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观后感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观后感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是想要写得好久一定要能够静得下心思索,观后感就是把获得的感受启迪等写下来,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绝笔》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绝笔》观后感5篇

《绝笔》观后感篇1

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处。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无数的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没有忘记你们!看山更绿,水更蓝,我们的红领巾更鲜艳,红旗更招展,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祖国增光,为祖国添彩!

《绝笔》观后感篇2

?绝笔》是由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团队推出的6集专题纪录片。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深度挖掘了十余位共产党员的临终绝笔,重温了这些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节目播出后,赢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电视端首播重播观众人数达1.55亿次,央视频播放量204.8万,抖音、快手总播放量4849.5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1.4亿,并登上微博热搜榜。

寻找烈士绝笔:一次精神的探寻

寻找叶挺当年在狱中墙壁上写下的那首著名的《囚歌》,是《绝笔》栏目组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从各方面得到的都是当年由叶挺夫人李秀文带出狱的版本。栏目组联系到中央档案馆,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就在制作即将接近尾声时,终于在中央档案馆找到了叶挺写在狱中墙上的《囚歌》版本并呈现在节目中。

为了呈现“绝笔”背后的故事,栏目组怀着崇敬的心情,分赴天津、山西、四川、重庆、湖南多地,采访烈士后代,深入故居、纪念馆、档案馆,拍摄到大量珍贵史料,许多内容是首次呈现。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寻找绝笔的过程,就是一次精神的探寻。

车耀先烈士的绝笔《先说几句》,其实是一本未完成的自传。网上虽然有《先说几句》的文字版和图片,但是栏目组并没有找到原件的信息。编导张照晨说,经过多方查询,他们在2019年四川博物院发布的一条微博中找到了线索,这本自传的确珍藏于四川博物院。节目播出后,四川博物院的管理员说,这是车耀先的自传原件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当吉鸿昌烈士外孙女郑吉安讲述外祖父的绝笔,哽咽着回顾外祖父就义时的场景,说到外祖母看到遗体难过得晕过去,编导钱希茜的眼眶也湿润了。采访结束后,郑吉安女士拿出了一个复制的瓷碗,上面写着“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当年吉鸿昌将军的父亲临终时对他的教诲,吉将军把这句话刻到瓷碗上,一直随身携带,永志不忘。

在四川成都,编导张照晨采访了车耀先的外孙李少谦教授。从李少谦口中得知,他们一家人都深受车耀先烈士的影响,一生以“谦、俭、劳”为家训。不负车耀先的希望,车家后人不止做到了“健全之国民”,而且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车耀先的二女儿车毅英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建国后在四川省妇联工作,一生为人民服务;她的儿子,车耀先的外孙李少谦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生教书育人。他们让人真切看到车耀先烈士的精神在下一代身上的延续。

“能了解、讲述叶挺将军的故事,是我的幸运。”编导宋欣桐说,我在节目中着重描写他入狱前后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深深被他的精神折服。

年轻的创作团队与烈士的“隔空对话”

“小学的时候读过《红岩》,很熟悉教‘小萝卜头’语文算术武术俄语的黄将军,他不仅是驰骋沙场的爱国斗士,也是可亲可敬的黄伯伯。”编导吕昕彤说。制作节目的过程,他仿佛是在和主人公进行隔空对话,透过黄显声将军荡气回肠的人生经历、向死而生的决绝选择,被他不屈不弃、奋勇抗争的勇气、坚定的革命信仰深深感动。

在聆听烈士后代的讲述中,在全身心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革命志士大无畏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支编导队伍,给了大家精神上的力量和鼓舞。据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主任李欣雁介绍,《绝笔》项目的12名导演,平均年龄29岁,有9名是90后。经验丰富的老导演,积极发扬《国家记忆》栏目“老带新、传帮带”的传统,手把手指导90后年轻导演。

编导姚方静说:续范亭这位爱国将领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写给毛主席的.是一份入党申请书。续范亭将军这种毕生追求真理,追求共产党的精神,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编导王一如收到钟奇烈士之子钟晓岚发来的父母结婚照后,被照片里二人脸上幸福的微笑深深感动了。一位刚刚新婚四个月的丈夫,毅然投身革命事业,虽然心中有无限的不舍与惦念,但他仍选择为心中的那份信仰而生,舍小家,为大家。“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寄托,有了前行的方向。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心中的那份信仰始终不能少。”

高君宇是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领袖,也是北方党组织的早期负责人,在山西创建了党团组织。编导安佰奇说,高君宇是通过不同的救国思路和不同的思想比较,才认定了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在给石评梅的信中,他写道,“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这份信仰让他为之奋斗一生。

“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编导夏铭辰聚焦夏明翰烈士入狱后给家人写下的三封遗书。遗书句句动情、字字明志,让编导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个主义是什么呢?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陈觉、赵云霄两位烈士,是千千万万普通革命者中的一员,没有高位,没有名气。他们被捕后,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老父亲倾尽家产全力的解救,都不能让两位年轻人放弃心中坚守的革命信仰。编导南姝雁说,陈觉、赵云霄坚定地选择了用死亡的休止符来成就人生的新高度,用生命的短暂来换取精神的永恒。

陈毅安烈士写给妻子李志强的54封家书充满深情,但最后一封家书只有两页空白的信笺,这是夫妻诀别的约定。编导洪晨晨采访陈毅安、李志强的儿子陈晃明教授时,90岁的他回忆起父亲陈毅安时说的那句“我的父亲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是正确的,也是伟大的,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 让人心中顿起波涛,无限震颤。

蓝蒂裕烈士的儿子蓝耕荒告诉编导陶磊,自己长大后看到父亲写给自己的绝笔信,毅然参军。在随后的岁月中,在人生的许多重要关头,面临于公于私的抉择,蓝耕荒一直以这封绝笔信作为自己一生的行为准则,守住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底线和初心。虽然与父亲早早离别,但是这封绝笔信让他们在精神上长久相伴。

陈然是经典小说《红岩》中《挺进报》的负责人成岗的原型。编导黄钰说,照片中的他总是挂着腼腆的笑,但是在面对国民党的屠刀时,他却毫无畏惧,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我的“自白”书》。这是革命烈士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蔑视与嘲讽,是共产党员面对酷刑岿然不动的铮铮傲骨。

经过栏目组的努力,一个个英雄形象从先烈的名字中鲜活了起来、站立了起来、走近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厚重信念和为国献身的勇气,使他们赤子情深的精神世界深深铭刻于我们的心中。节目播出后,网友真挚地写下观后感:“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我们怀念你们的泪”,“看完第一集就明白了这七十多年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许是承平日久,血和泪、耻与辱,早已如历史烟尘消散。而对信仰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追捧,才是一个社会最健康的精神追求。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引领着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李欣雁说,栏目组承载着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先烈,传播他们思想、价值观的责任。可以说这支队伍不仅是在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也在以自身行动践行着革命精神。节目聚焦“绝笔”诞生前后的革命往事,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历史回眸,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精神传承。

《绝笔》观后感篇3

期盼以久的春游终于来临了。但是这次,不是去游乐场这些令人欢乐的地方,而是去“缅怀先烈”。

一路上,平时有说有笑的气氛烟消云散。大家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上路了。

到了烈士山,我们首先看到一面雕刻在两排楼梯中间大石板上的五星红旗,阳光照耀着它,显得格外耀眼。拾级而上,两旁还有许多先烈的石像,不知不觉,就到了“解放一江山岛纪念碑”。纪念碑上也有解放军叔叔的石像。有的手里拿着枪,好像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有的正冲向前方,好像准备与敌人浴血奋战。我想:战争时期的军人可真是苦啊,我希望人类世代都平平安安,这样,人间都会很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继续向前走,便到了祭奠广场。广场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金灿灿的。圆球外插着许多鲜红的大拄子。广场前,有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时的浮雕。我们排好队,站在广场上,仔细地听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听了他们的英勇奋战的经过,我开始对他们肃然起敬。我想:战士们这样以生命为代价保卫祖国,真是舍己为人啊!

最后,我们去敬献小白花。每朵小白花都是大家亲手做的,每朵都是一份诚意。我还发现,最小去世的只有18岁。他们这么年轻,却被战火夺去了生命,战争真是残忍啊!但是也是他们的努力,无私献出,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呀。

缅怀先烈,让我懂得: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争光,做祖国的好栋梁!

《绝笔》观后感篇4

周五,老师带着我们乘车去杜皮烈士陵园,接受革命的洗礼,缅怀革命先烈。出发时,老天阴沉着脸,还不时地飘着几点小雨,仿佛也在为因革命献身的烈士默哀。 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颠簸着,忽上忽下,因为车速极快,我们根本就看不清车外的景色。 来到烈士陵园,跃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烈士纪念碑,上面书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字,我们作为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师生,为烈士默哀,并献上了花圈。老师在碑前,慷慨陈词。当学生代表念到: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时,老师们、同学们,都神情庄重,齐敬队礼,以表达我们对烈士的崇敬。

向前行走,穿过羊肠小道,一路上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苍翠挺拔。树上,点缀的是不知名的小花。小路向前延伸,忽然看见一座高大的墓碑在雨中伫立着,纹丝不动。肃立在烈士墓前,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见昨日战火熊熊,革命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浴血奋战的情景…… 烈士们,冒着枪林弹雨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撒热血,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不禁在心里默默的说:在革命长路上牺牲的先辈们!您们顽强的精神力与无可比拟的崇高思想,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一路前行,望着排成一牌的墓碑,不!应是丰碑,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有的同学向烈士敬队礼,有的同学正专注地阅读着墓碑的碑文,有的同学正对着烈士墓,说着什么。我猜,他可能在赞扬烈士,也有可能在对烈士诉说他心中的感受吧!大家望着阴沉天空,任小雨点打在脸上…… 雨仍然在下着,但越来越大,使我们不得不在房檐下避雨,屋檐是漆黑的,墙面是雪白的,门是木红色的。前面,两棵如同伞盖大树,也许就是陪伴着烈士,守护着烈士的卫士吧。眼前忽然浮现一幕: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炮声,枪声,怒吼声,号令声不断交错,一名烈士两手紧紧地握住了敌人刺刀的刀尖,鲜血从手上流下来,滴在了黄土地上。他已经身中数弹,仍在拼命杀敌,战场上不断传出敌人的嚎叫声。这时,随着敌人的枪声,烈士轰然倒地…… 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多少烈士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任敌人把皮鞭举的高高的,我们的烈士仍然岿然不动。鲜艳的红领巾在我胸前飘扬着,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什么会有侵略、会有战争呢?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啊!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她!”

雨停了,我们上车,向烈士陵园挥手告别。我心里默默想着:烈士们! 再见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不会辜负你们的!

《绝笔》观后感篇5

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一次扫墓活动,徒步行走到几公里外的墓园,心里颇有感受。

心里怀揣着崇敬之意,行走在路上,虽然路程不算太远,但因是上坡路,走了一会还是感到疲惫,相比于当时红军的长途跋涉,我们走的这些路连点皮毛都算不上,还有什么资格说放弃,一路走走歇歇,可算是到了陵园,看见了一排排的墓碑,心里的崇敬感油然而生,稍作整顿,开始了祭拜活动。

仰望着巨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心里五味陈杂,碑上刻着一列列的名字,都是那些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而牺牲的人,一个个冰冷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想想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安然的享受现在的我生活,是否还要继续虚度光阴,在休息的时候,参观了一下展馆,看到有的革命烈士像我们这样大时,就已经失去了生命,原本正值花季的他们,理应享受该有的快乐,却永远长眠于冰冷的地下,想到这里,再看看我们现在又在干些什么,同样年龄的他们,为了国家破头颅洒热血,我们无法做到这些,唯有努力学习,以自己优秀的成绩来回报国家。

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做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在墓碑前,我们信誓旦旦的宣读誓词,革命烈士的英魂将会监督我们行动。

松柏青青,屹立风中,革命英魂,时代长存。

《绝笔》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向观后感推荐5篇

人生大事观后感5篇

圆明园观后感精选5篇

704观后感5篇

犬观后感优质5篇

勇士.观后感5篇

2023生命重于泰山教师观后感5篇

湘菜观后感通用5篇

少年派观后感模板5篇

观后感作文400字5篇

《绝笔》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