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目标应该与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匹配,教师可以参考同事的教案和教育研究,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c调小学音乐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听《步步高》
2、听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广东音乐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该曲。
3、欣赏更多的广东音乐。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广东音乐中常用的几种乐器。
教学难点:在听熟乐曲的基础上,跟着音乐边划拍子边哼唱歌谱。
教具准备:录音、钢琴、高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高胡)
2、谁能来试着演奏这件乐器。
3、高胡有别于二胡。高胡的声音更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称粤胡。你可知道“粤”是我国哪个省的简称。(广东)
4、介绍其它乐器。秦琴、扬琴(出示图片)
5、有一位广东的`作曲家吕文成,创作了很多用以上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赏析结合
1、这音乐情绪如何。
2、你能用一个“lv”字来跟着模唱,感受此曲的欢快吗?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2)能否用线条或色彩来记录你听到的音乐。
(3)导学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该曲。
4、再听《步步高,新春到》,为歌曲配上声势动作,划拍子。
三、拓展
1、广东音乐的特点: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乐,主要由高胡、扬琴、秦琴和琵琶等乐器演奏。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2、听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2.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3.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学习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指导学生唱出四三拍的韵律。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2、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边遍
3、提问: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4、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5、教师启发学生简单的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6、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四、课后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于1935年,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发声练习。
3、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完整地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4、 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 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 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4
一、课题分析
?猫虎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教材音乐第四册《兽王》中的一个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小动物们在林中嬉戏。教师用语言描绘画面场景。
2、提问:谁是森林之王?(媒体出示老虎画面)
3、用多种方式表现老虎的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你能唱唱关于老虎的歌吗?
(2)教师提出要求: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
(通过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强大的这一概念,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4、表现小猫的形象。
师:有一种动物和老虎长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出小猫)
师:你能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小猫的神态和表情。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关于小猫和老虎的故事。(媒体展示猫和老虎的图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此时老虎就更加威风凛凛了。这时候狡猾的狐狸给老虎出了个主意说: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猫,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提示:师要边说边表现出猫的聪明和老虎的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形象)
(通过老师讲故事这一实践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会下面的表演做好铺垫。)
2、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示:在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发散的多种思维,进行巧妙的评价,并能把这种思维很好的收集回来)[如猫师傅留下一招“爬树”的本领没有教给老虎,猫儿灵巧地爬上了树,老虎的野心没有得逞等等]
(二)、寓教于乐
设疑导入,学唱歌曲
师:过渡语:哇,大家都很能干!帮猫师傅想了好多办法!这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带着疑问学习歌曲。)
2、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方法一,说:"狮子豹子都是猫,把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学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样子。
b、指名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体按节奏朗读该句歌词。要求有犹豫,疑惑的口气
方法二、我是你的师傅"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师:过渡语: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7)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三)、创造表现
师:过渡语:歌中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猫再遇到老虎时,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分组来编一编,讲一讲,演一演。
a讲故事
1、学生分组创编故事
2、分组讲一讲所编故事,师生随机评议
b演故事
师: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精彩,让大家知道了许多发生在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你能通过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吗?(打击乐器、情境剧、小品、哑剧等)
3、生自由选择节目形式,分组排练,教师分发锣、鼓、镲、三角铁、碰铃、沙球和自制的打击乐器,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四、完美结课
同学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猫虎歌》,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幽默风趣诙谐,极富童趣。
【教学反思】
?猫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强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编的,于是我设计的导入就是“老虎拜师”的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把表情做到位,有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大概把握住猫与老虎的个性特征。在学唱结束后,我让学生上来表演歌曲,以便来巩固。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学生们对猫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较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了打击乐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编创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引起感情的升华。但整节课下来也有一定的遗憾,比如在歌曲教学中安排时间较少,拓展和导入部分过多;在对声音要求上没做到细致到位。
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种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细心的好习惯。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教学内容:
1、聆听《三只小猪》。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3、表演《动物说话》
4、创编与活动--认识木鱼。
5、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6、编创与活动。——认识碰钟
教学重点:
学习创造,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习歌曲,并能配合拍、踏、声势律动来体现。
2、节奏、歌词的创编
教具准备:
电子琴、教学挂图、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音乐,想像表演
1、播放表现小兔子(袋鼠、青蛙)大象(熊猫、狗熊)形象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想像,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学生仔细聆听跳跃的、缓慢的音乐,展开想像。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做出体态反应。
二、学习歌曲《动物说话》
1、节奏导入
2、欣赏歌曲《动物说话》第一段。
3、由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按例题节奏朗读歌词。
4、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小声跟唱。
5、演唱歌曲。老师提示:怎样演唱能够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6、分配角色演唱,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三、创编活动,发展个性
1、创编节奏。
①教师变拍节奏"____×",让学生模仿
②学生自己创编新的拍踏节奏。
③播放歌曲《动物说话》,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拍、踏节奏、声音律动。
④挑出一种的拍踏伴奏方式,随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拍踏。
2、创编歌词。
①学生分组运用各种动物的叫声,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②各组有表情地演唱创编歌曲。
四、小结:
小动物和人类应该做好朋友,人们应该保护他们。
第二课时
一、有表情演唱《动物说话》
二、创编与活动
1、认识木鱼(学习敲击木鱼的正确姿势,要通过学生探索、学习来完成)
①观察示意图,掌握怎么敲。
②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敲,有几种敲法(讨论)
③学生自己讨论,探索,发现。④演示敲法
2、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要求】指导学生读歌谣时,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读。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鸭和小鸭的叫声。
三、聆听《三只小猪》
1、完整聆听《三只小猪》老师:"谁能说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小猪"。"三只小猪好象在做什么?"
2、复听《三只小猪》
①让学生边听边自编动作表演出三只可爱的小猪。老师:"看谁能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叫了"
②边听边学小猪的叫声。
3、根据三幅动作提示图做动作。
①扭着身子学小猪走路。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翘鼻子。③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四、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分段复听,将音乐分为两部分。
①“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什么声音?”
②“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象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听音乐表演
4、创编
①启发学生创编结尾,小组讨论设计。
②分组展示创编的结尾,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
③利用乐器、人声、拍击动作为乐曲创设结尾。
五、小结
1、老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不仅听到了音乐里的叫声,还懂得创编,可真了不起,比一比刚才哪个小组创编得,为什么啊?
2、鼓励优胜小组。
第三课时
一、学唱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师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2、跟老师用唱名唱歌。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难点错误纠正提示学生在同音反复处唱得轻松、亲切。
5、学唱歌词。
6、创编与合作。
①在演唱中变换演唱形式。
②创编动作,表达出真爱小动物的情感。
③分小组创编歌词。根据插图提示,变换小动物进行歌词创编。
二、创编与活动
1、认识碰钟,学习敲击碰钟的正确姿势。
①观察示意图,学习怎么敲击。
②演示敲法。
2、想一想碰钟的声音是长,还是短的呢?学生边唱歌曲,边用碰钟及掌声为歌曲伴奏。
3、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怎样敲,能敲出短音"。
板书设计:
变换拍踏____×
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打击乐器,学习并探索了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伴奏。
c调小学音乐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讨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难点:
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这五个音的旋律充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
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教学预设:
一、 组织教学
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师: 2/4 1 2 3 4 | 5 - | 1 5 0 | 1 5 0 | 5 4 3 2 | 1 - ||
同学们 好! 你好 ! 你好 ! 老师 您 好!
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
三、复习歌曲《下蛋咯》
四、歌曲学唱(尽情地表演“大海”)。
1、ppt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
初听《海》,感受歌曲情绪。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静静聆听海的声音吧!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海面是平静的还是波澜壮阔的?你从哪里听出来是平静的而不是波澜壮阔的?
3、熟悉四三拍节奏
师:跟张老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加入三拍子浪花的动作
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悉旋律
三角铁节奏:x o o
铃鼓节奏: o o x
5、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默默跟唱。
(2)学生随钢琴伴奏: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晃动。
(3)学生随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
(4)学生按节奏,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伴奏,师生一块儿唱歌词。
(6)学唱第二段歌词
(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
五、拓展表现歌曲。
1、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优美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讨论、回答、试唱、评议)。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可用舞蹈动作,打击乐或者朗诵(配乐《海韵》)的方式自由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
(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海》)。
六、小结:
今天我们来到海边,感受大海母亲一样广阔的胸怀,听赏了歌曲《大海摇篮》、学会歌曲《海》还懂得了发挥自己演奏小乐器的本领,画画的本领,为大海画上一副最美丽的图画,希望小朋友象大海学习,拥有一颗比海洋还要广阔的、美好的心灵。大海妈妈真美,小浪花们更可爱,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大海妈妈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c调小学音乐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