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的写作让我们更加关注影片中的细节与情感表达,通过观后感,我们与影片之间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与共鸣,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1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和多年以前的心境略有不同,当时是大学放假在家期间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觉得电影很感人很励志,但是现在看来,除了感人励志,更多的是启发。现在的我需要工作,身上更多的是责任,看完这个不免反思自己目前的状况:工作稳定,但是缺乏奋斗目标。
丽兹说过哪里有母亲,哪里就是家,母亲的去世意味着最后的依赖都不存在了,面对装着母亲尸体的木棺,丽兹陷入美好生活的回忆,她想要摆脱目前生活的窘境,她不想当傻瓜,想要去上学,面对这样的生活,遭受这样的打击,丽兹能够坚强振作起来,她说她无法不去做到独立坚强,如果我们是丽兹,是振作还是沉沦?丽兹的朋友克里斯的命运和丽兹截然不同,因为克里斯不想上学,仍然过着游荡的生活,她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走的更远、甚至获得成功。丽兹不同,她知道自己很聪明,懂得用学习上的聪慧来为自己赢得尊严和掌声,她在高中用了两年修完四年的学业,用课余时间打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所以才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游学的机会,也才会有后来为了能够进入哈佛所作出的万分努力。
通常我们树立目标之后不付诸实践是因为缺乏动力,如果和丽兹一样有着强烈摆脱颓废生活状态的动力,和丽兹一样没有谁能够去依赖,没有谁给予关怀和温暖,那么我们还能天天坐着空有理想不去行动吗?那个时候只有两个选择:向前或者被黑暗吞噬。因为生活环境的安逸,很少能够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在工作中决不可安于现状,要给自己制定目标,让自己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
丽兹的遭遇虽是不幸,但她能够进入高中也是幸运的,她说:需要一次机会爬出那个环境,每个人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疲惫,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但我知道有一个世界,更好的世界。高中老师给了她这个机会。正是这个机会让她能够通过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获得自信,能够更加坚强直面自己苦难的过去,展望辉煌的明天。丽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面试的时候常会被问:你的特长是什么?你最擅长什么?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毕竟自己没有时间把世间所有的尝试一遍,来找出自己最擅长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不断的学习,让它成为你的特长。
此外,丽兹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她对爸妈充满爱意,她爸妈一个吸毒一个酗酒,家里脏乱差,但这个家仍是丽兹最留恋的地方。这种爱应该会让某些嫌弃自己爸妈没钱没势的人汗颜吧。我在想如果自己哪天成为一个妈妈,绝对不能放纵自己过如此糜烂的生活,要担起作为妈妈的责任,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后续:看完这本书,对自己是有很多的愧疚,虽然说不要透支生命,但是不奋斗哪有辉煌的未来供你挥霍呢?不要再懒了!为了更好的明天。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2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警醒的励志电影。 影片介绍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丽兹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
丽兹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3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电影《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有多么的励志、多么的感人,一直没有亲自体会一下。这次,终于有机会体会她的好。感触很大,怕多年后会忘记这一刻的心动,所以仅以此文做个纪念。
利兹的出生环境注定她在破茧成蝶前要进行苦苦挣扎。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有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却承受了太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母亲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亲的棺材上,试图寻找到那迷失的母爱,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拾起那残碎的记忆,路还是要走,而此时,她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依靠,连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人海茫茫,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踽踽独行。可是她还有梦,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出身是一个人无法选择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却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奋斗而改变的。“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没有任何的依靠,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所付出的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话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爱他们,他们一样也爱着我们。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最后在那个金色的季节,作为哈佛大学——世界最高的学府的一员,她安静的坐在了校园的教室中。终于,她用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她自己,改变了她的人生。
离开电影,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向往、想要成为那样一个人。会惊异于这部电影竟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会怜惜她的坎坷经历,可更多的却是敬佩她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梦,有行动,乐观的面对现实,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我们都是普通人,漫长的人生路上坎坷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向利兹一样用流过血的手指弹出世间的绝唱。让我们以心目中的那个利兹为动力、为榜样,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4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受触动,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她承受那么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要爱他们,他们一样爱着我们。最后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梦,有行动,乐观的面对现实,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强爱人,方可被人所爱所尊重,不要抱怨现在的不幸,要勇于面对,要勇于去改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未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之绝唱。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的不幸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历练,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在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别人的过人之处,总觉得他们之所以成功是他们比我们幸运,或者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认为我们不可能有的东西,其实不然。就拿影片中的利兹来说,她称得上比别人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她的伯乐,戴维老师。可是,这份幸运也是她对上学的渴望,以及不放弃的那个30秒。没有这份坚持与努力,便没有她在学校读书的机会,更没有后来戴维老师对她的那份帮助。所以说,那些看似我们没有的幸运与过人之处,其实就是人的那份执着与努力的累积,他们做到了那些不容易做到的小事,更坚定的人就能成功。正如这句哈所说:人,总要追求一些东西,而这些追求真的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难,最难的是怎么让自己不要以为它难、以及迈出第一步。
风雨哈佛梦,坎坷人生路,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绝不放弃,我们的梦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创造。无论现在怎样,请一定要相信通过努力,明天定会很好。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5
关于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改变,不管是环境改变了那个女孩的童年,还是哈佛改变了那个女孩的现在,还是改变了生活,不管怎么说,整部电影都在描述有关改变的事,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穷则思变,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当一件事情以一种方式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要改变一种思维方式,以另一种方法去尝试,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人作为高等动物,为适应环境而特有的能力,就像现在我们在一块在这里培训软件工程师,大多的原因都是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因而选择了再来改变现在的生活,这是我们选择的方式,但并不能说这是唯一的方式,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就导致了每个人要走的路也是不同的,进而导致了每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所选择的方法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观后感《河南北大青鸟《风雨哈佛路》观后感关于改变》。
我们选择了在,但是并不能说在就一定能让你对以后的生活满意,因为这里面存在好多因素,有个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等,不过我觉得在这里环境的因素可以排除在外,因为学习的环境很好,这就要谈谈我们个人的因素了,由于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态度的不同,造成了结果的不同,所以,这就要我们端着我们的学习态度,既然来了就要做好,学好,不是给别人看的,是为自己以后的路铺垫的。
如果想少走点弯路,再绝对是个捷径,既然我们选择了这里,就应该相信我们的选择,相信河南北大青鸟的口号,改变生活,就应该有信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6
我不明白该怎样形容我此时坐在电脑前的情绪,看了风雨哈佛路后,我受了很大的刺激,那个坚强的女孩,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父母吸毒,家不像家的环境下,她以前迷茫过,也在收容所(那个疯人院里)呆过,十五岁离家流浪,但是心里始终惦记着她的妈妈,妈妈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她发现生活还是有所期望的,她要上学!最终,她说:“我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而已。”大卫给了她机会,她用两年时间读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最终得到《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得以在哈佛上学,影片的结局,她说:“我把我的故事告诉大家,我已经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明天,只是期望更多的人能够努力。”
哈佛,很完美神圣的名字,以前的以前,我也梦想着自己能够去那里读书,我对付昱说:“以后等咱有钱了,必须要去哈佛看看,虽然不能在那里读书。看看也好,圆了自己的梦!想起了自己初中的时候写的'一篇日记,我的梦想是在北大的未名湖畔读书,看夕阳在树影下落下斑斑的光圈,记得当时有个男生偷偷地看了我的日记,然后嘲笑说:“你还想上北大,做梦吧。”呵呵,就此刻来说,我的确在做梦,在青海师大,我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实际上但是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
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下,永远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那个女孩,她说:“我只能往前走,因为别无选取!”是啊,因为我安于现状,所以,终究但是是芸芸众生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以前的豪言壮志,已不知在哪儿,只能这样吗问自己,没有答案,因为我已无法说服自己去努力了,就这样吧,但是心里又有太多的不甘心,我注定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活出属于我的人生的,没有人能够为我做什么,只有自己!
什么都明白的,想想这样貌的自己,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吗扪心自问,呵呵,晓依,你真的无可救药了。
北大、清华、南开、浙大、哈佛、剑桥、牛津……这些世界一流的学校,今生,我和你们无缘了,但是为了将来,我还是要努力的,对不对
那个女孩,自信的走进哈佛的校园里,在阶梯教室里认真的听课。真好!!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篇7
尽管这不是一部派拉蒙、时代华纳或索尼公司的大制作,更不是好莱坞花费巨资开发出来的大片。但事实上你能听到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这是最令人感动的电影。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充满着很多感动的情节,每个人看完之后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同时也会改变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论处在怎样的困境中都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因为生活有很大一部分选择权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我们完全可以像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当下的不如意的生活。
“我一直都爱着我的妈妈,无论何时何地,我一直都爱着她,尽管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但是我一直都爱着她,自始至终,对,自始至终。”
“你曾经睡在街上,流浪,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可怜。”
“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她说“我不会累垮,我会挺过来。”
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2年的时光学完高中4年课程,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一个真实、努力女孩的人生经历、一段自强不息昂扬奋斗的生命历程。托拉·伯奇演绎了一个女孩子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努力奋进的真实故事。
throabirch饰演的liz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她的邻居靠捡破烂和偷盗为生。她曾经有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总是会想起和妈妈在金色的秋天里玩耍,从草坡上快乐的滑下……..这些美好的记忆使她无论生活有多糟糕,都不感到失望忿恚的原因。
我想,不管时间过去多久,liz都会被我记起:那是一种不开明,不明确,却表达一种内敛的表情、不崩溃的尊严和不狼狈的痛楚。为了饰演liz,throa曾和真实的liz呆过两个星期来熟悉liz。我要说的是,liz并不是在告诉我无论处境如何艰难都要振作,绝对不是告诫或教训你要锲而不舍。这样说有些奇怪,但liz不断努力的目的只是像她说的那样她已经很糟了,生活对她来说已无退路,那么她就要看看生活到底还会有多糟。这点也正是影片的价值之一,它不是简单对你进行励志说教——事实上影片确实意非如此。生活在newyorkcity的liz在最末落时做过乞丐,在垃圾箱里捡拾过食物。她并不在乎,不管她将来会如何的富有美丽,也不管过去怎样的穷困潦倒,她始终是那副表情,看起来她已习惯任何的变故。throa的演技真是顶好,记得影片里liz母亲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静静躺在上边。自己的母亲下场如此惨。她的脸上没有痛苦,也无撕心裂肺的哭喊。更不是神情木然,茫然无措。她只是坐在那儿,略带不满意和失落。但是我们知道,安慰大多数时候捉襟见肘,她很坚强,并不试着憎恨埋怨。要活下去。她影片最后liz最后走在哈佛的路上时,她依然是一幅内敛的表情。不崩溃的尊严和不狼狈的痛楚。通过小姑娘liz被雨水淋湿的脸庞上的坚韧表情,我们可以知道,她永远不会妥协。
只有在天空最黑暗时,我们抬头才能看到天上的星星。liz是个坚强的人,她从没有迷失过自我,即使她生活在母亲去世,父亲吸毒,无依无靠流浪街头等糟糕得无法再糟糕的环境里,她依然在surviving(toremainaliveorinexistence,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中文有哪个词能体现这层意思)。她记住的只是爱,或者说出了爱以外,她并不在乎别的什么。是的,她从不在乎得太多,所以无论现实怎样悲惨她总是很健康真挚。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软弱,从他的口吻听得出她一直是相当冷静地看待自己的生活,不带一点感情色彩。坚毅成熟的liz在纽约的街头,嗯…旅行。
不去说所谓的观后感受或深受,我向来讨厌这种正直听话的态度,影片也非此种励志态度。而只是要告
诉观众不要抱怨或想太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我应该像liz一样,无论怎样,冷静坚毅。也许我可以不再在世俗中湮没,试着不涉足世俗的事情,什么辣妹演唱团,什么小资加晦涩加哈根达斯冰激凌…我要摆好姿势进行深邃的沉思,作出存在的诠释。好的生活总是在别处,我要准备好体验我自己的生活,寻找我的奇迹。
我们,都必须向前走,这是唯一的路。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你努力去做,总会改变一些什么。——-liz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就算你消失了,地球仍然转动。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更强些。”
这是女主角liz站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仰望着高高的学府楼由衷的感慨。她的童年是有夹杂着肮脏黑色的灰暗构成,父母都吸毒,对于她和姐姐永远视而不见。她在这样的混乱境遇中成长起来,在她最终找到戴维老师之前她流浪过、偷窃过、经历了被爷爷憎恨的无家可归、感受了妈妈的死去……然后她终于醒悟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维系也离开了,所以她开始想要摆脱自己的命运,她想要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对于我们这些真正的正常、平凡的人来说,她最终的结局何止是得到了正常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大欢喜。的确,一粒尘埃在追逐一场不过是正常人生的过程中,本身所释放的光彩已经足够照亮她的整个人生。
其实liz波折人生的原罪无法归咎到任何一个人身上,liz没有遇上恶人,她的悲惨只是因为一个不能改变的社会底层的位置。如果我们站在liz现今一切安好的角度来回顾过去,那些和她生命有过交集的人都在她原先的贫民窟儿童身份上,帮助重新塑造一个有尊严、有梦想、有未来的完整的人,这些帮助者甚至包括她糟糕的父母。
首先是她的父亲,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liz的姐姐和她们的妈妈搏斗的场景,这场混乱的理由只是家里所剩无几的钱财应该给妈妈吸毒还是给两个女儿买食物。而坐在一旁的是liz窝在沙发里看有奖竞答节目的父亲。这是一个隐喻,他也渴望生活的转变,镜头多次停留在这档类似《谁是百万富翁》的节目上,说明他表面冷漠却不自觉地渴望着改变,这从最后只有他告诉liz好好读书、改变生活就可以得到印证。而且liz自己也说过,他的父亲是一个永远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人,尽管对于两个女儿他同样的不闻不问,但是他不是一个愚昧的人,
他聪明并且识大体,这从他热心于答对竞猜题目和愿意为liz去学校做担保就能够看出来。也许只是令人恼怒的糟糕生活让他成为了镜头一开始就奠定的样子,使得他的聪明从来不作用在两个女儿和改变生活之上。
然后是戴维老师和他的秘书,这两个人是善良的,她们是liz蜕变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当liz想要脱离苦海的坚定信念遇上这样两个伸出橄榄枝的人时,世界便可以慢慢明朗起来。女秘书给了迟到的liz一份考卷并且在后来提醒她纽约时报的奖学金项目,戴维老师从一开始就用宽容的态度接纳她并耐心地给她辅导功课。
照这样分析,liz的爷爷把她赶出去让她理解了流浪的不易,而她的女伴clics又和她相扶相持不至于饿死,她的姐姐在最后关头借给她可以去面试的大衣,捡垃圾的大妈帮助她上学并一直是一个安慰她的角色。而她的妈妈看似是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是让liz这个成长在贫民窟的孩子尚且保留着温暖和爱的理由,而她的离去,也成为了liz蜕变的的动力和开始。
liz是没有退路的,她自己也说过:“我已经无路可走了,所以我只能向前看。”她说:“我希望能和别人平起平坐,而不是低人一等。我希望能去哈佛,接受良好,读遍所有好书。”最后她说:“我必须成功,别无选择。”
然后她做到了。我会永远记得当她站在哈佛大学里说过的那段话:“我不得不背负我的过去,但是我记得所有我认识的人,所有我做过的事情,所有难过的往事。我忘记所有微小的事情,但是仍然很难单独承受。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你我的故事,现在我能让它燃烧、平息,然后我就可以向前走了。”
这是一部被定义为励志大片的经典电影,甚至有大批的网友都发言说常常会靠这个来激励自己。我想,这不止是因为女主人公最后实现的是进入顶级大学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从一粒尘埃到终于有了自己的色彩这个过程激起了所有平凡人的共鸣。我们是这个浩大世界中每一个平凡的微粒,更多的人来自没有权势没有金钱的平凡家庭,但是梦想是件公平的物,是每个人都可以怀有的物。liz成长的环境已经不能用糟糕来概括,甚至可以说是绝境,但因为梦想的公平性,这便是她唯一拥有的东西,也是仅凭着这唯一的梦想,她成功了。如此看来,我们除了梦想所拥有的一切和liz相比来说都是附加值,所以我们更没有逃避现实、萎靡颓唐的理由。
这是一个和我们同时代的传奇故事。电影的最后有一行字:“liz2003年从哈佛大学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专业。”这是电影的结束,旧故事的完结,也是liz生活新的开始。我想,影片结束了,但是影片带来的信念也将是同样一个新的开始。
这是一部好电影,值得我们在意志消沉,颓唐迷惘时观看,来敲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现况比莉兹好的多,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具备看清和蔑视生活中一切羁绊的力量,所以,终日郁闷苦恼。是时候拿一把剪刀剪掉我们的脆弱,骄傲,懒惰了,努力变得坚韧,简单,视死如归。我们也可以成为莉兹,只要我们用心去落实我们每一个任务,目标,一个接着一个,在平实甚或些许痛苦中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我们必将是胜者。试着从下一秒改变自己
风雨风雨哈佛路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