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预先撰写的书面表达,教案的撰写是考验教师自我能力的工具,因此教案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找长方形中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1
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形(中班数学)
活动名称: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认识形状的兴趣
2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3能够辨认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松紧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引出长方形
1嗨,小朋友们好,还记得我是谁吗?
对了,我是正方形,今天我带来了我的好伙伴,
他是谁呢?小朋友猜一猜,啊呀,它有点怕羞藏起来了,
小朋友在这幅图画里找一找。
二认识长方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这个长方形长的什么样子?角有几个?边有几个?角一样大吗?边一样长吗?小朋友来摸一摸,数一数。
三操作活动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用松紧带围长方形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量长方形的边长,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并能找出生活中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2、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正方形卡纸各1(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一样长),长短、粗细相同的红色、绿色小棒各1根,其长度为长方形的宽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正方形。
1、教师出示正方形卡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怎么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除了用眼睛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将正方形粘贴在黑板上,示范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边)
二、测量长方形。
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教师在长方形卡片后面粘贴上磁钉,在黑板上展示长方形,并在黑板上演示长方形的特征并和正方形卡片进行重叠比较。初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有四个一样大的角,但四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出示红色、绿色小棒,演示并验证这两根小棒一样长。
3、小朋友想不想量一量长方形的边长呢?教师演示测量长方形的边:将红色小棒的一头与边对齐,不能超出也不能有空隙,小棒和边要靠在一起,接下去拿绿色的小棒紧靠红色的小棒,不能重叠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第三部将前面的空色小棒取出姐在绿色小棒后面,记住一共比划了几根小棒。
4、长方形的长边有几根小棒长?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请一名幼儿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测量长方形的短边有多长,引导其他幼儿观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6、现在你们知道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4个角一样大,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这样的图形叫长方形。
三、寻找长方形的物体。
1、那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如墙、桌子、窗等。)
2、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的物体,那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在外面玩的时候也可以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3
活动过程:
一、比较管子的长短
1、“今天,管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比长短。请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宝宝,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手里的管子长?谁的管子短?”
2、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活动。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游戏结果:谁的管子长?
然后把管子按长短分类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动: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长方形。
1、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许多管子宝宝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们先来数一数,你的袋子里有几根管子?这些管子都一样吗?请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宝宝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谁的管子宝宝拼出的图形多?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拼长方形。
2、小结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这个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教师出示长方形教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3、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动:尝试用管子拼出长方形。
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也来拼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
三、小组合作探索活动:用多根相同长度的管子组成长方形。
1、刚才你们真棒,能用不同长短的管子变出小长方形,现在我们试试看,要用几根一样长的管子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自己拿管子宝宝在地面拼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拼的长方形最大?”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进行地面拼图活动: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几根相同长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3、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指导。
带领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长方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小长方形,又用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大的长方形,以后还要请小朋友用这些管子宝宝拼出更多的图形呢!
设计意图: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对于各种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图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表现出图形的主要特征。为了让孩子们对图形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动手尝试操作中,加深对长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长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图形识别能力。2、在活动中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观察力。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学具:不同长度的管子若干。2、长方形图形教具。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4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
长方形的 黑板、
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长方形
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
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篇8
【教案目的】
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案准备】
1、小鸡圆形房子、小鸭三角形房子、小猫正方形房子、小狗长方形房子若干。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饼干若干。
【教案流程】
1、幼儿参观各种形状的饼干,请他们说一说饼干的形状。教师小结饼干的外形特征。
2、教师简单讲述饼干的制作过程。
3、幼儿品尝饼干说一说饼干形状和味道。
4、出示小鸡、小鸭、小猫、小狗木偶出来玩闻到了香味说:“我聞到饼干的香味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饼干在哪呢?”
5、小动物们寻找饼干:“哇,原来在这呢,有这么多漂亮的饼干呀。”小鸡说:“我最喜欢吃和我房子一样形状的饼干。”小鸭、小猫、小狗同上。
6、教师:“小动物们都想吃和他们房子形状相同的饼干,请宝宝们为它们把饼干送到家里去吧。
7、幼儿操作:给小动物送饼干,要求每一种饼干都要送到形状相同的小动物家里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
带着小动物到草地上去玩。
找长方形中班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