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案5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工作热情,提高教学的满意度,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日本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日本的教案5篇

日本的教案篇1

第5課

田中さんは会社へ行きます。

1、~へ行きます。

?へ」作助词时,发「え」的音。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象、目标等。这时的「へ」可用「に」替换。「に」侧重强调动作的目的地或终点。 ○ 私は午後学校へ行きます。

○ 私はあさって上海へ行きます。 ○ 私は今日は家に帰りません。 2、~から来ます。

○田中さんは日本から北京に来ました。 ○明日飛行機は北京から日本へ行きます。 3、~で行きます。

○わたしは飛行機で日本に行きます。 ○王さんはタクシーで学校へ行きます。 ○私は地下鉄で家に帰ります。 4、~と行きます。

○私は王さんと美術館へ行きます。

○私は田中さんと一緒に学校に行きます。 5、甲から乙まで~かかります。

○北京から上海まで2時間かかります。 ○東京まで一日かかります。 6、甲が~から来ます。

助词「が」是格助词,在这里表示动作的主语(重在主语)。「は」表示一句话的主题(重在谓语)。例:○私が行きます。/私は行きます。 用「が」的场合:

①表示未知的或初次提到的事物用「が」。 ②凡疑问词作主语时都用「が」。○だれが行きますか。わたしが行きます。 ③陈述自然现象、眼前景色、说明事物所处状况时用「が」。 ○ 太陽(たいよう)が昇(のぼ)りました。 ○ ベルが鳴(な)りました。 ○ 花がきれいですね。

④表示人的好恶、水平时,引出对象用「が」。 ○ 私はりんごが好きです。

练习:

1、明天是休息日,我不去学校。

2、明天是星期天,医院不上班。

3、从成都到西安坐火车花了一天。

4、去年我和小李一起去了上海。 答え:

1、あしたは休みです。学校に行きません。 2、明日は日曜日です。病院は休みです。

3、成都(せいと)から西安(せいあん)まで汽車で一日かかります。 4、去年私は李さんと一緒に上海へ行きました。

日本的教案篇2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2、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

了解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教师活动: 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提出问题:

1、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含义?

2、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形成原因及艺术风貌? (二)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

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课:

(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

1、教师活动:多媒体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2、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二)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 教师:欣赏图片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

结论:内容接近现实生活,反映当时社会背景。 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主要介绍《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教师: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学生: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 教师提出问题:

1、中国四大石窟都有谁,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2、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1、敦煌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

2、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

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3、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

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4、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的麦积山上。因山如农村的麦秸垛,因此得名麦积山。该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距今1600余年,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座造像与壁画连续不断、不同时期艺术特征明显的艺术宝库。该窟至今保留大小各种艺术造像7000余尊,古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大小窟龛194个。

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从属约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都精巧细腻,栩栩如生。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四)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 知识要点: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比较造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三、课堂小结:

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2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 3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

四、课后拓展:

1、不同朝代的菩萨为何各有不同?

2、龙门石窟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你有何感想?

五、板书设计: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1、雕塑群的杰出代表。

2、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证。 3.四大石窟

日本的教案篇3

?日本》精品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为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 了解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分析日本的工业特点。

了解日本在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读图分析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资料等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情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日本的工业发展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日本的工业特点。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特点。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活动总结、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佳能相机、索尼相机、丰田汽车、本田汽车。你知道这些产品来自哪个国家吗?(日本)日本是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二、新课学习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出示图片) 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因此对外依赖十分严重。

1.发展工业的条件 (1)不利条件

①地域狭小;②资源贫乏;③火山、地震多发;④国内市场狭小。 (2)有利条件 ①海湾众多

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拓展延伸:首都——东京

东京(日文:东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日本国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当选为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这是东京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二次承办奥运会。

拓展延伸:横滨

横滨(yokohama)是仅次于东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位于日本关东地方南部、东临东京湾,南与横须贺等城市毗连,北接川崎市。横滨是日本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城市。

②海运便利

日本因四面环海,所以海洋运输十分便利。 ③科技发达

出示图片:松下相机、会做饭的机器人、三菱汽车 拓展延伸:日本一些汽车品牌标记

nissan 丰田 五十铃 讴歌

铃木 本田 雷克萨斯 三菱 ④劳动力丰富

日本总人口约亿,亚洲排名第七位。 2.工业特点

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特点。

拓展延伸:视频:日本食品工业展“机械厨师”各显神通 3.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问题

①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 ②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

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日本大约会有100万左右的百岁翁。 ③环境污染

例如:在1956年日本水俣(yǔ)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日本东京大气污染。

④土地紧张

中国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日本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

⑤国内需求减少 (2)对策

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利用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3)投资建厂的对象

日本投资建厂的对象主要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例如,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

4.工业区分布及原因

活动: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1.读图,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

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2.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符号填入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左侧:b d; 右侧:a c 【课堂练习】

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d)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b.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d.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2.日本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的国内原因有(a) a.劳动力价格提高 b.资金匮乏

c.技术落后 d.需求增加,发展加快 3.下列属于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 ①日本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日本水力资源丰富 ③日本矿产资源丰富 ④日本领土狭小,平原面积广大 ⑤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4.日本缺乏(c)资源

a.人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力资源

5.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b)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日本在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等不利条件下,进口原料和燃料,积极利用本国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 【作业布置】

1.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2.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日本的工业特点。 【板书设计】

日本(第2课时)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发展工业的条件 工业特点

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工业区分布及原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工业与世界联系十分密切。从日本工业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日本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认聂将军。

讨论:你了解聂将军的事迹吗?说一说。

教师简介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室,然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注音。想一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三、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课文第二段。

理解第二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1、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出示相关语句。)

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

1、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2、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

讲读时,指点观察图,加深理解。)

3、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第4自然段。

1、体会“然而”的用法。

2、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会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理解第5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2、“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注意精神。

四、作业设计:

一、扩写下列句子。

1、月光洒满了大地。

2、人民热爱周总理。

3、詹天佑是工程师。

4、纤夫拖着货船。

二、缩句。

1、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2、五颜六色的焰火在天空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3、这是一条很少有人来往的、树木茂盛的马路。

4、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中心句,解决课文重点。

1、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读句子。

3、解词“菩萨“。

4、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5、认真读课文第三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6、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7、背诵第三小节。

8、按第三小节的学法学习2—6小节。

9、认真读课文第2—6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10、画出描写动作、语言、行为的句子。

11、特别哪些句子让你感动,通过读表现出来。

12、学生自读、评读。

三、感悟。

1、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为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学习聂将军的话语和信笺。)

3、用一段完整的话说说为什么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4、课外延伸:如果你是这两位孤女,你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两个日本孤女(),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便马上()。然后,又()女孩。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朋友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五、板书设计: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救出

关心

感恩

送走

日本的教案篇5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2)知道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专制统治;知道法老的相关知识。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金字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掌握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培养认识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古埃及史,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网络,查阅古埃及概况、了解尼罗河风光,搜集卡纳克神庙的图片、金字塔图片,以及狮身人面像的神话传说等,力图了解储备更多的古埃及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阅尼罗河风光、美丽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搜集与占埃及有关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

情境导入:[讲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图坦卡蒙的诅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讲故事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有谁愿意讲一讲古埃及的故事 法老魔咒之谜。

生: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数十年来,所谓的“法老咒语”越传越神秘,不仅令盗墓者望而却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学者和观光客心存疑虑。l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埃及古文物协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认为,法老陵墓中充满着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经过检测,哈瓦斯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作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也许这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的诱因!哈瓦斯公布了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了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依仗科学这把利器,一个个法老“魔咒”正被哈瓦斯逐个破除。

师: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是如何统治埃及的?而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古代埃及。 讲授新课:

一、发现古埃及史

1.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请你说说理由有哪些。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而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河水涨落的规律,开垦荒地,引水灌田,使尼罗河沿岸变成地中海区域的谷仓,造就了繁荣的古代文明。故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明白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 2.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1)公元前6世纪始,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不断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象形文字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史一度湮没无闻。(2)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3)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象形文字。(4)19世纪,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不断发掘出古代遗址和文字史料,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二、法老的统治

1.古埃及于何时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被称为什么?其职权有哪些? (1)约公元前3100年。(2)法老。(3)掌握国家一切大权。 2.埃及的国王,即法老,是如何实行专制统治的? (1)法老的专制统治通过一整套依附于他的官僚体制加以实行。(2)王位一般由家族成员世袭。(3)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军队。(4)制定了严格的赋税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 3.古埃及宫廷形成了一套怎样的礼仪?结合古埃及的历史,你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在农耕文明时代君主专制统治的作用的? (1)大臣觐见法老须行跪拜之礼,吻法老脚前的尘土。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2)君主专制统治对巩固国家统

一、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君主专制统治也常常导致昏君暴君的出现,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和改朝换代。

三、金字塔

多媒体出示材料:

埃及的金字塔约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l0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蒴.艺术的顶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金字塔的用途和形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把法老的陵墓称为“金字塔”? (1)法老的陵墓。(2)底方上尖的角锥体。(3)金字塔的形状是底方上尖的角锥体,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中国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为“金字塔”。 2.法老修建“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 法老以高耸、壮观的金字塔显示其威严,又表示他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 3.你是如何评价和认识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教材知识要点的能力。) 4.右边图片是吉萨金字塔群,它不仅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请问金字塔是如何反映埃及当时的社会结构的?

生:以法老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高居塔尖之上,中小土地所有者、商人、知识分子处于塔腰之间,广大农民、工匠、奴隶构成塔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供养着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

小结:

本课通过对发现古埃及史、法老的统治、金字塔三个子目的学习,了解了古代埃及的起源史、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古代埃及人民修建的金字塔,知道古代埃及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的首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 发现古代埃及 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探究金字塔折射出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这一难点内容时,极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围绕“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和“谁建造了金字塔”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搜集材料,并在学习小组内和学习小组问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完善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进而形成正确的运用网络的观念。

日本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克的认识教案优质5篇

钠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

大班关于线的音乐教案模板5篇

猜一猜的教案5篇

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5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篇

小班有关光的科学教案模板5篇

大班认识头的教案优秀5篇

大班认识头的教案5篇

大大小小的蛋宝宝教案5篇

日本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