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性化的教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教案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能力,可以判断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母亲的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难点】
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齐读课题。提出想法或者疑问。(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愧疚、仰面、责怪、突发奇想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读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责怪”责备;埋怨。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指名评价。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重点指导:
(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 报母恩
出示: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指导朗读。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2)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难过,愧疚)板书:难过 愧疚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指导朗读。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师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2、根据板书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四题。
指名反馈。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 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3、指导写字。
生字:脖 摔 翻 瘦(找找两组字的特点,再自由识记生字。)
交流要点。(“脖”的右上部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为田字,“瘦”注意中间两笔横之间要断开。)
3、范写:瘦
四、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换床单 报母恩
难过 愧疚
母亲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制作好的纸浆模型进行创造性的自由组合成娃娃。
2.在装饰中体验快乐。
二、活动准备:美工纸、固体胶、双面胶、剪刀、铅笔、及时贴、毛线等。
三、活动流程:
(一)导入
师:我们制作了很多的纸浆作品,但是还需要我们进行装饰,简单的涂色装饰,我们小朋友装饰的很好,那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纸浆作品制作点什么呢?(幼儿讨论)小结:我们除了单独的装饰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组合装饰,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组合装饰可爱的娃娃。
(二)操作: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们制作的纸浆作品进行组合,变成一个可爱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脸,用纸浆盘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选好组合时需要的纸浆作品,再进行涂色、粘贴、装饰。
2.教师指导
1)给能力强的幼儿提出一定难度的装饰要求。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设计装饰的物品,讲解装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三)欣赏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请幼儿讲解自己作品的装饰过程,体验制作的快乐,互相分享,交流经验。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母亲的教案篇3
活动主题:妈妈,我爱您!
活动时间:5月9日——15日
活动目的:
1、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母亲在孕育,照顾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过游戏,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活动流程:
一、5月9日
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
(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5月10日
(1)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三、5月11日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2)学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5月12日
(1)亲子制作: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2)体验母亲在孕育时,照顾自己的辛苦。
五、5月13日
(1)展示妈妈做的是食物,请幼儿介绍自己妈妈做的是什么食物。(一定是妈妈亲手做的)
(2)与同伴一起分享妈妈做的食物。
(3幼儿为妈妈表演一个节目。
温馨提示:
请各位妈妈们在5月13日带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来参加活动,我们一同分享母亲节的喜悦。
诚挚的邀请您参与活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母亲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揣摩有表现力的语句、细节来体会母爱。
2.学会做批注、学会用截取法表现人物。
3.体会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培养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细节,体会母爱。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创设情境:有一种爱是无法言表的感动,是伴随一生的感恩——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受伤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惊人的伟大。
2.学生自助: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梳理生字词。
(2)思考:写人离不开叙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明确:四件事,分别在3、4、5、6段)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方法指导:a、抓关键词句概括法,即摘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来概括。
b、给片段加小标题的方法。
3.求助互助: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把握语言特点,在文中做批注。
4.教师补助:方法指导:赏析文本,圈点勾画,做批注。
a欣赏:a、佳句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b、文中关键词语。
b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给人以启迪和警策,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c评价:对文中语句或人物的做法等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d联想: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
示例: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赏析: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5.课堂小结。
6.课堂巩固:朗读感人细节。
7.课后续助:《同步练习》课前思考。
第2课时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内容:(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明确:四件事,分别在3、4、5、6段)请你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2)品读四个片段中动人的话语和细节,体会感情,说说自己的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3.求助互助:
(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感情和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示例: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赏析:议论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
(2)感悟母爱
品读完此文后邹韬奋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为其写一段内容中肯的.评价语,力求语言和形式有美感。
例如:她是一个:她是一个;她是一个。
4.教师补助:(一是截取法,二是主题的拓展)
5.课堂巩固:写一段自己体悟母爱的话。
6.课后续助:《同步练习》“合作探究”题。
课题:《我的母亲》班级姓名
学生自助: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粗生字词注音。
瞥见人影憧憧元宵惺忪娓娓动听颊上
呜咽万籁俱寂女红歉疚辗转反侧唏嘘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写人离不开叙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分别朗读这四段,并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方法指导:a、抓关键词句概括法,即摘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来概括。
b、给片段加小标题的方法。
课堂巩固:
1.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把握语言特点,在文中做批注。
方法指导:赏析文本,圈点勾画,做批注。
a、欣赏:a、佳句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b、文中关键词语。
b、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给人以启迪和警策,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c、评价:对文中语句或人物的做法等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d、联想: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
示例: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赏析: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2.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感情和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示例: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赏析:议论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
3.写一段自己体悟母爱的话。
续助方案:
1.感悟母爱
品读完此文后邹韬奋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为其写一段内容中肯的评价语,力求语言和形式有美感。
例如:她是一个:她是一个;她是一个。
母亲的教案篇5
一、播放mv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二、播放音频进行语言朗诵
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曾经,妈妈把我们孕育在她的小肚子里,我们和妈妈一起呼吸,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妈妈小小的肚子里,曾经住过大大的我。我在妈妈的肚子里翻跟斗,妈妈疼的要命却摸摸肚皮开心地笑着说:“我的孩子真健康。”在我们生日那天,是妈妈的受难日,因为妈妈要经历无比的疼痛才能把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是那天起,妈妈的辛劳再也没有停止过,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还要教育我们健康成长。
亲爱的妈妈啊,我是您的心肝宝贝。
三、回忆亲爱的妈妈,她为了做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1、小组讨论
2、说说妈妈照顾我的故事
四、你能为妈妈做什么呢?
1、生活上: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帮忙妈妈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
2、学习上:读书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自己完成,不希望妈妈在下班后照顾好一家人,还得为我操心。我要这样做:
3、情感上:我也可以做妈妈的知心朋友,听妈妈说话,为妈妈挣面子,我还可以做到:
五、利用纪念日来表达爱
1、母亲节的日期: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
2、母亲节的来源
3、我如何给妈妈过一个快乐的母亲节:
1)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休息一天
2)我会独立完成作业,还带回老师对我的表扬
3)给妈妈锤锤背,唱首歌,抱抱亲爱的妈妈,亲亲亲爱的妈妈,告诉妈妈:我爱您!
4)一家人请妈妈吃饭,祝愿妈妈过一个快乐的母亲节
5)……
六、送给妈妈我的爱
1、制作一张贺卡
2、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
3、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样妈妈最喜欢最适应的饰品
4、给妈妈唱一首歌
5、……
七、让妈妈每天都过母亲节
妈妈的爱不是一天就可以付出完毕,我们对妈妈的爱也不是纪念日才去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让妈妈骄傲的孩子。让妈妈每天都过母亲节。
八、朗诵:谢谢您!我亲爱的妈妈
母亲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3、知道妈妈工作很辛苦,愿意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布置家的简单情境:茶杯、板凳、妈妈的手提包等;音乐磁带《我的好妈妈》、图谱。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熟悉并获得为妈妈倒水、亲亲妈妈的经验
活动建议:
一、情境导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妈妈回家后的表情、动作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说看到妈妈下班后劳累的神态,
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
师:在学习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发声练习,让我们把更好听的歌唱给妈妈听吧。,可是妈妈上班劳动了一天很辛苦,我们要给妈妈倒水、捶背,让妈妈好好休息。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妈妈《我的好妈妈》。
二、弹琴,进行发声练习。
|2 . 3 5 6 | 3 2 3│ 1 6 5 3 │ 2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配乐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歌曲中妈妈回家后,宝宝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按图谱念歌词,着重练习歌词“|妈妈妈妈|快坐下|”的节奏。
3、教师结合图谱清唱歌曲1遍,幼儿倾听。
4、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反复几遍。幼儿熟悉歌曲后请幼儿尝试唱唱自己喜欢的一句歌。
四、通过集体唱、分组唱、表演唱等形式,进一步熟悉歌曲。
分别组织集体唱、分组唱、表演唱和分角色演唱等形式,请两个或几个幼儿用提供的道具扮演妈妈和宝宝,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活动延伸:
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这首歌,回家之后可以唱给妈妈听,家里除了妈妈上班之外其他人上班也是很累的,我们也可以改改歌词唱给他们听。
母亲的教案篇7
[课标要求]
1、 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2、 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
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语言揣摩]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3、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研究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古往今来,讴歌母爱的文章和诗歌不胜枚举。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一首讴歌母爱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或冰心的《纸船》,体会一下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
母亲的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