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尝试用两种不同方法演唱来表现歌曲后连部分的不同情绪。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解决矛盾,愉快地与同伴相处。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尝试用两种不同方法演唱来表现歌曲两部分的不同情绪

难点:用和谐的声音与同伴一起合唱。

活动准备

图片

a:朋友生气、图片

b:好朋友高兴地拉勾、歌曲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熟悉音乐。

带幼儿在《拉拉勾》音乐声中愉快地做动作,如两人拉手、拥抱、跑跳等,体验欢快、愉悦的情绪。

二、感受两种不同的心情,理解歌词。

1、观看图a,感受与同伴发生矛盾时的心情。

教师:“这两个小朋友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是生气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讨论:与同伴发生矛盾时,怎么解决?你有什么好办法?”

2、观看图b,感受与同伴友好相处时的心情。

教师:“他们相处得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为什么高兴呢?”

三、学唱歌曲

1、分别欣赏歌曲录音和教师的清唱,体验歌曲中朋友间的情绪变化;歌曲中哪里是表示生气,哪里是表示高兴,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做出不同的表情。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学习用快、重、断顿的方法唱前半部分,表现生气的情绪;用慢、轻、连续的方法唱后半部分,表现高兴的情绪。

3、小结:小朋友友好相处真快乐,快乐的心情让小朋友身体健康。

延伸活动:

在音乐角中提供歌曲伴奏磁带,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欣赏《出发》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合奏《出发》,感受并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

3、能感受乐曲三个部分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欣赏《出发》

教学难点:

1、如何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火车出发、行进时的不同情绪 2、如何听辨每个乐段的不同乐器并用来表现乐段 教学准备:

电脑、钢琴、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模仿火车行进来进行律动播放a出题旋律)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进行一趟音乐之旅,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 生:火车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火车,而是蒸汽火车,看它来了(播放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你听到了火车的那些声音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作品名字就叫《出发》,同学们准备好和老师一起出发了吗?

生:略

二、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1)请学生聆听引子部分表现火车怎么样了?使用了什么乐器?

(2)教师介绍所使用的乐器,模仿乐器的演奏方法,尤其是低音鼓。

(3)用动作表现引子部分

2、欣赏a主题

(1)请同学聆听思考乐曲的音乐情绪

(2)用“lu”模唱,听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使用了什么乐器,模仿乐器的'使用方法

(4)学生分两组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间奏模仿低音鼓进行表现

2、欣赏b主题

(1)分辨乐段b的音乐情绪和a的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

(2)再听音乐提问使用的打击乐器名称是什么?

(3)提问学生眼前浮现了什么画面?带领学生模仿火车行进来感受乐曲

3、欣赏a’乐段

(1)师:我们再来听音乐告诉老师它和那一站的音乐是相似的?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呢?生:略

(2)师:表现了火车怎么样了呢?生:略

三、完整聆听作品,学生表现

四、出示小节小节线微课

五、出示火车发展史及中国的蒸汽火车视频介绍

六、结束语: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到这,希望同学们能亲眼见见我们国家的蒸汽小火车,下课。(学生模仿火车行进离开教室)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3

第六课 咯咯哒

一、教学内容:

1、 聆听《公鸡 母鸡》

2、 聆听《我的小鸡》

3、 扮演《母鸡叫咯咯》

4、 扮演《下蛋啰》

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聆听、扮演,表示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 能够自编动作参与扮演。

三、教材分析:

1. 管弦乐《公鸡母鸡》

?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小标题的小曲和终曲组成,分别是

(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

(2)公鸡母鸡;

(3)骡子;

(4)乌龟;

(5)大象;

(6)袋鼠;

(7)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

(8)森林深处的杜鹃;

(9)鸟舍;

(10)钢琴家;

(11)化石;

(12)天鹅。

?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

2. 童声合唱《我的小鸡》

?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口语化的歌词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

3. 歌曲《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4. 歌曲《下蛋啰》

?下蛋啰》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示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同学演唱和扮演。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非常的有童趣,同学会非常喜欢听喜欢唱,同学掌握起来也比较的轻松。

五、课时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公鸡母鸡》

2、 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3、 扮演歌曲《母鸡叫咯咯》

4、 打击乐器“响板”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同学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表示音乐的形象。

2、 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同学轻声随唱的过程,协助同学理解歌曲表示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 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3. 小练习:打击乐器:

1) 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

2) 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同学认真听乐曲,区分公鸡母鸡的叫声。采用图谱表示的方法。)

1) 谈谈“公鸡、母鸡”等有关常识;

2)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 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进行扮演。

2、 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同学用打击乐器“响板”为同学作伴奏),从同学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扮演。 三、小结:鼓励与褒扬,指出缺乏之处。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2、 学唱歌曲《下蛋啰》

3、 扮演歌曲《下蛋啰》

4、 打击乐器“钤鼓”学习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我的小鸡》,引导同学通过自编动作表示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啰》,通过教师范唱,同学轻声随唱的过程,协助同学理解歌曲表示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为《下蛋啰》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 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3、 小练习:打击乐器:

1) 铃鼓的认识(简单介绍)

2) 学习铃鼓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1) 谈谈人与鸡的有关常识;

2)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示音乐情绪)。

3) 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我与鸡”的欢快动作进行扮演。

2、 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啰》;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 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下蛋啰》,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同学用打击乐器“响板”“铃鼓”为同学作伴奏),从同学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扮演

三、课堂小结:

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有初步的音高、节奏概念;唱歌时,不大声吼叫,能用美好的声音歌唱;通过训练,能做到从教室安静排队到音乐专用教室上课;能爱护音乐循环教材;能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情绪。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

1、学习歌唱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教学难点:

1、统一学生的音色,美化学生的声音,能有感情地歌唱。

2、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策略:

1、 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 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 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6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5篇

一年级下册作文推荐6篇

一年级下册作文8篇

一年级下册作文最新7篇

一年级下册作文7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6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200字8篇

一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参考7篇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