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想让个人的观点态度影响更多人,就要学会认真写好相关的心得体会,要想进一步抒发个人的内心所想,我们需要学会将心得体会写好,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就像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说到《西游记》,就想起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没错,这部名著就是以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和恶劣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看过西游记,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会翻筋斗云,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是人是妖。取经路上,他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一个英雄的背影。但是,如果没有老实厚道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虽然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但是他力大无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唐僧虽然有点窝囊,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经历种种磨难,义无反顾,最终修成正果。
让我记忆尤深的一部分是“三打白骨精”。在阻扰取经的妖魔中,有很多是有伪装的,面对各种妖魔,孙悟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以自己的火眼金睛,一次次识破各种伪装和假象,彻底铲除妖魔,为民造福。
这让我感悟极大,使我明白了许多:团结就是力量,对忠诚于自己的`朋友给予信任;要有唐僧的义无反顾,慈悲为怀;要有孙悟空的敢于反抗,助人为乐;要有猪八戒的忠心耿耿,有小聪明;要有沙僧的老实善良,默默奉献。可是我们不能学唐僧的软弱,孙悟空的狂妄,猪八戒的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
其实让我最佩服的不是孙悟空,而是在西游记里个性里最不鲜明的沙僧。为什么呢?你认真想想,他是不是埋头苦干、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驯顺服从、明哲保身,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再想想我们自己,看到同学跌倒,第一反应不是去帮助他,而是一哄而笑,对朋友没有信任,没有真诚,人际关系日夜下降。仔细对比,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改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唐僧的义无反顾,努力打造完美自我,营建美好世界。向西游记里的人物学习!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2
有一本书叫《简爱》,它让我认识了宽容的海伦。伯恩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简爱让我受益匪浅。
简爱小时候,父母双亡,她被里德叔叔收养,住在盖茨赫德之家。但是她的姨妈和表兄妹们总是对她特别尊敬,认为她不配来盖茨黑德家,所以歧视她,欺负她。当时的简爱非常追求平等,尽管有各种不满,但还是忍受了各种挫折。挫折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它能激励人们,鼓舞人们,使人们为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进。童年经历的种种挫折也是简爱长大后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简爱到了上学的年龄,里德太太把她送到劳德学校学习。简爱和海伦伯恩斯交了朋友,而海伦伯恩斯的性格正好相反。那时候的简爱脾气暴躁,固执己见,而海伦彭斯却安静得像一潭死水。但最终,他们没有分道扬镳。海伦伯恩斯的宽容精神深深地感染了简爱,使简爱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他们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说明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影响。正如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会让你受益,使你成为更出色的自己;而不好的朋友,只会让你变得更加糟糕。
简爱长大以后,学会了感恩。一天,里德太太患病在床,简爱仍跑到盖兹黑德府去看望她,并照料了她两个星期。简爱没有记恨小时候里德太太对她的歧视,也没有因里德太太对她不满的语气而生气。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感恩里德太太当年收养了她。人一生,要学会感恩,要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不是只想着别人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他们身上的优点。
?简爱》这一本书,通过对简爱这一生的叙述,让我们明白要懂得感恩,理解别人,包容别人。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3
在茶余饭后,我仔细阅读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深为作者深刻而细致的观点所折服,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约翰。洛克菲勒说了这样一段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能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干好工作,书中有很多对自己的工作的阐述和吸取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在思想上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感悟主要有以下三点:
感悟一: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在去年鲁总的讲话中也提到这一点,让我体会更深。只有工作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的;有工作的机会,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已实现目标而做的。所以说要珍惜工作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只能像书上所说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就意味着端正心态,干好目前的工作,就是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感悟二:认真工作才能让你不断的去思考、去学习、去总结经验,这是比物质更丰富的财富。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积累过程,知识和经验积累得越多,才能战胜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难,才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才会有越挫越勇的气势,才能离实现目标更近。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机会,通过努力实践,才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实现理想。
感悟三:要有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
如果对工作没有热情,那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不仅不进步,还很有可能倒退,最后被社会所淘汰。实际上“积极进取”这四个字就概括出了具备敬业精神人士的主要特征,在目前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要保持自己优势必须不停止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在中国石化工作5年时间里,自己也一直在坚持着学习,深知自己是一名培训讲师,不断充电才能使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在中国石化这个平台中更好的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是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习惯能缚住自己的脚步,多利用空闲时间来做一些有益于自身发展、提高能力的事情是必要的。由此可以看出,改掉坏习惯应该从这种自身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做起,珍惜边角时间,合理利用。每当有新的工作任务安排下来,不要寻找任何借口,立刻动手去做,提升执行力,发挥主动性,努力去完成工作任务。
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让我收益颇多,在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的总结、审视自己,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在石化实现人生价值。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4
当我们抱怨这个世界太不公平的时候,冷静下来,寻找生活中最真实最平凡的感受。时间是一把无情的雕刻刀,带走一切,站在时间的尖端,只留下无限的回忆。改变不了结局,但还是坚强的走下去。三个人的时间,一个人的记忆。我不禁感到很感动。
?我们仨》是著名作家江洋的代表作。看到书名自然会想到一家三口,也是如此。《我们仨》是一部回忆江洋三口之家几十年风雨人生的作品。单纯的幸福不可能是一辈子平平淡淡的,但一点点温暖就是那么幸福。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从江洋患得患失的梦想开始,这可能是生命即将结束的暗示。虽然钱钟书一味安慰江洋,说这只是一个老人的梦,他会经常梦到,但并没有缓解这样的梦的数量。在梦里,江洋挣扎着寻找钱钟书,要么走进死胡同,要么独自在昏暗的车站等着,谁也不等。那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起回家”是那么的真实,让人心疼。每个人都知道生命垂危,但他们可以如此相互欣赏。家,此刻,对他们来说已经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江洋是一个真实而坚强的人。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离去,她没有崩溃。从走古驿道到古驿道上相聚,有一段很紧很紧的路程,只要我们三个人,就有我们的家。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个分开了。
江洋说:“这是一个漫长的梦。梦是生动的,醒来不如做梦,但毕竟是梦,完全是梦。”这样的文笔和优美的文字掩盖不了江洋心中的悲伤。女儿没了,老公没了,家没了,只剩下我自己和我的回忆。
因此,江洋开始了她的回忆。她和钱钟书相识,相知,相恋,和谐地生儿育女,过着穿插其间的平凡生活。杨澜说:“我们家很简单;我们三个人很简单。我们不互相竞争,我们只想在一起,在一起,做我们能做的。遇到困难,我和钟书分担负担,困难就不再困难;有了阿源的帮助,无论什么苦,什么苦,都能变甜。如果我们稍微开心一点,就会变得很开心。所以我们三个是不寻常的治愈。江洋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所以他只能重温他们三个一起生活的岁月,然后再和他们在一起。
看着书中的描述,似乎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静静的感受着他们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最后,我被附录中的真实字母惊呆了。也许在当今社会,三口之家这么和谐简单的已经不多见了。
活着不一定要有惊人的成就,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人生无非就是出生、学习、工作、结婚、生子、退休、离世的过程。简单的活着就是幸福。《我们仨》平凡的生活是我们现在的榜样。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不管哪个时代,生活还是要走下去,家还是会存在的。现在离婚率高,杀妻杀子杀父的现象屡见不鲜。抛弃妻子随处可见,“物质女王”更是触目惊心。单亲家庭、同父异母兄弟、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家”字苍白无力,一碰就碎。我们应该在哪里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婚姻爱情?
?我们仨》让我看到了爱情的神话,生活的真谛就在于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这些正能量的书,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加油。真爱是存在的,但它必须经历患难与共的艰难岁月,才会永不离开;也有和睦的家庭,但一定是一家之主。生活不能给你你想要的,你要自己去争取。没事的时候,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情感,幸福就在自己手中。
最后,我用江洋的一句话结束了我的读后感:“世界上没有简单的快乐,快乐总是带来烦恼和担忧。世界上没有永恒。我们的生活很坎坷,晚年也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旧病紧迫,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间好物不强,彩云易散,琉璃脆。今天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清楚的看到之前‘我们家’的公寓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客栈。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我还在找归途。”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5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讲了一颗仙石迸生出的美猴王拜菩提老祖为师,取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好本领,会72种变化,却因大闹天宫创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三藏到西天取经收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做其徒弟。四人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次遇到妖魔鬼怪,展开一段艰辛的西天取经之旅。
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拉着妈妈的手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着对我说:“你啊,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后来我才知道妈妈逗我玩的,因为妈妈给我看了生命起源的书,明白是爸爸妈妈的小蝌蚪和妈妈的卵子结合才有了我。可是妈妈还是常喜欢笑我是小猴子。我想妈妈是觉得我调皮捣蛋,就像个皮猴。看着书中的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猴子们玩耍,水帘洞称王,就好像我们幼儿时期,每天就知道玩,喜欢什么就问大人要什么,觉得什么都是自己最厉害,也不用做作业,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又为他委屈,天庭的人为了哄住他,便封了个弼马温,就是一放马的,这些天宫的神太坏了,没有哄住他。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哄住,竟然让如来将他压在五指山下。
还好后来唐僧救了他,他们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闯过九九八十一道难关,就好像我们成长路上遇到种.种难关,最终他们战胜难关,取得了真经。“功夫不负有心人”。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学习就像取经,若我们个个能像他们的信念,不气馁,不放弃,有对学习的信心,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6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这部着作,我的心情总是那么激动,它是四大名著中内容最活泼,生动的一部小说,总是让小朋友爱不释手,小时候我在电视中看过,长大了我又亲自拜读了这部着作,《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巨着。
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自由的化身——孙悟空,他是一只武功高强,机智勇敢的猴子,他对师父及师兄爱憎分明,他遇到妖怪时嫉恶如仇,他犯错时,主动接受惩罚……当我读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我不禁佩服他,为了驱除妖怪,他蒙受了多大的冤屈,可他依然坚持真理;当我读到孙悟空车迟国斗法时,我不禁拍手叫好;当我读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时,我不禁赞叹他顽强的毅力,哪怕被大火烧着了毛,他仍然不放弃,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孙悟空寄托了明朝人的梦想。
我还很喜欢吴承恩笔下那虽然好吃懒做却憨厚善良、幽默的猪八戒。《西游记》中有了他,更增添了几分色彩。猪八戒是多么可爱啊!有一回,悟空捉弄八戒,变成了妖怪的模样,八戒为了求“妖怪”放过他,竟从耳朵里掏出了几个零碎的金豆,这时他藏的私房钱。看到了这个片段,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八戒还做“小动作”。可是,八戒打起妖怪却十分勇猛。流沙河大战中,八戒和悟空联手救师父,八戒先冲下河与沙僧大战,并把他引上岸来,好让悟空捉住妖怪。八戒是不是既可爱又勇敢?
唐僧是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凡人,他的毅力十分坚定,面对美丽的蜘蛛精他毫不动心,,虽然他有时好坏不分,可最后他还是意识到了。
沙僧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可他缺少自己的见解。
师徒四人的个性多像我们身边的某些同学。师徒四人共同努力得到的真经就像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学到的知识,我们要综合每个人物的优点,做一个像沙僧一样勤奋,像唐僧一样坚定,像悟空一样机智,像八戒一样善良的好少年!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7
一直对三毛疏于了解,只听说过她的洒脱与执着,于是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翻开了《撒哈拉的故事》,品味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虽然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简单平实的语言,却能够把奇异的沙漠和浪漫的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读起来令人舒畅,放下时让人为之震撼。
初读伴着轻松的心情,《沙漠中的饭店》、《悬壶济世》、《沙漠观浴记》等展现了在沙漠生活的趣味,也使我觉得荒凉的大漠别有一番风情。到了《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死果》,渐渐暴露出来的是沙漠的残酷,我一度放下了书,不愿再去感受三毛那艰苦的日子。再次拿起它,读了《沙巴军曹》、《哑奴》等又令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三毛的善良。她在《芳邻》中写到了和撒哈拉威人做邻居的经历,他们总是来要千奇百怪的东西,又偷吃天台上的水。不过,三毛并不气恼,反而感谢这些邻居让她沙漠的日子变得五光十色。在《哑奴》中,三毛不顾当地人的劝告和哑奴一家人成为了好朋友,一直无私地接济他们,却在羞愧自己无法帮他们脱离奴隶的生活。同时,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哑奴全力的回报,也令我动容。
我最难以想象的是三毛的勇气和对于生活的热忱。正是她的勇敢和热情,即使远离繁华的大都市,置身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她也能把与荷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素人渔夫》中,三毛荷西迫于生计,开车到很远处抓鱼来卖。尽管非常累,到最后反而赔了钱,两个人还是去饭店开开心心地大吃了一顿。正像三毛所说的那样,她爱上了“这片大漠诗意的苍凉”。
在《白手成家》中,三毛叙写了从刚进入陌生又简陋的房子的灰心,到后来被别人夸赞她的房子别出心裁的骄傲。她和荷西用装棺材的木板做家具,又慢慢地攒钱为小屋添置用品,条件上的困难可想而知,他们却从不放弃对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追求。三毛眷恋大沙漠就像是前生的故乡,再多的艰辛也磨不灭心中的希望。
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以战争为背景,写出了巴西里、沙伊达等人的悲惨经历。沙伊达“沉静的微笑,像一轮初升的明月,突然笼罩了一室的光华”,然而她“漆黑得深不见底的大眼睛”在听见巴西里的死讯后却变得了无生趣,这样一个脱俗的美女沦落为当时政治纠纷的牺牲品。我读出了三毛深深的忧伤。
阅读《撒哈拉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三毛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无限热爱,她是沙漠中一朵常开的花,也是这世界上一段值得品味的传奇。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篇8
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就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就是关心,就是体贴,就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了,就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读完父与子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