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技能,优秀教案的编写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六上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六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对比色的组成及色彩原理。
2、能够运用对比色搭配规律设计贺卡。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具准备:
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课件播放马蒂斯,凡高的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发展阶段
1、从色相环上认识对比色。(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2、让学生在色相环上找出对比色。
3、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4、了解对比色在生活中的应用(衣服,工艺品,日用品等)
5、教师出示用对比色原理制作的贺卡,引导学生欣赏其造型、对比色面积的运用。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合理利用对比色,做工精美。
四、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人教六上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
5、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后记: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有关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我们要置于一个大的环境中来进行对比和分析。
人教六上教案篇3
课题:
快乐的回忆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版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你生活中的有趣场面
2、新授:
(1)欣赏版画作品。
(2)师问: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讲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作业:用纸版画的方法或者是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快乐的回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人教六上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切割移位的方法,感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移位作品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切割。
教学难点:进行有序的排列。
教学过程:
1.欣赏:
(1)选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经过切割后重组的画面有特有的神奇。
(2)组织学生寻找规律:有规则的间隔,可以横向切割排列也可以纵向切割排列。
2.发现:这样的作品会产生变形的效果。
运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什么?动物形象、风景画面等。
3.动手切割要点:
方法指导:先用尺子良好尺寸,做到均匀;然后用尺子对起上下两点,注意手要按紧,不使尺子移动,用工具到进行切割。
4.重新组合要点:
方法指导:将切割好的图片摆在作业纸上,拼摆好间距后再用胶水粘贴。
5.布置作业:根据自己所带的图片经过切割后再重组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重点:关注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
注意学生的用刀的安全指导;
粘贴方法的指导。
7.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人教六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 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 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数学问题就跟扑 克牌有关。你们都知道扑 克牌有四种花色,而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课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课件出示:
冠军攻略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 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3、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地判断出这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写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老师是有冠军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这些比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所写的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小组交流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练习运用。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2、如果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你会写吗?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4:21和6:9(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 (4)1.4:2和7:10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15=4/51.5:3=():3.448:()=3.6:9
四、实践活动题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和()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b可能是()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六上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计算.
24+8-6369
47-21+5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随堂练习
1.根据算式,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5-9+366395
=()+()=()()
=()=()
46-74426+39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计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业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等都是运算符号,使用不同的运算符号可以取得不同的运算结果.巧妙使用运算符号,还可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4个3中加上不同的运算符号,我们可分别得出0、1、2、3、4、5、6、7、8、9、10十一个结果.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按要求添上运算符号,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
例:4444=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555=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2.只记小组成绩,鼓励同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帮助.
人教六上教案篇7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单元教学难点:
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 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
(1)个问题胖胖应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小熊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
2、解决第(2)个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
人教六上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六上英语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