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写好能够让我们对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观后感,我们对影片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1
今天说一说口碑大爆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相比同时间上映的电影相比,知名度与影响力都比较小,相比韩寒、黄渤、沈腾、周星驰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来说,这部电影唯一可拿出手的就只有吴京和刘慈欣了,尽管在这部电影火爆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和这两个人有关。
一开始可能这部电影的创作组也没想到本来期望是一个小众群体喜欢的电影,却成了全民叫好叫座的电影,其中吴京从客串到投资的新闻点也被挖了出来。
整体看这部电影,可以用优秀来形容,相比之前中国其他所谓的科幻电影相比,这部电影可谓是创世纪的佳作。当然这里面有刘慈欣很大的功劳,毕竟这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电影故事非常完整,并且跌宕起伏,配合强大的后期效果,堪比美国大片。故事其中包含的天体物理知识也是让大家有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最终电影实现了中国人拯救地球的优秀壮举。
可以看得出,这部电影在刘慈欣优秀的故事之外,学习了很多好莱坞的电影技巧,小人物的英雄之举,大人物的无比愚蠢,以及几次巧妙的返转,也是让电影有了强大的吸引力。
朋友圈中说电影比较好,主要看中的是电影的客户效果,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中国电影业的强大发展力,仅仅几年时间,我国电影各种类都爆发出优秀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过去不被看好的科幻题材。
从整个电影的内容立意上来看,电影还是主旋律比较分明的,其中那个北京交通管理的提示音也是巨大的亮点。电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能力与号召力,这是主旋律抢占高地的具体体现,也是电影业的一个额外产物。
这部电影据说开始的时候经费很紧张,吴京投资以后才有了一定的好转。带着刘慈欣的优秀故事,带着吴京的投资,加上一支年轻优秀的创作队伍,这部电影背后是中国电影创作的无限春天。
最后,还是不得不感叹吴京的运气与眼力,又大赚了一笔。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2
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
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赞呢!
故事围绕着回家这两个词,凸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而且突出了我们为了人类生存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类是很努力的,所以在电影里面的空间站的“机器人”莫斯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太难了。”
接着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点:
1.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家老何在研究最终的线路之前打开他的小烟盒,拿出最后一支烟的时候,看到他妈妈给他留下的纸条“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我看到这个场景鸡皮都起了,这种小细节简直了)
2.然后就是在中国救援队还在孤军作战的时候,韩朵朵说完那段话,然后其他国家正在逃离的车辆都急转弯,返回去大家一起帮忙,不知道这算个感动的点还是算中二,但是我的眼眶当下是湿的。(虽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台词是个败笔,但是作为一个初中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已经很棒了)
而就电影本身来说,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突破:
1、勇气的突破。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很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刘原著的世界观有多牛就不用说了,国产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人的语言体系、思考方式,这其实挺难的,毕竟我们看了那么多科幻片都是好莱坞的,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流浪地球这次做的还挺好的,至少很多细节打动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国能做出这样的特技我其实一点都不惊讶,惊讶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为故事服务,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部电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应该是,我们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国产科幻片出来了(当然肯定也会有资本使然的烂片),但是最起码观众开始有信心了,那就会做的越来越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值得被疼爱。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3
希望
三十一年后,太阳会极速老化,瞬间膨胀,那怎么办?电影中,人们选择了耗尽全部资金,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到另外的星系定居。为什么人们会在这危急时刻,冒着巨大风险,选择了这种方系呢?因为人们选择了希望。是希望驱使人们延续人类文明,才选择此方案。
在地球脱离预测轨道,即将撞上木星时,刘培强中校选择了协助地球上的救援队,自己奋不顾身地驾驶空间站,撞上木星,牺牲自己,让木星燃烧,让地球重回轨援任务。哪喂粉身碎骨。
任何情况下,都要条装了寿望之之,子远不要。道。为什么他会在生死之间,放弃莫斯机路人的“火种”计划,做出那样的举动呢?因为莫斯只是单纯地延续人类文明,没有想到过放手一搏。而刘培强却选样尝试,选择希望,帮助救援队一起完成最后机率为0的救援任务。哪怕是粉身碎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丢失了希望之火,永远不要。
亲情
“爸爸要执行任务,这是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爸爸,你真的会变成一颗星星吗?”
“真的。只要你数三,二,一,抬头!就看见爸爸了。”
这是电影中刘培强中校和做儿子刘启的一段对白。刘启小时候,爸爸给他说了那些话。十五年后,刘启因为误打误撞,不小心加入了救援队。而在地球毁灭之际,刘启爸爸曾经讲过的一句话给了刘启希望。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却因能源不足而无法成功。这时,远在空间站的刘培强,没有任何顾虑地选择了撞击木星,牺牲自己。在即将撞上木星的时候,刘启含泪问爸爸何时才能见他,爸爸说,现在就可以,只要数三,二,一,抬头!就能看见他了。一瞬间,空间站撞上了木星,巨大的冲击力使地球重回轨道。刘启也喊出了十五年来未喊出的一声“爸”。
因为亲情,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亲情,才危机化险为夷。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亲情。
希望与亲情,才让这部由刘慈欣写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把中国科幻片和家庭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今天这部感人肺腑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4
地球在流浪,家一直在极致的残酷,极致的浪漫,这就是星空的意义。
?流浪地球》是一部口碑很不错的电影,人民日报都已经连续几天将它作为(鉴读)部分了。它触动了许多人的泪点,让人们在体验一种最普通的情感中懂得一种简单的道理。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时,很多人觉得很普通啊,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我也这样觉得,但这也正是影片的特殊之处。正因为看着像我们之前看的科幻,所以我们才会觉得没有特殊的感觉。这说明了中国制作和拍摄科幻电影的实力。“这部电影很像好莱坞大片。”出了影院,爸爸赞叹。它是中国版的《星际穿越》,两个影片内容十分相似,但只是这次是中国人拯救世界。它是中国版的科幻大片,和其他科幻电影相似,但唯一一点不同:它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这个标志是《流浪地球》的“家”。
“流浪地球”计划实行的原因是100年后太阳将会“吞噬”地球,而其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毫无节制的破坏、众多无形的破坏。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及后果,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所以,电影也只是电影,这种现象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概率很小,美好世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电影让我感动的有两处。一是刘培强中校决定牺牲自己将燃料送到地球上时和刘启最后一次的对话,“这一次,抬头一定就能看到爸爸,3…2…1…”爸爸来了,可希望走了。二是刘启、朵朵和李一一处于危险的时候,在悬崖上手只抓着一个木棍。看到朵朵掉下去的刘启,也奋不顾身,纵身跳下了一片“红海”,艰难地抓住妹妹的手,再紧紧的抱住。
此刻,虽然爸爸回来的希望走了,爷爷不在了,但家永远都在,且哪里都可以是家,因为完成了长辈交给他的任务,有亲人在身边,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流浪地球,描述了极致的残酷,也有极致的浪漫。地球在流浪,可家永远都在。
我原以为家在身后,现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无论结果如何,人类的勇气和坚毅,都被镌刻在星空下。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5
昨日,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可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此刻的我们细细品味。
期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应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期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期望时,他们依然期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期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期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可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所以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我,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我,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仅情节扣人心弦,并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6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一个叫《流量地球》的电影,太阳快要爆炸了,人类用了一万个推行器把地球推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因为远离太阳气温达到零下八十多度,人类建造地下城工人们居住。当地球经过木星的时候,因为木星引力太大,把地球往木星方向吸引使地球脱离轨道。人们知道木星是由氢气组成的,木星又吸收了地球的氧气,只要有一点火苗,木星就会爆炸,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地球安全了,人类成功了。这个电影告诉我要爱护地球,还要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改变世界。
如果地球迎来了毁灭,人还能坚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吗?
一次毫无计划的出逃,两个年少无知的孩子,三代人无法诉说的苦楚。却扣人心弦,处处打动人心。
联合国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竟计划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运输小队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亲密无间的队友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刹那,竟不管队友的死活,一桩桩,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难道人们不是平等的吗?难道有时候,生命真的不再那么宝贵?每每思索到这里,我心头一凉,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东西!一声声的谩骂,无不体现着孩子对父母爱的不理解,但所谓的混蛋却为了他牺牲了自己,所谓的老东西听说他有难,不顾自己的安危,上来救他。每每想到这里,又心头一暖,让我有勇气去坚信,人间的真善美还是存在的!
在《流浪地球》电影出来前,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也不是科幻迷,但当我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后,却有了强烈观看它的欲望。
在《流浪地球》上映时,我可以说是见证了大型的双标现场,网上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把《流浪地球》的不合理科技细节一个个的喷,然而对于那些外国科幻片的不合理细节却视而不见,有人问起,也含糊过去,还有很多人,一看见吴京就给电影打低分,说什么又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我估计这些都是外国的间谍吧,中国也不需要这种垃圾。
其实《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片,它的思想内核都是紧紧贴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是我去电影院看过的最贵的一场电影,因为我买的是最贵的票,表达一下自己的支持,在看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有一些感动,像是那段新年音乐,人们对于家的牵挂,亲情的羁绊,这是一种不同于外国科幻所传达的无形理念。
看了《流浪地球》,我很满意,当然,也希望中国科幻电影能有更好的成绩。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篇7
?流浪地球》是我为数不多愿意去“二刷”的电影。作为一个科幻迷,从小就在《科幻世界》里去追寻那浩瀚宇宙的震撼,而作为一名观影人,看过了太多的科幻大片。这次终于有机会看到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搬上了大荧幕,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
?流浪地球》讲的是在未来太阳要毁灭了,人类为了避免地球遭到浩劫,集全世界之力,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脱离太阳系,经过2500年的漫长岁月达到一个新的栖息之地,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
纵观整部影片,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部分人说构思巧妙,特效宏伟大气,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也有部分人一直在吐槽它,觉得是一部剧情糟糕,台词混乱,是一部仅靠特效秀下限的烂片。我觉得科幻之所以能够使人着迷,就源自于我们无尽的想象。
?流浪地球》用125分钟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科幻的无穷魅力,有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行星发动机、能够轻松操控几层楼高的运输车、用烧石头就能产生巨大能量的重聚变技术、在冰封中耀眼的上海市以及站在地球上就能够欣赏到木星的瞳孔等等。
在这些几乎令人失去呼吸的特效映衬下,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番温情,哥哥冒着危险带着妹妹只是满足她想上地面去看看的愿望;父亲忍痛别离是因为要去拯救世界,儿子怨恨父亲只是想面对面亲口叫一声爸爸;姥爷始终守护着孩子们,却付出了自己;战士们坚守着,就算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信念。此处并无任何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让整个流浪鲜活起来,这些不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电影吗?
今天路过影院看到《流浪地球》的宣传海报,我依然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的那种自豪,震撼和感动。
至少在我看来流浪地球成功不止是电影的本身,它还有以下两点成功的地方:第一点,解决了国产科幻电影资本自信问题,为以后商业资本投资国产科幻电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点,开启了国产科幻类小说向顶级商业运营成果的转变。《流浪地球》的较高票房预示着国产精品科幻小说有更多的机会搬上大荧幕,蕴藏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后,点燃木星,破除万难,冲出苍穹,推着地球继续流浪:“流浪,不止是我们的心,希望是我们回家唯一的方向”。
流浪地球1观后感800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