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教案参考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精心设计的教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前备好教案,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应对各种情况,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品德的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品德的教案参考6篇

品德的教案篇1

一、 复习目标:(同下)

二、 自学活动:

1、 学会理解他人;(1)人们之间需要理解(2)尊重、善意和沟通

2、 宽容的重要性;(1)宽容的内涵(2)宽容的意义(3)宽容要坚持原则

3、 学会如何宽容他人;

4、 欣赏和赞美的艺术(1)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2)欣赏他人的含义(3)欣赏的地位(4)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5)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6)赞美的艺术

5、 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面对竞争;(1)竞争是前进的动力(2)竞争压力的作用(3)如何正确应对竞争的压力(4)中学生应对竞争压力的正确做法

6、 培养合作精神。(1)社会生活离不开团结合作(2)合作是一种能力(3)如何处理好竞争 与合作

三、 练习验收:

1、 王老师因工作病倒了,小李、小张和小丁商量带些水果去看望老师。可是有的'同学认为他们这是“拍马屁”。对此,小李决定放弃看望老师的打算。小张非常不高兴,还和同学拌嘴。小丁却善意地向这些同学说明:王老师是为了我们而累病的,我们不是都很关心王老师吗?我想我们应该一起去。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三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2、 只有你有心,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每一个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每一个人也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请记录一次你赞美别人的经历及一次别人赞美你的经历。

(1) 我赞美他(她):

(2) 我赞美的话是:

(3) 对方的反应是:

(4) 我的感受:

(5) 赞美我的是:

(6) 他(她)赞美我的话:

(7) 我的感受是:

(8) 这两次赞美经历,给我的启示:

3、 材料一: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竞争。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通过竞争,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思维不断产生,进而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断向更高的阶段迈进。因此,现代社会喜欢竞争,鼓励通过竞争调动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充分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世界一体化,地球成村庄,合作必不可少,学会合作非常重要。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国的863高科技计划,人类基因组图谱等等无一不是数百名乃至数千名科学家、工程师联合攻关、协同合作的结果。在经济领域,亚洲经合组织、世界经合组织、欧盟、东盟均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没有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几乎是无法想象的。针对上述材料,有的同学认为竞争比合作更有利于发展,有的同学认为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发展。我们班开辩论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辩论主题:(2)辩论程序:(3)拟定正方和反方的辩题:(4)请你任选一方,并提出辩论提纲:

四、 中考要求:

1、 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理解他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宽容他人,培养宽容的精神;

2、 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征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

3、 认识竞争,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面对竞争,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锻炼能够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认识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锻炼合作能力和技巧,形成合作意识。

品德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较特殊的事情。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考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

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品德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的基本含义。

2、懂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

情感

1、愿意做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二框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本课教育是在的中年级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1、“美德”的含义。

2、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现代社会更需要。

4、要从小培养的品质。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述说”(课文前)意在让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的内容,再联系一些自己的具体实例,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使学生对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栏目二“述说”(课文后)意在巩固本课所讲观点。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的意义。

栏目三“讨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分辨、评议,明辩是非对错。

栏目四“评议”安排两个题,用意有两个:一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补充,本课教学在行为目标上提出要引导学生说话、做事表里如一,当着人和背着人一样,承诺时要实事求是,并努力兑现。课文中对这方面没有详细讲解,在此有一个明确认识;再一个就是,通过评议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人们喜欢什么人,厌恶什么人,使学生产生努力做一个的人的愿望。

教法建议:

1、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方面的.实例,课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要尽可能的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

3、教学中,一定要利用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的好处以及不的危害。

4、课上,教师、学生在介绍资料时,可以将资料制成网页,用网页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

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季布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从而使我们懂得: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

二、学习新课引出观点

1、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见扩展资料)

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是立人之本。)

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出示投影片:课文第三小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2、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故事》

提问:在许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同仁堂药店销售却直线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讲:飞机送面团

提问:用一架飞机送一些不值钱的面团值得吗?(学生讨论)

小结:的确送货物的价值还不及飞机运输费的十分之一。弗尔塞克总裁说:"我们宁可赔偿高额的运输费,也不可中断小供销点的供货,飞机给我们送去的不仅是几百公斤的生面团,而是多米诺皮公司的信誉!信誉!

该公司视信誉为生命,世界公认,有一年,多米诺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尔发生了一次中止供货事件,公司买回了1000多个只在悼念死者时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体员工都佩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此表示对这类不幸事件的哀悼。

投影课文第四小节第一句话,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小结: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是立足根本。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

2、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组汇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追问:谁都知道应当,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3、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

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深化观点

1、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学生结合自己个人实际,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对观点的体会。)

2、请同学们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1:课后讨论题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品质最可贵;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一时取得好成绩,也不光彩。不仅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2:课后讨论题2

(使学生懂得"讲信用要有原则"的道理。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看问题容易绝对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讲信用一定要与诚实联系在一起。)

板书:在小事上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3:课后讨论题3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复杂的。关心、体贴他人,灵活处事,善意的谎话,也是可以谅解的。)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3、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为同学们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

四、运用观点指导行为

1、看录像1(课后评议1)

你喜欢和谁交朋友?你会对小华或小明说些什么?

2、看录像2(课后评议2)

如果你是张涛或方申,你会怎样做?

3、学习这课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说一说真实的心里话,谈谈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真实的想法。)

4、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总结全课。

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板书设计:

为人之本从小时候培养

社会需要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

探究活动

1、继续调查关于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你认为对一个人来说重要吗?请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5、收集靠信誉求生存的商家或企业的事迹,将给同学们听。

6、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谈收获)

品德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经历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

行为与习惯:学生有表现自己整理物品的愿望,并能经常性的整理自己的物品,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整理物品的好处,认识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体会整理物品后的愉快心情。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与日常用品。

活动难点:坚持整理,养成习惯。

活动准备:

书包、课程表、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小巧的手,你都用这双小巧的手做过什么呢?(指名说)

3、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这么厉害为么能干,那你自己整理过书包么?你是怎么整理的?(自由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自己会整理》。

4、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整理书包的或者爸爸妈妈是怎么帮助你整理书包的?(自由说)

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说出这么多整理书包的好方法,你们想实际做一做吗? (领着做)。

品德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

品德的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1、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2、交往讲艺术。

教学方法

探讨式学习法、启发式、自主式、案例分析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往伴一生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

2、认识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阅读《孟杰的故事》。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人生离不开交??

2、学生看p32图,思考:我们在学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结合实际说说。然后讨

论: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3、举列说明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长的真实案例。如“狼孩”的故事。

4、归纳: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完成p34“填一填”

6、各自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

7、板书: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8、说一说:文中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图中人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9、共同归纳: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10、阅读《雁南的故事》,讨论: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

11、各小组发言。然后归纳: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12、朗读萧伯纳的名言。然后完成p35填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

13、师生共同归纳:交往中我们的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但要谨慎择友,多交益友。

14、参加“人在旅途”模拟活动。活动后请想想:

a、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b、当自己处在孤立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认识人生离不开交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学要求

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教学难点

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邻里→学校→社区→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点头之交

3、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将来: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然后讨论:

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要求

1、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2、认识交往的原则

教学重点

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难点

理解交往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文明交往礼为先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阅读材料,然后思考并讨论:

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

对后一位患者的行为作何评价?

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然后归纳: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

2、朗读“礼貌用语”。

二、交往礼仪三原则

1、阅读萧伯纳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平等侍人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

学生阅读《山谷的回答》,思考:这则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师生共同归纳: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

2、阅读小材料《三国演义》,分析:周瑜不抱成见,宽容地对待程普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总结发言,归纳: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3、完成p46填空,然后互相交流。

三、阅读相关链接“文明礼仪常识”。

四、小结:各小组发言,班长总结。

五、作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按要求规范自己的仪态举止。

品德的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品德之星主要事迹7篇

四品德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四品德教学工作总结5篇

四品德教学工作总结通用7篇

四年级品德工作总结8篇

思想品德教师工作总结8篇

品德自我鉴定范文5篇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总结模板7篇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总结8篇

品德自我鉴定书范文8篇

品德的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