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伙伴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应该有不少感想,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认真观看影片,记住其中的情节,才能将观后感写得合理,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无手老师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1
?无手老师》是一部具有感情色彩的励志电影。讲述了麻尔村学校教师马复兴在双手残缺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动人事迹。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电影中的马复兴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不认输不服气敢担当有责任。马复兴幼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双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长年累月用断臂夹住笔练习写字,他身残志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意志坚定不向命运认输,没有手的他以优异成绩念完高中,当他满怀希望地填报高考志愿时,班主任的一番话刺痛了他的心,残酷的打击他几乎绝望,但是他仍没有放弃,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担任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当他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艰难”备课生涯,学写黑板字、学画画等。他没有双手,字却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为了提高学习教育,充实孩子们的生活,他四处跋涉去听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由于他在的贫困山区小学,孩子的失学率较高,他就连自己那点微薄的收入全部用在了孩子们身上,为他们买学习用品、买鞋子、交学费等。马复兴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的伟大形象,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最好的诠释。
马复兴老师在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依靠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他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审计人要以马复兴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审计事业出一份力。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是人人都知道的,遇到福报大家自然喜不自胜,但如果遇到祸事,自暴自弃也是常有的。但如果万人中有一强者。便如指路明灯,使不幸的入朝着光明的路上走去。马复兴便是其中之一。
马复兴诞生在甘肃青海大山的一户贫农家庭,幼年时不慎跌入火坑,造成双手大面积烧伤,被迫截肢。当时,唯一几岁的马复兴不知道,此刻,他截去的不但是双手,更是他今后的前程与机遇。
由于没有手,他从小被人嘲笑是怪物,由于没有手,他没法像同龄孩子那样上学……但这些,都没能摧垮她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意志。他开始发了疯般,不分昼夜的练习用残损的双臂写字,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究完成了他的上学梦。可这就结束了吗?不!他知道,他与命运的角逐才刚刚开始,为了在班级里能够生存下来,能够少受异常的眼光,少挨些嘲笑。他不能不用更优良的学习成绩去赢得尊重,赢得喝彩。他再次堕入了通宵达旦,通宵达旦的学习中。终究,在经历了九年的寒窗苦读,在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后,他终究迎来了第一次证明自己,改写命运的机会——高考,可造化弄人,他被老师以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的荒唐名义,谢绝他填报志愿。他的梦再次被无情的现实打败,这一度令他意志低沉,上吊轻生!
或许是上天垂怜,由于县教育局无人。
可用,村里急需一位代课老师。平日里踏实肯干,人缘又好的马复兴成了人选。工作之初,他饱受各方质疑,还被孩子们讥笑为“无臂大王”但他没有就此畏缩,反而大方承认本身缺点,并迎难而上,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无所不至的关怀,赢得了学生们的推戴,用一次次的悉心教导,一趟趟的听课访问。证明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收获了爱情。身为代课老师的他,每月的工资不过20块,可他为了践行对老支书的许诺,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从未中断。天道酬勤,在一次大雨中,他为了保护学生课本不被淋湿,被脱落的梁木砸中,住进了医院。后经教育局批准,成了一位公办教师。在尔后的30多年间,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一线。后来,还当选为十大三农人物。奥运圣火传递手。”
看完《无手老师》我突然想起美国作明威写的“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马复兴的一生曲折跌宕,但正是这类用于抗争的精神,使他得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具有精彩人生。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3
该影片讲述了自幼失去双手的马复兴身残志坚,在贫困山区艰苦执教三十余载,书写人生大爱的感人事迹。
他说我没有双手,怕别人瞧不起,我必须更努力比别人做得更好。通过坚强的努力没有双手马复兴却写出了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在村书记的举荐下做了一名村代课老师。
任教期间,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期间遭受乡邻冷嘲热讽和刁难,但他始终毫无怨言,用他那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在教师舞台上演绎了一段感人故事。
影片展现了在那个贫穷且思想落后的年代,不少家庭的孩子因为贫困交不上学费上不了学或辍学外出打工,看到这些,马复兴心急如焚,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找回辍学孩子,不仅将自己工资贴补教学用品,还给上不起学的孩子垫付学费,而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二十几元。
马复兴的事迹震撼了在场观影的每一位同志,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怀也正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必须学习并坚持的。
马复兴说:他的手是自信、自立、自强的一双手,他没有手却做到了有手之人做不到的事。他这种热爱教师职业,把教书看作自己的命坚如磐石信念,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妥协,不放弃精神也深深地激励我,让我想起在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开始,救死扶伤就是我坚定的初心与使命。我要不辱天使称号,不忘学医初心,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我将不忘初心,谨记医德规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观看此影片后,马复兴的励志感人事迹在我脑海中一遍遍回放,我觉得马复兴同志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深思,我们要懂得感恩社会给予我们工作的机会,感恩医院让我们得以施展才华舞台,感恩病人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只有常怀感恩之心,发扬崇学向善作风,才能不断荡涤职业污秽思想,拒绝腐败,洁身自好,在诱惑面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一个自律,自警,自省之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为榜样,用他那句今生别无他求,只求教书,我会坚持到生命结束激励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4
剧中最感人,最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是马复兴作为一位民办教师,他在下麻尔小学工作期间,对来之不容易的教师工作的珍惜、投入,他善于学习,常常在没课的时候去别的学校听课学习。他潜意识里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救国,使家国繁华兴盛。因此,他为了流落在田间、街道、工厂等处的失学儿童能够重返校园,历尽艰辛,吃尽苦头,受尽屈辱,一家一家去做说客。为了人家的儿子能重返校园,被那孩子爸爸摔倒在泥坑里,为了给打工的孩子讨要工资,被老板羞辱,把一把硬币气哼哼地仍在满是沙粒和小石子的地上,对马老师大声吼道“捡呀!捡到了都是你的!”说完背着身得意地走了。
此时,马老师没有被羞辱吓到,他没有退却,由于没有双手,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弯腰捡拾,马老师跪在地上,先用两只光秃秃的手臂合着去捡,可怎样也捡不到一枚硬币,最后,马老师只得跪在地上,用嘴去捡,这类情形所展现出来的马老师身上的品质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在想:“如果每位老师都有这类关爱流失儿童的行动,那就‘流失儿童’将会从字典中消失”。
还有,马老师那种不计报酬、把每个月仅仅20元的工资全部用来捐给有困难的学生交学费、买书包等学习用品。其实,他的家庭也其实不富裕,在他媳妇为了转正要给粮站教300斤公粮的时候,他的妈妈犹豫了要不要把这借来的食粮交给粮站,如果儿媳妇先转正了会不会对她儿子马复兴带来新的要挟,这些都给人真实的感觉,这部份内容导演都处理得很接地气。
?无手老师》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励志的电影,他不但合适老师看,也很合适每位家长陪着自己的学生看。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更加酷爱教育事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以马老师为榜样,更加关爱每位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满满的收获!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5
随着电影情节展开,全体员工或感动或流泪,完全沉静于马复兴老师过往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中。直至影片播放完毕,还有不少同事要求将电影《无手老师》拷贝,想与家人一同欣赏。
为什么作为电影《无手老师》能这么打动人,感染人呢?一个方面应该是影片没有刻意地拔高人物,影片更像是以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截取马复兴老师人生的几个片段,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刻画,来表达人们对马复兴老师平凡中的不凡、普通里的崇高思想境界让人感佩吧?这也是在娱乐节目风行的今天,人们对矫揉造作的厌恶和对真情实感的一种回归。另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马复兴老师在双手残缺的情况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动人事迹感染人。
这部电影展现了爱、敬畏等人类美好的品质,但更打动人心的是以马复兴老师为代表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正是有千千万万像马复兴老师这样的人,才让我们这个民族顽强地从近百年来谋求生存到走向复兴之路。这里想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坚持不懈,使命必达”,这是推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精、气、神”。
通过观看影片,公司员工被深深的触动,纷纷表示将以马复兴精神为旗帜、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此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公司将以“一个也不能少”态度,用“爱”来打造一支专业的团队;以“敬畏”的态度,来珍惜每一次发展的机遇;以弥补自身短板来夯实公司发展基础,与集团一道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6
xx年12月17日交投集团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无手老师》,它是根据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马复兴自幼失去双手,但他身残志坚,在人生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顽强的与命运博弈,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到底的行动实现了人生梦想。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手怎么生活、怎么工作。但是,他没有双手,字写的工整漂亮,画画的栩栩如生,他又有一双手,那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手。在农村执教30余载,马复兴辛勤耕耘、执着坚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谱写着大爱的华章,是新时代精神的典范。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就是学生的标杆,这标杆立得多高,学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远。他没有双手,却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手也可以这种活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向社会乞讨,利用大家的理解与同情,变着法子欺骗;有的向亲戚朋友索要,更不用说服务于社会了。与影片中的马复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无手的马复兴以自己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的伟大形象。
影片的故事讲得很平实,没有过多的艺术宣染,没有过多的拔高,处处透露出下麻尔村孩子们那种朴素的人文情怀。虽然影片只有短短的110分钟,但是,却在我们心灵中却产生如此的震撼,在我们的心底蔓延着一种无名的力量,我们该做点什么?然而,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假如我们像马老师一样身患残疾,能有几个人有马老师一样的情怀?一样的高尚?一样的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信念?一样的挫折和打击之后,依然有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撑起一片蓝天?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被深深的触动,虽然我们没有马复兴老师那样的高尚,但是,立足本职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难道不应该吗?我们应该以马老师的精神为旗帜、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为交投集团发展事业贡献自己一分力量。
无手老师观后感篇7
周三,全校的老师一起去看了《无手老师》这部电影。听名字,我以为是很煽情的电影,催泪弹的那种,故事本身确实很感人,电影却没有有很煽情的拍摄手法,而是比较写实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主人公是失去双手的高中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法继续上大学又失去劳动力基本就是丧失了生活的所有希望。可以想见,他在村庄里受到了多少冷言冷语和异样的眼神,甚至不是没有考虑过结束自己的生命。能当一个代课老师其实是很偶然的机遇,他拼命练习抓住了这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我简直无法想象他到底是怎么克服那些困难的,电影中只是呈现了他练习双手写字全部是鲜血的画面,背后是多少个默默流血的日日夜夜。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和为了一个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是现在的人们很缺乏的东西。或许正是这种带着点傻气的坚持,才让他成为一个不平凡的老师。因为这种坚持,他在第一次上课时就用粉笔字板书镇住了调皮的学生;因为这种坚持,他千方百计地劝服家长不让孩子辍学,拿出微薄的薪水帮学生垫付学费;因为这种坚持,他冒着暴雨冲进简陋的校舍去抢救书本和课桌,还被砸伤了脑袋;因为这种坚持,他终于在很多年后走进大学的报告厅,写下了我今天上了大学。
电影没有为了煽情而煽情,时不时还能逗笑观众,可是我们还是会为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佩服这样一个无手老师。他的故事不需要刻意渲染苦难的背景,因为他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看看他遇到的苦难,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无手老师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采访老师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