。

创编:培养学生在发声练习中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创编,自编节奏,自由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创编歌词、掌握;对歌曲速度、情绪的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头饰,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自由摆动肢体步入课堂。

2.师:听了这段音乐,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意图:通过听想比,激活孩子们的思维。)

(二)感受、探索、掌握

1.音乐练习

森林里都住着许多的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在和羊老师学习唱歌,羊老师带来了一首发声曲。(多媒体播放)

2.学生学唱

3.师:还能怎样填词?(学生讨论、创编、展示)

(意图:以发声练习的编创歌词的突破口,让学生大胆自由创编,激发并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听赏、新授、表演

1.导入:森林学校放假了,羊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到她的家乡去作客,但老师出了个难题:谁能听音乐猜出羊老师的家乡在哪里?

(课件播放《我的小绵羊》),学生聆听。

师:大家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意图:培养孩子们用心来听,集中精神大胆想象,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草原的广阔无垠。)

2.师:我们一起随着羊老师出发,跟她一起学学歌曲《我的小绵羊》。

3.播放多媒体课体,唱老师。

(1)老师边范唱边舞蹈。

(2)哼唱。

(3)师生对唱。

(4)分组接龙唱。

(5)难点乐句教师处理教唱。

(6)感情和演唱技巧处理。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学习,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互相帮助,积极介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达到共同提高。)

4.师: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请你们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方式来表达你现在的感受。

5.选择碗、筷、茶杯盖、钥匙、易拉罐等,多媒体放映多种卡通绵羊的画面,供学生自由选择来表演唱《我的小绵羊》。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羊老师到草原作客,大家开心吗?对羊老师教我们的歌曲还满意吗?但羊老师还有些伤心,为什么?

(同时播放电视藏羚羊的状况,引发学生保护藏羚羊,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品德。)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开始喜欢翻看画报中有关思维训练的内容,对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如“找不同”“眼力大挑战”等特别感兴趣。但是,由于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孩子们缺乏有效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要准确无误地完成类似任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此,在活动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有关学习内容与动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积累观察、分析、判断的经验。在本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画面“焦急的鸭妈妈”,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猜想。在第二环节,我引导幼儿利用移动的望远镜镜头,由慢及快地寻找“鸭宝宝”,以引导幼儿学习由局部推测整体,提升观察力。在第三环节,我重在启发幼儿关注细节,如河中的倒影、公共汽车下的鸡鸭脚印等,并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说说判断的理由,同时分享各自的记录方法。在第四环节,我通过设置疑问“谁是鸭妈妈的孩子”,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细节,锻炼眼力和思维能力。总之,本活动内容层层推进,能有效引导幼儿学习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提高观察的敏锐性与思维的灵活性。

2、喜欢参与动脑筋的活动。

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片、数字记录卡、水彩笔。

过程:

一、猜测导入

师:鸭妈妈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测鸭妈妈焦急的原因,并给予适时回应。)

师:你们说了好多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问问鸭妈妈。“鸭妈妈,你怎么了?”(教师点击声音按钮,传出鸭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不见了。”)

师:噢,原来是鸭宝宝不见了。怪不得鸭妈妈这么着急呢。大家想想,我们怎么来帮助鸭妈妈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来思考,自然地进入帮鸭妈妈找小鸭子的游戏情景。)

师:你们都愿意帮鸭妈妈找小鸭子。看,这边有个农场,我们来帮鸭妈妈找找。

二、观察寻找

1、交代任务。

师:让我们拿望远镜一起去农场找找吧。如果找到小鸭子了,快点告诉我,就说:“找到了,停一停!小鸭子躲存xxx。”

2、幼儿集体寻找。

(教师通过鼠标移动望远镜镜头,引导幼儿由慢及快地寻找躲藏起来的小鸭子,并引导幼儿由小鸭子的局部推测整体。)

幼:找到了,停一停,小鸭子躲在房子后面。

师:我怎么看不见?你看见小鸭子的什么了?

幼:我看见小鸭子的一只翅膀了。

师:噢,原来你发现了小鸭子的一只翅膀,所以知道有一只小鸭子躲在房子后面了。

(教师继续移动望远镜镜头,引导幼儿依次找出在奶牛后面、假山后面、房门口等地方的小鸭子。)

3、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

师:我们这样一只只寻找速度太慢,鸭妈妈已经很着急了。这样吧,我把农场的照片拍下来了,请你们每人拿一张照片、一张记录卡和一支笔,帮忙快快找,找到后用数字卡片帮助记录,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等会儿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几只小鸭子。

三、经验分享

1、交流:你找到了几只小鸭子。

师:你找到了几只小鸭子?

幼:我找到了7只小鸭子/我找到了8只小鸭子……

师:有谁和×××找到的一样多吗?

幼:我也找到了8只,我们有三个人是一样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找到的小鸭子数量不一样。

师:奇怪,大家找到的小鸭子数量都不一样。到底有几只?我们一起再到农场去看看。(出示图四。当幼儿说出小鸭子的躲藏地点时,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达成共识后点击画面,呈现小鸭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

幼:我发现小河里也有一只。

师:小河里有小鸭子吗?

幼:有。

幼:没有。那是小鸭子的影子。

师:这是哪只小鸭子的影子?那它算不算一只呢?

幼:它是河边那只小鸭子的倒影,不能算。

师:我们点点看会不会出现小鸭子(点击影子未出现小鸭子)。看来这真是小鸭子的影子。小河边那只小鸭子我们已经计算在内了,它的影子就不能再计算在内了。

幼:公共汽车下面好像也有一只小鸭子。

师:这是小鸭子吗?

幼:好像是树叶,又好像是小鸡的脚……

师: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看看吧。(点击局部画面)是谁呀?原来是小鸡。

3、师幼共同确定小鸭子的数量,总结记录方法。

师:现在我们找到了所有的小鸭子。让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只。(师幼一起数数,在多媒体画面上数到一只小鸭就会出现相应的数字和圆圈。)

师(小结):如果要统计好几个东西,可以用做标记的方法,比如画个圈圈,这样能帮助我们又快又不遗漏地得出总数。

四、分辨鸭宝宝

师:我们在农场里找到了1o只小鸭子,可鸭妈妈说她只有六个宝宝。那到底哪六只小鸭子是她的宝宝呢?

师:这些小鸭子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有些小鸭子的嘴巴是红色的,有些小鸭子的嘴巴是橙色的。

师:红色嘴巴的小鸭子有几只?橙色嘴巴的小鸭子有几只?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师:现在你们知道谁是这只鸭妈妈的孩子了吗?为什么?

幼:橙色嘴巴的小鸭子是鸭妈妈的孩子。因为鸭妈妈说过,她只有六个孩子,橙色嘴巴的小鸭子刚好是六只。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也爱动脑筋。鸭妈妈终于找到她的孩子了。看,她要带着宝贝回家了。我们和鸭妈妈、小鸭子说再见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初步学习以拟人的方法画蜗牛,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3、懂得要安静做画,鼓励、启发幼儿要不怕困难,做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学习画蜗牛并涂色

教学难点:

抓住蜗牛的特征,使线条流畅,作品生动形象

活动准备:

课件、画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蜗牛,然后提问: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它们可爱吗?)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3、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老师把画蜗牛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下面我就教小朋友们边说儿歌边画。蜗牛外形螺旋形,一圈一圈往外转,画出身子像条虫,前头圆圆后面尖,一对触角伸出来,触角上面画眼睛。

3、教师和幼儿一起画蜗牛。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一步一步的来画,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画出漂亮的小蜗牛。

(1)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2)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美丽!

三、结束部分:

蜗牛们知道我们把他们画得这么漂亮,可高兴了,它们邀请我们和它们一起唱歌跳舞,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师生同唱:蜗牛与黄鹂鸟。

活动延伸:把幼儿作品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观摩学习。

教学反思:

幼儿对笔墨较感兴趣,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所收获,特别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自然界中的昆虫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幼儿萌发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3、知道绵阳的外部特征,知道人和小绵羊之间关系密切。

教学准备:

绵阳模型、彩笔、画有绵阳轮廓的纸等

教学分析:

由于幼儿很少见到绵阳,所以对绵阳不是很熟悉,对绵阳的外形特征不清楚,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认识到绵阳的外形特征,知道绵阳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互动汉中,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加深幼儿对绵阳的了解,如:绵阳长得什么样子的呢?绵阳的头上有没有角呢?引导幼儿观看绵阳的头、身体、四肢,并询问绵阳身上都有什么呢?小绵羊爱吃什么食物?绵阳是如何叫的?教师采用启发、提问、鼓励等方法引导幼儿。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开着小汽车进入教室,把“车位”停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2、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猜谜语,幼儿对绵阳产生兴趣。学习词语:绵羊,英文:sheep

3、带领幼儿仔细观察绵羊

(1)小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呢?

(2)小绵羊的头上有什么呢?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羊角,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

(3)小绵羊的身上有什么呢?绵羊身上长着长长的卷卷的羊毛,有四条腿,一条尾巴。

4、教师总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5、提出问题

(1)小绵羊是如何叫的?

(2)绵羊喜欢吃什么食物?

6、绵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绵羊的毛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绵羊的皮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绵羊的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4)绵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什么功能?

7、幼儿萌发爱小绵羊的情感。

教学总结:

1、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2、教学延伸:添画小绵羊。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4

设计思想:

夏天到了,班里的女孩子都穿上了盼望以久的漂亮花裙子,早上来到幼儿园,一见面就三五成群地互相欣赏,讨论,比谁的裙子好看,观察裙子的颜色以及裙子上的各种图案,还努力旋转好让裙子下摆飘起来,引起孩子们的阵阵喝彩,女孩子对此项活动总是乐此不疲,就连男孩子都加入其中。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审美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用有规律的花纹及有各种装饰物的花裙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装饰裙子,培养幼儿设计的兴趣。

3、初步会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花裙子。

2、每位幼儿一件用纸剪好的裙子式样,没有花纹及装饰。

3、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猪的图片。

4、胶棒、即时贴、皱纹纸、彩色卡纸、贴花、亮片、扣子、蝴蝶结、花边等若干,分组摆放。

5。、节奏明快的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说:“今天,森林里要开动物狂欢节,邀请小动物们参加,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说不想去,你们看都有谁?(依次出示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猪的图片),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哦!原来呀,小动物说它们都没有漂亮的裙子穿,所有不想去了。小朋友,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它们吗?(引导幼儿说出给每个小动物们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就一起给每个动物做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它们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好吗?”

(二)、请幼儿欣赏花裙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裙子款式,为设计做准备。

1、欣赏花裙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条,为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裙子的花纹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以前还见过哪种款式的花裙?是长袖还是短袖?是圆领口还是方领口?裙子的下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3、观察裙子上除了花纹还有没有其他装饰物,说一说这些装饰物是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花裙子,教师进行指导。

1、教师:“咱们一起帮这些小动物设计、制作漂亮的花裙子,好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去参加森林的狂欢节,好吗?”

2、请幼儿先商量好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花裙子,然后按款式自由组成小组,再商量裙子上用什么花纹和装饰物,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各种材料,合作制作花裙子。

(四)、评价欣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1、幼儿互相欣赏完成好的裙子,说一说自己和别人的有哪些不同。

2、分别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穿上裙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森林狂欢节。

四、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为幼儿投放剪好的不同款式的裙子式样,鼓励幼儿在上面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纹。

2、组织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花裙子开一场“小模特表演”。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5

活动背景

我园地处国家旅游度假区――马山,这里有着丰富的创意美术资源。秋天里,孩子们挖掘和收集了许多农作物和自然材料。农作物形态各异、纹理清晰,它们天然的造型给了孩子们无尽的想像和创作空间。在《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中。我们抓住孩子最熟悉的家庭关系,生成了《动物的一家》专题。前期,孩子们展开了动物家庭的调查活动,进行了亲子动物创意形象的设计比赛,并开展了《动物全家福》的综合活动。利用班级现有的自然材料,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农作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像,自主选择自然材料进行动物造型设计。

2.在想像创作过程中尝试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物一家子》的作品组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①师幼共同收集形态各异的较大个的农作物若干组(山芋、芋头、南瓜、萝卜、茄子等),自然辅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黄豆、狗尾巴草、稻穗等);幼儿认识和接触过造型辅助材料。

②幼儿事先开展过动物全家福活动。举办过班级亲子动物创意造型设计比赛。

2.环境准备

①操作台:每张台上摆放大托盘,内放稻草段衬底的同一组的农作物。

②材料架:上面分类摆放自然辅助材料。

③工具架:摆放有橡皮泥、牙签、大头针、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1.“动物家庭”遐想

①带幼儿走进大厅,围桌观察:这些是什么?看看它们有大有小。亲亲密密靠在一起,多像一家人啊。我们班级里做的动物都是一个一个的.多孤单呀,今天我们来用这些农作物做成动物的一家子,好不好?

②动物联想:看看这些山芋、芋头、南瓜,它们像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③拿起一盒南瓜:猜猜看,它们中间谁会是爸爸,谁是妈妈,为什么?那我们可以怎么来打扮它们,让它们更像呢?

教学建议:有了班级前期的经验铺垫,可以从农作物的外形上进行动物的遐想,为合理造型打下基础。

2.自然材料装饰设想

①老师这边有很多的自然材料,看看打扮动物的一家需要用什么材料呢?取出几筐让幼儿认识:它是什么样的,可以做动物的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其特征,如辣椒红红的、弯弯的,像嘴巴;橡果圆圆的',壳毛毛的,像眼睛等。

②我们怎么把它固定在南瓜、山芋上呢?结合幼儿的提议,介绍准备的材料和一些组合方法。

教学建议:巩固认识自然材料的特征,为合理造型打下感知基础;装饰设想时给孩子充分交流的时间,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提供一些提升性建议。

3.领会操作要求

①找两三个好朋友围到喜欢的农作物桌旁,一起做一组“动物的一家子”,先看看哪个可以做爸爸,哪个可以做妈妈和宝宝,再商量哪个小朋友做“动物一家子”里的哪个角色。想想需要用什么材料打扮,然后去材料架上取材料。

②想想、试试怎样让自然材料固定在农作物上不掉下来。

教学建议:交代要求时语速稍慢一些,让幼儿听得清楚。

4.创意造型

幼儿选择自然辅助材料对农作物进行造型分工,发挥创意,尝试固定。

教学建议:了解同组幼儿的分工情况,提醒幼儿先观察想像后再取材料;观察幼儿探索固定的过程,鼓励幼儿多尝试,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帮助幼儿丰富造型形象,如怎样做更像妈妈,这是老鼠的胡子吗,等等。

5.创意交流

①提醒幼儿把“动物一家子”平稳地摆放在托盘中,摆出“动物一家子的造型,幼儿围外圈坐下。

②带幼儿围着操作台走一圈,让我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一家子是老鼠先生的一家吗,哪些小朋友做的,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③教师提示特别好的创意和方法,如,你们的想法真特别,用狗尾巳草做了小狗的尾巴;你们是用橡皮泥固定的,真有办法;我看到佳佳和伟伟相互帮助,一起试着用大头针把辣椒固定在南瓜上做角,等等。

④活动结束:这下,我们班级里能动物不孤单了。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们赶紧把这些“动物一家子”蒂回班级吧。

教学建议:走一圈,让幼儿能够看清每一件作品:讲评可采用多样的方式,介绍、猜测、学动作等,提升孩子创意、技能、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指点画

2、知道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了解点画的特点和简单技巧

活动准备:

两幅表情相反的大树每组一盘绿色颜料,抹布,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许多树妈都很高兴,因为她们的树叶宝宝都回来了,看,树叶宝宝在风中跳舞,因此,这个树妈妈很开心。

出示:"难过的"大树妈妈图片,说: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棵树妈妈,她不开心,为什么呀?

幼1:她没有树叶宝宝幼2:她的孩子不见了,怎么办呢?

幼a:告诉警察叔叔

幼b:我帮她找

幼c:我给她画上树叶

师:小食指听到忙跑过来对大树说:树妈妈,我帮你找宝宝。

小食指:站起来,蘸上绿色送一片图一只的宝宝,小食指躺下来送给树妈妈长一点的宝宝,小食指这一片、那一片给大树妈妈送了许多宝宝。

大树妈妈开心的笑了(换表情)说:谢谢你!小食指说不用谢,小食指脱下绿衣裳(在抹布上擦干净食指)回家了。

师:大树妈妈有了宝宝开心极了,你们谁也想来给树妈妈送宝宝的?(幼儿踊跃举手)师请一位幼儿操作师:你真了不起,大树妈妈得到那么多宝宝,她谢谢你,这儿还有许多妈妈等着大家帮忙呢?你们愿意吗(幼愿意。)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大树妈妈。

二、幼儿操作

在轻柔的音乐中幼儿认真操作,有的幼儿还对大树妈妈说些安慰的活,师在巡视时鼓励幼儿你的小手指真能干,画的树叶宝宝真多,树妈妈会非常开心的。

三、展示作品

师:我们宝宝帮助了树妈妈,她们非常开心说:谢谢小一班的小朋友。

幼:不用谢。

师:我们和树叶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结束:随观快的旋律,师生共同跳舞!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活动教案6篇

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6篇

小班幼儿活动教案模板6篇

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6篇

中班体育圈的游戏教案6篇

葡萄小班美术教案5篇

美术领域的幼儿教案5篇

中班幼儿安全教案6篇

大集合中班教案精选6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