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1.知道课间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跃思维,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2.在生活中注意体会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学情分析: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课间十分钟就是他们的天下。本节课就是要让他们了解在课间十分钟里,应该如何玩,除了玩还应做什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学
教学重点:知道课间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跃思维,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注意体会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教学关键:知道课间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跃思维,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教学程序:(写清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观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了解十分钟的含义。
1.用课件出示两个小主题人物正在看课程表。设计提问:
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
这样的课程表你会看吗?
2.出示本班的课程表。设计提问:
说说我们班今天的课程表中安排了什么课?
这些课在时间上是怎样安排的呢?
3.出示作息时间表。设计提问:
从这个表里,你发现了什么?
这十分钟是用来做什么的,你知道吗?为什么要为同学们安排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呢?
4.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5.你知道课间十分钟里小朋友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6.你喜欢课间十分钟吗?为什么?
二、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看、想、说、演课文。设计提问: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
2.课文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这些游戏你玩过吗?
3.你在课间十分钟里还做过哪些游戏?
哪一次你玩得最高兴?谁能说一说当时的情景,也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当时的快乐,好吗?
三、实践体验
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1.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尽情玩十分钟。
2.说说刚才你是怎么玩的?
在做游戏时,老师发现你们玩得非常开心,但也有玩得不开心
的,能说说原因吗?
3.怎样玩大家才能都开心?
4.学生共同约定游戏规则。
5.再到操场上尽情玩十分钟。
四、儿歌总结
铃声响,下课了,我们快步出课堂,
楼内轻声靠右行,游戏活动在操场,
拍皮球,跳长绳,踢毽子,捉迷藏,
安全第一要牢记,玩得开心精神爽。
家庭作业:思考变废为宝的好点子。
板书设计:开心十分钟
铃声响,下课了,我们快步出课堂,
楼内轻声靠右行,游戏活动在操场,
拍皮球,跳长绳,踢毽子,捉迷藏,
安全第一要牢记,玩得开心精神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2
主题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
活动准备:
老师:录像带、抹布、备忘表、扫帚、衣服。
活动课时:2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我的学校生活要这样
1、讨论:(1)上学2周,你觉得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老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要谈谈、学学我们小学生应该在学校怎样做,在家里怎样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所为。
2、学习小学生守则。(教室两旁挂的守则就够了。)
3、老师:说了这么多,下面咱们来看看具体的行为表现。(放录像,或者是看书p12—15页的内容。)
4、老师:除了遵守课堂纪律,搞好学习,我们小学生还要学会劳动。你会劳动吗?劳动是什么呢?(就是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
(1)学生示范劳动。
(2)看附页p62纠正错误的劳动方法。
(3)老师示范劳动。(班级打扫卫生的方法)
(4)小结:不仅在学校,我们要劳动;在家里,我们也要做力
所能及的家务活。下节课,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劳动情况。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活动案例二我们的家庭生活要这样做
1、检查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1)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想想上节课我们都讲了哪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2)考察劳动技能是否掌握。
2、老师:上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小学生在家里应该怎样做?
(1)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看看书上提示是什么?p13页,哪些事情应该我们做?
(3)“叠被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洗脸刷牙……”你会吗?请小朋友上讲台做。
(4)先示范“穿衣服”。(2—3名学生演示)
(5)再示范“整理书包”。(2—3名学生演示,老师示范,全班做)
3、学写上学备忘录。
(1)看书讲“明明上学的故事”。
(2)讨论虽然明明知道这样做,可是他每天上学时总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事情应该什么时候怎样做才不会乱套?(学生自由作答)
(3)老师教学生写“上学备忘录”。
我的上学备忘录
早上:7:00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
7:15—7:30吃早饭
7:30上学(背书包、带红领巾、水瓶)
中午:12:00—12:30拿饭盒吃午餐
12:30—13:30午休
下午:1、写作业。(回家后)
2、收拾书包、看课表准备明天的书和作业本。
3、看动画片。
4、睡觉前,检查书包、衣服、闹钟。
(4)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上学备忘录”。
(5)老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床前贴好上学备忘录,书桌前贴好课表、时间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序地做好每天的事情,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4、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孩子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幸福的。
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准备:
投影片《儿歌》。学生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准备一个长鼻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长鼻子”出示
1、哭丧着脸的一名学生向老师诉苦—张出长鼻子了!
2、谈话—做什么错事了吗?
撒谎了!
你呀,真是个一个小皮诺曹!
活动(二)故事屋
1、老师讲故事《木偶奇遇记》
2、听完故事,你觉得皮诺曹怎么样?
活动(三)“长鼻子”客星
1、讨论:如何去掉“长鼻子”?
2、交流:
-----只要改正说谎的'坏习惯,长鼻子就会变短了!
-----把橡皮泥拿掉,鼻子不就变短了吗?
-----……
3、对话,通过同学们与“长鼻子”同学的对话,展示学生帮助“长鼻子”的过程。
活动(四)皮诺曹剧场
1、过渡:老毛病又犯了!
2、指
3、学生演
4、提问
第二课时
活动(五)你乐我也乐
祝贺“长鼻子”同学恢复正常。
活动(六)--小小故事会
1、说谎的坏习惯尽管很讨厌,但也不是不能远离,古往今来,有关诚实的故事太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好多故事,谁来讲故事?
2、是呀,诚实的人是会得到人们的赞许。书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大家读一读,前后座位也可以演一演。
3、出示投影,指导学生读《儿歌》
活动(七)--我看“成长的烦恼”
1、虽然,同学们都知道说谎话,害处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但实际上,大家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还会犹豫,比如---吃药。
2、最怕吃药的盼盼就遇到难题了。同学们,看看书上的两幅图,要是你,你会怎样做?
活动(八)--为假“长鼻子”平反。
1、过渡: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确实不易。所幸**同学已经改掉了。
不过,有一点要宣布,要为***同学恢复名誉!**同学为了让大家上好这一刻,特意扮演了一个说谎的角色,让我们向他表示感谢!让我们每个同学远离“长鼻子”!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看木偶表演,理解故事中狼的狡猾和大公鸡的机智,知道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
2.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来源复杂,大部分父母多是自由职业者或经商者,不可能有充裕、固定的时间照顾他们,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学生进行自我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这是其一。其二,一年级学生由幼儿园相对封闭的环境过渡到小学,相对独立、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环境复杂,社会上还有种种可能对学生造成身心危害的不安定因素,对他们进行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二)物质资料准备
1.事先排练好木偶表演。
2.准备活动中所需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看木偶表演“老狼和大公鸡”
1.教师藏在幕后,左右手分别执木偶老狼和大公鸡。学叫“喔喔喔――”
师:同学们,猜猜看这是谁的家门口?
生:大公鸡。
师:大公鸡站在自己家门口。“吧嗒!吧嗒!”谁过来了?
生:老狼。
一只老狼走了过来,说:“好朋友,你上哪儿去啊?”公鸡说:“看朋友去。”老狼说:“我们两个一起去好吗?”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条狗呢!”老狼一听夹着尾巴飞快地跑了。
学生拍手,哈哈大笑。从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结局,但对于故事中的动物对话并没有关注和理解。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认真听一听公鸡和狼之间的对话,想一想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表演处理人物对话时,教师有意停顿,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故事分析。
(1)师:老狼看见公鸡,它心里怎么想,嘴上又是怎么说的?
生1:老狼想一口吃掉公鸡,嘴上却说是“好朋友”。
生2:老狼很馋,心里想吃公鸡,可是它说得很好听,说公鸡是它的朋友。
生3:老狼做坏事,想的和说的不一样,会伪装。
师:这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可是老狼为什么要伪装呢?
生3:想骗个好印象。
生4:讨好公鸡,让公鸡相信它。
生5:麻痹公鸡,好让公鸡上当。
生6:想不费力吃掉公鸡。
师:这些说明老狼怎么样?
生1:很狡猾。
生2:很聪明。
话音未落,引起喧哗。个别学生握着拳头,强烈反对,发言的学生则满脸通红。
师:为什么不能说老狼聪明呢?
生:坏蛋出的是坏主意,只能用狡猾。聪明只能用在好人身上。
师:他这种说法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教师举手赞同。说老狼聪明的学生则似懂非懂地点头,一脸的迷茫。
(2)师:公鸡听了老狼的话相信吗?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生1(异口同声地):不信,肯定不信。
生2:老狼准没安好心。
生3:平时它老欺负小动物,我怎么会和它是好朋友?
生4:不怕,想个对付的办法。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条狗呢!
(3)师:老狼怎么样?公鸡聪明吗?
生:老狼很凶恶、狡猾。公鸡很机智。
师:你从哪里看出公鸡很机智?
生1:它小,它打不过老狼,可是它会动脑。老狼怕狗,公鸡就用狗来吓它。
生2:老狼很会骗人、伪装。公鸡非常聪明,它说和狗在一起,吓得老狼夹着尾巴逃跑了。
生3:公鸡没费事,就把老狼吓跑了。
3.师:老狼尽管凶恶、狡猾,但是大公鸡更加聪明、机智,它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真的很了不起。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二)情境表演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像老狼一样狡猾、凶恶的坏人,你能像那只聪明的大公鸡一样巧妙脱险吗?
生(群情激昂地回答):能!
教师读题,提示活动情境:
第一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第二题,放学路上;
第三题,带钥匙的孩子。
提出活动建议:
(1)读一读题目;
(2)议一议可能发生什么事;
(3)演一演对话,主要表现出坏蛋的狡猾和你的聪明机智。
活动方式:自由组合,到指定场地。
整个教室沸腾了,足足三分钟后才变得有秩序。从人员分布上看,近一半学生对第一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很感兴趣,选择其他两
题的人数几乎均等。无疑,教师将第一组的指导列为重点。
2.学生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由于人多,七嘴八舌,显得有点儿乱。看到学生谈兴正浓,教师并没打断,只是旁听。讲的情节大多是一人在家,有的是修水管的敲门、有的是查天然气的敲门、有的是找人的敲门……总之,就是不开门。这时,脾气暴躁的衡子扬小朋友忍不住喊了起来:“暂停!不开门是什么本事!我就面对面地把坏蛋吓跑过。”刹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教师忙接过话:“赶快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没料想,他反倒卖起关子来:“不就是公鸡吓老狼的方法嘛!”我知道有好戏了,当即决定由他负责编排,其他人献计献策辅助。
第二组:放学路上。这组因为有班长的加入,很快有实质性的进展。他们正在商量如何使对话更精彩,神神秘秘的样子,好像不希望有人打扰。教师悄悄离去。
第三组:带钥匙的孩子。学生积极踊跃,情绪热烈,男女生明显分为两派,正在为分配角色争执不下。经询问方知,这组女生占主动,表演角色都由女生担任,引起男生不满。教师建议女生演狡猾的骗子,考考男生是否能顺利脱险。话音刚落,赢得震耳欲聋的欢呼。教师巧妙设置对手,激起竞争欲望。
3.提供表演道具,小组自选,简装准备。
学生一般都是把扮演的坏人在外表上打扮得很丑,很邋遢,有的故意把头发弄得很乱;有的在嘴角画上胡子,叼着烟卷;有的敞着衣服,模样怪里怪气的。学生们尽可能将坏人的形象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一做法惹怒了一位扮演骗子的女生。她提出不能打扮得这么丑,不然的话就换人。这一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不过教师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观察学生们如何解决。由于这一女生平时在班上有较高威信,说话有号召力,其他人只好照她的要求去做,将弄乱的头发重新梳好,她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4.情境表演,师生点评。
(1)第一组: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女生甲在写作业,男生甲提一大皮包扮演骗子敲门,声称是老家的亲戚,从很远的地方来,并且带来许多好吃的。女生问对方,老家在什么地方,骗子回答不对。女生想想,忙大声喊:“爸爸,老家来人了!”吓得骗子连忙逃跑。(由于扮骗子的衡子扬小朋友将骗子逃跑时的样子很夸张地表现出来,引得哄堂大笑。)
师:衡子扬小朋友很了不起,他曾经真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坏人吓跑过。我们要向他学习,遇事不慌张,沉着应对,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2)第二组:放学路上。
一男生扮演骗子,其他人排队放学。“骗子”走到学生面前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在单位有急事,让我来接你。”学生说:“好哇,你的手机让我用一下,我先跟我爸说句话。”骗子说:“手机没有电,打不成。”学生说:“那你说我爸姓什么叫什么?我叫什么名字?”骗子张口结舌,伸手来拉学生。其他学生围过来:“骗人!”“大骗子!”“找警察抓他!”骗子吓跑了。(学生们很喜欢这个小品,报以热烈掌声。)
师:你觉得这个小品好在哪儿?
生1:学生很机灵。
生2:对话有意思,说了很多句。
生3:人多力量大,以后放学还是排队回家安全。
(3)第三组:带钥匙的孩子。
学生们正在玩游戏,女生扮演骗子走到学生面前,指着他脖子上挂的钥匙,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真行,小小年纪就能当家。我是电视台的,想拍一段你在家爱劳动的镜头,你带我去你家吧!”学生说:“阿姨,你怎么一个人,扛摄像机的人呢?”“一会儿就到。咱们俩先去吧。”学生说:“我想看看你的证件。”“小孩,这么??唆,忘带了啦。”学生说:“今天,我爸正好在家,让我的好朋友先给我爸通报一下,他准高兴。”女骗子吓得瘫在地上。大家一哄而上,扭送她去找警察。(教师带头鼓掌,说:“真是太精彩了!男生、女生合作得非常好。”)
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精彩?
生1:编的故事很好玩,很有意思。
生2:女骗子很狡猾,很会说瞎话,容易让人上当。
生3:学生很聪明,战胜了骗子。
生4:女骗子很漂亮。(说这话的是本组的一位女生,她目睹了刚才女骗子不想把自己打扮丑的一幕。)
师:是的,“骗子”经常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脸上笑眯眯的,说得很好听。为什么呢?
生:更好骗人,取得别人信任。
师:所以,我们不能以外表的丑与美来区分坏人。坏人不只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几种,生活中的坏人各式各样,希望同学们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在笑声中结束活动。学生们意犹未尽,自发地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还在继续讲述、续编历险记。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本课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说说我的家》要求学生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而孩子却对家庭、父母缺少一定的感受与思考。本课通过说说我的家,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人,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对教学内容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中,这节课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时要有一定的预设。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会说不清家人的名字、家庭住址,那么在课前预设时要让学生回家询问清楚,这样来保证课堂交流的质量。同时,学生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在有条理的表达自己上很欠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然后学会表达和评价的能力。
设计思路
1、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保证。在《说说我的家》这一课中设计了“谁最有礼貌”、“介绍全家福”的活动环节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人,激发对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通过交流学习来体验。
2、学会关心家长,懂得感恩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在“家中故事齐分享”、“真情对白”活动环节中,从具体细小的.是事情中懂得不仅要接受家人的爱,更要懂得付出自己爱,用心去了解、关心、体贴家人。
3、口语交际是儿童必备能力,每一个活动环节中都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激发对家的幸福感,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行为与习惯:在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时,能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介绍家庭情况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轻松、和谐、温馨的关于亲子交流的音乐,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让爱住我家》、《可爱的家庭》等,以作课堂活动的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4-p35页内容,话题为“说说我的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谁最有礼貌
1、我们都自己的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吧。
(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
2、cai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
小结:学生都认识不同长辈的头像,但家人之间的关系不熟悉,还要就多多练习。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表述。】
活动二介绍全家福及家人爱好
1、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要说清“我叫,我家住在,我家有口人。”
2、小组交流:小组内相互说说各自的全家福。
3、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成员,介绍一下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4、教师导入: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了解家中的成员吗?他们平时有什么习惯?爱好是什么?喜欢干什么?下面这个环节就是要考验一下同学们对家人知多少。
5、填写爱心卡(也可画下来)
6、上台介绍(借助多媒体展示)
7、诵读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我有妈还有爸,爸爸妈妈关心我,我爱爸爸和妈妈。)
小结: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们都能流利并有各自特点的介绍自己家庭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来,我们一起来诵读儿歌,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介绍学生加深对自己家庭成员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歌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让学生感受家庭幸福的快乐,珍惜幸福的生活。】
活动三家中故事齐分享
1、相信咱们家中有很多我们一想起就特别开心的事,或很难忘的事。你们愿意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
2、指名讲
小结:每位孩子都想向大家展示自己幸福的一家,趣闻趣事,其乐融融。
?设计意图: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家人的重要,感受家人的无微不至。】
活动四真情对白
1、父母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很多话想对你说,昨天呀,他们来到学校让老师把它录下来了,你们想听吗?)
2、课件播放
3、孩子对父母说心里话,写或画在爱心卡上。分小组上台交流。
小结: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但是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关心,我们是真正相爱的一家人。
?设计意图: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快乐成长,通过交流真心的去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家
我叫xxx,
我家住在xxx,
我家有xxx口人。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树木、花、草、青蛙、猎人、小鸟、蝗虫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走向大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
猜谜激趣
(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室外。)师:一身绿袍身上穿,两只鼓眼头上戴,小时水中游呀游,长大跳呀呱呱叫。(猜一大自然里的动物)
学生猜完后师小结:在我们的大自然里,不仅有可爱的青蛙,还有许多许多可爱的动物及植物,还有让人猜不透的一些自然现象,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和大自然交交朋友。
师带领学生向大自然里的一切问好!
“太阳公公,你好!”
“白云姐姐,你真漂亮呀!”
“花儿,你可真香,我好喜欢你!”
向小草,树木等问好!
二、发现大自然
师: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察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里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随机指导。
生1: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白云,秋天到了,有一群大雁要到南方去了。
生2: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是大自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生3: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报答。
活动过程
一、心中的大自然
你们在大自然里发现的东西可真多呀!知道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大自然这么美丽,怎样才能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呢?
生:我可以唱歌大自然: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师:他的歌声真好听,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大自然(春天)。我们还可以想什么办法把大自然留下呢?
生2:我可用画笔把美丽的大自然画下来。
生3:我可以用录音机把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录下来。
生4:我可以用树叶、标本编织大自然。……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把美丽的大自然留下来。
二、保护大自然
(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案)
师:(解说课件)大自然可真是太美了,天上有白白的云,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这水可真清呀,可以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呢。但是,我们不保护大自然,还会有这样美吗?(课件再出示一幅遭破坏的大自然图案:到处都是被砍伐了的.树桩,工厂的废气滚滚,河水变成黑色的了……)
师:你们看到这样的画面高兴吗?我们要怎样做大自然才会美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保护大自然靠我们。
生分别戴上头饰,分角色扮演:第一场:猎人打猎,人们大肆的捉青蛙,小鸟等,工人砍伐树木。
第二场:所有的害虫都出来了,害虫在天上飞,看到什么咬什么,蝗虫把所有的庄稼都咬死了,花、草慢慢的也枯了。
第三场:小朋友组织做环卫先锋,制止了猎人,把捉了的青蛙、小鸟放生,青蛙、小鸟欢快的捉着害虫。花、草、树木慢慢的也发芽,它们大声的对青蛙、小鸟说着谢谢。
全班学生在游戏中齐声说出:保护大自然就靠你我他。
播放音乐《小燕子》,结束下课。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