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人生历程的深刻解读,是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求,通过心得体会,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应对方式,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过中秋心得体会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1
初夏已至,满目葱茏。
在这个充满蓬勃力量的季节里,中国共青团迎来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也为石河子大学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一次回顾与总结的契机。
从每一次课外活动的尝试探索到各类全国比赛的硕果累累,从校内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到基层广阔天地的磨砺锻炼,学校共青团干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紧紧跟随党指引的方向,在时代舞台上展现青春力量,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心中有信仰 在思想引领中把牢青春航向
“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如何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年学生党史学习的热情,向青年学生讲好过去的故事,是共青团干部的基本功,也是传好接力棒、激励后来人的必修课。”
2021年3月,石河子大学启动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向全体共青团干部提出了要求。在一年的学习教育中,学校共青团不断提高团学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度、深度、广度、效度,切实为广大学子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石河子大学举行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启动仪式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长期以来,石河子大学团委积极用好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推动校团委、院级团委和团支部三级联动,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其他延伸组织作用,持续强化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
如今,校团委官方微信账号“青石大”已打造出“与你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的古典引用名句”“学党史”线上答题等多个特色栏目,覆盖青年4万余人。通过开展“感动石大”杰出学子评选、“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事迹分享会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远大理想,矢志砥砺奋斗。在每月一次的主题团日活动中,各团支部努力推进思想教育落地生根,让青年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活力团支部”,为思政工作增添了更多有力抓手。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聂辉观看共青团中央召开的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动员会后表示,自己作为团的干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推进兵团事业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药学院学生王国栋在“迎建党百年•传红色信仰”升国旗仪式上向同辈们发起号召:“让我们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满怀豪情再创新辉煌!”
眼里有光芒 在文化熏陶中激扬青春梦想
在《保卫黄河》的荡气回肠中歌颂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红色精神,在《走向复兴》激扬的旋律中展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崇高理想,在《少年》欢快的律动中敲响青春的擂鼓、点燃奋斗的热情……
石河子大学举行“我爱我的祖国·青春唱响新时代”大学生合唱节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岁华诞之际,石河子大学举行了一场以“我爱我的祖国•青春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合唱节,4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共同唱响时代主旋律,更有一支老教授合唱团应邀登台表演,用昂扬的精神风貌与青年学生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不断丰富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是石河子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以弘扬兵团精神为驱动的多维度、全覆盖的文化育人一体化工作机制,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学生们通过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观看红色影片、阅读红色经典,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参与中秋诗会、诵读国学经典、共同学唱京剧,进一步增进文化自信;通过观看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演出、“你好新生”文艺汇演、“石大好声音”k歌大赛等,持续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还充分发挥兵团精神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标杆作用、人生价值的示范作用、成长成才的激励作用,将兵团英模事迹和兵团发展故事融入团课、宣讲、研讨和文艺表演等各项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们深切感悟兵团精神底蕴,砥砺爱国奋进之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大学生宣讲团”就在宣讲内容中加入了“沙海老兵”的故事,他们生动的演绎让很多聆听宣讲的师生热泪盈眶。
脚下有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淬炼青春担当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青春接力,未来可期。”
4月22日,在石河子大学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上,曾服务于第二师铁门关市二二三团的我校体育学院2016级校友陈睿在分享自己参加西部计划的经历时,这样勉励师弟师妹们。
师哥的谆谆寄语,坚定了青年学子的志愿情怀,不少学生纷纷报名,立志到基层成就事业,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
这是我校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缩影。
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我校已为新疆和兵团输送了74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104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们深入天山南北基层单位,为兵团各族群众服务。
如今,已结束服务期且完成学业的72名研支团志愿者中共有44名志愿者选择留疆,为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每年6月,我校都会以“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石大学子走兵团”等为主题,组织开展重点面向基层农牧团场、凸显兵团精神和兵团文化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兵团现状、感受兵团发展、弘扬兵团精神、传播兵团文化,为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兵团大学生搭建平台和载体。截至目前,共有668支社会实践团队、8000余名师生前往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石河子大学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他们当中,有的团队远赴五十一团,帮助当地职工群众依托电商平台实现“微创业”;有的团队走访了兵团十四个师的红色教育基地,寻访了一批老兵及其后代,挖掘了一批感人的兵团故事;有的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四十四团原种连鸡棚3000只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一个个团队故事的背后,体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已连续多年获评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57个集体和139名师生获兵团级及以上奖项。
此外,学校还孵化了“云陪伴•让爱回家”“声援梦——以我之声音,‘援’你之梦想”“果满兵团——果树高效栽培精准帮扶”“马背上的小药箱”等志愿服务项目,以学生、残障人士、老人、贫困群众等为服务对象,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学校在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7项,3项入选全国优秀项目库。
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再一次指明了方向。我校团委书记管欣说:“石河子大学共青团干部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基层,以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在青春奋斗中争做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新时代戍边人。”
(刘芊 宿闪闪)(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2
中秋节,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但随着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碌,相聚好像变得不那么容易了,而对于我们身在外地上大学的大学生来说,这一天的到来,似乎更加深了内心的思乡之情。
我们在离别之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交通那么方便,什么时候想见,坐个高铁,坐个飞机就过去了......”,可是回到现实中,我们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次次的将相聚的日子向后推,不要说中秋节了,就算是过年的时候,也未必是团圆的,就像是晚会中的一个节目一样《今年中秋你回家了吗》,学生因为求学,打工人为了赚钱我们似乎都有着合适的理由,但就像节目结尾处说的,“我们的平安健康,便是家人的幸福,所以即使不能够团聚,也一定要向家人表达我们最真实的情感”。今年已经是我在外求学的第四个年头了,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的开始想家了,一想到自己在毕业后便要投入到工作,那么能够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心中也不免多了一丝惆怅,但为了更好地明天,我也要继续加油。
在结束了伤感的情绪后,将目光投回到晚会中,学校此次举办的晚会,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不管是舞台设计,还是各个节目呈现出的效果,都是我认为在这几年中最好的,而且节目所渲染的气氛,真的可以触动人的心弦,在整场晚会的结尾还设置了猜灯谜、接歌词、传花灯等节目,现场是热闹无比,在这一刻大家也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目中有一个《科普中秋节知识》,这个节目是以相声的形式呈现的,还真别说,有一些冷门的知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比如各地的风俗习惯,吃月饼的礼仪,这都是曾经我不曾仔细了解过的,那么在这场晚会中,也算是填补了知识的空白,不得不说,确实是长知识了,这也让我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这样一场晚会的举办,让我们觉得虽身在他乡,但是仍旧存有不一样的温暖,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我们都熟悉的水调歌头中的那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传统文化保留至今,我们也应该去认真的了解,好好的学习,让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断地发光发热。至此落笔,仍念中秋!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3
“天凉好个秋”现在正是气候宜人、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天气变凉了,枫叶也变红了。满山遍野的枫红,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中秋节已经悄悄的来临了。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大家归心似箭,放眼望去,赶着回家团圆的人潮和车潮挤得到处水泄不通。到了中秋夜,亲人团聚一堂,烤肉已是不可或缺的余兴节目,香甜多汁的橘子,风味独特的月饼,配上香味扑鼻的烤肉,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人人乐不可支。五天的长假,大家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起来,好不快乐、好不热闹啊!
“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在外的游子都赶着回家和家人欢聚,可是有些人却不能和家人团圆,只能仰头望着明月,把思念之情寄情于明月,盼明月把一份浓浓的思念与祝福转答给亲朋好友。而在这想念、浪漫的季节,我衷心的祝福大家,也希望望月兴叹、心浮气躁的心境都能烟消云散。望着皎洁的明月,彼此深深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中秋佳节,祝大家阖家平安快乐,享受天伦之乐。但在欢聚烤肉,开怀畅饮,杯盘狼藉之际,可千万“不要让嫦娥笑我们脏”喔!希望大家也能做好环保工作,让我们度过一个欢愉、浪漫、干净又回味无穷的中秋节。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4
此次活动由材料工程系服务部主办,旨在增进各成员之间的感情,即让同学深感家务事的不易,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也让同学们学会了擀面皮、包饺子等手艺,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这也让大家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大家团队合作的意识。而活动中不绝于耳的欢笑声,表明各成员间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让大家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活动前我们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借用餐具,购置菜和所需用品,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对任何一个集体而言,团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团结是一个集体生存的基础,是班级之所以成为整体的保障;团结是一种力量,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一年来,班级注重团结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班级组织了许多业余活动,是班级更加融合在一起,比如这次的中秋聚餐,农家乐等。
全班同学的参与让这个活动更加有意义。举办这个活动是要让同学之间能有更深的了解,更加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与快乐。中秋佳节,在外游子聚在一起聊天吃饭,这个场面是温馨的,因为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大家在一起觉得特别有意思。班上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不分彼此相互交融在一起,就这样组建了一个快乐的大家庭。聚餐中同学们都热情的交谈着,不时还互相敬酒祝福,无形中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使我们更加了解,更加团结,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这样的聚餐活动虽然小也很平常,却含义深远。给同学们紧张忙碌的学校生活带来娱乐的机会,让同学么抛开一切,尽情享受生活,促进班级团结,激发同学们热爱生活的激活基因。同时在中秋这个代表团圆的节日,活动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家的温馨,感受到班集体的团结与同学的关心。这次中秋活动,办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5
是多种多样的,有快乐有悲伤。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海上游玩。我的心情变得异常兴奋和开心。 那天下了一个上午的雨,下午雨过天,天空泛起宝石一般的蓝。我们出发了!途中,烈日炎炎的下午却使我那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喜。因为一想到即将去大海,便不由自主地开心。 终于到大海,我看见码头上有许多船。所有的船簇拥在一起,有大的也有小的。我又望望眼前的大海,听着呼啸的海浪声,我愈加感到大海的宏伟和博大。我迫不及待想要上轮船,当爸爸告诉我是哪艘船时我便马上跑到船前。
啊!真大啊!相对我来说,船是个庞然大物了。船的样子十分像古代的阁楼,上船之后,我马上把船全都走了一遍。 船启动了。我站在船头,海风迎面而来,真舒服。突然,有人说有个重要的东西忘记拿了,船只好掉头回去。像是有人打扰了我的美梦,我显得极不开心。等那人拿了东西后,船又开始出海了。我又终于放心没人打扰我的"美梦"了。 走了许久,看见远处有几座小岛。岛上树木很茂盛,一片碧绿。这些小岛就像是镶嵌在海上的一颗颗绿宝石,给大海增添华丽的色彩。还有一些海鸥在轮船后飞着。像在跟轮船赛跑。凉风习习、鸟声啁啾让人心旷神怡。 船集在一个小岛前,这里空气十分清新。有人已经开始钓鱼,有人下水游泳。
一位叔叔朝游泳的人喊"有鲨鱼啊!游过去啦!"那些游泳的一副惊慌的样子,我们船上的人都笑了。如果画家把这个场面画下来,那么这幅画一定很美很美。 回去时,已是今晚,夕阳落山,洒下万丈霞光,大海顿时成了色彩斑斓的舞台。流动着霞光异彩。此时此刻,天上的余光,海中的波光,交织成人间最动人的美景。这时,海鸥又来了,然而这次它们不是来赛跑而是捕食。因为船的螺旋桨把鱼带上来,海鸥就有了可乘之机啊!此时岸边都蒙上了一层火色的纱幔,景色变得迷离起来。但是灯火辉煌。给傍晚的大海又增添了另一番绚丽的光彩。 天空从艳红变变为淡红,从橙黄退到淡黄,从浅蓝转成深蓝,直到变黑,船便靠岸了。我带着满怀的好情情回家了。
过中秋心得体会篇6
读过了洋洋大观的《红楼梦》,在其众多的诗词中,基本上是即读即忘,唯有一首并不很起眼的小诗却被我牢牢地记住了。诗曰:“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是一首咏中秋佳节的诗。说它是诗,我却更愿意将它当作一则富有诗意的谜语,或者说就是一首“谜语诗”。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写月,而是从侧面予以烘托,使得每一句诗都可以觅得“月”的影子。“时逢三五便团圆”写出了月圆的确切时间;“满把清光护玉栏”写出了月色的皎洁迷人;“天上一轮才捧出”则是专指八月中秋之月,因为在一年当中只有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人间万姓仰头看”写的是中秋之夜人们赏月的情景。
传说中秋节的夜晚,天上会有月华出现,那是一种十分好看的景象,并且只有在中秋节的夜晚才会出现,看到的人就会一年好运到头。
“月华”到底是如何的美丽呢?我没有见过,或者说是没有完全欣赏过。
小时候,每到中秋节,乡下人都会早早吃罢晚饭,聚在院子的大晒场上。这时的晒场简直有如一个大杂合院,摆满了凳子、凉床、草席,还有人从家中搬出了桌子、茶几。凳子、凉床、草席上或躺或坐满了人,桌子和茶几上则摆满了瓜子、花生、西瓜和月饼,还有自家酿的烧酒和小孩子装了萤火虫的玻璃瓶子。
中秋夜晚十二点钟以前的节目,主要是大人们谈古聊天,小孩子们的打闹玩迷藏捉萤火虫,当然他们还要摇蒲扇吃东西。十二点以后则是睡觉赏月数星星。就是在每年的中秋夜,我知道了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吴刚伐桂,银河鹊桥,天狗吃月,还有孙悟空大闹天庭、聊斋志异,等等神话传说和奇异可怕的怪鬼故事。当然我还知道了中秋夜,天上将有好看的月华出现的秘密。
中秋月华是很神秘的。中秋当晚不能说它,连提及都不能,一旦犯忌,月华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会立马消失。所以中秋夜晚,每当小孩子们耐不住好奇和热盼的心刚要作声询问大人们时,都会遭到一大帮人的“嘘”声——他们将纷纷伸出右手,屈下四指,唯留一根微微弯曲的食指,在嘴唇边来回地晃,嘴里发出一声长长的“嘘”声,予以制止。现在想来,其实那一片“嘘”声很美妙,那其中包含了我们对生活多少的美好向往和企盼呀。
现在每到夜晚,家家都是闭门看电视,农村人也难得有晒场集会的乐趣了。即使是中秋佳节,也是再难以听到村人们昔日那般的“嘘”声大合唱了。每每想到此种憾事,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唏嘘之情……
到底有不有所谓的月华呢?又到底能否在中秋赏月之夜提及月华呢?现在想来,这其中很有包含着一个善良而美丽的谎言的可能。也许天上根本就没有月华一景,只是前人们在苦难之中,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用比天上七彩长虹还要美丽的色彩进行编织,于是便有了月华多彩、朦胧、神秘的想象之象,为了不打破这种虚拟的美丽,人们便自觉地将它当作一个共同的秘密三缄其口,不愿也不敢去揭穿。我想不唯我没有见过月华,恐怕我的大人们,更有数千数万年前的先人们也是没有见过吧。
没有见过,才能始终在心中存留一份企盼。记得小时候,我守候到半夜,还是有几次真的看到皎洁的圆月周围,套上了一圈圈朦胧得若有若无的色彩。尽管我们早就知道不能提及“月华”二字,但还是有人忍不住带着雀跃地喊出来。果然灵验异常,慢慢地原来的朦胧消失,真切渐渐显现。不过消失的是原有的月华幻影,显现的是圆月的皎洁,一场虚惊的美丽加美好而已。于是所有的人一下便找到了不见月华的原因,纷纷责怪起不守规矩的坏事者:“唉!月华让你喊没了!”
没了!没了月华,没了我的少年、青年时代!也没了昔年那份中秋夜晚赏月的乐趣!那声悦耳的“嘘”也变成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过中秋心得体会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