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与蝉绕口令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根据教案的安排,有效管理课堂时间,只有认真制定教案,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蚕与蝉绕口令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6篇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看看、讲讲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讲述绕口令,学习发清读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猪、兔、鼠。

2、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背景图与插入角色(虎、鹿、猪、兔、鼠);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指偶(带有方位图的手套和带有刺毛皮的动物指偶)

教学过程

(一)、看看、找找、说说

1.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搞清方位)

2.这里躲着一些小动物,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等我数到三,再把眼睛睁开(幼儿闭眼的同时,教师抽露动物的头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以幼儿的话自己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

4.大家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5.我会用一个字来说这些动物的名称(示范:老虎,我会用一个字说"虎")。谁的本领大,也会用一个字来说?(集体练习相似音)

(二)、听听、念念老师把动物和我们捉迷藏的事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动物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平常速度)

2.幼儿练习。

(1)看谁本领大,会看着图片,自己读这首儿歌。(教师按照顺序点图,帮助幼儿自己练习儿歌)

(2)重点练习五个动物名称的发音。

(三)、知道绕口令的特点

1.现在老师来念《动物歌》。这回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快速示范,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念得更快)

2.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念得又快又对吗?(请个别幼儿表演)小结:原来儿歌里有些字的发音很像,很难读,念这些字时,舌头动来动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错,这种儿歌,我们叫它绕口令,绕口令虽然难念,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经常练,舌头就会变得很灵活,就会练得又快又对。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声演员他们的表演。

3.播放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让幼儿从规范的表演中得出绕口令的特点)他们表演得好吗?好在哪里?(又快又对)他们也是慢慢练才会越说越棒的。

4.引导幼儿又快又对地念绕口令。(用拍手的节奏)

(四)、示范仿编过渡语:小动物说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绕口令。这次小动物要重新换个地方躲起来,看谁本领大,能找出来,还能用绕口令的句子进行回答。

教师更换动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对换,鼠兔对换,猪不变)

1.一、二、三,眼睛睁开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

2.老师把小动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编成了一首新的绕口令。(示范编的同时,暗示幼儿按方位学习仿编)

(五)、在动手操作中学习仿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学会了自己编儿歌,老师很高兴,现在奖励你们每人一套指偶,请你们自己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边玩,一边编一编。

2.幼儿人手一套学具,自由摆放动物,自己用儿歌的语句进行表达。

3.请两名幼儿(与教师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编讲的绕口令。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们把它们带到区角里去玩吧!

附:绕口令《动物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屋里一只猪,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猪。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千奇百怪的动物历来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对神奇的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显得更加浓厚,于是,我们和幼儿共同开展为期三周的动物之旅,让孩子们感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初步具有保护动物的生态环保意识。

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幼儿和家长热情高涨,提供了很多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我们把这些资料集中在区角内,谁知几个孩子在大背景图上(老师设置的局部区角环境)摆放起动物图片来,说是玩动物园的游戏。我突然眼前一亮,有一首绕口令《动物歌》不正是眼前的情景吗?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学习能使幼儿口齿灵活,在我们花园幼儿园以语言为特色的背景下,绕口令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主题和幼儿的双重背景下生成了此次教学活动,绕口令《动物歌》。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讲述绕口令,学习发清读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猪、兔、鼠。

2.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1、教具:背景图与插入角色(虎、鹿、猪、兔、鼠);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

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指偶(带有方位图的手套和带有刺毛皮的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看看、找找、说说1.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搞清方位)

2.这里躲着一些小动物,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等我数到三,再把眼睛睁开(幼儿闭眼的同时,教师抽露动物的头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以幼儿的话自己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

4.大家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5.我会用一个字来说这些动物的名称(示范:老虎,我会用一个字说"虎")。谁的本领大,也会用一个字来说?(集体练习相似音)

(二)、听听、念念老师把动物和我们捉迷藏的事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动物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平常速度)

2.幼儿练习。

(1)看谁本领大,会看着图片,自己读这首儿歌。(教师按照顺序点图,帮助幼儿自己练习儿歌)

(2)重点练习五个动物名称的发音。

(三)、知道绕口令的特点

1.现在老师来念《动物歌》。这回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快速示范,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念得更快)

2.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念得又快又对吗?(请个别幼儿表演)小结:原来儿歌里有些字的发音很像,很难读,念这些字时,舌头动来动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错,这种儿歌,我们叫它绕口令,绕口令虽然难念,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经常练,舌头就会变得很灵活,就会练得又快又对。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声演员他们的表演。

3.播放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让幼儿从规范的表演中得出绕口令的特点)他们表演得好吗?好在哪里?(又快又对)他们也是慢慢练才会越说越棒的。

4.引导幼儿又快又对地念绕口令。(用拍手的节奏)

(四)、示范仿编过渡语:小动物说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绕口令。这次小动物要重新换个地方躲起来,看谁本领大,能找出来,还能用绕口令的句子进行回答。

教师更换动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对换,鼠兔对换,猪不变)

1.一、二、三,眼睛睁开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

2.老师把小动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编成了一首新的绕口令。(示范编的同时,暗示幼儿按方位学习仿编)

(五)、在动手操作中学习仿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学会了自己编儿歌,老师很高兴,现在奖励你们每人一套指偶,请你们自己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边玩,一边编一编。

2.幼儿人手一套学具,自由摆放动物,自己用儿歌的语句进行表达。

3.请两名幼儿(与教师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编讲的绕口令。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们把它们带到区角里去玩吧!

附:绕口令《动物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屋里一只猪,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猪。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绕口令内容,尝试正确发音盆、瓶和碰。

2、熟悉绕口令内容,能朗读绕口令。

3、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记住绕口令你,并正确朗读。

难点: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桌子、盆、玻璃瓶,与绕口令内容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中国话》中的一段绕口令片段,引起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过这段念词吗?听到了什么?

2、师:这就是绕口令,由很多很像的词句组成,念起来可以很快、很通顺。

3、师:你们知道哪些绕口令?可以念出来和大家分享。

二、学习绕口令《盆和瓶》。

1、出示盆和瓶,引出今天的绕口令题目,贴上黑板。

2、师把盆放在桌上,引出第一句念词"桌上放个盆",贴相应图片在黑板上。(注意盆的发音)

3、师把瓶放进盆中,引出第二句念词"盆中放着瓶",贴相应图片在黑板上。(注意瓶的发音)

4、师分别敲击盆和瓶,学习"乒"和"乓"。

5、师:盆和瓶碰到一起会是什么声音?学习念词第三句"乒乓一声响"。

6、师:你们知道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学习念词第四句"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7、师:绕口令里面有些字的发音是很容易念不清楚,小朋友要认真的学,注意正确发音。

三、教师完整朗诵绕口令,幼儿跟读,师认真听,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四、幼儿分组巩固练习,并展示成果。

1、把幼儿分成几个组,每组发一张绕口令完整图画,幼儿进行练习、巩固,教师巡视。

2、请幼儿展示自己练习后的成果。

3、全体幼儿念绕口令。

五、活动结束回家后可以把图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且将自己所学的绕口令教给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学习绕口令,能口齿较清楚地跟读绕口令。

2、引导幼儿注意倾听词句,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3、体会语言的趣味。

活动准备:

1、图片: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图1)

2、幼儿用书(绕口令内容的图片三幅。(图2--4))

3、道具:白猫,黑猫面具各一副。绿色地毯两块及红色粉笔灰。

指导要点:

1、重点:能口齿较清楚地念绕口令;

2、难点: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

3、指导要点: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同时引导幼儿听听、看看、说说、念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变换拗口的词句。

活动过程:

1、介绍角色,引起学习兴趣。

(1)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是谁?教师念谜语::“胡子翘,妙妙叫,夜晚捉老鼠,白天睡大觉。”猜猜是谁?(幼儿回答)

(2)看看,讲讲(猜出后出示图片白猫和黑猫)瞧!就是这一对小猫,你们看它们多可爱呀!可是你们发现它们俩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回答)

(3)师:是的,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可是有一天,这对猫的鼻子都成了花鼻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2、跟读绕口令,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情景表演(事先让两个幼儿准备)

(2)表演后问全体幼儿:白猫、黑猫为什么哈哈大笑?

(3)幼儿回答,分享答案。

3、师:听听!刚才呀,老师把白猫黑猫玩耍时发生的趣事,编成一首绕口令给你们听。

(1)教师以平时速度示范朗读绕口令。朗读后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很有趣?(幼儿按自己的意思讲,教师以绕口令句强化印象。)

(2)以三幅小图提示,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

图一:白猫、黑猫有什么不同?它俩怎么会成花鼻子?(学习1-2句)观察图二-四:在自由讲述的基础上,学习3-7句。

(3)幼儿看图,教师以较快的速度朗读绕口令,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4)互助与练习。看谁的本领大,会自己看着图,自己学会这绕口令,千万别把词读错了。

(5)教师以快速示范朗读绕口令,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知道绕口令要念得很快。

(6)幼儿跟随教师快速念,体会和找出念得快时,容易读错的词。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多使用普通话说话,只有这样词句才会更加清晰。

评价要素

1、是否喜欢听、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带来的乐趣。

2、是否在口齿清晰、快速地读绕口令。

活动建议

1、在语言角看图练习读绕口令。

2、在美术区放置白猫和黑猫图让幼儿涂色。

情景表演(幼儿戴着猫面具出场,自我介绍与表演)

白猫:我叫白猫。黑猫:我叫黑猫。

白、黑猫:我两颜色相反,你们千万别搞错哟!

白猫:我是白猫黑鼻子。黑猫:我是黑猫白鼻子,有趣吗?

白猫: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玩耍,好吗?

黑猫:好,到草地上玩吧。(白猫走到有粉笔灰的绿色地毯,并在地上滚来滚去,乘幼儿不注意时,,往面具的鼻子上擦。)白猫:哎呀,你的鼻子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用沾有泥巴的手去抹黑猫的鼻子)。黑猫:你的鼻子也脏了,我来给你擦鼻子。(动作同上)(白猫黑猫相互对视,手指点对方的鼻子,捧腹大笑。)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5

教材分析

绕口令《扁担和板凳》这一主题的核心理念就是重视幼儿心理,关注幼几情绪、情感方面的健康发展。《扁担和板凳》是一首传统而经典的绕口令,它有意识的使用了一些近似音如扁担、板凳,读起来不但绕口,而且诙谐、幽默、有趣,既能满足大班幼几学习语言的特点,又能激起幼儿不断挑战的动力。活动中我通过游戏“你说我做”“合作展示””同伴pk”等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从喜欢绕口令,到尝试说绕口令,再到熟练表演绕口令,环节步步深入,目标层层递进,来不断地激发和满足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大胆说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练习发清“板凳”、“扁担”、“绑在”等词语。

2。能两两一组自主学习,能清楚连贯、快速完整的朗诵绕口令。

3。乐意参与朗诵绕口令的活动,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学说绕口令,练习发清“板凳”、“扁担”、“绑在”等词语。

活动难点:能快速、清楚完整的朗诵绕口令。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学习绕口令或接触过绕口令的经验,

2、实物扁担和板凳:扁担和板凳的小图片放在椅子下面;课件:小椅子两把为一组,共18人;rap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了解其用处,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扁担有什么用处?

小结:扁担是用来挑货物的。

2。提问:这是什么?板凳可以干什么?

小结:板凳除了可以坐着,还可以站着,可以一物多用,但是踩上去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利用游戏和课件,幼儿自主学习绕口令《扁担和板凳》。

1。游戏《你说我做》趣味练习

玩法:先请两人上前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两两一组边游戏边练习,最后请两组幼儿上前展示(越说越快,增加兴趣)

2。幼儿两人一对自主学习,学说绕口令的前半部分。

(1)提问:扁担和板凳在长度和宽度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芜宽,板凳没有扁担长。

(2)两人互相练习,你说上句,我说下句,然后交换。

(3)鼓励幼儿上前自我展示。

3。观看课件,利用图片突破难点,学说绕口令的后半部分。

(1)提问:扁担和板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2)幼儿练习后,鼓励大家上前自我展示绕口令的后半部分。

4。欣赏教师的示范朗诵,了解绕口令的特点。

提问:绕口令有什么特点?说绕口令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绕口令是把一些绕口的词放在一块快速的一口气说完,很有意思很有趣,怎样才能说得不错不断,又快又清楚呢?请大家带若这个问题来说说绕口令《扁担和板凳》,一边练习一边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了。三、激发幼儿兴趣,合作练习大胆展示,以小见大感悟道理。

1。集体练习2——3遍,提醒幼儿把每个字词都说清楚。

2。分组比赛——激发男、女小朋友比赛的愿望和热情。

3。个别练小站:要加强练习。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去做,不放弃,功夫到了,就一定会成功。

活动延律

1。鼓励小朋友再找一些能口令,进行绕口令比赛,或在表演区进行绕口令展示,看看谁说的不错不期。又快又清楚。

2。语言区投放统口令的录音和录像、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附教材:绕口令《雇担和板凳》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要绑在板凳。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课后反思:整个活动的设计流程包含了六个小环节:借助实物了解用处——我说你做趣味练教学设计的层次感。这个活动在教学法方法、策略以及老师的回应方式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据和探索的地方。比如说:在活动评价中,我采取了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理评价这是我需要探索的方面。再如:融入了rap这种节奏,到底合适不合适,选取的这个rap素材恰当不恰当,与本班幼儿的音乐基础对接不对接,这些都需要我们再去进一步尝试。总之,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贴近幼儿、适合幼儿,是幼儿真正需要和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篇6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2.学说绕口令,并学习得正确、清楚、快速,在说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写清楚绕口令活动的过程和参与活动的人物的不同反应,突出一“趣”字。

二、重点难点:

1.抓住比赛的主要环节,把活动过程说、写清楚。

2.观察人物的表情,想像人物的内心,写出活动过程中人物的不同反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绕口令若干条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揭示文题

1.课件播放相声演员说绕口令的片断:“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2.刚才我们播放的这段录象是相声演员说的一段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这种游戏,好吗?

(板书课题:有趣的绕口令)

(二)绕口令大比拼

1.看到你们这么兴奋,老师猜想你们心里肯定也想试试。(出示绕口令,学生试读)

(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时……”

(2)“吃葡萄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师指名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在读这两则绕口令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如第一则《四和十》,读“四”时舌尖碰牙齿,读“十”时舌尖别伸直。

4.自由朗读,提出要求:准确、流利、快速、掌握关键字。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个个都憋足了劲,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读绕口令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心情怎样?你们是怎样去克服的?谁来用一段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5.指读与评价。

(师指名读。引导学生观察这位同学的表情、动作,并根据要求予以评价)

(三)小结

我们在朗读绕口令时,必须要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准字音,做到口到、脑到、心到,朗读时必须字字响亮,流利畅通。

(四)越赛越开心

1.老师决定选出三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去报名参赛。我们一起来比一比,选一选好吗?

2.师出示二则绕口令。

(1)第一则《小花鼓》。

(2)第二则《藤条和铜铃》。

3.提出比赛规则:

(1)单独说:以举手为准。

(2)分组说:男女两大组、各小组。

(3)挑战说:上台和老师读一读,比一比。各组进行活动,学生自读、互读、赛读,逐组选出优胜者)

4.小组推荐,进行总决赛。

(1)未参赛的选手当评委,按要求给参赛者打分,被推荐出来的选手再进行总决赛。

(2)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比一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

5.组织交流评议。

(1)评委们,你们觉得这些小选手读得怎么样?谁读得最棒?为什么?

(2)老师决定现场采访其中的一位同学:刚才你的表现引来了大家阵阵掌声,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此时此刻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3)同学们,除了听到了读绕口令的声音,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什么现象?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句式将你看到的、听到的连起来说一话?

6.小结比赛评议情况。(选出三名参赛者)

(五)越听越开心:

1.下面我们有请三位选手上台。

(1)看到你们个个都面带微笑,老师也替你们感到高兴,能向大家传授一下你们获胜的经验吗?

(2)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比赛过程,在比赛开始前、比赛进行中及比赛结束后,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心里又在想什么?、(组织学生按顺序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连起来说一段话)

2.同学们,这三位选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代表我们去学校参赛。在这,我们预祝他们凯旋而归!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2.学说绕口令,并学习得正确、清楚、快速,在说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写清楚绕口令活动的过程和参与活动的人物的不同反应,突出一“趣”字。

二、重点难点

1.抓住比赛的主要环节,把活动过程说、写清楚。

2.观察人物的表情,想像人物的内心,写出活动过程中人物的不同反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绕口令若干条

四、教学过程:

越写越开心

1.今天,我们通过“越说越开心”、“越赛越开心”、“越听越开心”的活动,选拔出了优胜者,这开心的时刻你难道不想把它纪录下来留作纪念吗?

2.下面,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令你最开心的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下来。

3.师指导学生习作。

(1)选择你最喜欢的某一情景进行片断描写。

(2)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抓住任务的表情、语言、心理写出人物的不同反应。

(3)整个描写过程要突出一个“趣”字。

4.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5.范文引路(略)

6.师生评议。你觉得这个片断写得怎么样?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这个片断紧紧扣住课堂上的气氛,把大家活动时的投入、紧张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大家严阵以待的样子、开心的样子,读起来引人入胜)。

7.生生互评:同桌之间交换习作,尝试修改。比一比,谁的句子最通顺、最生动。

8.展示学生优秀习作,师给予鼓励。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小班健康教案最新6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6篇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6篇

小乌龟上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

小班雪花片教案6篇

大班光与影子科学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推荐6篇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6篇

国庆假期安全教案范文6篇

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蚕与蝉绕口令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