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教案,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优质的教案能帮助我们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美术青团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1
活动目标:
1、用仰望的方法看树林,感受仰望时高高的大树伸向天空所带来的独特视角的美。
2、尝试表现仰望的树画面布局。
活动准备:
1、配乐PPT。
2、蜡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桶、水粉笔、树枝与泡沫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感受仰望的树林与平视树林的区别
1、昨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外面的小树林拍了一些照片回来。李老师今天把它们都带来了,你们看。
2、仰望的树与平视的树的区别。
(1)出示仰望与平视的对比图。你觉得这一幅是什么角度拍到的?这幅又是什么角度拍到的?你做做动作看。
小结:眼睛平平的往前看叫做平视,抬起头眼睛从下往上抬头看我们有个好听的词叫“仰望”。
(2)提问:仰望拍到的树和平视拍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平视的树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仰望看到的树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
小结:原来仰望的树有可能从上面伸向天空,也可能从上面伸向天空,还可能从左边伸向天空,从右边伸向天空。
二、仰望的树的画面格局
1、树干从四周向中间围拢格局。
仰望的树还能从哪个方向伸出来和天空合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树是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的?
小结:原来仰望的树还可以从斜的角落里伸向天空,它想从四面八方伸出来把天空团团围住。
2、中间留白。
可是天空有点不高兴了,说好的合照,但这些树把它的脸都挡住了,于是李老师又用仰望的方法重新给树和天空拍了一张合照。哇!你发现了什么?(天空露出了笑脸)
你能摆出这样一幅树和天空的合照吗?怎么摆才能让树把天空围成一圈而且还能中间的天空露出来呢?请你四个人一组去试试看。
小结:天空可真高兴,小树们都围绕着它,而且你们都让它的脸露出来了。3、仰望的树的细节。(树枝、树干、树叶颜色)(1)树干的由粗到细的特征还有很多树想和天空合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漂亮么?哪里很漂亮?树干有个小秘密你有没有发现?树干越伸向中间的天空,树干怎么了?慢慢变细了还是变粗了?
小结:树干越伸向中间的天空,离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远,树干越变越细了。
(2)树叶做画形式
再来看一张,哇!茂密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会用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表示这些树叶呢?你会用什么方法画这些树叶呢?
小结:仰望的树树叶密密麻麻的,可以用点彩法多选几种颜色画树叶让我们的画面更美。
三、自主做画
仰望的树林可真美呀!你们想不想把天空与树的合影画下来?
做画工具介绍: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蜡笔、纸、水粉笔和颜料,请小朋友们用蜡笔画树干,用水粉笔画树叶,找一个空的位置去画仰望的树吧!
四、欣赏作品
仰望的树的画展。你喜欢那幅仰望的树?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师:仰望时看到的树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不一样的美丽,让我们再去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仰望时看到的情景与平视时看到的不一样。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米”字格,学习折叠长方形纸成“米”字线。
2、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物体或点线作纹样,用对称的方法装饰“米”字格。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范例画一张;“米”字一张;教师操作材料一份;蜡笔、白纸幼儿人手一份;
2、课前让幼儿初步了解对称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字?(出示“米”字)
这个“米”字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它把自己藏到了图画里。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很快地把它找出来。
这里大大的“米”字把纸分成了一格一格,我们把它叫做“米”字格。
二、图形刺激: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讲解“米”字形的折法。
师:那这“米”字格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先把纸的长边对折一次,短边对折一次打开,用蜡笔沿折痕画出来,两条线交叉有一个中心,四角向
中心画直直的斜线,这样纸上就出现了一个“米”字。
2、教师讲解示范“米”字格的装饰方法。
①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对称装饰的方法。
提问:“米” 字格都画了些什么?(雨伞、太阳……)
它们的图案都是怎么样的?(对称)
师:魔幻“米”字格的奇特就在于,两条交叉线形成的两个格子里的装饰图案和颜色是相同的,这两格的装饰就是对称装饰。
②教师示范对称装饰。
三、想象创造。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首先画好米字格,然后进行对称装饰。涂色时选择鲜艳的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可以把纸转动着进行绘画装饰。小朋友可以画一些自己
喜欢的东西。
四、作品赏评。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展示角,相互进行欣赏和交流。
师:小朋友装饰的“米”字格都很漂亮,每个人都设计的不一样,并且学会了对称绘画的本领。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3
活动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特点,结合孩子日常经验,创造材料的神秘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及积极性,通过讨论用什么画画为主题,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题材的展示,让幼儿讨论如何作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
2、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作。
3、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料、桌布、棉绳和夜空背景图
活动重点
可以用棉绳蘸不同颜色来表现夜空烟花。
活动难点
掌握技能技巧,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二、熟悉材料:
提问:这张深蓝色的纸,让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展开想象,教师给予认同和
鼓励。用什么画画?画画材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你愿意尝试吗
三、教师示范:
儿歌导入:“拿起小线绳,蘸一蘸,躺下来,拉一下。”请个别幼儿示范。师:“这么多线条,这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烟花。“人们什么时候放烟花?放烟花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提醒幼儿在放烟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让爸爸妈妈来放,小朋友要站远一点观看。
四、幼儿操作: 鼓励换色,鼓励构图丰满,教师提升式总结:愿意换色,说明你心中已有想法了!只要你心中觉得美,那一定是最美的。注意不要让颜色宝宝跑到你身上来。
五、欣赏与联想:
将幼儿作品展示,问:“孩子们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什么词来表达呢?”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线条的变化产生的美感,体验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结合季节开展此活动,带幼儿到户外去春游,了解春天的特征。
物质准备:一副春天的公园图,纸,笔等。配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老师:春天来到了,公园里是什么样子的?(调动原有经验)
2、创意示范,感受怍品美。
(重点环节)老师边讲述边范画:(配乐)小线条也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它走啊走,看到了小树叶,它高兴地转了个圈,跳了个舞;他看到小花朵、小河、小草……小线条真高兴啊。(给幼儿以美的艺术享受)提问:小线条看到了什么?他们都藏在了画的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实物与线条组成的图案相联系,充分发挥想象)提问:想—想小线条在公园里还看到了什么?
3、幼儿作画,大胆表现。
(难点环节)老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活动延伸:
作品分享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5
活动目标:
1.观察梳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梳子画下来。
2.大胆地刻画梳子。
3.喜欢用粗细不同线条装饰梳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整体观察
1.教师: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梳子)你在哪里见过梳子?
2.梳子由哪些部分组成?(梳背、梳齿、梳柄)它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二)局部观察
1.师:这是梳子的什么部分,它看起来像什么?
2.这又是梳子的什么部分呢,这样的梳子像什么?
3.出示多种不同样子的梳子,梳子的什么部分变了?
4.这一个梳子像什么呢?
二、示范点拨
1.今天老师也来画一画梳子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梳子,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三、幼儿作画
要求:
1.把你看到的梳子画下来,注意线条的粗细搭配。
2.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学号写在画纸上,不会写的请老师帮忙
4.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四、互动评价
1.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梳子,你的梳子有什么独特之处?
2.同伴评价:你最欣赏哪个梳子?哪里画的最好?
3.教师肯定评价。(结合目标)
小结: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梳子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会手指印画以及添画技巧的基本技能,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手指印画。
2、知道不用脏手指乱印,作画后能及时将手擦干净。
3、能大胆运用模仿智力与创造智力。
活动准备:
水笔、印台、白纸、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今天,手指宝宝带来它的老朋友水彩笔,和一个新朋友——印台,它们一起来我们这里做客。”出示手指印画的工具,重点认识印台。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认识印台,来激发幼儿参与手指印画的兴趣。)
2、基本活动:
(1)学习按指印
老师伸出无名指,醮上颜色,在示范用纸上用力压一下,留下一个指印,提
问:“你们看,老师的手指印像什么?”
(此环节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讨论、交流,感受替换想象法的有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记忆智力、想象智力和创造智力等。)
(2)学习添画
出示水彩笔,教师根据幼儿刚才的回答进行添画,简笔画出物品的基本特征。
比如:跳舞的小人,毛毛虫、花、小鸡等。
(幼儿在观察老师把指印添画成小人,毛毛虫等的时候,会对指印添画
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环节设计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智力、模仿智力、和想象智力。)
(3)交代要求,让幼儿表现和创造。
师:小朋友们的创意都很棒!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想出许多你喜
欢的东西来,在做的时候要注意随时擦干净手指。(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
(让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作品,大胆创造想象,构思,实施自己的作品,
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智力、记忆智力、和模仿智力。)
评价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继续想象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
(让幼儿在实施完作品之后,回到家能在父母的引导下,继续展开想象,让孩子的想象智力得到更大满足和锻炼。)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7
设计意图: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历史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有关青花瓷的日常用品虽然很多,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清新,秀丽的设计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观察和交流为基础,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孩子认识青花瓷,了解其特点,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设计有关青花瓷元素的作品,从中感受青花纹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纹样装饰特点,感受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用连续的线条或者花纹设计一件青花纹样的作品。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了解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是连续的,有规律的。
难点:
运用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进行设计创作。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
2. 白色待装饰的材料若干,蓝色记号笔若干
3. 古典音乐
4. 青花瓷展区布置
5. 幼儿知识储备: 运用点、线画花纹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China 是什么意思吗?”
师:“China 除了表示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瓷器。”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各种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纹样和用色特点。
3.观看视频,了解白色底蓝色花纹是青花瓷的图案特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二.观看实物和幻灯片,欣赏并了解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
对比青花瓷实物,观看幻灯片,和幼儿共同探讨青花纹样的特点是有一定规律的,连续的。
1.第一次对比(出示两个盘子,一个是普通白色,一个是青花瓷盘)
师:“这两个盘子哪个是青花瓷盘?为什么?”
师:“花纹在哪儿?”
师:“哦。盘子边缘有蓝色的花纹,那这些花纹有什么规律呢?”
师:“一朵大花,一朵小花,这些花纹是有一定规律的,连续的排列。”2.第二次对比(出示两个盘子,一个是边缘有花纹,一个是中间也有花纹的)
师:“快看,我这还有一个青花瓷盘,这个是青花瓷盘吗?这两个都是青花瓷盘,可是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恩,青花瓷盘不单单在盘边有装饰,在中心也可以添加图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先来看看边缘的花纹,也是有规律的连续的,那大一些的图案放在了哪里?--中间
3.展示瓷瓶(播放幻灯)
师:“青花瓷不仅仅有盘子,还有什么呢?”
师:“瓶口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师:“哪里还有有规律的,连续的花纹?”
师:“设计师大块的图案放到了哪里呀?”
“对,在整个瓶子最突出的地方绘画大面积的图案”
三.观看幻灯片,展示人们将青花瓷纹样在现代中的运用,引导幼儿进行设计。
四.运用青花瓷的装饰花纹的特点进行图案设计(伴随音乐)
1.请幼儿运用青花瓷的装饰花纹的特点在设计图纸上设计青花纹样。
2.教师指导,并将幼儿的设计图在展板上展示。
3.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并互相讨论
五.运用青花瓷的特点进行设计创作。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利用青花纹样的特点进行设计。
2.幼儿展示作品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夸张的手法改变笔的外形特点,引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2.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体验表现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方形的黑卡纸、淡绿色卡纸、红色卡纸。
2.背景图、银笔、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
3.幼儿需具备一些线描画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出铅笔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银笔、水彩笔、勾线笔)
它们是可爱的笔先生。笔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笔先生能帮助我们写字画画,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2.引发对铅笔外形的关注
你们看,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笔先生画了许多漂亮的图画,它们心里真高兴啊。
可是有一天,银笔先生说:“我画的画都很漂亮,可是我却长得义细又长,普普通通,
如果我能变得像这些图画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
二、仔细观察铅笔的变化,激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1.师范笔的变化方式
范例1(长颈鹿基本形状)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银笔先生,银笔先生,你来变变我行吗?”呦,是谁在说话啊?银笔先生回头一看,原来是长颈鹿。
银笔先生说:“变成长颈鹿当然好,可是我能变成长颈鹿的样子吗?”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长颈鹿什么部分和银笔先生长得很像?(追问:长颈鹿的脖子是什么样子?银笔先生呢?)
长颈鹿说:“银笔先生,你只要变成的我脖子,然后再加上头、身体,不就能变成一支长颈鹿笔了吗?”
我们先请银笔来变一变?(出示范例1)
范例2(细节添加)
哇,真的变成功了,银笔说:“现在我是一支长颈鹿笔啦,谢谢长颈鹿,也谢谢小朋友帮忙。”
长颈鹿连忙说:“不用谢,我的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如果你再添上一些花纹的话,一定会更漂亮的。”(追问:在长颈鹿笔的哪些地方可以加上花纹?)
在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下,银笔先生一定越来越漂亮了。(出示范例2)
范例3(涂色)
银笔先生真高兴啊,它还想再给自己加上一些花纹。突然听到蜡笔先生说:“银笔先生,你已经画了半天了,很辛苦了,让我来帮帮你吧:”
蜡笔先生能帮忙吗?蜡笔可以涂在什么她方?
蜡笔小心翼翼地在旁边涂,一点也没有碰到银笔先生的身体。
2.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
看到银笔先生变得这么漂亮,图画里的朋友都吵着说:“快来变我吧,快来变我吧。”
小朋友,请你找一找,笔先生还能变成什么呢?
引导问题:什么部分能够变成笔呢?
哪里也是细细长长的呢?
站着变还是躺着变?
一银笔先生可以变出那么多的花样,水彩笔、勾线笔,都想来变一变了:,
(孩子依次回答)
三、讲解绘画过程
笔先生平时帮助我们画了许多图画,今天我们也来帮帮它们,好吗?如果你是笔先生,你想变一支什么笔?
在小朋友桌上,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笔套,我们先找到笔套上的点。竖着变,圆点向上;然后大家把想变的笔画下来,完成以后,我们把笔套套在笔先生的身上,漂亮的造型笔就变好了。
四、分享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
请小朋友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支什么笔?我们一起数一数,今天究竟变了几种笔?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 制作青团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