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提前准备能使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情况时有更多的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教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职业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2、懂得尊重各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xx叔叔及他们常用的几种。
2、各种职业的人的图片。
3、录像片:环卫工人工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邀请嘉宾并讨论。
1、说说xx叔叔的工作是什么?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xx叔叔在工作的时候要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3、请叔叔出示自己常用的工具并讲解用途:口哨、指挥旗(或指挥棒)、笔、违章处罚本、对讲机。
4、先鼓励幼儿说说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再请xx叔叔讲解自己工作时如何使用工具。
二、观看录像:辛勤的环卫工人。
1、录像片里的叔叔是谁?他的'工作是什么?他工作时需要什么工具?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环卫工人的工具有什么作用。
3、师总结
三、观察图片并讨论。
1、出示其他职业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他们的职业名称和使用的工具。
2、帮助幼儿总结各职业需要的特别的工具。
四、引导幼儿体会人们劳动的辛苦,知道要尊重劳动的人和人们的劳动成果。
1、刚才我们看了很多劳动的人,他们的工作辛苦吗?为什么辛苦?
2、我们应该怎么做起呢?(如:尊重所有劳动的人,对他们有礼貌;不乱垃圾;上课认真;不在马路上乱跑……)
五、比一比,赛一赛。
1、出示各种工具图片,请幼儿说出这是哪种职业的人需要的工具。看哪组说得对、说得快。
2、对应比赛:工具与各种职业相匹配。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欣赏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感受歌曲优美、恬静的意境,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通过听、看、给图片做标记及用衬词伴唱等,了解歌曲并体验歌曲的美。
对欣赏歌曲感兴趣,乐意参加活动。
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vcd及放映设备。
小图片、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辅助问题:是优美恬静的?还是欢快、热闹的?)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倾听、欣赏歌曲,在附的小图片上做标记。
(1)教师提问:小图片上有什么?
(2)教师指导语:请小朋友一边听歌曲,一边在小图上做标记,歌里唱了什么,你就在相应的图画上画“√”,如歌里唱了月亮,你就在月亮上打“√”。
(3)倾听一遍歌曲。
(4)教师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你能不能用像阿姨唱歌一样好听的声音说呢?
3.边着录像,边欣赏歌曲。
(1)教师指导语: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动听的歌曲是谁唱的?(介绍歌曲的名字及演唱者)。
(2)看录像中的歌词情境。
(3)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歌词很有意思,每唱一句之后都要唱一句“咿啦啦……”
4.边看录像,边参与伴唱。
(1)教师提问:你们想和阿姨一起来唱歌吗?用什么样的方法为阿姨来伴唱呢?(幼儿伴唱“咿啦啦……”)
(2)教师示范唱一句歌曲,指导幼儿用“咿啦啦……”伴唱。
(3)看录像,完整地伴唱。
结束语:《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青海民歌,我们祖国很大,有很多好听的民歌,下一次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好吗?
作品分析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古老的青海民歌,旋律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浪漫且抒情,歌曲的感染力很强,昕完后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以往此歌曲多数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来演唱,本欣赏活动选择的是女声独唱、男声伴唱的演唱版本,此种表现手法给人以一种温馨、幽雅的感觉。歌曲有配套的mtv,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看画面,画面形象地对歌词进行说明解释。幼儿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通道接受刺激,比单纯的倾听更易理解,更易从心理上与作品产生共鸣。此作品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歌词较隐讳地表达出男女间爱的情感,以优美委婉打动人,同时不断重复“咿啦啦”留给了幼儿参与学唱的空间,幼儿可以加入到演唱活动中去体验,去欣赏。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鼻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感知,知道鼻子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3、懂得要爱护我们的鼻子,了解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ppt、镜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捏着和不捏鼻子与孩子们打招呼:孩子们,比较一下老师两次问好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听不清楚呢,我们今天一起去发现。
二、了解鼻子的基本特征。
1、孩子们,你看,老师画了一样东西,可是我要你们边看边猜,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看谁猜的快哦。(ppt1:出示画的鼻子)是山吗?
2、对了我画的是鼻子,那你们刚刚看到的第一笔像山一样的其实画的是鼻子的哪儿?(鼻翼)鼻子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呢?(师指鼻孔、鼻尖、鼻梁、)
3、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后面的老师也有鼻子。我们的鼻子都是一样的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镜子,请你们轻轻地从椅子下拿出镜子我们来照一照,也可以两个娃娃互相看看、比一比发现一下。你的鼻子和他的比一比、你的'和老师的比一比(师与幼儿共同照镜子比较,有意指导:你的鼻子好尖呀,你的好大呀,好圆、好长)。
请你们轻轻的把镜子放到椅子下。发现了什么,哪儿不一样?
哦,按形状分,有圆的,还有什么不同的?
按大小分,有大的有小的,谁有不同的意见?
按长短分,有长的有短的。观察的真仔细。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鼻子都是不同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挺、有的扁。
师小结:我们按形状、大小给鼻子分了类,有鹰钩鼻、狮子鼻、蒜头鼻、塌鼻子、朝天鼻等。(ppt2:各种鼻子:鹰钩鼻、狮子鼻、蒜头鼻、塌鼻子、朝天鼻)
4、我们每个人的鼻子虽然都不一样,但是都有几个鼻孔呢?哦,都有两个鼻孔。唉,我在想呀,如果有一个、三个、四个鼻孔会是什么样的呢?(ppt3:展示一、三、四个),像怪物,多可笑,多滑稽呀!老师告诉你们呀,我们生活中有人因为残疾,真的就只有一个鼻孔,但是我们不能嘲笑他哦。
5、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的鼻孔,两个鼻孔总是挨得很近呢?还是分得很开?(ppt4:分开的鼻孔)这样子很奇怪是吧。两个鼻孔就像好朋友相亲相爱总是挨得很近。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乐意说说三朵花和三只蝴蝶的对话。
2、理解并学会词组:相亲相爱、避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够熟悉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学会对话。
2、难点:学会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表演故事,并扮演角色。
活动准备:
1、《三只蝴蝶》ppt。
2、红、黄、白、花及蝴蝶、太阳公公、黑云头饰各六组。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三只蝴蝶》故事ppt。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三只蝴蝶游戏时遇到下雨怎么办?
2、层层递进,引入故事对话内容。
提问:当三只蝴蝶一起飞到红花那里,齐声向红花请求说了什么?红花是怎么回答他们的?三只蝴蝶又是怎么说的?(黄花、蓝花同法)
3、幼儿一起学习三只蝴蝶的'对话。
4、在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假如你是蓝花哥哥,你会怎么对三只蝴蝶说?
5、启发幼儿说出文明礼貌用语的对话,同时用动作来展现。
6、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幼儿说出角色,并鼓励他们用动作大胆表现)
7、幼儿分组扮演。
8、请个别组幼儿表演。
9、集体表演儿歌,结束。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超市售货员(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样多的放一起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超市售货员”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超市售货员(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超市售货员”的活动。
3、活动评价。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