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秩序,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绵羊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绵羊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2、 能够合理构图。
环境创设
绵羊图片,范例一张,幼儿绘画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一、谈话导入
1、师:“咩咩咩,是谁呀?”出示绵羊图片。
2、说说看绵羊长的怎么样的?
3、师小结。
二、感受理解
1、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小绵羊,好吗?
2、根据幼儿说的绵羊的身体特征,教师绘画绵羊,幼儿感受。
3、着重讲解羊毛的螺旋画法。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教师讲解。
5、师:你们想不想也画画可爱的小绵羊?
6、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绘画能力弱幼儿。
三、欣赏交流
1、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点评。
小绵羊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体验认读数字的乐趣,初步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能够认读数字6—10。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认读数字1—5。
环境准备:随机打印纸面教具《数字绵羊6—10》,每位幼儿一张,提前放置于幼儿座位下。
课件准备:“羊毛工厂”图片及音频;“数字绵羊1—10”图片及音频;“找绵羊”音频及图片;“生活中的数字”图片;“6—10还像什么”图片。
纸面教具:《数字绵羊6—10》。
活动过程
播放音频及图片“羊毛工厂”,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奇妙小镇的羊毛工厂,实在太忙啦,于是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去帮忙剪羊毛。
出示图片“数字绵羊1—5”,引导幼儿巩固认读数字1—5。
——绵羊身上的数字你们都认识吗?请你们念一念。
播放音频及图片“数字绵羊6—10”,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10。
1、出示图片“数字绵羊6—10”,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字6—10。
——还有一些绵羊身上的数字你们认识吗?
2、播放音频及图片“数字绵羊6—10”,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10。
——这些绵羊身上的数字是几呢?
——请它们来介绍一下吧。
3、出示图片“6—10还像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读数字。
1)出示图片“6—10还像什么”,鼓励说出更多数字6—10像什么。
——数字6810,除了像哨子/拐杖/、、、还像什么呢?
小结:6除了像哨子还像豆芽,7除了像拐杖还像锄头,8除了像雪人还像葫芦,9除了像气球还像勺子,10除了像豆浆和油条还像铅笔和乒乓球。
2)再次出示图片“数字绵羊6—10”,引导幼儿认读数字。
——数字们真有趣,你们都记住了吗?
——一起来念一念吧。(6、7、8、9、10)
播放音频及图片“找绵羊”,组织幼儿寻找数字6—10,巩固认读数字6—10。
1、播放音频及图片“找绵羊—绵羊跑丢了”,创设游戏情境。
——羊毛工厂发生了一些状况,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原来,调皮的小绵羊都跑到小朋友的座位下面了,快看看你的座位下是数字几吧!
2、教师随机念数字,拿到对应数字绵羊的幼儿立刻起立高举数字卡,请其他幼儿来判断正误,并说出数字。
——小朋友们,如果你拿到的卡是奇奇需要找的小绵羊,请立刻起立,举起你手中的卡片。
——其他小朋友也帮忙看看他们都对了吗?
——如果拿对了卡片,大声说出,“我是绵羊x。”
3、播放音频及图片“找绵羊—谢谢你”,完整游戏情境。
出示图片“生活中的数字”,鼓励幼儿说一说数字6—10在生活中的作用。
——小朋友们都认识了绵羊身上的数字,帮助奇奇和妙妙把绵羊找回来了。
——绵羊身上的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呢?
——你找到了哪些数字?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数字,如汽车站牌、车牌、计算器、时钟等,数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数字卡片6—10,组织趣味游戏,鼓励幼儿继续认读数字6—10。如:数字涂色(在空白的数字卡片上涂上颜色)、数字拼图(将数字卡片剪成若干块,引导幼儿观察数字特征将数字拼接完整)。
日常活动
引导幼儿在教室里发现有数字6—10的地方。如:位置座号、椅子的号码等。
家园共育
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在家中寻找数字,进一步巩固认读数字的能力。
小绵羊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聆听 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
2、扮演 歌曲《我的小绵羊》
3、编创与活动 用作画的方式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编创歌词
教学目标:
1、聆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感受音乐表示的生动鲜明的动物形象。
2、指导同学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启发同学想象小绵羊的可爱。
3、教育同学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同学维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分析:
?我的小绵羊》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中的第六课。它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g大调,4/4拍,由两局部构成。
歌曲旋律用音节省,多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具有动力感,是歌曲的一大特点。第一局部由四乐句构成,上行模进是采用的写作手法。第二局部由四乐句加结束句构成,旋律在下属音上起唱,吆喝声明朗、响亮,给人以新鲜的感受,然后旋律转而重复第一局部的后两乐句,与前面呼应,形成完满的终止。这首歌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在演唱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的有力。
2、用作画的方式选择动物进行编创歌词。
教具准备
钢琴 录音机 多媒体课件 绵羊头饰 森林图景 油画棒 铅画纸 剪刀 智慧星星 双面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在《我的小绵羊》的伴奏音乐中迎接同学进入课堂。
2、教师面带笑容,唱师生问好歌。
1、随音乐进教室,并按三个半圆就坐。
2、与教师亲切问好。
音乐的直接引入和座位的改变,突破了常规模式,给同学新鲜感,便于师生互动交流。
二、创设情境
1、律动—开火车
师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旅游,而且要乘火车去,你们高兴吗?
2、聆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
师: 噢,火车到站了,小动物们都来热烈地欢迎我们。听一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都会是哪些小动物呢?
①抒情的音乐片段
②活泼的音乐片段
③低沉的音乐片段
1、师生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有秩序、有节律的开火车。
2、同学仔细听辩音乐情绪并想象动物的类型,然后随音乐扮演出来。如:
①抒情的音乐片段
蝴蝶、蜻蜓、小鸟……
②活泼的音乐片段
兔子、袋鼠、猴子……
③低沉的音乐片段
大象、乌龟、河马……
创设情境,使同学的兴奋中心和时实现转移,同时在聆听和扮演的过程中让同学主动参与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和表示力。
三、聆听歌曲
1、导入新歌:动物王国真热闹,可是有一个动物家族没来欢迎,猜一猜是谁?
谜面:
身披一件大皮袄,
山坡上面吃青草,
为了他人穿得暖,
甘心脱下自身毛。
2、师 :原来小绵羊独自出去玩了,可把羊妈妈急坏了,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找一找,小绵羊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3、师 :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绵羊呢?
4、你能用动作来模仿这只小绵羊吗?
5、师 :小绵羊不肯出来怎么办?
1、同学猜谜,谜底是“绵羊”。
2、同学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听完回答问题。
3、同学再次聆听歌曲,回答:调皮、可爱、美丽……
4、同学即兴自编动作随音乐扮演歌曲。
5、同学各抒己见,用歌声……
用一个巧妙的导言和谜语顺势导入,不只引起悬念,而且加强了情感,发明了一种氛围来感染同学。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一次又一次不同形式的听的过程中,让同学熟悉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最终达到学会新歌的目的。
四、歌曲教学
1、歌曲教学
(1)注意演唱顺序。
(2)听教师范唱。
2、师: 羊妈妈在找小羊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下面的这句歌词老师哪一次把羊妈妈着急的心情唱出来了?
3、羊妈妈太爱自身的小朋友了,它不忍心责怪小羊,我们还应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呢?
4、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学唱歌曲
(1)同学看大歌谱轻声跟范唱学习。
(2)同学找出不会唱的乐句。
(3)用慢速连接起来唱一唱。
2、同学回答:焦急、紧张、难过……
同学听辩老师的范唱,选择一种正确、合适的唱法,并练一练。
3、同学回答:亲切、柔和……
4、同学随伴奏带演唱。
让同学自身找出不会唱的乐句进行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我要学”。
通过设计一种情境来解决难点局部,可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记忆尤新。
五、编创活动
1、师:小绵羊可顽皮了,它边躲边偷偷叫着,好让妈妈找到它。
小绵羊是怎样叫的呢?请你把它的叫声加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
2、指导同学扮演小绵羊和寻羊者进行情境扮演。
3、小绵羊终于找到了,大家都很高兴,森林里还住着许多动物呢,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能不能把他们的叫声和动作也编进歌词里呢?
4、褒扬小小创作家,颁发奖品。
1、交流展示探究结果,互相评价。
2、同学分组合作,设计出了许多场景,如:大树、蘑菇、小鸟等,然后进行情景扮演。
3、小组讨论,用作画的方式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创编歌词,然后逐一展示扮演。
4、师生、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给同学提供合作的机会,相互相互启发、补
充、交流,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愉悦;并通过研讨,培养了同学自评和互评的能力。
同学在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的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表示欲望,并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发明才干,培养创新意识。
六、总结深化
1、师:要是地球上没有了动物会怎样呢?
2、师总结: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手拉手维护小动物,维护我们的大自然,只有这样,地球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3、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1、同学讨论回答:难过、没劲、伤心……
2、在音乐声中师生一起与小动物说再见。
教育同学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维护动物的意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行动之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音乐熏陶。
小绵羊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标)
2、知道一些动物避暑的方法。(知识目标)
3、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技能目标)
活动重点:
能说出常见动物避暑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分享夏天的感觉。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磁带、录音机、多媒体平台和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礼物箱一个、小蝴蝶头饰一个,活动前布置故事场景。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扮演“小动物”与“小猫姐姐”(老师扮演)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1)“今天天气真好,小猫姐姐和你们一块儿到草地玩,好吗?”
“你们想开着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后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围坐在老师身边)
(2)“金灿灿的太阳把草地晒得绿油油的,我们来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体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操)
(3)“小动物真棒,今天小猫姐姐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美丽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啊?”(教师边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如艳阳、蓝天、白云、荷花以及雷鸣的声音)
“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吗?”(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题)
组织幼儿讨论:夏天是怎么样的?(如热热的、蓝天、白云、蝉鸣声以及一些与夏天相关的物品:风扇、雪糕、空调及扇子等)
(4)“艳阳高照的时候我们感觉很热,有一群聪明的小动物却想到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们知道这些小单位是怎样解暑降温的吗?”(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教师从中参与及引导)
教师请幼儿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究竟小动物是怎样避暑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绵羊,就让他来告诉你们吧!”(引入故事,与幼儿共同观看课件《谁跟小绵羊去避暑》,观看前先给小朋友提出要求,带着问题观看课件,介绍动物避暑的好方法。)
(5)“瞧,小蝴蝶飞来了!“小蝴蝶说:“小动物,刚才你们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红马又大黄狗的,究竟说了些什么啊?你们能告诉我吗?”(引导幼儿第2次观看课件,与幼儿共同复述故事内容。)
二、“小动物们,你们真棒,蝴蝶姐姐说为了表扬你们。
今天她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客人,他们都藏在这个礼物箱里,你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可小动物说啊,你们要为他们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们才跟你们交朋友” (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礼品箱,抽出动物图片,引发通幼儿讨论可邀请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抽图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讨论)
三、“今天小猫姐姐给你们带来的故事好听吗?
还有不少小动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阳公公快要出来了,我们赶紧找个地方避暑吧!”(请幼儿玩避暑游戏,边听音乐边拍手,听到“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赶紧去避暑吧”这句话后就各自找属于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叶底去避暑,小绵羊到山上避暑,小鸡到树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儿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后教师巡视检查并提问)
游戏进行第二次,请幼儿与好朋友交换头饰后再次进行。(可邀请客人老师一起玩)
科学、语言整合活动《谁跟小绵羊去避暑》
小绵羊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替换歌词。
3.体验小绵羊和妈妈在游戏中的快乐,愿意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
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学习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的?
引导语:绵羊妈妈和绵羊宝宝也要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有一个小秘密:妈妈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宝宝们都会出来了。(学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过渡语:这个小秘密我们都学会了,现在一起用小耳朵来听听绵羊妈妈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绵羊妈妈在找小绵羊的时候说了什么?我的小绵羊就在哪里呀?
2.幼儿跟唱,教师纠错。
引导语:请你们帮绵羊妈妈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绵羊好吗?
三、替换歌词,趣味演唱。
引导语:在羊村里还有很多的小羊,你们还想找哪只小羊呀?他会在躲在哪里呢?
四、游戏:捉迷藏。
师幼玩捉迷藏游戏。
五、结束活动。
六、羊村长在叫我们去吃午饭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歌曲《我的小绵羊》
1=d4|4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
4444466|3333355|2222254|33221-||
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我的小绵羊就在绿色树丛里。
小绵羊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猜一猜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