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工作风格和特点,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1
xx县现有重点贫困村86个,贫困人口52401户98538人。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我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一)精准谋划,明确脱贫攻坚任务计划和工作要点
下达20xx年脱贫攻坚任务计划,明确今年全县确保27300人脱贫、50个贫困村出列,力争30000人脱贫、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全年脱贫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进一步压实乡镇脱贫攻坚责任。制定了《xx县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并对县领导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进行了调整。
(二)精准结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结合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安排,以“两学一做”深化脱贫攻坚工作,以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两学一做”开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3月份,全办人员开展了“学讲话、立家规、树家风”专题讨论会,会上办领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良好家风在工作生活中以及对个人成长、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5月份,组织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关心关爱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活动。6月份,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工作落实情况,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开展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实施一次全面对标落实行动,扎实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并围绕“讲政治,我们怎么讲”“过去怎么看、下步怎么办”开展主题讨论。通过学习教育,大家一致认为脱贫攻坚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下步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三)精准施策,“十大工程”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把“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作为产业扶贫重要形式在全县进行推广,具体有产业拉动、入股分红、转移就业三种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将贫困户产业到户补贴每户每年最高上限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激励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此外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收贫困户务工,实现资产与务工双重收益。截至目前,全县首批1.05万户贫困户申报产业到户补贴资金3500万元,已超过去年1.2万户累计补贴2900多万元的全年产业补贴规模。积极统筹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截止6月23日,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2.3亿元,已拨付各类整合资金1.4亿元。加快光伏电站建设步伐,今年已提前完成2500户户用光伏电站并网工作,在建的3000户户用光伏电站6月底前可以完成并网。强化就业脱贫,落实我县2家培训机构为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606名贫困劳动者,近期还将培训400人,完成全县培训1000名贫困人口任务。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多次召开小额信贷调度会,纳入月监测考评,6月7日后,实行“日通报、周调度”,平均每天放贷约1000万元,截止6月24日,今年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534万元。进一步落实健康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工作,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脱贫、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在校生专项调查活动和信息质量提升活动,补充完善贫困人口基础数据。
(四)精准帮扶,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5月份组织全县所有参与帮扶的干部职工(含中央、省市派驻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集中时间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对象)开展“三问一讲、四看两帮”活动,即:问脱贫需求、问发展意愿、问满意度、宣讲扶贫政策;看《扶贫手册》和《脱贫台账》基础信息准不准,看帮扶措施记录实不实,看帮扶成效记录真不真,看收支情况记录清不清;一帮解贫,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二帮解困,着力解决好“三保障”问题。今年拟出列的贫困村由联系的县领导牵头开展拟出列贫困村大调研活动,包村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共同参与,对照贫困村出列四个条件找差距,制定贫困村出列实施方案和村出列四项清单。
(五)精准培训,提升扶贫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今年3月份分两期举办了全县扶贫干部培训班,各乡镇(开发区)分管负责人、扶贫工作站全体人员,各村扶贫专干共530多人参加了培训,每期培训结束后,还举行了结业测试。4月底,省里统一对全省所有贫困村安排副处级干部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我县86个贫困村有41个贫困村安排了中直、省直和市直单位帮扶,45个贫困村由我县副处级干部兼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为提高新调整的驻村工作队扶贫业务水平,5月份联合县委组织部对86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进行了培训,重点就党建和精准扶贫理论、业务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县扶贫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精准扶贫业务能力,为下一步开展精准帮扶、推进政策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创新举措,建立防范返贫机制和月监测方案
坚持扶贫开发领导组例会制度,每月至少1次,今年以来已召开7次。创新防范返贫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防范返贫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已脱贫户实施分类管理、分级防控,建立“三级风险、三色管理”的防控体系,“因势利导、分级施策”的帮扶体系,“动态调整、提前介入”的预警体系,“有序衔接、政策兜底”的保障体系。让具备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掌握1-2项劳动技能,发展1-2项特色产业,提高脱贫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确保贫困户脱得掉、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强化过程管理,制定了《xx县精准扶贫月监测工作方案》和5月份、6月份脱贫攻坚工作监测办法,对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过程性工作、工作质量及工作成效进行监测,月底对监测指标通过电话抽查、入户走访、查阅资料、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进行核查,次月初对上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总评分、点评通报。月监测得分按一定比例纳入全年考评。目前5月份监测结果已反馈县领导和各乡镇。
(七)严肃问责,建立督查常态化机制
针对省第三方评估、脱贫攻坚省际交叉考核和4月份省复核反馈问题,我县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并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查摆、深挖细究,明确时限、跟踪问效。为严肃工作纪律,对省复核反馈突出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责令县住建局、县总工会、白莲乡、周集镇等4家单位向县委、县政府做深刻书面检查,对20xx年危改验收工作4名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总工会4名责任人进行诫勉,对白莲乡、周集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对两个乡镇的6名责任人进行诫勉。
今年5月,我县专门成立脱贫攻坚督查指导组,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委办、纪委、组织部、政府办、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坚持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带案督查与跟踪督查相结合。同时,县直十大工程相关部门成立20个专项扶贫办公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督查质量负责制,在上级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实行倒查原因、逆向追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今年全县脱贫任务重、难度大。今年计划确保脱贫人数27300人,村出列50个,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有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多、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帮扶措施难落实;有的贫困村缺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还有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二是“十大工程”进展和资金拨付速度不快。部分地方产业就业覆盖面低,贫困群众享受健康脱贫、教育扶贫等资助政策程序不够简便,资金拨付不及时。三是部分帮扶单位、帮扶人责任落实不力。部分帮扶单位帮扶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四是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到户的产业小而散,受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制约明显,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的风险较大。五是产业支撑力不强。全县支柱性产业少,部分贫困村缺少特色产业,经济结构单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限,持续增收能力较弱。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和督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树立问题导向,完善考核和问责办法,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突出抓好贫困村出列工作。对照出列标准,逐村调查出列需求,建立出列的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逐村制定出列实施方案、帮扶方案,推进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突出产业就业金融扶贫。进一步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加快小额信贷放贷进度;整合产业、就业、金融扶贫政策,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完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和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提升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四是强化医疗教育保障。全面落实健康脱贫“351”“180”等特惠政策,推进“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严格落实现有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和资格把关,畅通贫困学生申报和反馈渠道,力争不遗漏1个贫困学生。五是强化月监测和通报调度。进一步加大月监测、月点评、月通报力度,确保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尽快落地。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2
xx县辖20个乡(镇、办事处),302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74.5万人、212909户,其中农村人口62.13万人、158926户。全县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0万亩、林地109万亩、宜渔水面13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xxx革命老区县。
2017年,全县共完成减贫任务15373人,占省下达计划14970人的103%,超额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20xx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0275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约6.5%。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xx县委、县政府明确和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签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军令状,即20xx年减贫1.14万人,2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7年减贫1.45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减贫1.43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xx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在2xx年5月26日xx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明确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讲政治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的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全县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我县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7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工作组,行业扶贫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社会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六个工作小组。5月26日xx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省委、省政府下发的《xx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和《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等5个办法,结合xx实际,为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精细,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综合工作组(综合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管理及统计评价小组、督导一组、督导二组、督导三组五个工作小组)、资金整合和项目规划工作组、行业和金融扶贫工作组、专项扶贫工作组、社会扶贫工作组、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组、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社会保障和特殊救助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十一个工作组。目前,调整充实配备的人员已基本到位,详细的分工和精细安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召开各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2017年1月26日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月24日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都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2017年2月28日,县委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乡镇扶贫专干、县直一级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及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近300人参加的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许远福、县长xxx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2017年3月2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专干、97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县直一级机构党政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近400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再推动。从而迅速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形成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烈共识。6月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领导、扶贫专干和县直各局委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xxx和省长xxx重要讲话、邓凯副书记总结讲话和王铁副省长关于我省出台的“五个办法”和“五个方案”说明等文件,对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加压、再部署,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清醒认识目标任务的艰巨性,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努力把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向前推,完成好。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扎扎实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活动
根据《xx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印发了《xx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县精准识别“15条标准”,其中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10条,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5条,同时,要求各乡镇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得力人员进村入户摸底排查,拉网过筛。
2017年3月中旬,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xx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方案》,再次安排部署了精准识别“五清”(“一户一档”底子清、脱贫措施清、村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脱贫轨迹清)核查工作,并组织18个工作组对各乡镇“五清”核查工作进行了交叉检查。4月下旬,根据x扶贫办明电[20xx]6号《关于深入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力求将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有序退出,不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认真进行剔除,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识别进建档立卡贫困系统。
按照省长xxx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的安排,县扶贫办于5月31日举办了各乡镇(办事处)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专干和信息管理员参加的全县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培训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全省第一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印发的《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全县再用一个月时间,按照《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的“xxxxx”工作要求,遵照“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的原则,严格识别标准两条杠,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识别工作六步法,做到识别程序三步走、六签字和建档立卡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再核实”工作,确保应进全进、应退全退,一个不漏,一个不错。
6月20日收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等5个办法的通知》(xx〔20xx〕28号)后,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将正式文件转发至各乡镇学习和遵照执行,各乡镇(办事处)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门人员,逐村逐户再次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户信息,切实将子女上学负担重、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c、d级危房或无房农户核实核清后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确保一个不漏,同时,也对发现的个别明显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力求一个不错。
截止6月25日,我县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4452户、贫困人口42410人,与原20xx年底未脱贫人口数基本持平,其中因病致贫7760户21691人占51.1%,缺资金1851户6164人占14.5%,因缺技术致贫1521户5355人占12.6%,因缺劳力致贫1112户2789人占6.5%,因残致贫1526户4052人占9.5%,其他685户2365人占5.5%。
四、细化和落实扶贫政策,稳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1、“转”。县委、县政府已建立了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县人社局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县扶贫办计划在7月初利用已建成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帐,切实建立“一对一”转移就业帮扶机制,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扶”。按照《xx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结合xx实际,县扶贫办已起草了《xx县扶贫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意见》(试行)、《xx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意见》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增收致富。县科技局也结合《xx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了科技特派员与县区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单位对接工作,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将落实好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和优质粮食产业计划》、由县旅游局牵头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计划》、由县商务局牵头制定《建设营销平台和电商流通计划》、由县财政局牵头建设好融资平台,全方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加快和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搬”。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县长xxx任指挥长的x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相关乡镇也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6月25日,我县共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标识924户3219人,超额完成原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20xx年,省市发改委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55户595人,任务已落实到户到人,并逐户建立了搬迁扶贫工作台帐。计划三个乡镇共建设四个集中安置点,其中,尤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60户261人、高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28户96人、xx镇两个安置点安排67户238人。目前,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已完成对安置点的勘探、勘察、测绘、环评和建设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年底前可完成搬迁任务。
4、“保”。根据《xx省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xx市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信脱指第2号令),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研究、制定了《xx县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罗脱贫指〔20xx〕8号,要求县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卫计、人社、教体、残联、扶贫等部门配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中的“鳏寡孤独痴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摸底排查,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对比,对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扶贫兜底对象,严格按照低保认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政府兜底保障;对已真正完全脱贫的家庭,及时安排退出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9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兜底对象全部纳入兜底范围,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目前,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经调查,我县共有政策兜底贫困户8886户18974人,已纳入兜底保障5124户9400人。
5、“救”。根据《xx省特殊救助脱贫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已安排部署了由县卫生部门牵头开展医疗救助核查、由县残联牵头开展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核查、由教育局牵头开展教育救助核查等核查行动。目前,各责任部门正在组织精干力量,对救助对象逐户登门调查,核实信息,建立档案,预计6月底均可完成调查和建档工作,为下一步及时开展救助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一是省、市、县三级共向全县选派了123名驻村第一书记。其中,省级2名、市级12名、县级109名,实现了97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
二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联村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罗脱贫指[2xx]2号),明确要求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三户贫困户,每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和机关干部职工帮扶1-2户贫困户。目前,全县共动员和组织37名县级领导、112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2405名干部职工、18个乡镇3145名干部职工,共5587人参与定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
三是县委统战部向全县各个社会组织发出了《xx县社会及统一战线同心扶贫工作倡议书》,确定了带动性、示范性强的18个企业作为全县18个乡镇的企业帮扶牵头单位,还为每个贫困村选派1-2个企业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共动员和组织了1257名企业家、乡贤及社会成功人士参与社会帮扶工作。xx友邦木业有限公司被县委统战部选派到xx镇担任企业帮扶牵头单位,作为县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自愿与xx镇贫困村杨店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今年春耕来临之际,该公司向xx镇杨店村有劳动能力、有耕地的2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61.5吨复合肥,并看望慰问了9户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帮扶物资折款达20多万元,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统一编制了乡镇、村扶贫政策宣传和脱贫攻坚示意图样板。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和贫困村都制作和张挂了脱贫攻坚示意图和政策宣传栏,实行了挂图作战,大多数贫困村村部设立了扶贫公告公示栏,同时,在人口居住集中处、交通道口、集市等场合悬挂、张贴、刷写了大量永久性的脱贫攻坚宣传口号和标语;县电视台开设了《聚焦精准扶贫》专题;《今日xx》设立了《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齐心协力营造脱贫02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民心。
七、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县委、县政府承担县域内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承担本乡镇加快发展、贫困村达标、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贫困村支部书记,村长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112个县直单位分别承担行业扶贫和驻村帮扶责任,也向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扶贫开发s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全县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
八、2018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抢抓工作进度,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二)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县政府已在3月下旬正式同意县财政专项安排1000万元建立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基金。县邮政储蓄银行每年安排5000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规模,向建档立卡贫困发发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我办将联合县财政、县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确保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工程有序开展。
(三)积极探索到户增收新措施。2018年,我办将按照《xx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资金收益等扶贫新模式”的要求,将贫困户入股分红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专项扶贫产品,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贫困户自愿;锁定风险,稳定收益;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多措并举,广拓渠道四大原则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方案。目前,我县在定远乡xx村、xx村进行带资入股分红项目的立项工作,计划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可使130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得到分红收益。
(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脱贫人口目标任务。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3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和全市脱贫攻坚“x+x”工作格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相继接受了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蹲点调研,总结出“xx县模式”和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评估组对我县脱贫成效评估并获得了好评。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在xx县举行。xxxx万元彩票公益金项目落户xx县。xx县202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获省级成效奖,奖金xx万元。
1. 重精准,扎实开展两项工作。集中力量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全县核查退出xxxx人,新增xxxx人,修改xxxx人基本信息,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调换部分不能胜任的驻村工作队长。x月xx日,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在xx县召开,我县在会上就两项工作开展做了交流发言。x月xx日至xx日,县扶贫领导组邀请xx师范学院对全县精准识别、《扶贫手册》精细化填写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2. 压责任,强化扶贫力量。我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我县实际出台了“x+x+n”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签订责任书,县四个班子xx名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到贫困村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全县xx个乡镇均设立了扶贫工作站,村级扶贫专干已全部增设到位。县委书记和县长对重点村走访调研全覆盖。
3. 上项目,精准扶贫举措。建立了产业脱贫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编制项目xxx个,已投入扶贫项目资金x.xx亿元,实施项目xxx个。上半年,精准到户特色种养业安排xxxx万元,可实现带动xxxx户、xxxxx人稳步脱贫目标,目前xxxx万元到户项目和xxxx万元大户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已开始验收,资金正陆续打卡发放。下半年将整合省市县资金xxxx.x万元,主要用于产业扶贫,现计划已下达到乡镇,各乡镇正在筛选产业项目。加强“三资”管理,盘活集体资产助推村级脱贫出列,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xxxx万元,增长xxx%,同时对xx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已完工xx个、在建的xx个,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已建成户用光伏电站xxxx个,202x年下达的xxxx个户用光伏电站,正在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已发放贷款xxxx万元。
4. 聚合力,创新扶贫格局。今年以来,省直x家、市直xx家、县直xxx家、乡镇直xxx家单位参与包保,对全县xxx个村实行“双包”工作全覆盖。对xx个重点贫困村,由x家省直单位、xx家市直单位、xx家县直单位组成工作队,驻村重点帮扶;确定工作队员xxx人,其中工作队长xx人,工作队队长同时兼任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对其余xxx个非重点贫困村,包村单位选派扶贫联络员。实行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干部包户,全县所有贫困户,都有明确的帮扶人;开展“百社帮千户”活动,已有xx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xxxx户贫困户签定了帮扶协议。县政府按照省直单位和部门帮扶xx县事项,落实了推进对接事项的牵头县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和有关乡镇,确保帮扶项目对接有序有力。x月xx日,副省长、致公党xx省委主委xx率全省致公党中层以上党员xx余人,到正阳关镇谭套村进村入户,开展慰问和义诊。x月xx日至xx日,市工商联组织xx家民营企业与我县xx个重点贫困村对接见面,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
5. 严考核,确保扶贫实效。率先在全省出台乡镇、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月例会、季调度、年总评”的考核工作机制。x月x日-x日,已完成乡镇一季度脱贫成效考核。x月x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县扶贫开发领导组扩大会议,通报了第一季度乡镇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x月x日-x日,已对全县xx个乡镇第二季度和县直单位半年脱贫攻坚成效进行了考核。x月x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由千余人参加的全县强化党政正职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谈心谈话暨第二季度考核点评大会。这次大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xx县扶贫史上从来都没过的。会议通报了乡镇第二季度和县直单位半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x月xx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召开会议,通报第三方专项评估结果,总结分析我县脱贫攻坚成效和形势,落实省委、省政府x月份印发考核办法,经对比,我县已出台的考核办法内容更为具体、考核结果运用更加严格,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xx月x日-xx日,已完成乡镇第三季度脱贫成效考核。目前,我县已召开x次扶贫开发领导组全体成员会议,出台了相应的会议纪要和扶贫领导组议事规则,形成了扶贫开发领导组统揽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6. 高标准,编制脱贫规划。投入xxx万元,围绕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壮大集体经济,统一招标,编制完成了xx个重点贫困村规划;投资xx万元编制xx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做到脱贫工作有规可依。
7. 重规范,配合完成国家级评估调研。x月x日至x日,国务院扶贫办抽调中国科学院xx名由教授和博士生组成的评估组,对我县202x年精准脱贫工作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评估组抽查了我县x个乡镇、x个村的xxx户贫困户作为样本户,进行卫星定位、现场录音录像,对脱贫成效开展评估。这次评估由第三方独立完成,整个过程顺利,体现了真实性、可靠性。评估结束后,评估反馈的意见是:xx县建档立卡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都是较高的。x月x日-x月xx日,农业部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xx一行到我县xx、xx等乡镇开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解楚xx养羊合作社、xx华欣蔬菜专业合作社、复兴家庭农场、丰乐草莓种植基地和立田水产养殖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脱贫情况,看到了“百社帮千户”活动在带动贫困户真脱贫中所起的助推作用,总结出“xx县模式”,为国家实施产业扶贫提供参考。
8. 开展202x年精准脱贫核查月活动。从xx月xx日至xx月xx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202x年精准脱贫核查月活动,对全县202x年脱贫户进行脱贫成效核查,了解其致贫原因、识别程序、帮扶措施、帮扶成效、脱贫标准达成情况,为精准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4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加大了帮扶力度,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现将粮食局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同德乡九头湾村地处xx、射洪、盐亭三县交界处,属我县的三边乡村,距离县城35公里,距乡场镇3公里。占地面积1113亩,其中:耕地面积601亩、林地和非耕地面积512亩。全村共十个社,总人口276户773人,其中贫困人口63户129人。属省级贫困村,为20xx年预脱贫村,全年退出贫困人口11户22人。主要产业是:乡村旅游、青花椒种植、中晚熟柑橘种植、乌鱼养殖等。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帮扶职责。全力督促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次,科级干部每年到村开展工作次数不少于12次,主要负责人全年到村次数不少于6次。20xx年,帮扶干部人均到村开展扶贫工作14次,主要负责人到村8次,及时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并督促帮扶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进度。
(二)壮大帮扶队伍。按照上级要求,我局在已选派一名第一书记的情况下,又增派一名工作人员,作为驻村工作队成员,从而壮大了驻村工作队伍,保障了驻村工作力量。
(三)加大帮扶力度。落实产业帮扶资金6万元,用于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协助落实县级领导帮扶资金10万元。
(四)加大指导力度。全局对九头湾村的队伍建设、年度规划、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共反馈可行性意见和建议8条。
(五)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全年用于“一对一”帮扶资金3.4万元。一是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慰问特困户15户,共计0.45万元;二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0.2万元;三是开展“一对一”走访帮扶活动,给全村在家群众送食用油150桶、优质大米300袋,共计2.75万元。
三、主要成效
1.完成整村脱贫摘帽任务。贫困发生率为0.9%,低于3%;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达到14元。硬化村、社和便民路、产业路2.5公里,实现村通、社通、户通;建成村卫生室51.2㎡;建成文化活动室60.5㎡,藏有各类书籍1700余册;网络、广播实现全村通。
2.实现10户21人(8月死亡1户1人)脱贫。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做到了人人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和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家家户户通电,有网络、电视。
3.做到了识别精准。今年新增贫困户3户7人,均属重病残疾户。
4.完成农渠改造2.3公里。
5.共种植青花椒300亩。
6.完成产业填充工作,新种中晚熟柑橘105亩。
7.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处,做到全村户户饮用自来水。
8.新建健身场2处、篮球场450㎡。
9.对两个社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受益36户。
10.易地搬迁23户,危房改造25户。
11.养小家禽养殖5000余只,新建家禽鹏舍26个。
12.全村电力农网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明年元月全面竣工。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措施
虽然我局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争取项目和产业发展资金的力度还不够;二是贫困户对发展产业的愿望不够强烈,还需强化引导等。
针对问题,我局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继续加强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活动,不脱贫不脱钩;二是针对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壮大产业,增加收入;三是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和资金。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5
一是紧抓脱贫任务。
我镇现有在册贫困人口205户387人,今年县下达我镇脱贫任务230人。在认真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和多次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确定我镇20xx年拟脱贫户104户234人,一般贫困户7户,低保贫困户55户,五保贫困户42户(其中集中供养五保户1x户1x人,另有2户拟进入敬老院),易地搬迁20户,危房改造27户,各村对照县级表格逐一填写,对照表格逐项落实,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二是强化帮扶措施。
目前我镇第一批产业发展已经开始验收,在4月中旬完成镇内第一批产业验收工作;在雨露计划申报中,截止4月2日为我镇19位中职高职学生申请了雨露计划补助,在5月之前完成30户中职高中雨露计划申报工作;截止本月2日,78户贫困户利用小额贷款197.5万元发展了产业。
20xx年我镇20xx-20xx年申报了62个项目,申报扶贫资金1558.84万元,目前下达我镇20xx年产业扶贫项目46万元。
三是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20xx年我镇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共搬迁20户61人,在烂泥坳和古桥畈安置点进行续建,烂泥坳安置点安置8户25人,古桥畈安置2户8人,新建落儿岭安置点安置5户13人,新建祝家铺安置点安置5户15人,现在所有安置点都已经开工,落儿岭安置点有2户主体完工,古桥畈安置点有1户已经入住,烂泥坳安置点有1户已经入住。
四是严格干部走访纪律。
在安徽扶贫app管理上,3月中下旬,县扶贫移民局反馈我镇走访条数35条,112名帮扶干部在3月最后5天时间了更新了317条帮扶日志。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6
区发改委根据区委、区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积极做好扶贫项目的谋划、编制和争取工作,全力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委20xx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脱贫工作总结
1、更新完善区项目库
依据全区“十三五”扶贫总体规划,围绕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根据全区扶贫工作年度计划安排,在年初,我委积极配合区扶贫开发局,指导乡镇更新完善扶贫项目库,并与乡镇和区直主管部门进行充分对接,经过几上几下,更新和完善了20xx年区级扶贫工程项目库;各乡镇和区直主管部门分别建立分级项目库,明确项目内容、安排时间、责任主体,并通过项目筛选(决策)程序,定期开展项目论证、核查、清理和调整,提高库内项目的精准性、可操作性。
2、全面做好扶贫帮扶
20xx年我委继续结对帮扶分路口镇古城村(28户78人,全部脱贫)、新河村(28户78人,已脱贫25户66人,20xx年拟脱贫3户12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结对帮扶罗集乡储渡村(57户,全部脱贫),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结对帮扶苏埠镇黄莲村(3户,全部脱贫)、石板冲乡陶冲村(8户,全部脱贫)、龙湖村(15户,已脱贫12户,20xx年拟脱贫3户)、林湾村(8户,已脱贫7户,20xx年拟脱贫1户),物价局结对帮扶青山乡戚塘村(44户,已全部脱贫),帮助各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巩固脱贫成效。20xx年春节前夕,我委为古城村包保的28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8400元,为新河村包保的28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8400元,六一前夕为古城村7名贫困儿童送去慰问金1400元,为古城村新建大罗路争取到包河区发改局帮扶资金20万元,为新河村安排节能资金5万元用于建设新河村村部至郑南路路灯亮化工程,20xx年底为新河村安排移民后扶资金46万元新建的的农民文化广场也完工投入运行,极大满足了该村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物价局在春节前夕为固镇镇梁郢村贫困户送去慰问金1万元,为青山乡戚塘村78户贫困户(物价局包保44户)送去慰问金2万元。我委及委属各单位所帮扶的20xx年拟贫困户在20xx年底均实现了脱贫,脱贫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精准。20xx年,我委继续组织机关及委属各单位帮扶干部对所有结对帮扶村包保的已脱贫户每季度开展不少于一次入户走访活动,对未脱贫的贫困户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入户走访活动,深入了解所包保户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听取并记录他们的诉求,按照“一户一法”的原则,制定具体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巩固已脱贫户脱贫成果,帮助未脱贫户精准脱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3、积极协调结对帮扶
根据xx区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安排,xx区发改委与包河区发改局紧密联系,积极协调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一是加强与结对帮扶单位的联系。发改委坚持定期与包河区发改局联系,积极邀请其组织有关企业来找我区考察洽谈具体帮扶项目。下一步还要进行加强联系,多谋划一些有合作可能性大的帮扶项目。二是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虽然多次联系沟通,谋划了几个帮扶项目,但推动进度不快。下一步视情再次前往包河区发改局邀请其及相关企业来区洽谈投资具体项目,实现帮扶成效。
4、扎实推动以工代赈
20xx年xx区以工代赈项目共3个150万元,计划硬化渠道770米,新建渠道护坡593米,拆除重建滚水坝1座。目前滚水坝拆除重建工程已完工,其他2个项目均已开工,预计9月底可以完工。
5、认真做好扶贫领域招投标工作
由于扶贫领域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招投标工作的及时开展至关重要。为推动扶贫领域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障扶贫及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强化了责任落实,制定工作措施,明确责任人,细化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做到每个交易环节责任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制度,规范招标投标工作秩序及监督人员、评标人员和中心工作人员行为;优化服务环境,强化创新意识,深入挖掘行业服务内涵,及时与招标单位联系与协调,进一步提升服务举措,切实为项目推进办实事、解难事,提高工作效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脱贫攻坚工作是近几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xx区发改委将坚决执行全区的扶贫工作部署,按照扶贫攻坚路线图,领导带头,全体跟进,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2、统筹兼顾,抓好落实。通过整合全区项目资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在扶贫攻坚上形成合力,既要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基础,又要积极推进产业开发项目,实现产业脱贫。
3、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区发改委按照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总结提高,在项目争取力度上再加大,项目规划再精细,在项目扶贫上再深入,在服务能力上再提升,为巩固我区脱贫摘帽成果尽力尽责。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