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记录我们的内心真实想法的文字,对于提升我们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帮助,每次小伙伴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一定有不少启示,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了凡纪念馆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1
3月20日下午我们红岗总园领导带领职工参观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的震撼。整个参观过程大家都被铁人“宁可少活20__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爱国、无畏的精神、英雄的事迹所感动。我们无不由衷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铁人为榜样,勤奋、刻苦、敬业、创新、求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的,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育着怎样的内涵?
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群众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是呀,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能够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众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就应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多动脑筋: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刻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老职工学,和实践学。当然学习是件苦差事,这对于从小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的我们来说,是太有体会了,用“往事不堪回首”来形容我觉得并不是言过其辞,但是为什么我们最后能以胜利者的身份从那个“艰难”时期走过来呢?一句话,就是有一种压力在敦促我们,它犹如"悬在梁上的绳索","刺在身上的尖刀"。这天在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环境下,我们走上了如愿以偿、另人羡慕的岗位,仍然不好忘记给自己施压,要拿出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那种韧劲、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沉下来,学进去。正因“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正因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只有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更是正因只有学习我们才不会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弃,才能永远做时代的宠儿。二是要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职责,实实在在为学生做实事、办好事。对待幼儿要拿出真心、真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做到“淡薄以明志,宁
静而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洒脱、泰然处之。三是要经常自我反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发奋做到时刻持续清醒的头脑。四是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铁人这个神奇的人物,他为我们的前辈、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托幼中心事业完美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画卷。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2
星期三,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日子,可是这日子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我没要去开电影。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全校都知道了。《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日军侵略者一直在执行时“三光计划”“杀光、烧光、抢光”被日本人看的无比普通。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在一次战争中,张自珍忠同志被炮弹打伤了,有几位士兵劝他撤退,张自忠斩钉截铁的说:“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也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这次,我怎样都不会走了!”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一次,敌人突袭,士兵们叫彭德怀快离开,他们怎么拖怎么劝都没用,被彭德怀高声严厉地制止了:“要和士兵们在一起!”毛泽东还这样赞扬过他:“老彭一声吼,华北抖三抖。"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原来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记住:为了中国,无数名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齐心协力建设祖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风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3
4月19日下午,我校党员集中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我们一行百余人进入济南纪念馆后,严格遵守秩序,认真听导游解说英雄事迹,同时仔细的观看了纪念馆陈列的各类历史资料,烈士牺牲劳务证以及战役所用的枪支等珍贵历史文物。使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的岁月,及战役进程中的残酷场景;随后队伍进入了纪念馆全景画馆,参观济南战役三维画面战争实景,进入画馆的我们早已超越了时空,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那气势磅礴的大规模群英会战。会战中,高梯被截断,房屋被摧毁,堡垒也在炮火连天中灰飞烟灭……;而战士们却在硝烟战火中英勇地冲锋,当呐喊声,欢呼声响彻山谷时,胜利的号角吹响了。他们艰辛的作战过程使我们无比震撼,他们的团结一致无不显示着英雄儿女的雄伟气概,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陶冶和净化。抚今追昔,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深刻体会到了当今和平年代美好生活水平的来之不易。决心一定要珍惜当今大好年华,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回校的路上,始终沉浸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不自觉地回味起济南战役的前前后后所令人深思之处,国军上将、济南战役守城总指挥王耀武建国之后谈到济南战役国军为什么失败时,他认为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国军失掉了民心,而共产党却同广大群众有如鱼水之情,从而赢得了民心,加上广大指挥员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能够发扬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义无反顾,一往直前,因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
战争前后的两组画面令人深思。首先是国军方面,战前国军上下群情激昂、甚是嚣张,他们自忖有坚固的工事,自忖有先进的武器,自忖有充足的弹药,自忖有先进的交通运输能力和便利的体系,便妄下决断,认为济南城便是共党的坟地,是半年也攻不下来的。固守济南是吸引共军主力从而围歼的大好机会,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八天时间便被攻克了。结局的变化之快是大出国人意料的,大跌了国军上下的眼镜;另一个画面,当国共两党军队在济南城下酣战之际,徐州地区的三路国民党援军虽经蒋介石再三督促,但慑于华野打援兵团兵力强大始终畏缩不前,不敢冒进,很担心发生在豫东战役中被全歼的区寿年兵团覆灭的命运,直到济南被攻克也没有攻克共军打援的防线,最后仓皇回撤,眼看着他们的黄埔高材生率领的十几万国军精英趋于覆灭。另一个镜头,堂堂一届军长在战役攻防胶着之际,形势极为严峻之时,不是思考如何调动属下完成守城任务,而是在百般纠结之后,发动了阵前起义,这极大加快了济南战役完胜的过程,他就是96军军长吴化文将军。而我们再看一组画面,当时济南攻城主将不是许世友,他当时正在胶东养伤,可他一听到主席调他上前线的命令便立即赶赴前线,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吴化文之流能比的么?再看聂凤智将军,在下达作战命令时故意将攻城助攻的角色大笔一挥改成了主攻角色。战役一开始便指挥全纵指战员对济南城东部国军工事实施了毁灭性的攻击,有力配合了西部宋时轮将军的主攻任务。这一改不仅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将军风范,另外极大的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士气,同时也没有违背中央的作战意图,因为他们的助攻任务完成的越好就越能减轻西城十纵主攻的压力,使得王耀武疲于应付,始终琢磨不透中共的作战意图,极大的打乱了国军的既战部署。加快了其覆亡的进程,将聂凤智将军和徐州国民党援军的几个主帅相比,气度、心胸、能力、水平岂不是立见高下吗?
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坚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坚作战的能力。济南战役的胜利同时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要坚守大城市的先例。中共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了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至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也没有什么阻挡了,这是何等的豪迈呀!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4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陵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烈士陵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陵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以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在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5
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篇6
我很小就知道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铁人”是谁,怎么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况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直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了凡纪念馆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 钠观后感精选6篇
★ 香观后感通用6篇
★ 硒观后感推荐6篇
★ 莲观后感通用6篇
★ 圆明园观后感6篇
★ 白雪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