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个性化教学,教案的制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山行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山行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纪小天真善良对什么是坏什么是益没有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四害,为什么他们是害虫,为什么我们要消灭它们。让幼儿了解后远离这些害虫以避免细菌的传播。同时我的目的还可以锻炼和发展幼儿手眼与身体的协调能力,强健体魄。

活动目标

1、练习投准。

2、发展手眼与身体的协调能力。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达到既定的目标,游戏能吸引他们

活动准备

1、 四害的图片

2、 沙包若干个

3、 布置场地,将其中三张图片分别固定在墙上,两张图片之间相距1米左右,投掷线相距飞镖盘1.5米,并在场地附近设置各类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捉害虫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们一起灭四害’,哪个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四害呢?”幼儿:“苍蝇、蚊子、蟑螂。”“你们已经说出了三种,还有最后一种,有谁知道呢?”“老鼠”。

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很棒,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然后将第四张图也固定在墙上“为什么它们是四害呢?”“因为蚊子吸人血,老鼠偷吃米。”

小结:对,小朋友说得很对,蚊子不但会吸人血,还会传播各种疾病,苍蝇、蟑螂、老鼠也会传播各种疾病。所以,它们是四害,我们要消灭它们。

二、 组织幼儿下楼到室外,在游戏前先做准备活动

三、 练习打害虫

(1)投掷示范并交待投掷要点:右手抓住沙包,屈肘于背上,双手前后分开,重心向后,用力挥臂投掷。

(2)幼儿反复练习,请几名幼儿示范。

(3)教师示范一遍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4)幼儿自主练习,幼儿站在投掷线上(距墙面1.5米)用沙包尝试投准,投掷时,要求对准目标,单手用力将飞镖投向目标。

四、 打害虫比赛

(1)幼儿分成了三路纵队,听口令依次投掷,每人每次投5~6个沙包,由自己记住投中个数。

(2)比赛结束时,每队将投中的次数相加,投中多的队获胜,游戏反复进行,各队可以交换位置。

结束部分:今天,我们捉了许多害虫,保护了庄稼。你们开不开心啊?现在我们都累了,我们回去喝点水,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经过第一次室外上课,我体会到了室内与室外上课的巨大反差。在室内同学一般都会尽量配合你,容易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而到了室外小朋友的注意力受外界的干扰很容易分散,所以很难控制。一方面要使小朋友注意秩序,一方面又要把课上好,所以我有点手忙脚乱了。还有怕小朋友们互相打闹受伤,所以点紧张。总体这节室外课还是比较成功,但还是有许多小问题需要事先考虑清楚。比如:活动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是否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游戏是否能吸引他们等。这次体育活动虽然比较累,但是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2

第1篇、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蹴鞠与足球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鞠的制作方法及发展过程,知道鞠是古代人们的一种游戏活动。

2、尝试踢足球,感受玩球的乐趣,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3、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鞠的实物一个,鞠的不同样式的照片,蹴鞠的球门照片,蹴鞠的场景照片,足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实物鞠:

1、幼儿猜测鞠的制作方法;

2、教师介绍真正的制作方法:鞠是用皮缝制成的,里面塞满了毛发,形状像球形。

新问题:

1、鞠里面为什么塞毛发?

2、为什么要把鞠缝得像球形?

3、鞠为什么有不同的缝制方法?

小结:鞠里面塞毛发是为了让它轻巧而且更有弹性,玩起来更方便;把鞠缝得像球形使它更加容易滚动;不同样式说明鞠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在玩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的改进它,让它越来越适合踢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样式,直到现在发展成足球的样式,蹴鞠成为世界足球运动的起源。

二、初步了解鞠的发展史:

最早的鞠使用四块皮缝制而成,有点像橄榄球:

后来发展到由六块皮缝制而成更像球体了:

再后来变成四周有六块皮、上下各有一块六边形的皮缝制而成,越来越接近球体:

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足球样子,由若干块五边形的皮缝制而成,只是颜色还是皮的颜色土黄色,而且缝的时候线在里面,外面已经看不到线:

这是现代的足球,有黑白两种颜色,由五边形的黑皮和六边形的白皮一共有32块皮缝制成的,球里面也不再塞毛发,而是充气。

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中足球又变颜色了,由黑、白、金三色组成而且球的表面没有了接缝。

小结:古代的鞠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越来越好用。后来鞠传到西方国家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成为足球运动,还有了统一的比赛规则。

三、将鞠与足球进行比较:

1、从颜色方面比较:鞠是一种颜色——土黄色;足球是多种颜色。

2、从形状方面比较:鞠近似球体,有点椭球体;足球是标准的球体。

3、从填充物上比较:鞠是塞毛发;足球是充气。

讨论:为什么鞠塞毛发而不充气呢?用毛发好还是充气好?为什么?

小结: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还没有制造出标准的球体及充气工具——气筒,也没有办法把气保存在球里面,气筒充气省时省力又方便,充气的足球更轻巧更有弹性!

四、了解蹴鞠:

1、什么是蹴鞠?

蹴是踢踏的意思,蹴鞠是古代的人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从皇帝到老百姓都喜欢蹴鞠。

2、蹴鞠怎么玩?

古代的蹴鞠比赛规则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则,双方队员人数相同但数量没有统一规定,球门有的设在中间位置,双方共用,有的还设立多个球门。必须从椭圆形的洞踢进才算进球。

活动延伸

1、踢

足球,体验玩球的乐趣,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首先了解足球运动的简单规则:双方队员各11名,其中双方都有一名队员当守门员,双方各有一个球门,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进球多的为胜利方。用手抢球,用手推人、打人就犯规,要用黄牌警告或者红牌罚下场进行惩罚。

其次与幼儿一起商讨安全事项,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以免受伤。在玩球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差,有的用手推人,有的用手抢球,影响了活动的正常进行。我和孩子们又一次坐下来,一齐讨论:要不要遵守规则,为什么?犯规了怎么办?并针对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违纪现象制定了两次黄牌警告、红牌罚下的惩罚办法,因为是大家一起制定的规则,孩子们都很认真地遵守,效果非常好!

2、美工活动:绘画——足球乐,泥工——踢足球。

3、蒙氏工作:蹴鞠三步卡、足球三步卡、缝鞠、足球的发展史排序。

活动结束

又一个丰硕果实!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3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活动准备: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 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从儿歌中感受秋风,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认识。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叶

2.幼儿用绘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幅秋叶图

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秋的生活经验。

2.欣赏儿歌-秋叶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

(提示幼儿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

3.全班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

教师可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熟记儿歌。

兼顾全体幼儿基本会朗诵。

4.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秋风,随配乐朗诵《秋叶》,

师幼共同表演,动作根据儿歌自编。

5.引导幼儿将《秋叶》的内容画下来,可听录音作画,并可发挥想象,增加有关秋天的情节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

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

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

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小游戏的学习热情,促进幼儿之间情感交流,考验幼儿的应变能力与协调能力,设计了此活动。板凳游戏可以锻炼幼儿勇敢的品质、培养善于与人合作、交往的习惯,启发幼儿利用生活用具自创游戏的创新思维。

活动目标

1、通过板凳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

2、进一步锻炼、发展幼儿的动协调能力。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锻炼幼儿大胆勇敢的品质。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与其他幼儿的交流;在做动作的时候强调慢慢走,慢慢爬;让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感受到快乐。

难点:动作的时候力求整齐协调、游戏时的次序、担心幼儿从板凳上掉下来摔痛身体。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玩集体的板凳游戏

(1)穿过森林

幼儿排一队在间隔1米的树林(板凳做树)里沿“s”形路线穿梭。

(2)过断桥

幼儿排一队一个跟一个在间隔20公分的断桥(小椅凳做桥面)上走过。

幼:老师我不敢走。

师:没关系,勇敢一点,看看别人是怎样走的。来,我们一起走过去。

(3)乌龟爬

幼儿在连接起来的凳面上爬过。

师:爬的时候感觉一下,怎样才能爬的又快又稳。

幼:身体要收拢,要不就会掉下来。

幼:动作要轻,要不小凳子会翻过来的。

幼:眼睛要看着前面,往前爬才能走的快……

师:今天我们玩了板凳游戏,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小板凳送回家,然后去洗手、喝水,然后休息一下。

教学反思

1、集体游戏“穿过森林”“过断桥”以及“乌龟爬”时幼儿均应分成两队或三队。原活动设计中安排幼儿站一队,是有意识的想锻炼幼儿的等待与合作能力,但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等待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和体验。

2、教师观察、分析、特别是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加强。如:发现游戏中幼儿消极等待时间有些多,后面的游戏就应该及时的调整和避免。

3、活动场地的选择方面还欠妥当。木地板的硬度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威胁如:玩板凳上游戏时,幼儿会担心从板凳上掉下来摔痛身体。本次活动若在幼儿园院落的塑胶地板上进行,则更利于营造幼儿安全的活动心理环境,促进幼儿更为投入的活动,更为充分的体验、尝试和探索。

活动目标:

1、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合作意识,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2、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布袋有装饰

准备活动的音乐,小红旗四面,四枝小树枝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

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导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

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学习双脚并拢跳

“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

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

提醒幼儿穿布袋可与同伴互相帮助

“袋鼠宝宝们,用力跳,跳的高又远,跳到老师这里来。”

幼儿朝着老师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戏:挑战自我《过独木桥》

(1)、选择一条独木桥(一高一矮)勇敢的跳过去。

师:“大家看,前面有两条独木桥,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说一说。(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们敢跳过独木桥吗?”

“真勇敢!那你愿意过哪座桥,又该怎么过呢?我们来试一试。”

师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想试跳的那座桥前面排队,一个一个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过独木桥时,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勇敢的跳过桥。)

(请试跳时遇到困难又得到别人帮助的幼儿介绍,烘托同伴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2)练习与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厉害,都能勇敢的通过独木桥,刚才我们是一个人跳的,那能不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跳呢?先讨论,然后请小袋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来跳跳看。

幼儿探索,师巡视指导,引导多人跳,把他们吸引过来,提出要求:要跟着口令协调跳。

5、结束部分

(1) 放松练习《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吗?那把布袋脱下来放边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开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脸,我的身体都融化了!”

(2) 整理布袋

“嗯,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把布袋整理好,一会到院子里再用别的方法来玩布袋吧!”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在相互的鼓励,帮助中学会了双脚并拢跳,探索到了一些有关跳的玩法。我所教的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对于跳,合作跳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让每一个具体活动来落实到幼儿身上。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幼儿同时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本次活动准备与目标很适合这个年龄段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谈话: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例如: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山行幼儿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二、活动准备:

(1)模拟大树一棵。

(2)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

(3)模拟房子一座。

(4)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

(5)小兔子头饰(若干)。

(6)篮子一个。

(7)音乐《下鱼了》。

(8)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xxx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2、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xxx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3、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好么?

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5、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哥哥,谁做得对呢?

4)教师小结。

a)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湿的地方。

山行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关于电的科学活动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315活动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说课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光与影科学教案最新6篇

小班幼儿活动教案最新8篇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最新5篇

幼儿英语课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春节教案最新5篇

幼儿集合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小班站教案最新5篇

山行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