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的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制订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个性化教学,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乘除法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乘除法的教案5篇

乘除法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理,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的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板书用卡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150里面有()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今年春节,天气很冷,我们每个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和运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请1至2名学生回答)

2、它描绘的是农民运送蔬菜的情境,赵伯伯承担运送黄瓜的任务。他说:“我3次就能运完60箱。”听了赵伯伯的话,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4、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算式)

5、要解决“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这个问题,算式是60÷3。

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边说边板书:60÷3)

6、你能根据王叔叔、李阿姨他们的信息各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题,说算式)

7、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00÷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先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一)探究一位数除整十数——例1(1)

1、同学们,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60÷3等于多少吗?请把你想到的结果告诉同桌小朋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如果你不会做,那就请你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棒来分一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学生讨论、操作。

3、好,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60÷3,商是——

4、你是怎样求出这个商的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2至3名学生介绍不同的方法)

[应变预设:学生的方法大概会有以下三种,如有困难,教师应适当引导,最好三种方法都能呈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摆小棒:1捆小棒表示1个十,6捆小棒就是6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要分2捆,是20,所以60÷3=20。

2、想乘法:因为20×3=60,那么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一定是20,所以60÷3=20。

3、想除法:因为6÷3=2,所以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60÷3=20。]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

(板书:①6÷3=2;×3=6006个十60÷3=202个十60÷3=2②(20)

6、现在,我们知道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了吗?真了不起!同学们把自己提出的第1个问题解决了。在算60÷3是多少的时候,用了这么多方法,有的是摆小棒;有的想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还有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二)探究一位数除整百数——例题1(2)

1、600÷3等于多少?同学们先想一想。

2、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因为有60÷3的基础学生应该很快想到:因为6÷3=2,所以600÷3等于200或6个百除以3就等于200;想乘法:(200)×3=60,600÷3=200)

3、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口算像这样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几道题。出示: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80÷4400÷2300÷5

(三)探究一位数除几百几十——例题1(3)

1、看来新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李阿姨也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

2、该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0÷3=

3、240÷3等于多少呢?好像挺为难的,那咱们就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开始讨论吧!

4、找到答案了吗?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板书:①24个十÷3=8个十;②(80)×3=240)

[评析: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结果,再开展组内交流,最后组织不同算法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一自主宽松的探究过程;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目标能落到实处。]

三、巩固提高

做一做

1、(课件演示p15页做一做第1题)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1)聪聪的问题是什么?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一试。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2=

(3)要求40÷2得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4)好!让我们一起告诉聪聪答案吧——平均每间蜂房住20只。

(5)看!聪聪在谢谢你们呢!

2、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15页,做一做第2题,请大家开动脑筋,把答案直接写到书上,开始吧!(集体订正)

3、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数学书17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同学们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表现真棒!说说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7页第1、2题

乘除法的教案篇2

设计说明

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是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亲自感受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在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出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即从题目的关键句中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再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法有清晰的理解,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三)(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

师:我们学校的春季运动会快要开始了,同学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为什么喜欢开运动会呢?(学生思考后汇报)

师:大家都喜欢哪些项目?(学生举手,教师进行统计)

2.体会等量关系。

师:咱们班喜欢跑步的人真多呀,大约是全班人数的。你们能说一说这个信息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吗?(学生思考后汇报:全班人数×=喜欢跑步的人数)

3.导入。

师:不仅我们学校这个时候开运动会,淘气所在的学校也准备开运动会,而且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在积极地参加训练,争取在运动会上夺得冠军,为班级争光。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

师:(出示课件)这是他们训练时的情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汇报:有6名同学在跳绳,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情境图,鼓励学生根据信息大胆地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热情高涨,还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们愿意解答吗?(愿意)

出示问题: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解决问题。

(1)画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说一说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吗?试一试,能不能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先交流题中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尝试通过画图解决问题并汇报)

预设

生:通过画图,我知道是6人,是3人,这样推算下来,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27人。(如果学生采用其他画图方法来解决,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2)用方程法解决问题。

①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师:你知道题中的关键句是哪句话吗?这句话蕴涵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学生交流,得出: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人数)

②自由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列方程解决问题吗?快来试一试吧!(学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汇报。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

生:我是根据“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人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乘除法的教案篇3

练习目标:

1在理解分数除法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练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练习:

1、计算:

⑴294311522/232

⑵32426179713/154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通过计算下面的题,请你想一想,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小结: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h这个数的倒数.

二深入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比较它们的计算方法.

5/6+26-26262/3

2、

(让学生计算后分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把你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

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三、解决问题:

练习八第7至8题。

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

第8题学生解答时提示学生需要先统一单位。

小结三道题的共同特点:都是求一个量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量,都用除法计算。

四、作业练习:

1、33页第5、9题。

2、一个商店用塑料袋包装120千克水果糖.如果每袋装1/4千克,这些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

五、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乘除法的教案篇5

一、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的表格:

给一点时间观察该表,问,你想到了哪个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

分别列式:9。6÷3 12÷5 5。7÷6

昨天已预习过小数除法,这三题你都会么?

分别请认为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讲评(可能存在的问题):

题一:注意小数点对齐问题

题二: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要添上小数点补上0之后继续除

题三:注意商0后,不会乘、减、移

除法竖式中间过程中是不出现小数点的。

也可结合具体的金额来说说算理。

指出:小数除法在除的时候,先除整数部分,除完整数部分添小数点继续除小数部分。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不够商1的时候就商0;除到有余数的时候需要补0继续除。

2、检查自己的预习作业,订正错误。

老师也可挑一些典型错误集体讲评。

3、指名完成试一试。可挑巡视中有错误的学生板演。

强调:商到哪一位不够商1要商0。

4、练一练: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其中前两题可在原题上加小数点,第3题需要另外写竖式后计算。

二、布置作业:

1、口算第1题上面的3题。

2、作业本上完成第1题剩下3题,第2题,第3题。

乘除法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有关梨的音乐教案推荐5篇

有关梨的音乐教案最新5篇

有关梨的音乐教案优秀5篇

跟音乐有关的教案参考5篇

跟音乐有关的教案5篇

有关安全的教案5篇

克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

克的认识教案优质5篇

钠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

大班关于线的音乐教案模板5篇

乘除法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