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感知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篇1
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从神舟一号到今天的神舟十四号,我国每一次航天探索,都是世界航天的重大事件,这背后都是无数高科技设备的硬实力及技术性软实力的支撑。此前,我校贺阳教授带领的设计团队根据航天事业系统的特殊要求,完成了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作为北服人,因北服能为航天事业贡献“纺织力量”而骄傲!宇宙级别的中国式浪漫把中国人民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神舟”“北斗”“天宫”“天问”这些美好的名字中,我们把与美同行的力量也寄托一份在能为国家重大项目做服务做贡献中!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神舟飞天,星辰大海,预祝神舟十四号圆满完成“出差”任务,平安归来!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篇2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唯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要讲话,“奋斗”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30次提到“奋斗”;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总书记22次提到“奋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总书记又10次提到“奋斗”……从告诫领导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寄语青年朋友“有志者奋斗无悔”,再到鼓励每一个中国人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总书记一次次为劳动者鼓劲、为创新者点赞、为建设者喝彩,不仅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更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新时代的奋斗动员令。
追求卓越,要心怀鸿鹄之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也说道,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都是有远大理想之人。有了志向,就拥有了追求之源,奋斗之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立大志,许大愿,时刻牢记自身使命,勇于肩负历史责任。
追求卓越,要立德为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年来,道德缺失事件时有发生,人们质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去了?”“大学生的道德是否消失了?”这确实令人深思、深省。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无德之人,即使学问再高,能力再强,也终将被人厌恶、嫌弃而不可作为。
追求卓越,要把握时代脉搏。当今时代,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出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准确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紧随社会发展大趋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国际化的大视野,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动员令,让奋斗成为中国高歌前行的主旋律,成为激励全体劳动者努力拼搏的强大动力。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奋斗中去。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篇3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和灵魂,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_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以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提出“八个明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一致,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实效,在落实部署、见诸行动上取得实效。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确立思想理论的“定盘星”、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就“四个自信”的“压舱石”,我们就能充满信心与力量,奋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在新时代的历史进军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篇4
伴随着我们激动的心情,“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此次课堂继续采取太空对话的方式进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授课内容介绍附后),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不少好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将在此次授课及后续活动中陆续进行展示。
观看这次的天宫课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在欢乐中学习。同时感受了中国的航天技术越来越先进,中国的航天员也越来越优秀,短短一节课,勾起了我对于航天知识的兴趣,航天梦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埋下。航天员身上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探索永无止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未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篇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认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历史使命和基本方略落到实处的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依然是永恒的主题。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磬石”。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项短期的运动,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开讲啦20240201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