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得体会的写作中,要有内心感悟的直接表达,体会写好之后个人的专业能力都有所提高,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从中国的安全出发,又是从拯救朝鲜于危难之际的需要考虑,也是着眼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体现出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丁伟说。
在残酷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专家表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狂妄势头,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迫使对手签下停战协定,也为侵略者的行为划出了‘红线’,立起了守护和平的规矩。这条‘红线’就是:谁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谁就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这条用烈士鲜血划就的‘红线’,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影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邵志勇说。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尹正达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正义壮举,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对中国、东北亚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
他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信邪、不怕鬼的强大气场,彻底粉碎了美国占领朝鲜半岛和围堵遏制新中国的企图,维护了中国东北部边界的安全,确保了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战略格局的长期稳定。
“这场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震慑了侵略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冲动,彰显了新中国这一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起,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尹正达说。
美国军队使用全部先进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袁野认为,在敌我力量悬殊条件下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实现了“以战争求和平”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民敢于出兵朝鲜、敢于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交手、敢于和‘联合国军’抗衡,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坚强力量。这在当时对广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是巨大的鼓舞,极大增强了他们捍卫自己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袁野说。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2
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它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现出一名中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无论是为了掩护队友被烈火焚烧致死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怒吼的机枪。亦或是战死在前线的共和国长子毛岸英,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重大意义,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付出重大牺牲换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也进而保卫了祖国边疆以后不受侵犯。对军队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次听老师讲起抗美援朝的种种心中总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相信这份崇敬会伴随我走过一生,这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崇敬,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崇敬。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3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4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5
我的父亲王润良,1919年出生,祖籍山西。由于家境贫困,祖辈带全家走西口从山西到内蒙古境内,落步于呼和浩特近郊保尔合少,1948年初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父亲在傅作义的部队暂四军210师629团一营机枪连当战士。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率部队起义后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父亲有幸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据父亲讲,部队起义后共产党政策很宽,战士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留在部队继续当兵,二是想回家的给发放路费回家。由于父亲家境贫寒,爷爷早年去世,奶奶改嫁,一个妹妹也出嫁,父亲无家可归,便继续留在部队当兵。父亲曾幽默地说:留在部队还有口饭吃。
父亲随部队继续作战,在华北野战部队作战时立功一次,后来部队整编父亲被整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66军196师586团二营五连当战士。于1949年4月参加解放太原战役(立功一次),并第一次与死神相遇。
父亲告诉我们说,部队原地休息时父亲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突然感觉贴在地面上的身体刺痛难忍,父亲起来一看是一个小牛牛虫,便换了个方向。这时,从天上飞来一个炮弹皮砸到他原来爬睡的地里,父亲躲过了死神。父亲说,是小牛牛虫救了他,从此以后,父亲不杀生。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连只鸡都不敢杀,每逢过年,杀鸡是母亲的事;现在想想,父亲不是不敢杀,而是不愿杀。
1949年7月,父亲在天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当时,父亲的部队正在天津割水稻,部队一声令下,父亲和战士扔下镰刀,刻不容缓地回到连部整装出发。当时父亲他们不知道有什么作战任务,坐上闷罐车出发到了辽宁安东(今丹东),在安东修整了两天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境内。这时,战士们才知道作战任务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父亲和战友们成为第一批抗美援朝的战士。
抗美援朝时期条件特别艰苦,行军打仗时补给不足,食物难以咽下,常常是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往下吞。有时,一走就是几天几夜,没有安营扎寨休息的时间。朝鲜的冬天特别的冷,雪约一尺厚,用父亲的话说一脚踩下去能漫过父亲的膝盖。
父亲抗美援朝的故事,我们也只是略知一二。只听得记得父亲在战斗中立过两次功,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每当父亲讲立功之事总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父亲立有一个三等功,奖章未能保存,立有一个双功,有奖章尚保存,喜报未能保存。
父亲在部队是一名机枪手,个头不高,但从小爬山劳动,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和一双千里眼,部队战士称父亲为“快腿王”。父亲的双功是66军在1950年11月的第二次战役,在朝鲜台川战役中立的功。行军时机枪班一般是走在部队的最前面,加之父亲号称“快腿王”,所以,没多久,父亲已把部队甩在了身后。当时正值黄昏,突然,父亲看到有一股敌人逃窜,父亲回头喊了一声后面的战士,撒开丫子就追,直到把敌人逼到沟里。突…突…突一梭子弹就射了出去,因为天黑,看不太清楚,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志愿军部队及时赶到,一举歼灭了敌人。当时,父亲还在朝鲜战场,并不知道大红喜报已经送到了奶奶家。
在朝鲜战场父亲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在傍晚行军中,当时部队行走在半山腰,大雪一尺厚,路是羊肠小道,战士们前胸贴后背行走着。父亲号称“快腿王”,迷迷糊糊就走在了前边,这时,一个战士拍了一下父亲的肩膀说“快腿王,你怎么跑到这里了,你们机枪班和弹药手在后面呢,”于是,父亲转身向后走去,这个战士就走到了父亲的位置,没走两步,直听“嘎”的一声,一个炮弹皮就穿了过来,这个战士便血肉横飞的挂在了一棵树上,父亲躲过了一劫。
第二次与死神擦肩是1951年元月1日打三八线。66军在冰天雪地里24小时原地待命。当战役打响,父亲双脚冻的没有了知觉,就这样,父亲还和战士脚踏联合国军设置的铁丝网和地雷区,奋勇冲击配合穿插部队,一举歼灭了敌军。战斗结束后,父亲脱下鞋和袜子,双脚已经冻的青紫,仿佛冻猪蹄一样,父亲便用雪搓脚,眼看着脚趾头一个个掉下来,最后只剩下右脚的无名趾和小趾两个脚趾。
父亲双脚冻伤后,部队收容,由于伤员多担架少,父亲说,我是共产党员,担架让给重伤员。其实父亲也是重伤员,当时,父亲连路都走不了了。父亲便把鞋套在手上,爬着往收容部队走,十多公里的路,父亲从中午爬到了晚上,累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会儿,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突然听到空中“嗖”的一声,父亲本能一个驴打滚,只见一块炮弹皮直穿父亲刚刚睡过的地面插进去。父亲用手挖了约一尺深给挖出来,父亲又躲过一劫。
父亲讲,在战场上,类似这样的飞行物时常出现。父亲的听力减退也是那时造成的,以至于后来我们与父亲讲话声音要特别大。
醒来后,父亲继续向前爬行,半路上,遇到一个战死的美国兵,因为父亲个头较矮,在父亲眼里,美国兵又高又大,父亲便躺下与美国兵比了一下,父亲个头刚刚到美国兵的肩部,之后,父亲从美国兵的身上搜出一盒烟和打火机,便点着吸了起来,并获得了一个美国饭盒。后来,这个饭盒被部队作为奖品奖给了父亲。父亲带回来成家之后便成了我们家的舀水瓢,每天放学回到家,我们姐弟渴了就随手拿起舀水瓢舀起半饭盒水咕噜咕噜喝个够。这个美国饭盒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直到我成家。
父亲爬着行走到天黑,这时收容队的战士返回来寻找未归队的战伤的战友,看到一点火星,战士问“哪是谁?”父亲说“王润良”,“噢,是机枪班的快腿王”,父亲说:“现在不能走了”。于是,收容战士把父亲放在担架上抬回收容所。
总之,父亲抗美援朝时是九死一生,父亲说,如果不受伤,父亲也许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父亲被定位三等甲级残废,后来又改为二等乙级残废。
1951年3月,父亲出朝在辽西省新城县13陆军医院住院养伤直到10月。大小手术做了几次,从此,父亲便由“快退王”变成了“秃脚王”。父亲的鞋是呼和浩特假肢厂特制的,每年两双。长大后,我试着穿过父亲的鞋,里面特别硬,走起来还顶脚,我不知道父亲那么多年穿上这样的鞋是怎么走路的,后来才知道父亲的脚是穿不住一般的鞋,否则,一走路就掉了。
1951年11月至1955年8月父亲在内蒙古荣校学习。
1955年转业到地方在五原县宣传部工作。
1956年8月至1958年6月在五原县委工作,期间经组织介绍与母亲结婚,母亲家乡的乡亲们见了父亲便叫他“秃脚老王”,从此,“秃脚老王”便取代了父亲的名字。
1958年10月,父亲被组织派遣到阿拉善左旗支边工作直到父亲去世。
父亲文化不高,上过几天私塾,又在部队学了些文化,喜欢看战争年代和抗美援朝期间的事件和电影。父亲抗过枪,过过江,立过功,父亲从来不向外人炫耀自己的过去,更没有以抗美援朝的老兵自居,也不向组织要待遇。由于家中子女多,生活比较困难,每当开学我们姐弟五个交不齐学费时,父亲背着母亲和我们去医院卖血,给我们交学费,从不向组织申请补助。父亲每年18元的残废金便是我们一年的书本学杂费。就这样,父亲供我们上完小学,中学乃至大学。
如今,父亲离我们而去已有二十年,每每想起父亲,我眼里便噙满泪水。父亲始终忠于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父亲,是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战士,父亲的一生是朴实而光荣的一生,父亲的光辉事迹将传承于子孙后代。
有这样一个父亲,我引以为荣!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篇6
今与朋友聚餐,交流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探讨了一番,之后,我花了6个小时通过网上的视频、文字及书籍做了下大概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心情一直是非常的沉重.....
由于美帝介入出兵朝鲜,新中国在伟人的指导下,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始。因为刚刚建国一年,百废待兴,当时的新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一流强国们,能有勇气出兵一战,可谓魄力十足!但是,现状是非常的凄惨,我军装备非常差,没有自己的空军,坦克等先进武器,甚至重武器都比较少,基本都轻武器,并且很多时候子弹都得节省用,物资极度匮乏,连保暖的衣服、充饥的食物都满足不了,导致很多士兵活活冻死......但就是这样的军队战胜了美帝联合军,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完全靠的是志愿军的不牺牲精神,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战争是惨烈的,它的残酷法则是将一切手段合法化,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轰炸下,坚持了下来,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来弥补差距,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像黄继光用身体堵枪口,这不是单个事迹,而是很多!拉锯战时,基本上是敌人白天通过装备优势占领的阵地,志愿军晚上又夺回来。有个印象最深,在寒冷的冬天,路面上是积雪,脚踩在雪上会发出咔嚓声,志愿军为了减少声音防止被敌人提前察觉,竟然赤脚前进!抗美援朝三年中,战况激烈的战斗很多,如砥平里之战、上甘岭战役等每一场战役都是绞肉机,志愿军被轰炸的血肉横飞,损失惨重。
之后,苏联援助了空军及喀秋莎火炮等装备,加上领导人的英明指挥及志愿军的英勇拼搏,终于于53年7月27日,迫使联合军达成停火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重新回忆起,志愿军真是神一样的存在,想到他们在那条件、那环境、那状况下,却依然不畏惧、不动摇,已经超乎了认知!此刻,沉痛的心情夹杂着莫名的心酸,若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向逝去的英雄,致敬!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