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优化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及时调整,一个有条理的教案能够提供教师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唱—— 北京民歌《对鲜花》
听—— 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 对花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 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 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 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 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答:菱.角│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木│耳─│ 生答:凤.仙│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满│山─│ 生答:山.茶│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干│刺─│ 生答:蔷.薇│开 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 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 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 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 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 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曲调欢快流畅、歌词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歌风、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真切运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唱好《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以火热的激情、甜美的歌声,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家乡美。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寓教于乐:(学唱词曲﹑在旋律中感知美)
1、听范唱:
大家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在美丽的山村里也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山里娃,他们正在用歌声赞美自己的家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具有浓郁民歌风格的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这首歌曲的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听完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想?(学生随范唱小声哼鸣,听后回答问题)
2、再次聆听范唱: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小声随音乐哼唱在歌词里寻找一下答案(播放歌曲)
3、哼唱歌曲旋律:
随琴小声用“啦”模唱歌曲旋律,大家感受到了旋律的欢快﹑流畅了吗?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歌词吧!
山村里山上有开不尽的花,有香喷喷的泉水,山下有香甜的果子挂满了枝头。这么美的歌词我们应该怎样去朗读呢?(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5、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你们想唱唱歌词吗?(学生听琴模唱歌曲)
6、刚才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好唱、自己解决不了?
(正是这些一字多音、装饰音突出了民歌的风格特点)师生共同纠正。
7、第三次聆听范唱(播放)有感情演唱
我们感受了旋律的欢快,歌词的优美。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最合适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跟着范唱来演唱一次吧!(播放范唱音乐)
从大家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自豪的喜悦之情,非常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创造表现:自由表达、在情感中升华美。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现对山村的热爱,对山村美景的赞颂呢?
四、完美结课。
教学反思: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山里清澈的泉水、丰硕的果实、肥沃的田野,抒发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自豪情感,刻画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劳动,立志将山乡建设得更美的决心。这首歌曲当下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反复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含义,然后再学唱,教育学生要象大山那样心胸博大、沉稳宽宏,激发学生对大山的向往。并结合灾区讲解四川的地理概况,山区受灾情况以及重建家园的任务。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认真学唱此歌。这几节课正好都是学习跟大山有关系的歌曲和乐曲,正好和当前的国家形式相结合,那么通过师生互动教学以及现实生活中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式,领略了大山的风采,了解了大山里的生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博大与美好。也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人民,尤其四川人民的坚强和众志成城的信心、力量。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学目标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0%的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从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尤其是城市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请学生阅读或朗读歌词后提问:这首歌曲中的两位主人公是谁?为什么歌名叫《冬瓜和南瓜》?这首歌曲表现了主人公的一种什么精神?
可以大致介绍一下冬瓜与南瓜,因为城市的儿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和“x x x”,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叙述、亲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时还可以解释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对一些字进行“整音”,如“拱”、“洒”等。
(3)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7”这两个音。
3、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参与率。
2、能否初步学会歌曲《冬瓜和南瓜》,节奏、旋律、情绪正确。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能够让小朋友听懂歌曲里歌词的大概意思,小朋友能够体会到快乐的感觉。
2、在听歌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对杜鹃的好感。
活动准备:
1、准备杜鹃相关的ppt。
2、给小朋友充分的解释“远方”、“咕咕叫”等一些词语的含义。
活动流程:
1、播放歌曲“柳树姑娘”。
2、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进入歌曲的情境中,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
3、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4、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
5、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6、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讲话完整)
(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7、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
(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
(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
(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8、教师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非常有名的童谣,名字叫《顽皮的小杜鹃》,以后我们再来学习其它好听、有趣的外国童谣,好吗?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人动人的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4|2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培育下他们茁壮成
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从而加深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光辉而崇高的形象。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四、教学难点: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流程:
一、师生问好
二、音乐城之旅——解决重难点
1.障碍一:过音乐桥。(重点旋律的练唱)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想和你们结伴去音乐城做一次美妙的旅行,你们说好不好?(好。)那就让我们结伴出发吧!◎不过呀在去音乐城的路上我们首先需要走过一架音乐桥,◎要想走过这架音乐桥,那可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同学们看到在这架桥上有一条通行令口诀,同学们只有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念出它那才能顺利过桥呢。听好了:啊,啊,啊,啊,每当想起您。(边拍手边做。同学们来一遍。
生:。
师:嗯,还不是很准确。再听一次。
生:。
师:我们来看看桥先生回应了什么?◎满脸写着不满意,那看来我们得使出杀手锏了,听说桥先生有个怪癖号就是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老师,那我们就来试试下面这条口令,听好了:敬-爱的-好-老-师。(边说边做“作揖”姿势)到你们了,准备起。
生:做。
师:注意啦,我们边说还得配上这个动作啊,“师”字而且要做四次作揖。好,同学们来一遍。
生:。
师:还不是很对哦,再看老师做一遍。好,再来一遍试试。
师:刚才那些都只是预备阶段,这回可是真的要过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两条连起来念,先看老师示范下。
生:。
师:还可以,不过老师说了不算,我们还得看看桥先生满不满意?
师,耶,我们顺利过桥了。
2.障碍二:过音乐河。(难点:附点节奏的把握)
师:不过在去音乐城的路上,我们不仅要走过一架音乐桥,还需要靠划船过一条音乐河,◎在这条音乐河中流淌着一条非常动听的旋律,我们只有把这条旋律唱出来,才能过河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顺利过河呢?◎(出示音乐河的旋律谱)那我们先来听听这条旋律。
a.老师自弹自唱旋律,再学生唱一唱。
师:我们先来听听这条旋律?
是不是很动听?你们也来试着唱一唱吧。
b.教师讲解难点
师:注意这条旋律的两个地方,第一个是这。。。当我刚出发的时候,我们船队遇上了小急流,所以我们得很巧妙地躲过去,所以这地方就要这样唱。。你们来一遍。。而到了中途我们又一次不幸地同时遇上了小急流和漩涡,这会儿我们可得机智快速地躲过去两次。。。
同学们唱的真动听,我们顺利通过音乐河了。
3.到达目的地:音乐城。
师:历经千难万险,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音乐城,你们看音乐城又大又漂亮。什么都有。◎(出示音乐城的图片)
4.音乐城的第一站:快乐舞吧
师:好吧,接下来我们先来参观一下音乐城中最有名的快乐舞吧,听说啊在那里有很多小朋友们正在快乐的舞蹈呢,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快乐的队伍,和他们一起舞起来吧。◎播放视频《你好你好》
5.音乐城的第二站:音乐学校
师:同学们刚才在音乐舞吧里都跳得特别投入,最重要的是还和音乐城的小朋友们交上了朋友。真不错!好了,是该告别音乐舞吧时候了,因为我们得抓紧时间来游玩下一个地方————◎音乐学校,这可是音乐城中最高最漂亮的建筑。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走进音乐学校,看看那里正在经历什么新奇的事儿?嘘···◎播放无声动画视频《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看了这段画面,你觉得音乐城里现在正在经历什么事情呢?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
师:说的真好,其实老师们平常的工作就是这样,真的是特别辛苦。白天要上课,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往往都会弄到很迟,真的是很敬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所音乐学校里学习一首有关老师的歌,名字叫做:《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出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谱例。播放歌曲范唱。
三、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教师范唱
师:接下来,先有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大家欢迎吗?
生:。
师:同学们,老师唱得好吗?为什么不用掌声鼓励我呀?哈哈,谢谢!老师和你们一样都需要鼓励。
2.听完后,提出问题。
师:歌曲老师唱完了,那你们的问题也来了。
问题:◎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怎样的色彩世界里呢?
a.深蓝色(夜晚天空是深蓝色的,深蓝色它充满着宁静和深邃,也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b.红色(代表着我们和老师一样,心中有说不出的
热爱在沸腾,爱的心是红色的,爱的笑容是红色的,有红色的地方就有爱。听到这首歌特别令人温暖。)
c.黑色(这首歌给人很安静的感觉,因为歌曲的背景发生在夜晚,夜晚天空是黑色的,这样也显得老师房间的灯更明亮的)
d.其它颜色。你的答案可以是上面三种颜色之外。
3.师生合作朗读歌词。◎出示歌词,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
师:好了,在一番各抒己见之后呢,让我们来充当下小诗人,来把歌曲的歌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同学们要注意了,大屏幕上黑色的字体由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由你们来读,而绿色字体则是由我们一起读,都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4.教师带领学生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接下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下这首歌曲,首先我们先用“啦”来哼唱一下歌曲旋律。注意歌唱的时候:身体坐正,整个人要很兴奋的样子,要让声音从你的小脑门钻出来。
唱一遍,师带领学生唱。
5.学生尝试带入歌词,教师从中指正错误的地方并示范。
师: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尝试把歌词带进去来唱唱。(三段)
6.听范唱,学生随之轻轻哼唱。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城的小朋友们是怎样演唱这首歌曲的,同学们也可以跟着他们轻轻哼唱。◎播放范唱
7.解决难点乐句
教师提出学生刚哼唱中出现的问题,并示范纠正。
学生提出还有演唱困难的乐句,教师再次示范教学。
师:在刚才的学唱歌曲当中,你们有没有觉得有哪个乐句唱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现在提出来,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下。
8.深情的,怀着感激之情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对于这首歌曲,老师觉得演唱时情感上的发挥是很重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出示选择题:你们觉得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那种情感上的触动,心灵上的碰撞类似像喝下面哪种饮料的感觉?a.热腾腾的牛奶b.刺激的.可乐c.矿泉水并讲讲为什么?
师:虽然同学们回答各异,但是老师从你们的回答中共同地出两个词那就是“爱”和感激,感谢你们对老师的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心存暖意和感激之情,深情地来演唱一遍这首歌曲的第二段歌词。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演唱中中老师似乎闻到了爱的气息。
9.音乐城的最后一站:真情影院
师:好,说到这,我们今天的音乐城之旅也快要接近尾声了,那就抓紧时间来参观一下音乐城里的真情影院。在参观真情影院之前,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争做一个文明的观众,有秩序地进入影院观看影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师》
四、情感升华——观看视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师》
师:此时此刻,我想很多同学们都跟老师一样内心有很多很多的感触和想法,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这些情感投放到我们的歌声中,用歌声来表达一切。让我们再次来唱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把它送给天底下所有可爱的老师们,好吗?
师生共同演唱,教师指挥。(播放歌曲伴奏)
五、课堂
1.学生读语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话语,每组同学读一句,一组组接着读,从第一组开始吧。
敬爱的老师,
都说您是大桥,
为学生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luan),
让花朵走向收获的峰巅;
都说您是青藤,
坚韧而修长,
指引学生采撷(xie)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
您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苗儿需要一桶水的时候,
您也绝不只给(ji)予一杯水。
2,教师:
同学们,这就是老师,请你们记住老师对你的爱,也请你们时刻不忘对老师施以你们的爱!好了,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我有很多特殊感触.
1、对于这堂课的教学难点重点我在课堂的开始有效地通过障碍一“过音乐桥”与障碍二“过音乐河”等趣味性的环节,在施教寓乐中完成了和轻松解决了,这个对于后面的新歌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也做到了很好的完成,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通过观看视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师》,从而加深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光辉而崇高的形象。
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感受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他们对歌曲的理解,我摒弃了以往教学中惯用的直接的师生问答形式,而是采取了带有形象情感体验的自由选择答题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己内心的想法,都留有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