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观后感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随着观后感的广泛使用,人们一定都掌握了其写作技巧,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7篇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1

我提前了半个小时进入直播,热场的表演很精彩,时间不长就进入了北京冬奥会的正式开幕仪式,看到国旗传递和升起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感动,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选择二十四节气,从24开始倒数。随后的环节,各代表队进场,前面都有一个引导员,现场引导员都手持一朵“雪花”,采用发光的雪花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结”的图案:中国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成,寓意团结吉祥。雪花造型也寓意着每个代表团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片小雪花。而在入场仪式中,每位引导员头上斜戴一顶小帽子,虎头图案和两只竖起的耳朵俏皮可爱。感谢冬奥会让我知道一些,从前听都没听过的国家,欢迎他们来中国!

中国队是压轴出场,一大片中国红很惊喜,东道主中国队入场,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中国代表团成员身穿红色入场服,由高亭宇和赵丹引领入场,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尽显我中国健儿的风采!

最后,点燃奥运火炬,雪花贯穿始终!!每个国家代表队把火炬包围中间!!唯美又有意境。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朵雪花的故事贯穿开幕式全场,每个人都是一朵不同的花,最后汇聚成一个人类的雪花”!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时至最后,解说员的解说词也让我心潮澎湃:“北京冬奥会,必将是载入史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必将是一场开创冬奥会历史的盛典;北京冬奥会的奥运之火,就是一捧光明永驻,直入人心,连接你我一起向未来的奥林匹克之火!”

仪式感拉满!创新感拉满!科技化拉满!我们一起向未来!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2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3

奥运会理所当然的是龙腾虎跃的体育盛会,全球的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展示青春的活力,挑战生命的极限,打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同时,奥运会也是五彩缤纷的文化盛事。奥运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三次参加奥运火炬传递,50多岁学习滑雪。上海主创冰雪运动励志电视剧致敬几代献身冰雪运动的中国健儿。电影艺术家张艺谋亲任冬奥会总导演,呕心沥血。每届奥运会我们都会与主办国独特绚丽的文化景观不期而遇,法兰西的浪漫奔放、伦敦的现代摩登、里约桑巴的热情狂放、洛杉矶爵士摇滚的节奏、东京大和文化东方神秘色彩,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和而不同的旖旎色彩,穿越空间、种族、制度的向往和平的友谊的力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千多年前,我们伟大先哲的孔子就向天下昭示了热情好客友善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85岁的上海老画家陈家泠精心创作了巨幅《咏梅图》,只见遒劲的老树树身犹如巨龙盘旋直上,层层叠叠粉色的梅花如满天的朝霞竞相灿烂开放……为冬奥会助兴冰雪红梅、老树新花。雪白憨厚的大熊猫冰墩墩和喜气祥温暖的大红灯笼雪容融、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大自然深刻理解的二十四节气、身着镶嵌虎头雪白衣衫虎头虎脑的虎娃们,令我们想到中国民间那些夸张可爱的布老虎、泥老虎。无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符号,就像古老的树干,依然在向世界展现着她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生命活力。

但是,这个生生不息的古老民族更有向着中国梦不断冲刺的现代活力。北京冬奥会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复述,更是不断向着中国梦奔跑冲刺、充满创造活力的当代中国的文化写生。和历届奥运不同,这次没有光芒四射的明星和艺术家,甚至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开幕式只有一个主角,就是生活在当下中国大地上的普普通通的那群“中国人”,从天真烂漫的5岁孩童到广场上载歌载舞年逾七旬的老人,就是你、我、他的精神和气质,就是一个行进在现在进行时洪流中的当代“中国”,她的魅力在于,不仅古老而且现代,不仅中国而且世界。第24届冬奥会,24个现代青年,24届冬奥会会标和冬奥会参赛国小雪花、橄榄枝和抓住冬奥会主题符号雪花,孩子们举着白鸽在雪花中穿行,赋予雪花人类团结、追求和平、让世界充满爱的多重美好寓意。各行各业各族中华儿女神情庄重地传递国旗,世界各国青年迈着青春的矫健步子一字排开向我们走来,随着脚步渐次铺开的各国青年生活画面,展现了中国人对祖国、对人类的博大情怀和真挚深沉的爱。如果说,2008年以夏奥运展现扎根于深厚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自豪,那么,2022年冬奥会以绿色、低碳、环保、智能化高科技的现代光影,最朴素宁静的表演,综合形成的简约而不奢华的语态,展示了一个正在走向未来的中国的文化自信和从容。从过去时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到新时代正在进行时的中国文化,14年间的两届奥运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叙事:很中国、很世界,很古老、很现代。阳光、向上、友善、乐观、坚毅,满怀和平理想的中国人民,在冬奥会平台上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想而奉献冰雪晶莹的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今夜,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映衬中,朴素隆重的开幕式像压弯枝头的绽放红梅,再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热情和魅力。

今夜的主角是人,年轻人,中国人和地球人。清新的小草在风中摇曳,蒲公英悠悠飞向蓝天,在弥漫着中国式浪漫的古老二十四个节气的开端之际,在万物开始萌动的立春之夜,他们超越地域、种族、宗教、制度的隔阂,在奥运的舞台上向世界大声宣昭,为了人类战胜还在肆虐、吞噬着生命的新冠肺炎和一切灾难,我们必须共同携手,才能走向未来的美好。是的,我们必须“一起”!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4

北京欢迎你。每个人都有梦想。如果你有勇气,你就会有奇迹……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想起父亲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鸟巢充满了色彩,中国热情地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当代表奥运会精神的五环路

,承载着古老的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希望和梦想旭旭升起时,悠久的华夏民族七百年来的希望和梦想终于实现了,全国人民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从爸爸给我讲这个故事的那一刻起,我的内心便有了一个美好的梦想,那就是——特别喜欢滑雪运动的我,也想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国争光。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我特别喜欢滑雪,也梦想着能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把金灿灿的的奖牌挂在胸前。

今年寒假,我终于有机会学习滑雪啦。有一天父母带我去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国际滑雪场练习滑雪。当我们走进滑雪场门口,看到穿上了厚厚滑雪装的人们,整个都变得很笨重了,像极了可爱的大熊猫。进到滑雪场里面。很多小朋友在玩,有的在滑雪、有的在雪面上嬉戏打闹,也有的穿着滑雪装轻盈的从我身边滑过。我羡慕极了,迫不及待地让爸爸教我滑雪。爸爸和妈妈把我带到新手练习的滑道练习,当我刚进滑道的时候,看到脚下的地面光溜溜的像镜子一样,我心里有些害怕,不敢迈步了。爸爸扶着我左胳膊、妈妈扶着我右胳膊,此时的我真像一只一摇一晃的小企鹅,小心翼翼的抬着沉重的脚步向前移动着。

当我第二次站在滑道始点的时候,我不怎么害怕了,摸索着爸爸的示范动作,慢慢的移动着脚下的滑板,使劲的挥动着滑杆,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爬起来,渐渐地我的`身体开始平衡了许多,心里也没有了害怕的感觉。就这样,在不知摔了多少次中我终于掌握了滑雪的基本技巧。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领奖台的处,望着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举着金杯,大声喊道:“中国永远第一,伟大的祖国,我们永远爱你!”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5

北京时间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如期在北京鸟巢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自然是全场的焦点,接近200名运动员,身穿红白外套出场,一抹中国红进入会场时,引起全场掌声雷动。著名导演张艺谋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次为属于中国的奥运会设计舞台和出场方案,令人感到振奋,完美展示属于中国的文化。

从开幕式倒计时开始,今天的开幕式便艳惊四座,频频冲上热搜。

不同于以往大型赛事中常见的10秒倒计时,北京冬奥会采用了中国传统24节气来进行倒计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雨水开始,每一个节气一句诗词,祖国各地的魅力风景和冰雪健儿的运动场景交相辉映,震撼又感动,让人每一帧都想截图做壁纸;

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间缩短,演员数量也大幅减少,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们。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

开幕式亮点纷呈,拥有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led地面显示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分析实时捕捉呈现等高科技手段,也有吉祥物冰墩墩、融入街舞元素的轮滑表演等灵动展示。

393棵小草随风摆动,经历严寒,冬奥随着立春一起到来。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焰火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燃放安全更是首要保障。为确保焰火燃放期间场馆内人员及鸟巢附近建筑物安全,我们对焰火产品的炸开面积、升空高度、落火情况均进行了严格把关。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危管支队副中队长宋洋介绍说。

为了呈现出开幕式上的焰火效果,鸟巢东侧湖景东路南北约500米以及鸟巢顶部钢梁分别架设了多处燃放装置,用于礼花弹及特效焰火的燃放。宋洋告诉记者,开幕式焰火燃放区域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时的燃放区域基本一致。建党百年演出时,经专家论证和现场环境评估研究确定的安全燃放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住了考验,因此被沿用至冬奥会开幕式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更安全、更严格的调整。

此次燃放仍采用了更适合鸟巢环境的5号和6号礼花弹,既做到安全第一,又保障效果精彩。落火高度要求不能低于80米的离地距离,在此之前火星要完全熄灭。鸟巢顶部装置的最小发射仰角保持在40度,个别产品提高到50度,地面装置则全部采取90度垂直发射,以确保落火高度足够安全。宋洋介绍,自去年10月底北京冬奥会焰火保障组成立后,北京警方随焰火设计团队多次前往湖南、河北烟花产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实地审查把关。为确保鸟巢顶部装置在燃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警方验收时,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满药量的安全性测试,以保万无一失。

燃放期间,鸟巢及周边180米半径范围内还采取了一系列安防措施:提前用苫盖防火布对周边建筑的外露设备进行防护,对鸟巢顶部约2万平方米的重点区域进行防火苫盖;消防部门在阵地周边配置了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力量;环卫、园林部门对阵地周边的绿化带及时开展湿化作业;公安、武警、街道和志愿者实施网格化管理,燃放期间对重点部位进行封控,防止人、车误入等。

有了建党百年演出的经验,我们这次更有把握,燃放安全和燃放效果都要力求最好。开幕式期间,宋洋就守在焰火阵地上。尽管心里有底,但她仍旧紧盯落火情况——火星多长时间落下来?在哪里灭掉?直到最后一场焰火燃放完毕,各个观测点报告平安,30分钟静默期后,专业人员入场完成哑弹排查,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下来。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当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代表。经由一双双炽热的手,鲜艳的国旗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

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这些代表中,既有祁发宝、景海鹏、郭万刚、许振超、买买提江·吾买尔、盛阿伟6位英模,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代表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还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squo;人民性squo;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

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向。

: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6

昨夜,中国又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呈现了。这次的开幕式与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红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洁的白色;没有整齐划一的千人团体操,只有天真烂漫的几百少年。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内涵更加丰富。

当立春与冬奥会相碰,中国人便使这场盛会更加浪漫。因此,这次的倒计时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开始,当每一帧唯美的画面从我眼前闪过,我更加坚定了中华的文化自信。当画面定格在立春时,我知道新的希望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各国代表团按笔画顺序依次入场。引导员手举雪花形状的引导牌带领世界各国依次入场,蓝白相间的礼服,古典云纹的配饰,清新而又不失优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后雪花形状的引导牌被聚拢成一个更大的雪花,以橄榄枝围拱,这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奥运火炬的点燃方式,当两名火炬手将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间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熊熊圣火,仍是只有那束来自希腊的小小火焰在燃烧,这是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的真正体现。这次的点燃方式简约却不简单,它燃烧着全世界的激情、热爱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冬奥会充分体现了这一里面。在奥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类定能携手前进,走向未来。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篇7

顾名思义,“冬奥会”就是冬天举办的奥运会,那自然都是能看到一些冰雪运动的,比如说冰球、冰壶、滑雪、滑冰••••••种类繁多,我就说一下我看了冰壶比赛后的感想。和所得到的启发。

我想,冰壶中较难的因该就是投壶了,要是力度没控制好,角度没掌握好,那么将会输掉整场比赛,真是十分困难。不过我十分敬佩投壶的选手们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选手们,还得努力投好壶,尽量投出决定性的球,投出两分的成绩,才能让自己的队占上上风。

投壶固然重要,但没有擦冰的人,球也不会很理想的到达指定区域。在刷子刷了之后,球为什么可以滑得更远呢?因为场地上撒了一些小颗粒,在刷子的摩擦之后,就会变成水,光滑的壶面在有水的冰面上就能滑得更快啦!所以说,擦冰人是个球的导航仪,呵呵!

队长负责战略,俗话说“动手动脑”嘛!打球也是这样的,要有战略,所以队长是个文武之人,既会投壶,又有战略。厉害呀!

投壶还要有始有终,要是前七个球都打好了,对方最后一个球却让我方前功尽弃,所以说,不到最后,谁都不要放弃,就是这样。

最后,我说下自己的感想,人生就像冰球赛场,要是差了分毫的距离,就会失去许多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从小打好基础,长大才会大有作为。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嘛。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北京蓝作文优秀5篇

游北京故宫作文600字6篇

游北京作文300字8篇

北京颐和园作文8篇

北京植物园作文8篇

北京心作文参考6篇

北京蓝作文最新6篇

去北京作文500字作文8篇

2023英语高考北京卷作文6篇

北京蓝作文参考8篇

从北京到北京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