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剪纸教案推荐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不管我们写的是什么样的教案,都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为做好教学前的统筹工作,老师们需要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蒙氏剪纸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蒙氏剪纸教案推荐7篇

蒙氏剪纸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小树叶从树枝上钻出来了。在餐前散步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找春天,有个孩子拿着一片捡来的树叶对我说,老师这片树叶中间有条线,两边是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发现很多树叶都是对称的。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幼儿学习剪两边对称的物品。树叶是幼儿发现的对称物品,幼儿肯定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个剪纸活动。在前期的准备中,我先让幼儿学习了画各种线条做铺垫。以便幼儿能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活动目标

1.能用一次对折的方法折画各种线条,并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2.体验剪纸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没有树叶的树妈妈图片及剪纸过程ppt、没有树叶的树妈妈每组一张、绿色彩纸若干;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引出课题。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叶宝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瞧,这些树叶是怎么样的?

2.树叶中间都有什么?分成一半的树叶像什么?

二、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春风吹来了!花儿开了,树叶绿了,可是树叶妈妈就是开心不起来,你们猜猜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

2.对了,原来是树妈妈身上没有了树叶宝宝,所以才不开心的!那谁能想个办法来帮助树妈妈变出许多树叶宝宝?让她变得很开心呢?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ppt,逐步出示步骤,让幼儿在猜测中讲解剪树叶的过程。

2.出示剪好的树叶,给树妈妈穿衣服。

四、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给树妈妈剪出漂亮的衣服并给贴在树妈妈身上。

五、展示作品

现在树妈妈有了这么多的树叶宝宝,真的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是你们把我变得这么漂亮,来!和树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和其他的树叶比一比,看谁漂亮好吗!

活动建议

1. 此活动适宜在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生成。

2. 此活动需要幼儿折、画、剪,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难,所以教师把画 线条这一步放到了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线条》里面作为前期准备来化解难点。

蒙氏剪纸教案篇2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 都能 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农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文章学到这里,有没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许我们的姥姥、奶奶、爷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也有一个和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躺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缝一颗纽扣,也许是将鸡腿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夹到你的碗里,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捕捉、记忆和感恩。

蒙氏剪纸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她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而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有一定的技能,而且在学会了窗花剪纸后,更是对剪纸活动情有独钟。就如那次,不经意的幼儿园主题墙装饰——我用的平行连续折剪的图案点缀在四周,立马又引起了孩子的兴趣。面对他们的询问、讨论与尝试探索,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剪纸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二来让孩子们掌握平行连续折剪的方法后去更好地表现美、创作美、欣赏美。

二、活动目标

1、在图示的帮助下,尝试进行平行连续折剪。

2、乐于参与剪纸活动、享受剪纸成功后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尝试与表现,对剪纸活动产生兴趣;能在平行连续对折后的纸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并进行剪纸创作。

难点:看图示、平行连续折剪法的掌握。

四、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泡沫展板、大头针、剪纸的图例一幅;各种图案的剪纸一张、正方形长方形的蜡光纸若干;剪刀、水彩笔(二种颜色)各一;一段柔和的音乐,供幼儿操作(剪纸)时用;

学具准备:剪刀、铅笔、笔筒、塑料框每组各一、长方形的蜡光纸若干;幼儿剪好的窗花贴在展板上。

空间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后边放四张桌子;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欣赏窗花):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漂亮的窗花)告诉你们,这些漂亮的窗花剪纸就是上次小朋友剪成的。谁还记得这些窗花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正方形)正方形的纸是怎么变成窗花的?(先对折,再剪)

师:小朋友真棒!把剪窗花的方法记得牢牢的,来表扬一下自己!

(二)基本部分(平行连续折剪)

1、出示长方形纸,引题

师: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什么(长方形纸),老师要把它变成什么呢?(连续的小花图案)师:你能不能把长方形纸变成连着的小花呢?

师:别急,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示帮助,能的呆会儿可以自己剪,不能的可以看着图示剪。

师:谁看懂了这张图示?(请幼儿说一说)一共有几步?

师简单归纳:四步,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

师提创作时的要求:六个小朋友一组,不要搬椅子。

要求:

1、用剪刀和铅笔等工具的时候要小心;

2、用完后要及时地把它放回笔筒;

3、成功的小朋友把连着的图案放到展板上来。

4、幼儿操作(第一次尝试剪),师巡回观察。

5、师稳定纪律。后引导幼儿交流:刚才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怎么没成功?

师:哎,真是奇怪,用了同样的方法,有的会成功、有的会不成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其实小朋友刚才在剪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们没成功的秘室(老师来把它做给大家看一下)

师演绎孩子失败的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 “平行连续折剪”的操作要点(第一步,对折三次,第二步……)

师:原来成功的小朋友,是在画与剪时,有一点地方连着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吗?那好,你们再去试一试,成功的可把它放在展板上来。

3、幼儿操作(第二次剪),师巡回观察辅导

师:这次你们都成功了吗?(真棒)(师适当用语言鼓励不成功的孩子:别急,下次剪时小心点)

师:这种方法除了能让我们剪连着的小花图案,还能让我们剪别的图案吗?

幼儿交流:小花、小葫芦、小树、小伞……

师:这次请你们再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剪成别的连着的图案。可要注意:先画好想做成的图案,然后在画与剪时,要注意:边上有一点地方留着,不要剪断哦!)

4、幼儿操作(第三次剪:有创意地剪)

师:小朋友真的好棒,都剪成了与老师不一样的连着图案。老师最喜欢这个,是谁做的?是什么呀?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下次你去跟他学一学。

师:用刚才的方法除了能剪出这种图案,还能剪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结束部分(出示欣赏图,引起质疑)

出示,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感觉怎么样?(开心、还想剪、)

师:是呀,这些图案都是用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的方法做成的,这种方法也叫平行连续折剪法。用平行连续折剪法剪成的连着图案也是我们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它能给带来美,愉悦我们的心情,小朋友可要把这个剪纸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哦!哎,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剪成的是连着四个的图案,这里有的是连着六个、八个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幼儿交流:折得多就多,折得少就少。

师:是不是这样呢?那怎么折会成三个、成五个呢?老师把蜡光纸送你们,然后我们带着图示,回教室继续探索好吗?

蒙氏剪纸教案篇4

(一)目标:

1.尝试绕着圆学剪螺旋线,能运用已有剪纸经验,进行剪贴电话和电话线。

2.在剪贴电话叮铃铃过程中体验剪螺旋线的乐趣。

(二)重难点:

本次活动重难点在于左右手如何协调地配合好剪出长长的螺旋线,而且能尽量注意到不把螺旋线剪断。

(三)准备:

彩纸、剪刀、白纸、浆糊、ppt。

(四)过程:

1.电话本领大

——师:电话有什么用处?

——你见过的电话是什么样子的?

——师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电话机上的电话线。我们家里用的电话叫固定电话,每只固定电话的电话听筒上都有一条弯弯绕绕的电话线,这根电话线可以拉长可以缩短,线是一圈一圈的,我们叫它螺旋线。

2.剪贴小电话

——带幼儿观察图片:这个电话机上缺了什么?(电话线)没有电话线能打电话吗?怎么办?我们用小剪刀来剪一条电话线吧。

——师出示一个用彩纸剪好的圆,让幼儿观察形状,问:这是什么形状?等会它会变魔术,会变成一圈一圈的电话线。

——示范剪螺旋线,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操作:剪刀绕着圆跑啊跑,小手拿着圆转啊转,转了一圈又一圈,变成什么来?

——展示螺旋线,师:刚才的圆变成了什么?你看这螺旋线像什么?

——师:光有了电话线就能打电话了吗?瞧,这个电话机手柄上还缺了什么?(听筒和话筒)那我们来把听筒和话筒也添上去吧。电话听筒用我们以前对折剪爬山坡的技能剪出两个圆,贴到电话手柄的两头就可以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剪螺旋线时要注意不能剪断,尽量让这条电话线变得长长的。

——幼儿操作中如有困难的可请家长帮一下。

3.电话叮铃铃

——将幼儿剪贴的电话展示出来,比比谁做的电话线长,谁做的短,为什么同样大的圆会剪出长短的线呢?(让幼儿知道螺旋线的长短和剪的圈数有关,剪的圈数越多剪出的螺旋线越长)

——电话做好了,你最想打给谁电话?会和他说些什么话?

蒙氏剪纸教案篇5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班剪纸活动优质课教案:我爱妈妈 ,欢迎阅读。

活动由来

三月份,我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美术活动:“画自己的妈妈”,“我为妈妈做围巾”;社会活动:“采访妈妈”;谈话活动“妈妈为我做的事”这几个板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妈妈的辛苦,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深深地爱。今天,孩子们就要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在熟练开合使用简单的基础上,巩固转纸不转剪的技能。

2.能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充分利用不浪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使用剪刀,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2.物质准备:两人一套剪纸工具(剪刀、胶棒、彩笔、回收盒)、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彩纸若干

幼儿情况分析:今天参加活动的幼儿共有12名。其中,潘彬彬和许宏菲能熟练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技巧,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李梦捷、蔡佳硕对转纸不转剪的技能还不太熟练。一小部分幼儿都还停留在没有目标,边剪边想的状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朋友都说了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你们想为妈妈做什么事,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呢?

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妈妈做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就用手里的小剪刀,把你想为妈妈做的事剪出来,还不好?看看谁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二、幼儿表现创作(放优美的音乐),教师观察。

1.常规引导:我们在剪纸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及时收拾不用的材料、保持安静)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观察。

(1)重点观察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小朋友,是不是表现了最初的想法。

(2)观察蔡佳硕在转纸过程中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关于常规:提示幼儿将剪下来暂时不用的纸张分类放好。

三、分享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将剪好的作品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

2.分享评价:

①评价活动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②评价美术元素:如构图、用色等,鼓励幼儿的创作。

③对表现方式和别人都不一样,有创新的作品着重表扬。

四、结束:整理工具和材料

蒙氏剪纸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剪纸作品。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核心要素:

对称构图、手指灵活

教学准备:

1、长方形和正方形彩色手工彩色纸、剪刀、铅笔、胶棒、彩笔。

2、装饰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具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请幼儿欣赏各种图案的对称剪纸作品,请幼儿观察这些作品的图案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剪出来的。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剪纸”的含义。

二、剪纸:

1、教师指导幼儿看剪纸图片,并介绍对称剪纸的方法。

(1)将一张长方形的彩纸沿中心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小动物图案(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设计出其他的图案)。教师提示幼儿对折的边缘要画有连接处,保持图案的连续性。

(2)用剪刀沿着图案的轮廓线,先剪中间部分,后剪外轮廓多余的部分。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线条的连接处不能间断,展开即是美丽的对称图案。

(3)把剪好的小动物图案贴在另一张纸上,添画出自己喜欢的背景,组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2、请幼儿选择一种图案,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剪纸。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巡回指导。待熟练后,鼓励幼儿剪出其他图案的对称剪纸。

三、展示:

幼儿的剪纸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与评价,也可以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的环境。

区域活动:

在手工区提供多种对称剪纸的图示和纹样,供幼儿学习和模仿,鼓励幼儿设计和剪出多种多样的对称剪纸作品。

蒙氏剪纸教案篇7

材料:电光纸、皱纹纸、彩笔

步骤:

一、正方形粉色皱纹纸按虚线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剪半个花瓣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五、将两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六、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认识荷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开放,欣赏荷花的美丽。

准备:

请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到公园欣赏荷花。

活动与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说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儿对于荷花的兴趣。

2.观察荷花。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荷花是什么颜色,花朵像什么?荷叶像什么?

3.教师总结,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真是好看。

4.观察莲蓬。教师出示莲蓬,告诉幼儿莲子宝宝就藏在莲蓬里,请幼儿来找一找。

――莲蓬像什么?莲子都藏在莲蓬的什么地方?

――尝一尝莲子的味道怎样?

5.教师总结。请幼儿将莲子放在科学区内供大家观察。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蝴蝶

准备材料:彩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棒、蜡笔。

制作过程:

1.将彩色正方形纸沿图2虚线对折,注意角对角,边对边;

2.用剪刀按照图3剪下阴影部分;

3、按图4所示,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打开;

4、将图4翻个面,用蜡笔画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纸片粘贴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小鱼

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旧挂历纸。

方法:

1、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按箭头所示方向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蘑菇

材料:电光纸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折好后的背面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在折叠好的蘑菇上面画上花纹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阅读活动――动物的叫声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20xx年专题——

活动目标:

1、学会认读汉字叽、呷、喵、咩,发准读音。

2、通过认读活动,初步了解汉字的一种规律,即以“口”为偏旁的字均与口有关系。

3、知道汉字的结构,培养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字卡叽、呷、喵、咩,动物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字卡,以及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

3、其它动物及字卡

活动过程:

1、以猜谜导入活动。

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一起把它们从谜语里找出来吧。(小鸡、小鸭、小猫、小羊)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叫声,并学习相应字卡。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表扬一下自己。我还要考一考你们:这些动物的叫声都一样吗?”(不一样)依次学习四种动物叫声,并出示相应字卡。

师:“这些字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口)为什么都有一个口字呢?”(因为这些字都是从嘴巴里发出来)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字宝宝里面都有一个口字,我们就把它称为口字偏旁。(出示字卡,认读两遍)

3、游戏《我的小鸡在哪里》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老师说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你们就学小动物的叫声说xxxx在这里,

(2)请你把什么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举起来,并说出字宝宝的名称。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字宝宝,在玩一次游戏。

(4)送字宝宝回家。

4、幼儿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卡片上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找字宝宝,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吗?(愿意)先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从篮子里找到与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贴好后读读字宝宝。

(2)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在教室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宝宝也是口字偏旁,并学学它们的叫声。

蒙氏剪纸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蒙氏教师工作计划通用7篇

蒙氏教育个人工作计划最新7篇

《画》幼儿园教案推荐7篇

小班浮与沉科学教案推荐7篇

中班行和列教案推荐7篇

蒙氏教师工作计划优质5篇

蒙氏教师工作计划模板5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有关力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大集合中班教案推荐7篇

蒙氏剪纸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