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撰写过程迫使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常规课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礼貌用语。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懂礼貌的小白兔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图片:小兔、山羊、乌龟、鹿。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懂礼貌的小白兔”。
二、教师提问,组织幼儿讨论。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三、让幼儿结合图片边听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思考。
1、小白兔迷路了,他向谁问路?小白兔是怎样问的?(请小朋友表演,并学习礼貌用语)
2、山羊妈妈是怎样夸小白兔的?
3、小白兔走到河边,发现河上没有桥,他请谁来帮忙?
4、小白兔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请小朋友来表演,学习礼貌用语)
5、大乌龟听了心里怎样?他是怎样夸小白兔的?
6、鹿妈妈家的门开着,为什么小白兔不进去?她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请幼儿表演)
7、鹿妈妈听了小白兔的话心里怎样?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四、组织幼儿讨论,教育幼儿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做呢?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和小结。
懂礼貌的小白兔故事:
他走了好多好多路,采了许多蘑菇。等他拎起满满一篮蘑菇准备回家时,却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远处,山羊妈妈正带着小羊在吃草。小白兔跑上前去,鞠了一个躬:“你好,山羊妈妈!我迷路了,我家住在东山坡。您能告诉我怎么走吗?”山羊妈妈微笑用手一指:“从右边的小路一直往前走,走过一条小河,翻一座山就到了。”“谢谢山羊妈妈!”小白兔又鞠了一个躬,向她招招手,走了。
山羊妈妈对小羊说:“小白兔多懂礼貌,你应该向他学习呀!”小白兔走到河边,发现这儿没有桥,他看见一只大乌龟向岸边游来,便向大乌龟鞠了一个躬,问道:“您好,乌龟公公,请问河上什么地方有桥?”大乌龟摇摇头说:“这附近没有桥。”见小白兔苦着脸,大乌龟接着说:“这样吧,你站在我的背上,我驮你过河。”小白兔高兴地说:“谢谢乌龟公公!”上岸后,小白兔又向乌龟鞠了一个躬说:“谢谢乌龟公公,再见!”望着小白兔,大乌龟高兴地说:“多懂礼貌的孩子。”
小白兔蹦蹦跳跳往前赶路,忽然,下起大雨。小白兔见山脚下有一座小屋,就向小屋奔去。小屋的门开着。小白兔知道,不经过主人的允许,闯进人家家里是不礼貌的。于是他“咚咚咚”敲了几下门,又朝屋里鞠了一个躬,高声说:“尊敬的主人,可以让我进去躲躲雨吗?”屋里住着的是一只瘸腿老狼,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肉了,肚子正饿着呢,猛听到小白兔的声音,忙回答说:“快进来吧,我正等着呢!”听出是老狼的声音,小白兔吃了一惊,一转身就跑了。老狼因为腿瘸,无法去追小白兔,她滴着涎水,仍旧缩在屋子里挨饿。小白兔呢,顺利里的回到了家,平安的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落叶,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2、体验诗歌《落叶》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挂图《落叶》。
活动过程
一、看落叶,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出示落叶,让幼儿观察落叶的颜色。
教师: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
让幼儿运用肢体学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看图听诗歌《落叶》
1、教师出示挂图《落叶》,朗诵诗歌《落叶》。
2、逐一看图,理解诗歌的内容。
3、教师:诗歌中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将树叶当作什么?
三、试编诗歌《落叶》
要求幼儿根据原诗歌的线索和自己的经验,新编诗歌《落叶》,例如:树叶落在山上,长颈鹿看见了,放在嘴里,把它当作饼干;树叶落在地上,小朋友捡起来,放到书里,把它当成书签。
活动延伸:
外出捡树叶,比较各种树叶的相同与不同。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3
活动背景
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题活动,我设计了一节节奏训练课。发展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打肢体节奏,从简单的一种肢体节奏到每小节一至两种节奏,培养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三、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欣赏乐曲:大灰狼,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1)、x x x xx x 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2)x xx x 要求:费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教师示范。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幼儿自由练习。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快乐情绪。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时候老师很担心,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乘电梯视频。
交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拥挤。
2、幼儿体验乘坐电梯。(选7名幼儿站在垫子上坐电梯,再请其他的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电梯?心里感觉怎么样?
3、请幼儿观看玩滑滑梯视频。
(1)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们应该怎么玩。
4、请幼儿观看取彩笔视频。
交流:应该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你在哪些时间会排队。
5、游戏:钻山洞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三个山洞都要玩到,当老师响铃鼓的时候没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提问:玩山洞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需建立什么规则。(看图样)
(3)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建立的规则再玩一次。
小结:原来钻山洞的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规则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他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让我们教室把我们知道的规则画出来。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点数1~3,尝试用纸杯叠高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会两种颜色相间排序。
3.初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杯,动物数字点卡。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它有几层?
出示纸杯,这个我们宝宝见过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来玩游戏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搭建漂亮的房子。今天我就请宝宝们来当建筑师造房子好不好?
2.介绍空地;上的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点卡,瞧瞧谁来了,小兔子想建几层的楼房呢?你从哪里知道它想要建两层的房子?引导幼儿学数兔子身上的数点。
今天要请我们小小建筑师们来帮小动物们搭建房子,动物身上数字点卡上是几,就帮他搭建几层高的房子。如长颈鹿身上数字点子5,就请幼儿搭建5层的楼房。
小动物的房屋造好了,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的房屋建围墙,请宝宝们选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围绕着房子相间排序。开始,围墙用绿色、黄色的纸杯一个间隔一个排序,请幼儿接着往后排,能力强的幼儿就请孩子自由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相间排序。
3. 让幼儿找好朋友去自己搭建的楼房去做客,幼儿建好房屋和围墙后相互欣赏检查好朋友搭建的房子楼层与小动物身上的数点是否一致,正确后请好朋友一起喝茶。并学会用礼貌用语去招待客人,学会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4.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把纸杯和点卡收放整齐,以便下一次再玩。
四、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行、列组成的空间的序列,能找到相应的方位并尝试表达清楚。
2、发展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红、黄两队十二格的格子各一个。
3、计分牌。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一:熊大、熊二捉迷藏,感受9宫格的空间方位并尝试表述。
1、师:谁躲到了哪里?用一句话表述清楚。
2、引出横排、竖排,知道行和列。
3、继续感受9宫格方位。找到熊躲藏的位置并尝试表述:谁在哪一行或列的第几个,课件辅助帮助感知9的方位空间。
二、游戏二"光头强在哪里",寻找12宫格的空间方位并尝试表述。
师:光头强慌慌张张跑过去,熊大、熊二赶紧追过去看个究竟,他们来到了又一片树林,这片树林和刚才那片有什么不一样?(多了一列)师:光头强躲起来了,熊大、熊二能找到他吗?
红、黄两队幼儿各请一名幼儿,分别找到光头强的位置并能清楚表达空间方位。
进行3~4轮。
三、竞赛合作"12宫格种树"游戏,快速反应找到相应的空间方位师:光头强砍了树,小朋友帮助在森林中种树,看哪队中的又对又快。
幼儿分两组,幼儿作为树,看图示在12格的"土地"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1、红队尝试看种树图种树。
2、黄队尝试看石头图,避开石头种树。
3、种树竞赛,三轮,计分。
4、提高难度,图出现五秒,幼儿通过记忆避开石头种树,竞赛计分。
四、结束师:感谢你们帮熊大、熊二种了树,大家一起开心地合个影。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认知目标)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现共同游戏的乐趣 (情感目标)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能力目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鞭炮以及老鼠娶亲的ppt;老鼠、老猫的图卡;老猫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若干;儿歌图谱;木梆子一个。
空间准备:幼儿坐成两排,中间分开呈两组
知识准备:幼儿有看过结婚场景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鞭炮图片,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
1、(看幻灯片)教师:你们看,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鞭炮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教师:
①恩,某某小朋友说鞭炮是发出“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的声音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②还有什么声音?鞭炮“嘣~叭”的响,我们来学一学!(教师在念象声词时,语气加重)
③我们一起来放鞭炮吧!“劈里啪啦、劈里啪啦”(教师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④我们把鞭炮放的再大声一点!(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回忆娶亲场景
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图卡
教师:
①这个鞭炮放的真大声!小老鼠听到我们放鞭炮,也跑出来了。(老鼠:今天真热闹,我要娶亲啦!)疑?娶亲是什么意思啊?恩!娶亲就是娶老婆,小老鼠今天要结婚啦!
②你们平时在电视里或者在酒店里,看到别人结婚,都会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呀?(放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抬花轿等等)
三、学习儿歌《老鼠娶亲》
a、学习儿歌前半部分
1、教师:今天,这只小老鼠娶亲也有很多好看的东西!我们来瞧一瞧!(出示老鼠娶亲的图片)都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啊?(请幼儿回答)
2、教师:王老师把老鼠娶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来听听看!(教师边敲木梆子边念,边走边念,最后走到教室中间)
3、教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轻轻地念!(教师第二次示范儿歌,掀开图谱上半部分,手指着图谱念儿歌)
4、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乐器,一边拍手一边念!
5、幼儿配合动作念儿歌
教师:老鼠娶亲真好玩!现在请你们当小老鼠,一起去娶亲!小朋友立正!(教师带领幼儿在原地配合动作念儿歌)
b、学习儿歌后半部分
1、教师:鞭炮声这么响,被谁听到啦?(出示老猫图卡)
恩,这是一只老猫,今天可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老猫会来干什么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那我们来听一听老猫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掀开图谱后半部分念儿歌)
3、教师:哎呀呀!这只老猫呀真狡猾!原来他先假装给老鼠贺喜,然后把老鼠全吃掉了!我们来把这两句念一念!
c、练习朗诵完整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无动作完整念儿歌两次
教师:这首儿歌真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
教师:小老鼠说了,要是你们学会了这首儿歌,你们就能去参加他的娶亲大会了!你们想不想去啊?那我们再来念一次!
2、分角色念儿歌
①教师:现在,老师来念“八只老鼠抬花轿呀”,你们念“抬花轿”(教师把儿歌的分配讲清楚)好,请准备!
师:“八只老鼠抬花轿呀”幼:“抬花轿”
师:“四只老鼠来吹号呀”幼:“来吹号”
师:“两只老鼠放鞭炮呀”幼:“放鞭炮”
师幼:“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师:“老猫听了还贺喜”幼:“恭喜!恭喜!”
师:“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幼:“全吃掉!”
②教师:现在请左边的小朋友念前面部分,右边的小朋友念后面的三个字,比如说……,我们一边念一边跟着老师的乐器拍手啊,我要看看哪边的小朋友念的又整齐又好听!请准备!八只老鼠预备起!
(重复兑换角色)
四、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这个小游戏好玩吗?后面还有更好玩的呢!现在我来当鼠妈妈,请你们当小老鼠,等会儿我要选几只小老鼠跟着我去娶亲,小老鼠听好了,等念到“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的时候,你们要赶紧蹲下来,因为谁要来啦?恩!老猫要来了!这个时候你们千万别害怕,一直蹲在那里,也不要发出声音,千万别发出声音啊,看看老猫想干什么。等老猫一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你们就赶快跑到妈妈身边,让妈妈保护你们!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玩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做游戏吧!
2、教师:被妈妈请到的小老鼠排好队,跟在我后面去娶亲。没有请到的小朋友先呆在洞里面,来帮忙一起念儿歌!我们请小朱老师当老猫。好,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里绕圈走,并根据规则做游戏)
3、配班老师根据小老鼠都能逃跑的状况,把儿歌最后一句改为“老鼠一个也抓不到呀抓不到!”并表现失落表情。
4、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以及时间而定)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这个班是今年才收的新生班,幼儿年龄小,大都在3——4岁之间,他们的纪律性还不是很好。特别是现在他们大都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在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大人在帮他们完成,特别是他们的家里玩玩具的时候,特别不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基于这个特点,我特别设计的这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要让幼儿之间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知道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要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以后,应该把它们收拾好,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要让幼儿知道在玩玩具的时候要互相帮助,要互相谦让,要大家一起玩耍,不是一个人玩耍。
教学难点:
让幼儿学会在玩完玩具的时候要学会收拾自己玩的'玩具。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的玩具,装玩具的框若干,各种“玩具”头饰、“玩具框”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
二、基本环节:
1、老师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玩具框”,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2、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不同的“玩具”,并戴上不同的玩具头饰。
3、让扮演“玩具”的幼儿蹲在地上,团成团,并让其扮演“玩具框”的幼儿手拉着手围着这些“玩具”。
4、老师一声口令:“玩具”出来玩了,这个时候扮演“玩具框”的幼儿就把手放开,让圈里面的“玩具”出来玩耍。
5、玩了一会以后,老师就又发出指令,“玩具”快回到“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有一些“玩具”回去了,可有一些“玩具”不知该怎么办就在哪里“哭”了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提问:“他们为什么哭呀?”有些幼儿回答:“他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这个时候呢老师就来到活动场地中间,把刚才“哭”的幼儿牵回“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扮演“哭的玩具”的这个幼儿就笑了。老师又提问:“他为什么又笑了呢?”幼儿回答:“因为他找着自己的家了。”最后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要让玩具回家。
三、结束环节:
老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玩具,让幼儿进行玩耍,最后由老师做出指令,让幼儿收拾玩耍的玩具,并放回原有的玩具框内。
四、延伸环节:
要让幼儿学会不管从哪里拿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反思
1、参加游戏的幼儿人数不够多,参与面不够广。
2、幼儿对老师提出的指令还不能完全弄懂。
3、选择幼儿参加游戏时,没有对每个幼儿进行全面的了解。
4、假如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就会先根据自己班上的幼儿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选择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并让其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进行游戏。
幼儿园常规课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