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教案的优化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毛线柔软的特性及其多样性,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将毛线变形,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2、瓶盖、土豆、泡沫、橡皮泥、积木、瓶子等材料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口袋,小朋友猜一猜里面装了什么呢?幼儿猜:(好吃的东西、玩具、糖等)小朋友猜了这么多,你们想知道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吗?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指名幼儿摸口袋)二、了解毛线用途:
幼儿从口袋里摸出毛线,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毛线)毛线像什么?毛线有什么用?教师总结:
三、玩一玩、变一变1、今天张老师要用毛线来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好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教师将毛线弯曲成“s”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孩子回答。毛线好玩吗?幼儿答(好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好玩的毛线,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毛线,教师观察指导。(孩子把毛线变成了o形、s形、w形、小鸟的形状、花的形状、蝌蚪的形状、草的形状、各种数字的形状等)3、教师总结:你们的小手真厉害,能够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
四、启发幼儿思考探索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毛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毛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毛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橡皮泥、积木、袍沫等等)3、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瓶子、盒子等,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毛线站起来。
4、幼儿分组尝试操作,让毛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画一画:
1、线宝宝除了摆造型,还会跳舞呢!我们请它在纸上跳个舞好吗?
2、教师捏住线宝宝的头,放到水彩颜料里浸湿,然后在纸上拖行或抖动。
3、请幼儿欣赏教师的作品,产生绘画的欲望。
4、幼儿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展示作品,请幼儿说说线宝宝是怎样跳舞的。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等)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作物——茶叶,了解茶叶的特征和喝茶的好处。
2、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3、增进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像、磁带。
2、新鲜茶叶和茶叶。
3、茶道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茶叶,引发兴趣
1、(出示新鲜茶叶)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2、(出示干茶叶)这又是什么?(幼儿回答)
3、对了,这两样都是茶叶,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
4、一个是刚刚摘来的新鲜茶叶,一个是已经做好的、可以泡茶喝的茶叶。
二、看录像,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1、新鲜茶叶是怎么变成泡茶的茶叶呢?(幼儿回答)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茶叶制作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录像)
3、交流:茶叶是怎么制作的?
三、看录像,了解茶叶从哪里来
1、新鲜的茶叶又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回答)
2、观看录像,了解松阳的茶叶
3、小结:茶叶是我们松阳的特产,最有名的有松阳银猴、碧云天、松阳白茶。每年到了茶叶开始采摘的时候,我们都要举办茶商大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茶商都到我们松阳来买茶叶,现在很多人只要说起茶叶都知道我们松阳,都说松阳的茶叶——好!
四、交流喝茶的好处
1、喝茶有什么好处呢?
2、介绍相关知识: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都很高。经常饮茶的人,对辐射、龋齿、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都有较强的抵抗力,还有保护肌肤的作用,所以茶被称为保健饮品。
五、看茶道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茶道表演吧!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试验操作及观察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及分工合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认识小苏打,知道其名称及作用。
2、材料准备:①一次性透明胶杯和小汤匙、吸管、有饮料名称的包装标贴。②小苏打、柠檬酸。③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凉开水、碳酸饮料两瓶。
3、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创设成一个分为“展销厅”、“培训室”和“生产车间”的“米奇饮料厂”。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米奇饮料厂的指导员”的角色,邀请幼儿参观该厂的展销厅。
(1)这是我厂的饮料产品,用了特别的配料配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请幼儿品尝一下我们的.饮料新产品吧。
(2)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喝?你们知不知道这饮料是怎样配制的?
(3)这是饮料工程师在车间分工合作配制而成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饮料工程师呀?
(4)那么,就请小朋友先到培训室集体培训,表现好的幼儿就可以到“生产车间”当饮料工程师。
2、幼儿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在水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
(1)出示小苏打,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及作用。
(2)出示柠檬酸,幼儿通过看、摸、尝,认识柠檬酸。
(3)幼儿操作实验:小苏打、柠檬酸各舀一汤匙放在茶杯里,加凉开水,观察水中发生什么现象。
(4)组织幼儿讨论:当小苏打、柠檬酸混合在一起时,水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待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可告诉幼儿: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气泡叫二氧化碳气体。
3、认识碳酸饮料。
(1)出示各种碳酸饮料,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味道,并摇动饮料瓶,观察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提问:还喝过什么味道的碳酸饮料?喝后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幼儿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4、尝试自己配制饮料。
(1)自由讨论:配制碳酸饮料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3)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可口的饮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谈谈自己配制的是什么味道的饮料,怎样配制?
5、幼儿分工合作配制饮料。
(1)工厂车间共有三条生产线:桃子饮料生产线、苹果饮料生产线、芒果饮料生产线。
(2)五个小朋友一条生产线,以流水线生产:凉开水(1人)→小苏打、柠檬酸(1人)→糖、果汁粉(1人)→包装(2人)
(3)请小朋友把自制的饮料有的送给客人老师喝,有的放到展销厅展销,体会成功的快乐。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长指导下,尝试用可可粉、水果汁、蔬菜汁等配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饮料。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5
目标:
1.能运动多种感官途径了解认识秋天,知道秋天是一个美好的丰收的季节。
2.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准备:
柿子外套柚子石榴萝卜落叶菠菜水稻螃蟹菊花橘子桂花盘子若干柿子图片落叶图片螃蟹图片菊花图片水稻图片秋游的小朋友图片
过程:
一、提问导入,开门见山。
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二、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1.师:现在老师准备了很多有关于秋天的东西,请你去选择好,然后带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秋天,说一说为什么这个可以代表秋天。
2.幼儿操作。
3.幼儿分享经验,交流探讨。
师: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可以代表秋天?
三、深入认知,感受秋天。
1.师:小朋友找了很多可以代表秋天的东西,可是也有几种是小朋友们没有选择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2.分析讲解幼儿没有选择的实物,和幼儿一起感知秋天更多的特征。
3.欣赏图片,感受秋天。
落叶---菊花---柿子、橘子---螃蟹---水稻---秋游的小朋友
(播放图片,和幼儿一起感受秋天的色彩美,丰收美。)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4.听秋风 ,感受秋天的季节变化。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代表了什么?
5.闻花香,体会秋天的气味。
你闻到的是什么?秋天的气味是什么样的呢?
5.品尝实物,感受秋天。
师:把秋天吃到嘴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秋天是什么味道的呢?
四、延伸小结,爱上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它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带给我们果实的甜蜜,带给我们秋叶飞舞的快乐浪漫,现在,我们的幼儿园也被秋姑娘打扮了一番,来,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秋天吧。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实用的软管节约小妙招,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2、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残留物。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旧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擦布、皮鞋、脏玩具护手霜(若干)、挤牙膏器(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实践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挤牙膏大比拼。
(目的:探索多种挤牙膏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意识)
1、导入:旧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教师出示旧牙膏)
2、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鼓励幼儿耐心操作使用多种方法挤牙膏。提醒幼儿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皮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费了多可惜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还有什么其它的用处呢?
小结:牙膏的用处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还可以清洁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龙头、擦皮鞋、清洁茶杯茶壶,另外它还有治疗烫伤的作用呢!
5、鼓励幼儿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二、牙膏的朋友们。
(目的:拓展思路,迁移学习的经验)
1、师:牙膏住在软管家里,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软管的家里?
重点提问: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节约好方法?
2、 幼儿积极发表意见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软管的家里,如护手霜、洗头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在软管中遗留很多还能用的东西,我们一定注意做到节约、不浪费。
3、师:要想做到节约、不浪费,其实从第一天使用的时候就应该注意。
重点提问:怎样挤才能做到不浪费?
小结: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应该从软管的底部开始,挤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挤 太多,只要有合适的量就可以了。
三、神奇的挤软管器。
(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发明的好处)
1、师:这就是为了避免浪费,发明家设计的"神奇的挤软管器",大家可以试试感受它的好处。
2、幼儿操作:使用挤软管器挤护手霜涂抹双手并说说它的优点。
小结:我们以前挤软管需要双手配合,而且无法控制挤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个软管内都有很多东西残留在里面无法挤压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了这个新发明,只要轻轻单手轻轻一按就可挤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软管里几乎没有剩余的东西,真是简单、方便,实用,具有环保性。
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