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文章结构和逻辑连贯性的能力,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爱心读后感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爱心读后感篇1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
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有爱心读后感篇2
?爱心企鹅》是我过生日时王艺霖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觉得非常好看,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在遥远的南极,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企鹅。有一只小企鹅叫做塔明诺,和爸爸妈妈也住在南极。他上小学三年级,表现一向非常出色。
小企鹅塔明诺本该好好在家学习、玩耍,但在课堂上听说帝企鹅王国的女儿娜努玛公主被大脚兽(指人类)抓住,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南极来。她的父亲企鹅王很伤心,从此茶饭不思,终日闭口不语,对国事不理不问。导致国家到处都是混乱的局面,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但是,只要娜努玛公主回来,帝企鹅王国就会恢复安宁。
于是,小企鹅塔明诺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他要去救娜努玛公主!一头大鲸告诉他,只要找到了爱就能救出公主。
塔明诺用他尖尖的小嘴巴在他房间的冰地板上刻了几行给爸爸妈妈的留言:爸爸妈妈,我要去寻找爱。等我找到了爱,就可以救出娜努玛公主,到时候再回来。
小企鹅塔明诺横渡过太平洋,绕过南美洲,飞越大西洋 一路上遇到了海象、海鸥、骆驼、章鱼、蜗牛、老鼠、奶牛,甚至一台可以帮助实现愿望的留声机,一滴想快乐起来的悲伤的眼泪,和最可怕的大脚兽
进过无数次的遇险和逃脱,小企鹅塔明诺终于找到了爱,就出了娜努玛公主。
看完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去做,就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有爱心读后感篇3
寒假里,学校发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说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错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一直以来,我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爱学习不贪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想借用李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之:教师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职业,不仅是事业,还是我们生命的收获——收获成功的幸福,收获发现的喜悦,收获生命的价值,收获生活的快乐!
有爱心读后感篇4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老师对学生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挂在嘴上的爱。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请学生去家里做客,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游山玩水走;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发自肺腑的爱。当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些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吧我们当做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有爱心读后感篇5
自从我们班开设了书架,供同学们登记借书后,“班级图书”就特别受同学们的青睐。这不,寒假前我就借了一本书《爱心企鹅》。
?爱心企鹅》讲的是小小的爱心企鹅塔明诺要远渡重洋,寻找爱,去解救被可怕的大脚兽(人类)掳去的企鹅国的公主娜努玛的故事。我们的小企鹅塔明诺横渡过太平洋,绕过南美洲,飞越大西洋······遇到了想吃他的海象、带他飞的海鸥、红色的章鱼、快不了的.蜗牛、酷老鼠、奶牛,甚至一台留声机、一滴想快乐的眼泪,最可怕的大脚兽······无数次的遇险和逃脱,他最终找到了爱,塔明诺公主也被成功得救了。
?爱心企鹅》是一本德国作家的童话。看完这本书,我想:小企鹅最终找到公主,那是因为爱心的力量,有了爱,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前进的脚步呢?为什么小企鹅能找到并救出公主呢?是友谊的力量!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当你长大离开家后,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会寻求谁的帮助呢?遇到了打击,找谁去寻求安慰呢?朋友!朋友就是一把斩棘的利剑。爱!爱就是一味心灵的止痛药。风雨时,与你同舟共济,不求回报,快乐时,犹如春风雨露,沁人心脾。5。12汶川大地震多么悲惨的景象至今还历历在目,但在爱的传递下,在全世界人民的帮助中,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灾区新景,这不就是爱的力量、这不就是爱的奇迹吗?
朋友,爱,就是力量!她在我的心中温柔的涌动,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有爱心读后感篇6
?爱心与教育》终于读完了,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爱,他的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不同。老师对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而镇西老师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此书中我引以为然的'结论!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是复一日,年复一年,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粒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颗烦燥,迷失的心,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更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纵然不能给予鸟语花香,也可以带来些微绿;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成为画中和谐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画龙点晴的神来之笔,也不会是大煞风景的涂鸦之作;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回报爱;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地久天长。
有爱心读后感篇7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爱心企鹅》,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克里斯蒂安贝尔格。它讲的是南极的一只小企鹅知道了企鹅国王的女儿被大脚兽(也就是我们人类)抓走了,现在整个南极一片混乱。它决心把公主救回来让这里恢复平静!于是就离开爸爸妈妈远渡重洋
路途中塔明诺见到了世界上最古怪的飞行器,它帮助了塔明诺飞过了太平洋,章鱼兄弟帮助他游到了意大利,最奇怪的是也有大脚兽是爱护动物的,比如说菲特他在途中不但救了塔明诺还一路保护他,还有很多朋友比如海鸥兄弟,小蜗牛、一滴悲伤的眼泪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只小老鼠居赛比在关键时刻赶来救了被关在笼子里的塔明诺,最后终于在这些好朋友的帮助下一起打败了六个动物园管理员成功的救出了公主。它和公主一起回到了南极,也会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快乐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人类要保护动物更不能捕杀、掠杀野生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还要学习主人公塔明诺那种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学习也是一样,一旦确立目标,就要努力、勇往直前,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有爱心读后感篇8
?爱心与教育》深入浅出、亲切感人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是李镇西老师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个心灵世界。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们当朋友的朋友之爱。当看到李老师与“后进生”万同的故事时,我是如此感动。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对一个学生费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不会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学习李老师善于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个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铭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伟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伟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爱分析能力强的'优等生,不歧视具有实践创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们,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滋润童心,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心与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学生,需要的是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需要的是李镇西老师的那份坚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式的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创造自己灿烂美好的明天!
有爱心读后感优质8篇相关文章:
★ 献爱心事迹8篇
★ 爱心优秀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