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观后感之前,我们需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写观后感时,我们都要回顾这一部影片的感人之处,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刘胡兰>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观后感篇1
刘胡兰只活了15岁,但她却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打小起,贫苦出身的她就爱憎分明,早在抗战时期,10岁的刘胡兰就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因为表现突出,她14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事,还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预备党员。
为了革命的需要,党派刘胡兰回云周西村领导工作。其间,刘胡兰曾配合武工队员,将该地大恶霸石佩怀处死,赢得了老百姓交口称赞,也惹怒了反动派。为了报复,反动派率军突袭云周西村。上级命令刘胡兰转移,但是,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和党员转移,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有人叛变了,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反动派抓到刘胡兰后,实施了种种威逼利诱,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反动派把刘胡兰带到了铡刀面前,当着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杀了。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胡兰却异常镇静,怒喝道:我咋个死法?在反动派说出一个样后,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了声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便来到铡刀旁,毫不畏惧地躺在铡刀下。
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胡兰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主席听完刘胡兰的事迹,感动地挥毫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高度赞扬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刘胡兰。
观后感篇2
在那个风雨交加,贫穷落后的时代里,红军战士们齐心协力,一同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跑了。但是有谁见证了红军战士们与日本鬼子激烈的战斗。我想,只有书见证了吧。但在这本书里边,我最爱看的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这个故事讲述了刘胡兰从小就被踩在地主的脚下,有些事是要经过地主的允许才可以进行。刘胡兰长大后,觉得自己已经受够了地主的屈辱,选择了入党,想要把地主打垮。但地主却勾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让村民不得好受。可不幸的是,刘胡兰在一次任务中被抓。敌人想让刘胡兰归顺他们,可刘胡兰一心向党,不同意归顺日本,最后光荣的牺牲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觉我没有具备像刘胡兰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永不放弃的精神。例如说:我想每天都画一幅画,提高自己的画画水平。可我才坚持了三天,我就不画了,弄得我的画画水平怎么也提不高。其实,我只要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我的画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的。困难像迷宫,如果你克服了困难,坚持下去的话,你就能找到成功的宝藏。但如果这是不对的而你却坚持了下去的话,那对不起,你只会得到失败的宝藏。有一个成语说得好:随机应变。不对的要及时改过来,同时也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找到成功的宝藏哦!如果你找到了“指南针”,“地图”,也就是成功的秘诀,那么你就能更快的找到成功的宝藏。我们一起加油吧!
观后感篇3
电影《刘胡兰》的故事发生在吕梁山下文水县云周西村。1932年出生的刘胡兰自幼丧母,是奶奶一手把她带大。继母胡文秀如同亲娘,鼓励她上学读书。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革命同志的牺牲,震撼了刘胡兰幼小的心灵,她决心长大后跟随共产党闹革命。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鬼子占领了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关闭了抗日小学,刘胡兰就参加了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并担任村儿童团团长,机智勇敢地与日寇斗争。抗战胜利,国民党发动内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1946年6月,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成为中共候补党员,被派回云周西村,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协助武工队开展工作。她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做军鞋,挨家挨户收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支援前线,打探敌情除恶霸,悉心照料受伤的顾县长。1947年1月12日,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为营救党支部书记石德辉等同志,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国民党阎匪军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刘胡兰誓死不低头,坚决不出卖党组织,她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敌人用死来威胁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刘胡兰坚定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在敌人的铡刀面前,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昂首挺胸,毫不畏惧,从容地躺下去,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以短暂的热血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光辉诗篇;以不朽的革命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崇高宣言。1947年3月下旬,转战陕北途中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得悉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英雄形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我影响很大,少年时看电影《刘胡兰》,让我开始懂得什么是崇高,什么是英雄。如今再看电影《刘胡兰》,让我更加明白,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
英雄刘胡兰,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对共产党地忠诚,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用满腔的热血铸就无悔的青春,这正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伟大品质。真实的刘胡兰虽然没有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过誓,但是,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信仰,她的青春已经交给了党,因为有责任、因为有担当,所以什么都不能让她改变。她用青春热血铸立起一块不朽的丰碑!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一个敢用热血铸青春的美丽少女,一个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楷模。她的牺牲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让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思索:究竟是什么信念,让一个15岁的女孩如此坚定,甚至在牺牲面前如此从容?
2019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刘胡兰精神,正是这些人生要义的最好体现。刘胡兰,永远是中华好少年学习的榜样。壮哉,少年!诚哉,斯言!青少年一代怎么样,未来中国就怎么样;青少年魂魄强健,未来中国就有力量;青少年光明,中国便不会有黑暗;青少年敢于奉献,中国就永远会有希望!
历史的车轮已经飞驰进新的时代。当年,那些像刘胡兰一样的年轻先烈,他们的头颅和胸膛里迸裂出的热血,已化作穹顶之上的幸福阳光,热腾腾地洒在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上。可是,享受这太平和幸福的孩子们,是否还会回望、铭记那些不朽的青春、沸腾的热血、壮烈的牺牲、伟大的灵魂?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家只有义不容辞地弘扬坚定信仰、严守纪律、彻底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浪潮中去,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中国梦就会及早实现!
观后感篇4
今天院里组织集中观看了一部革命电影《刘胡兰》,是讲述烈士刘胡兰不顾自我,奋勇抗日的故事,让我看后感触良多。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明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中,她信念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信仰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贵品质,是反抗侵略、反抗奴役,争取自由的精灵,也是胸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党员。坚守实践和初心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践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坚守,是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民族英雄,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钬、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艰险的情况下,都要像她那样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要时刻做到坚定信仰、严守纪律、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
观后感篇5
祖国,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在我们中华母亲的怀抱中,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甘愿为祖国母亲肝脑涂地的英雄儿女,他(她)们像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华夏之路。
怀着激动与敬仰的心情,我捧起了《刘胡兰的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便深深地陷进去了。书中以朴实的笔触描绘了刘胡兰极其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普通的中农家庭。生母早亡,刘胡兰便将所有的真情给予了祖国母亲!她年仅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在儿童团里,刘胡兰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她的所作所为如一轮暖阳温暖着大家的心。但就是这样一个祖国母亲的好女儿,她的生命之花在战争的迫害下过早地凋零了!15岁,刘胡兰因遭歹人设计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刘胡兰不为所动,她泰然地朝敌人怒吼一句:我咋个死法?凶恶的敌人指了指闪着寒光的铡刀。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15岁的刘胡兰面无惧色地走向了铡刀……
掩卷沉思《刘胡兰的故事》,我不由得心潮腾涌,义愤填膺!15岁,如花的年纪,刘胡兰本该和我们一样驰骋在碧空之下,欢笑着,飞腾着,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刘胡兰——祖国母亲的好女儿早已闭上了双眼,长眠与青山之下。
在冥冥之中,我又感到心底的某个角落涌起一股热浪,它的名字叫骄傲!我为中华有千千万万如刘胡兰一样的英雄儿女而骄傲!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让祖国母亲千疮百孔的身躯重新挺直;让黄河、长江不住地发出一声声惊天动地的怒号;让我们拥有了如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现在我们早已不用担心洋炮的弹片、战火的硝烟,但是我们决不能停止追寻刘胡兰的脚步,更不能忘记我们共同的祖国母亲!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不断奋斗、进取,让祖国母亲永远在我们心中扎根吧!
观后感篇6
一个个为了祖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就像一块块鲜红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雨中,铺出一条火红的道路,指引我们去寻找梦想中的彩虹。这些烈士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胜利的光辉却还闪耀在我们的心中。在这条道路中,有一颗令我感动、令钦佩、令我震撼的勇敢坚强的女英雄,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姑娘,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毁灭了敌人的阴谋用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他常对女儿说:答应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10月刘胡兰调任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他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在她还没满15岁时,就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种献身精神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这种精神多么令我们敬佩啊!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在1947年亲自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遇害十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表对刘胡兰这位女英雄的思念。
但是和她比比,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叫苦叫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人要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做个不屈不挠、勇敢的人,要做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少先队员。
看看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吧!都是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这些英雄事迹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
观后感篇7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辉,印记着红色的史迹。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里热,我从前线转回来,胜利的消息要传开一听到这动情的歌,我就会想到坚强不屈的女烈士刘胡兰就会想起她那英勇故事。
一九四七年三月下白,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强时间他汇报了一位,始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话得有价值,死得自意义。她积极参为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放哨、送情报。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二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肋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六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年,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
观后感篇8
今天,我再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感动之处已是泪流满面,看完了书,还沉浸在刘胡兰的故事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听课的时候;当此刻平安祥和的气息围拢于我们的全身之时,你们是否还记得,60多年前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在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刘胡兰。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刘胡兰英勇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这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就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宁死不屈,面对这场血腥屠杀,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一句句荡气回肠的话震撼着全场,敌人害怕了,敌人退却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她是那样的从容。曾经她就是这样一路由稚嫩走来,走向成熟,站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临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最终胜利的光芒!
我真想给刘胡兰敬个少先队礼,来表达我心中的敬仰!15岁,生命才刚刚开始;15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刘胡兰牺牲了,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主席给她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我牢牢记着当年带上红领巾时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飞;年少的我风华正茂。我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我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我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刘胡兰>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 业观后感模板8篇
★ 共观后感精选8篇
★ 贪观后感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