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与电影之间的对话,通过它我能够更好地与电影产生共鸣,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内容、情节、角色等方面的主观评价和反馈,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1
在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古老而又青春的中华诗词唤起人们许多深沉而诚挚的内心感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五岁半的青岛小孩王恒屹站在舞台的中央,用稚气的嗓音念着颜真卿的这两句诗,那沉稳自信的小表情、灵动机敏的大眼睛,还有“绝地反击”中“出口成诗”的聪明劲儿,立刻吸引了电视机前众多温暖的目光。这个小男孩是近日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第一位选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诗词历久弥新的魅力,也看到了薪火相传的美好未来。
?中国诗词大会》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五年的美好时光,一季接一季,甘蔗节节甜。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这个节目所唤起的文化共鸣,依然还是那么热烈而真挚。
记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曾有朋友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来表达自己的观后感——这是把《中国诗词大会》比作了清新脱俗的梅花。如今倘若让我用诗句说一下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印象,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档节目经历过5年的探索和奋进,从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真人秀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像“天然去雕饰”的万顷风荷,亭亭玉立,摇曳多姿,婆娑万朵,更加成熟也更加绚丽,确实已经蔚成气象了。
五年回首,《中国诗词大会》走出的武亦姝、雷海为、彭敏、陈更等已经成为观众们耳熟能详的明星式的焦点人物,而飞花令等有趣味、有格调的比赛形式也很快被复制到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群众文化领域中一个和谐熨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季选手涵盖教师、工人、飞行员、空乘员、工程师、保安、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公务员等各个行业,百人团中有年龄最长的90岁高龄的“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也有五岁半的幼童。这种跨年龄、跨职业、跨地域的全国诗词总动员,其实本身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次大范围推广和深层次体验,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效应和时代意义。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在传统文化的醇美底色上,画下了一笔彩虹般璀璨的绚丽亮色。相信时间越久,其价值就会越加鲜明。
?中国诗词大会》没有浮光跃金、鸥鹭翔集的表面风光,却有着波澜不惊、静影沉璧的内在力量。这样一档沉静内敛、素朴纯净的诗词节目,能够保持五年的观众热度和节目竞争力、传播力,而且一直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这里有人间冷暖。聚集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诗词故事,也把各种生活状态中的共同热爱真挚地传达了出来。第二季选手、河北农民白茹云,作为带瘤生存的癌症患者,她朴实乐观而又坚韧执着的人生态度,不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真实写照吗?曾经荣获两季比赛亚军的彭敏再次来到第五季的赛场,他这种积极进取、不计成败、认真参与的奋斗激情,不也同样令人感动吗?第五季选手中还有为目盲女儿圆梦的坚强母亲翁志平、有回到家乡大山里教书育人的土家族语文老师张汇林、有开动车的淳朴司机师傅秦鹏……他们每一个人看似平凡而不凡的诗词故事,汇合在一起,不也正是我们的中国故事中的壮丽篇章吗?
这里有家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在一次次激烈而生动的比赛环节,彰显了鲜明的社会效应和美育功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远的境界,诚挚的态度,秀雅的格调,清峻的风骨,给观众带来的是灵魂深处的洗礼和激励。一场诗词大会就如同是一场寓教于乐的人生大课堂。一句句经典诗词的主题引领,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洒在人们心田。
这里有岁月芬芳。《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媒,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诗意舞台,也在诗词知识的比拼、解读之中带动观众分享了传统文化的久远芬芳,让大家共同体味中华诗词的温馨和浪漫、灵趣和哲思,回顾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和心灵细节,重温那些古典诗心的深情跃动和激情澎湃。
这里有怡情悦性。节目既保持电视节目的基本美学品位和教育功能,又兼有娱乐功能。五年以来,出现在诗词大会上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轻松风趣,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舞美形式也融合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因素。同时,这档节目不是端着教师爷的架子、板着高高在上的表情进行说教,而是亲切平易地放下“高雅”包袱,把藏在书斋和图书馆里的高冷范儿的中华诗词,欢欢乐乐送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诗词大会》在我们的身边诉说着悠悠岁月的抒情律动,也在我们的心里传递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中国诗词大会》越来越深入寻常百姓家,不仅仅带来怡情悦性的精神大餐,而且在我们的心底撒播下生机盎然的文化种子,滋养我们的诗意人生。这样一档有方向和层次、有力量和内涵、有趣味和格调的电视综艺节目,确实值得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2
这几天来,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很火,最近一直在热播。
我也看了这个电视节目,发现它的主要是这样的:有三个环节,一个是四人比拼,另一个是“飞花令”,还有一个是“擂主争霸赛”。
四人比拼:上一期选的四位参赛选手来答题,只能答九道题。选手靠的是百人团里答错的人数来得分,每人次一分。若答错了,就跟目前场上最高分来比分数。要是低于本场最高分的话,就得离开现场。要是高于本场最高分的话,那么上一任最高分者就得离开现场。最后的最高分的选手与百人团中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的一同玩“飞花令”。
“飞花令”:主持人定下主题字,两位选手要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诗句,说错、重复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将被淘汰。留下的选手成为攻擂擂主,并和守擂擂主(上一期的最终擂主)一起进行“擂主争霸赛”。
“擂主争霸赛”:图片线索/文字线索题,大屏幕上会有画沙画的快进视频/给出四条线索,选手可随时抢答。答对得一分,答错则对方得一分。率先得到五分的将成为最终擂主。
看完了节目,我感觉到了中国人民对古代、现代诗词的热爱。即使现在不是诗词的所属时间,但是大家为了把诗词传承下去,还是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地去学习唐诗、宋词等古诗,还有现代诗。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3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被节目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深深的震撼了,让我领略到了经典古诗词的美妙,评委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中国古诗词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深深的吸引了我。寒假开学前,妈妈带我去书店买学习用的书,我直奔卖古诗词的地方,左找右找,怎么也看不到《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我不罢休地去问售货员阿姨,阿姨笑咪咪地说:“你要的这本书可是畅销书籍,现在脱销了,啥时候再来还真不知道。”看着我失望的表情,妈妈安慰我说:“我们再去其他书店看看,也许会有,妈妈一定会帮你买到的。”我满怀期待的朝妈妈点了点头。下午我和妈妈又去了两个书店,也都卖完了,等我们从书店出来,天都已经黑了,我和妈妈精疲力尽的回了家。但是没买到书的事情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上,总是让我很郁闷。
一天放学回家正在写作业,妈妈打电话给我,让我去楼下拿包裹,我没好气地说我写作业呢,没时间。妈妈在电话另一端神秘地说既然不想要惊喜那就算了。惊喜?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包裹里会是什么呢?我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下楼拿了包裹,沉甸甸的,方方正正的,难道是……我有点激动了,急步上楼拆开一看,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对,这个惊喜就是我心心念念的《中国诗词大会》,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翻开书的那一瞬间,我仿佛进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在诗词歌赋的带领下,我体会了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感受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苦闷,品味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领悟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放之情。我穿越历史和作者一起去品味、去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与清澈。“叮咚、叮咚”门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妈妈回来了,我抱着妈妈狠狠的亲了一口,妈妈笑着说:“看来你的作业一定没做完,诗词倒是看了不少吧。”我这才惊觉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我呢,我吐了吐舌头对妈妈说:“放心,我会很快写完的,写完了我再继续读我的古诗,再让我梦回大唐。”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别贫嘴,快去写吧。”
自从有了《中国诗词大会》,只要我出没过的地方都会有她的身影,她就像我的闺蜜一样和我形影不离。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爱她,因为她给我带来了快乐,给我了学习的力量和激情,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浩瀚与魅力,我心里还有一个小计划,那就是:我要参加下一届的中国诗词大会。为我加油吧!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4
假期里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这个饱含文化底蕴的节目让我看后不禁大大开眼界,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诗词大会》真是人才济济,人人才华横溢呀!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小选手六年级的小学生韩亚轩,他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韩亚轩虽然惜败获得亚军,但诗词储备量惊人,反应快,临场沉着冷静丝毫不亚于中青年人,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而且还特别有礼貌,他在每个选手被淘汰后都会向对手鞠躬说“谢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放眼整个诗词大会,从专家评审到各个团体都散发着一股诗词的儒雅气息。少年团带有韵味的朝气,青年团勇于拼搏进取的蓬勃气息,百行团表现出的谦谦君子气息。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子都一同汇集在这里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我深深的被他们的才情和学识所折服。
我虽然文学基础有限,但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我感受到了诗词中李白《侠客行》中的英姿飒爽,也能让我切实感受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惨和窘迫,也有武官的文韬武略更有清官的清正廉洁。更是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情怀。
中国古诗浩瀚如烟,能够传递思想抒发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人生自有诗意,我深深地爱上了中华诗词。正如古人所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的时光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学习,多积累古诗,把我们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5
好激动啊,太兴奋了,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兴奋。当然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准备好手机、纸和笔,准备与选手同步答题!
彭敏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一员老将,在第五季的表现不俗,已经连续三期蝉联擂主宝座,他会最终夺冠吗?我们拭目以待。黑马选手向芝谊在争夺擂主的比赛中巾帼不让须眉,一开始便展示出强大的实力,一度让彭敏陷入绝境。康震老师虽然不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但是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画作,让观众朋友们感受到诗与画的完美结合。
比赛中,由于选手向芝谊的过早抢答,直接导致送给彭敏一分。比赛中,选手答题的时候既需要与选手争分夺秒,也需要保持一份沉着与冷静。彭敏与向芝谊在答题过程中,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临场经验,已经反超向芝谊,距离擂主宝座更近了一步。向芝谊虽然是首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但是在与彭敏蒸锅擂主的比赛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之感,令人赞叹不已。
比赛已经到了赛点,所有人都为选手捏了一把汗,到底谁能登上擂主宝座?我们拭目以待。最终,老将彭敏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发挥,最终以5比4赢得了最终的比赛,三次蝉联擂主宝座。
这次比赛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我感受到了古诗词无穷的魅力。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6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数不清的成语,各式各样的字词和从古至今人们都喜爱的诗、词,都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我国为了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诗词大会等。这次,我就观看了诗词大会。
周五晚8点,诗词大会准时开始了,我拿着本子,准备跟着选手们一起答题。我跃跃欲试,看我能答对几道题。
这次参赛的选手有单计环、吴空、李四维、顾世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四维。
李四维非常厉害,他能背一万首诗,自己还创建了一个诗社,非常牛。他答的是4号题,对于他来说,简直轻松到不行。我却答出不了多少,总是“摔跤”,跟不上他的节奏。最终,他以答对8题就一百八十多高分夺得了和上期擂主李子琳挑战的机会。
激动的擂主争夺赛开始了,首先是根据图来猜出诗句。第一题开始,图慢慢地显现了出来,是一个人,举着一杯酒在月亮底下……我正想了《月下独酌》。却紧张到蒙了,忘了是其中的哪一诗句。李四维却从容按下抢答键,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慢了半拍。
但是了李四维在第三题失误了。原本答案是“自称臣是酒中仙”,李四维却说:“自言臣是酒中仙”,一字之差,将分数拱手让给了李子琳。
李子琳收到了“意外礼物”后,愈战愈勇,连续答对3题,反超李四维。李四维也不甘落后,最后反超,夺擂成功!
看完了这个节目,我感慨万千,在几十道题中,我只答对了十七道。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篇7
最近,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叫《中华好诗词》,感受颇深。
节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诗歌的女博士们,从她们身上充分显示了诗歌对人的影响,她们个个朴素,沉稳,特别是总决赛中的两位女博士,让我印象深刻:李冰洁,身穿白色的旗袍,看起来像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戴着眼镜,说话时声音婉转动听,有着薛宝钗式的幽默感。王颖,号称冷面杀手,不喜欢笑,但是常常把对手吓出一身冷汗。背诗时,她喜欢轻轻踱步,她不仅会背诗,还喜欢写诗,一上场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编的小诗,既押韵又好听。正是应了古人那
句老话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节目中还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的年纪虽然小,但是却能把《长恨歌》背的滚瓜烂熟,还能背诵好多我都没有听说过的古诗。连范增老师都对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个月内将《离骚》和杜甫的《秋兴》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为弟子!太羡慕她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够成为范增老师的弟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看完这个节目,我觉得平时我背诗时还是太不熟练,真正到比赛的时候,有些背过的诗一时就想不起来了,尤其是当需要只背诵其中一句的时候,往往整篇都忘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背诗,不仅要背熟,而且要理解作者,理解作者作诗的意境。这真是一档好的节目,中华的诗词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遨游在诗歌的海洋吧!
2024年诗词大会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