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粗和细教案最新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事先完成的文字载体,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制定教案这件事,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粗和细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粗和细教案最新6篇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

小麦的出粉率=×100%

产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问题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

预设

生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生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生3: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养成珍惜时间 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钟表、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放收音机正点报时的声音

2、教师:同学门,你们听见了什么?

3、出示钟表图,让学生说

二、探究新知

(一) 学习例5

1、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几时、几时半了,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出示例5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认?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时针超过了几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在认时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二) 学习例6

1、 教师:出示例6图,学生认时间

2、看,小熊还等大家来帮他们写一写,你会吗?

3、抽学生板书,并说方法

4、教师教写法

先写几时,再写:,再在:的后面写几分,几分要占两位

注意:不是冒号,要写在中间

5、书91页,学生练习

三、在活动中体会

1、出示时间,学生边说边拨

8:10分 11:15 7:35 3:08

学生边说边拨

2、同桌练习

3、帮助动物纠正错误

课堂活动3题,学生仔细观察,有错误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说?

4、联系生活实际,估计时间表

你们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这些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请你填写节目时间表,

学生活动

四、课后记: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 理解凑+法的含义。

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 (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 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

9+1+2 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四、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五、延伸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5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知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5以内各数的认知,另一局部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布置是:先教学1―――5的认知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知和加减法,这局部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同学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同学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同学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同学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同学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同学认知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同学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身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同学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同学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知,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知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布置:

1、1――5的认知…………………………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知……………………5课时

3、0的认知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数学粗和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整理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教学中,我准备了一些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我邀请幼儿自己来动脑筋先将圆形分成两份,并且分出两份的要一样大。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好老师,正式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效的和幼儿互动起来。幼儿都非常愿意的尝试,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更能让幼儿去集中精神思考如何能将物体进行二等分,也能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但是幼儿对“二等分”这个词是很陌生的,这是需要老师帮助更好的理解。经过这一环节,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自愿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也使幼儿思想集中,开始研究怎么样进行二等分。通过学习二等分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分的概念。接下来的四等分,幼儿们就更容易掌握。

接下来的环节“分蛋糕”,是要求孩子进行四等分。这个提材非常好,使幼儿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充满着数学知识,使孩子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逐渐认识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愿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收获颇多,做为一个教师应该更注重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百科:在初等几何中,二等分是指对几何图形进行对称等价的分割,这里既有线,也有面。为了实现二等分,进行面积分割多对应的图形,以轴对称图形为主。

数学粗和细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参考8篇

小班健康操教案最新6篇

小小班健康教案最新6篇

大班健康课教案最新6篇

18主题班会教案最新6篇

《画》幼儿园教案最新5篇

分饼北师大版教案最新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最新5篇

有关梨的音乐教案最新5篇

数学粗和细教案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