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活动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类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类活动教案7篇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情绪,体验与伙伴一同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并能合作表演。

3、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随音乐做出蛙跳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机、歌曲磁带。

2、在地上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3、小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夏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小朋友们看看来了谁?(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

2、教师范唱,幼儿理解并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用歌曲里面的语言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创编蛙跳动作,并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蛙跳动作。

(1)鼓励幼儿自由创编。

教师:小青蛙在水里会游泳,在地面上会怎么样呢?哪个小朋友能来学一学小青蛙是怎么跳?

(2)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蛙跳动作。

4、教师示范游戏“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游戏。

(1)教师出示道具,并简单介绍。(青蛙家的形状、胸卡及作用)

(2)教师随音乐边唱边示范游戏。

(3)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青蛙。边唱歌边找“家”,当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胸卡形状跳到相同形状“家”里。如果个别幼儿没有找到“家”,大家一起说“小青蛙快回家”,直到所有小青蛙都找到“家”。

(4)师幼一起慢速唱歌一起玩游戏。

(5)幼儿随音乐磁带玩游戏。讨论: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小青蛙的“家”?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青蛙,了解有关小青蛙的知识。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2

准备:

各种节奏乐器、磁带、手偶燕子。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小声轻步》,用前脚掌练习轻步走,愉快地进入教室。

2.听音练习: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反应准确。

(1)教师在钢琴上弹单音、合弦让幼儿听,比较哪个音薄,哪个音厚,感知单音与合弦的不同,反复听练习。

(2)用动作表现单音:轻拍(弱),合弦音厚强。

3.歌曲:鲜花??

“花园里的花开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别的可爱,像我们小朋友漂亮的脸蛋,咱们快来用最好听的歌声来唱鲜花开吧!”

(1)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歌词,按内容画一幅《鲜花开》的图片。

(2)集体听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儿要接好前奏、间奏。分清蜜蜂采花蜜、蝴蝶采花粉。

(3)教师用清唱的方法辅导幼儿唱准音调和吐字。

4.复习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两句请一名幼儿领唱,后两句集体接唱,接唱要衔接紧凑,唱准,唱齐。一字两音要唱清歌词。

(2)幼儿利用手偶边唱边表演,还可以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5.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老师编故事,幼儿用乐器打节奏,讲到狮子得意的时候停下,让幼儿继续编故事,打节奏。

辅导幼儿选择乐器要符合模拟的.声音。

如:大鼓(雷声)x x??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庆六??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庆六??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并理解歌词,尝试演唱歌曲《大鹿》。

2、运用反复倾听———————判断———————检核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梳理、记忆、理解本首歌曲的歌词内容。

3、与同伴共同体会闯关游戏与学习的乐趣,逐渐提高自主学习活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字卡“猜猜有谁?说准歌词、哪里不同?”,问号卡,动物图片(小兔、大鹿、猎人),图谱卡“反复记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钢琴伴奏,幼儿按节奏拍手走进课室,找点站好。

2、钢琴弹奏乐曲,教师走到小朋友身边,摸头,提示幼儿去找好朋友。

问: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找到了请到座位上坐下来。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遍。

问: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会不会唱?我们来玩闯关游戏。

2、闯关游戏:

(1)、第一关:猜猜有谁?(出示板字“猜猜有谁”和三个大问号卡片)

a、教师范唱第二遍。 问:听见了有谁?(小兔)教师按幼儿的回答在问号后面出示“小兔”图片。

b、教师范唱第三遍。 问:除了小兔,还有谁?(小鹿、猎人)这首歌曲里都有谁?(依次出示小兔、大鹿、猎人图片)

c、小结:我们用什么动作庆贺我们闯关成功?(幼儿说动作,教师做动作)。

(2)、第二关:说准歌词。(出示板字“说准歌词”和8张系列图片)

a、教师范唱。问:听到这词怎么唱?(提示幼儿观察图片)

b、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清唱1————4幅图。

师:这句怎么说?(透过窗户往外瞧)。

c、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念歌词。

d、教师示范唱5—————8幅图,幼儿跟着念歌词。

e、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念1—————8段歌词。

(3)、钢琴伴奏,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a、请个别幼儿学唱(钢琴伴奏)。

b、小结:我们闯过了第2关。

(4)、第三关:哪里不同?(出示板字“哪里不同”)

a、教师示范清唱。(最后加一段快板唱)

问:哪里不一样?谁来说说?我为什么唱快了?

小结:因为猎人追来了,要快快开门。我们遇到困难,要请大伙帮忙。

b、出示反复记号(‖: :‖),讲解:返回来,再唱一遍。

c、全体幼儿站起来,教师提出要求:唱第一、二段后,从这符号返回来,再唱一遍。

d、全体幼儿学唱,钢琴伴奏。

e、教师小结某段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并让幼儿学唱。

f、钢琴伴奏,学唱第二遍。

g、面向听课老师,学唱第三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把这首歌教给班上其他小朋友。

2、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 这节课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3个闯关游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第一关:猜猜有谁?通过出示3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两次的清唱,幼儿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了解了歌曲里的角色,对说唱歌词有帮助。而且,3个大问号的出现,也顺应了大班幼儿的特点,这阶段幼儿的逻辑思维、有意记忆已开始萌芽,而且大班幼儿好竞争,喜欢挑战,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第二关的说准歌词,是为能完整学唱整首歌曲做铺垫。共出示了8张图片。教师通过分2段来学习,充分感受歌词内容,但这过程并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幼儿的感官,运用了听、看、说、唱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3、第三关,因为有了第一、二关的铺垫,在感受学习反复记号、反复唱法中,幼儿也就很快学习了歌曲,达到了教学效果。

4、歌词中出现的较难歌词“透过窗户往外看”、“手把手挽牢”,教师就做了前置准备,为幼儿的完整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准备。

5、建议:

(1)、说歌词的这环节,教师要强调“音乐与词的节奏感”,要体现语言的声音美。

(2)、教师的语言再激情点,在幼儿闯关的环节,如果能激情表扬幼儿,就更好了。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小百科:1934年春,聂耳先生在在百代唱片公司负责成立民族音乐乐队,灌制民乐唱片。乐队初创时,聂耳便根据家乡昆明的传统曲目《倒八板》初步定稿了一首曲子——《金蛇狂舞》。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二)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

“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

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四)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

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

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人体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2.激发小朋友探索人体的兴趣,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

认识人体的外形特征。

难点:

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活动准备:

人体画像一幅,男、女两名(高矮、胖瘦不同)。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观察画像.启发小朋友说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

(1)仔细观察身体上有什么?(头、五官、四肢等。)

(2)了解身体各部分功能(手指能玩玩具、眼能看书、脚能走路等)。

2.比较不同。

请出两名小朋友(男女、胖瘦、高矮不同),让小朋友观察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3.玩游戏“xx”真棒。

例:教师问:“能听声音的”,小朋友立即回答出“耳朵”,其他小朋友一起说“xx,真棒”,依次来巩固小朋友对身体各部分功能的认识。

4.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让小朋友知道人身上每一部分都很重要,都有用处,要好好地保护它们,想出保护身体的办法。)

活动延伸:

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的身体,知道小朋友会不断长大,因此,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评量:

能准确地说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并有保护意识。

分析:

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挂图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小朋友由浅入深地了解了人身体的奥秘,顺利地完成了活动目标要求。

音乐类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三、用歌表演形式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师:我们也来当当小老鼠,一边唱一边跳起来,要把小老鼠得意、高兴的样子给唱出来、表现出来,行吗?

四、活动结束: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音乐类活动教案7篇相关文章:

音乐活动教案模板6篇

音乐活动教案6篇

音乐游戏活动教案6篇

大班下音乐活动教案8篇

大班下音乐活动教案优质8篇

音乐活动小鸟飞教案8篇

中班音乐活动精选教案5篇

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6篇

小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6篇

音乐活动教案推荐6篇

音乐类活动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