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写作文之前,都会认真分析作文给出的题目,要想得到高分,作文就必须要有着独特新颖的主题,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小吃作文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小吃作文篇1
朋友,欢迎你来我家乡做客,一品我家乡的风味小吃。我的家乡乐清,风味小吃众多,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番薯黄夹和白象香糕。
番薯黄夹
今天放学,妈妈带我去柳市买有名的翁洋小吃——番薯黄夹。
哇,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番薯黄夹,正穿着半透明的黄绿色的外衣,在阳光下金灿灿,好讨人喜欢。我发现它有着饺子一样的形状,小拳头那么大的个头。站在那里,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垂涎三尺。我连忙叫妈妈快点买几个,呀,怎么那么便宜,2个只要1、5元钱,我咬了一口,有点辣又有点甜,黄澄澄的番薯皮入口即化,里面的馅肉香嫩可口,我仔细一看,里面夹着五花肉丁、酸咸菜、五香豆腐干、虾皮和葱花,真是好味道!
听妈妈说,番薯黄夹虽然便宜,但是做起来可麻烦了,要先炒馅料,再将红心番薯去皮,切块,烧熟,又不能煮的太烂,然后将番薯捞出来,用勺子捣成泥,再加入番薯粉,这糊状的番薯粉揉多揉少可是大有讲究的,多了吧,没韧性包不住馅料,而少了呢,又会甜味不足,而且要让番薯黄夹吃起来有韧性又不失风味,还得用力地揉,直到两者的混合物没有了白的粉粒、红薯不再结块才算合格,然后用手捏出乒乓球大小的一块,放在掌心揉成比较规则的圆形,压扁,包入内馅,捏好边缘,放入蒸笼里面,蒸十五分钟后才可以吃到又爽口又美味的番薯黄夹。
吃着这么滑嫩的翁垟小吃——番薯黄夹,我不禁为乐清人民的心灵手巧而自豪。
白象香糕
白象香糕,原名白象公记牌香糕,是乐清市北白象镇公记南北货商号所创,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它以糯米粉为主料,芝麻、棉白糖、桂花作辅料,经蒸制而成,其特点是色白味甜、柔酥软。
它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包裹着,打开一看,里面平躺着五条长方体的香糕。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它的加工过程,只要先把糯米碾成粉,用水和好,不软不硬。然后在揉好的糯米粉里掺入芝麻,接着,把特制的平底大砂锅用水蘸均匀。不看不知道,里面竟布满了一个个“方窝”。最后,把糯米粉铺上锅,嵌上桂花,整个过程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也可算是一项繁琐的工程了。
蒸好后,稍稍晾会儿,把砂锅倒扣在案板上,底上稍洒些水,一点点把砂锅拿起来。眼看大功告成,在香糕表面抹一层香油封住,这样,吃的时候里面还是热的。
白象香糕的味道是极香甜的,只觉得那糯米粉要把嘴粘住,那香甜可口之气沁人心脾。
朋友,欢迎你来我家乡做客,一品我家乡的风味小吃。
家乡小吃作文篇2
我的家乡临澧县有许多风味小吃:皮薄肉嫩的馄饨,爆辣绵柔的麻辣藕,香甜酥脆的米泡儿糖……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历史悠久、白嫩甜软的娃儿糕。
早在清朝初期,临澧县城就有了娃儿糕的家庭制造坊和专卖店。到现在为止,它大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县城盛产稻米,人们就地取材,做成娃儿糕,替代包子和馒头,成了家乡人喜爱的食品。
娃儿糕一般现做现卖,方法简单。先把大米加水,细磨成米浆,再把水沥干,加入红糖或者白糖,舀到蒸笼的半扁圆型模子里,盖上盖儿,放在灶上蒸熟即成。娃儿糕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没有辅以任何食品添加剂,是最绿色、最天然的糕点。
娃儿糕倍受青睐,与它独特的外形和味道是密不可分的。扁圆形的娃儿糕有点儿像放大镜,中间厚四周薄。加白糖的洁白如雪,晶莹剔透;加红糖的则像巧克力,厚重质朴。正面光滑柔软,好似婴儿的皮肤。薄薄的表皮下隐隐约约有许多气泡和小孔。凑到鼻子下嗅一嗅,一股米浆轻微发酵、淡淡的酸味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感觉嘴巴都快被它粘住了,口感松软、甜糯,满口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当然,娃儿糕也不能多吃,不然会作呕,胃里反酸。
“娃儿糕,又大又泡,娃儿吃了长高!”这阵阵叫卖声中蕴藏着娃儿糕名字的来历和绝佳的作用。的确,娃儿糕食用方便,随买随吃,冷热皆宜。十来岁左右的小娃儿,不管是缺牙佬还是牙齿长全了的,都因为娃儿糕好吃不贵,把它当成主食或零食来吃。特别是孕妇缺奶时,娃儿糕就成了婴儿最好的食品,入口即化。老人牙齿松动、咬不动硬东西时,更是把它当作正餐享用。尤其是在今天这个食品添加剂泛滥的年代,传统的自然风味让人吃得放心,真可谓老少的最爱!
听了介绍,你也想吃我们临澧县的娃儿糕了吧?那就来尝尝吧,我请客!
家乡小吃作文篇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而我们广东这边的风味小吃要数萝卜糕了。
萝卜糕不仅味儿好,看相也好。晶莹剔透的萝卜糕里还有一些像宝石一样的小虾米镶嵌在上面,褐红的腊肉、绿色的生葱、黑色的芝麻,多种色彩散落其间,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萝卜糕的做法很简单,把白萝卜削皮,洗净切丝。腊肉、腊肠切成小粒,虾米置冷水中略浸片刻,生葱去头洗净,切成细粒。炒锅上火烧热,不要放油,下芝麻稍炒取出。将锅洗净,放清水,投入萝卜丝,用旺火热15分钟,然后把萝卜丝连水倒入糯米浆内拌匀,放入虾米、胡椒粉、精盐搅和,再加猪油继续拌匀。取一个盘子,抹油,倒入萝卜粉料,上笼蒸至成熟,取出,撒上生葱、芝麻、腊肉、腊肠粒,最后注入猪油少许,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萝卜糕就做成了。
吃萝卜糕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嚼,入口即化,腊肉!腊肠粒!虾米的味道随即而来,让你吃了第一块,还想吃第二块。这时,再蘸一些辣椒酱就更香了。
我爱家乡的风味小吃——萝卜糕。
家乡小吃作文篇4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少帝王将相建立了丰功伟业,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故事。而今太平盛世,那些历史人物早已化作一抔黄土,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而西安的美食却代代相传,味道醇厚,让我们垂涎欲滴。
炎热的天气挡不住我和妈妈去西安吃小吃的热情。我们去西安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同盛祥,楼梯边的墙壁上名人的照片题字,无一不在向我们宣扬老店的盛名与光荣。最有名的是小吃宴,而小吃宴的当家菜是牛羊肉泡馍。一进门,铜像雕塑,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在掰馍。泡馍最正宗的吃法是顾客自己掰,同盛祥无疑是最正宗的了。服务员端上大海碗和馍,附带一个有号码的纸条。我们桌是全国各地的散客,北京、浙江、上海、福建人聚在一起侃大山。馍由上好的精粉烙制,半熟,上面印有精致的花纹,比月饼稍大,最好是掰成黄豆大小,那样泡出来的馍才筋道又不糊。可我掰的却有大有小,小的像橡皮屑,大的几乎像枣核一样。再看看妈妈掰的,一个个黄豆大小,好看极了。一般食量的食客掰一个馍就够了。有耐心的人掰半个小时才完,个个均黄豆大小。像我这种急性子的人,十分钟就完事了。服务员收走我们掰好的馍,碗里要放上有号码的纸条。各人记着各人的号码,错了吃的就是别人掰的馍了。
泡馍的工序也精细,用现成的老汤一勺放入炒勺内,兑入两倍清水,使老汤化开,大火浇开后,将一碗掰好的馍和几大块羊肉或牛肉倒入炒勺,再加粉丝和作料,将馍滚煮透,最后淋入少许腊羊油即成。煮成的馍必盛入原来的碗中,有人用红笔在碗的下部做了个记号,看看泡好的馍是否物归原主,结果一点不错。服务员端来热气腾腾的泡馍,叫号,叫到号的喜不自胜端着大海碗猛吃,没叫到号的直咽口水。我们吃的泡馍属于汤比较多的一种,叫“涝汤”,用筷子一个个拨上来吃。馍很筋道,汤很香醇。再配以香菜辣椒酱,糖蒜头是必不可少的,起到爽口解油脂的效果。
晚上逛回民一条街的时候,又进了一家有名的泡馍小吃店,这次服务员直接掰了两个馍端上来,我和妈妈都吃撑了。
幸运的是,我们在西安吃到了最正宗的肉夹馍——老樊家。这家店一点都不起眼,门脸不大,淹没在繁华闹市中,客人并不多。我们一口气点了三份肉夹馍,还有凉皮、臊子面。老板问我们要不要汽水,妈妈说有矿泉水就行了,老板说你们外行了吧,吃肉夹馍一定要配汽水。呵呵,可能是怕我们吃馍噎着吧,不过汽水很便宜,一元一瓶,味道一如三秦子弟的淳朴。馍,金黄酥香;肉,酥烂味鲜。
西安的小吃还有好多啊,锅盔、葫芦头、蜜枣甑糕、石子馍、凉皮。西安,我还会再回来的!
家乡小吃作文篇5
在街道中看见琳琅满目的比萨饼,不由得和朋友闲聊起了马可波罗如何把馅料放在烙饼外面,从而发明出这种风靡世界的美味。其实,这仅仅是中国人编的故事,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在罗马古老的历史书中就提到了“把奶酪和蜂蜜放置在薄面饼上,并用香叶加味”的烙饼方法。我们泰兴也有一种类似于比萨、鲜为人知的美食——糊饼。
别看糊饼是农家粗食,但想要做好它并不容易。首先将面粉倒入碗中,兑上凉水,用筷子搅和成浓稠的糊状。等灶台上的大铁锅中的油微微一热,将面糊用锅铲拍平、按实,摊成一张大大的圆饼。这饼做得越薄越好,因为越薄烤得越透,吃起来更酥脆、更醇香。这门手艺不仅仅在于摊出一张薄饼,更要看准时机,在饼将熟未熟、面糊微微发干的时候均匀地抹上馅料。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糊饼中的馅料了,可以是煮熟的火腿丁,也可以是擦成细丝的萝卜和蛋液,但我最爱的还是桂花蜂蜜馅。金秋八月,丹桂飘香,将洗净的桂花晒干后,拌上新鲜的蜂蜜,均匀地涂抹在饼上,盖上锅盖,只需几分钟,饼的焦香就会伴着丝丝缕缕桂花特有的馥郁清馨从锅沿的缝隙里窜出来。薄薄的糊饼托在手上,带着锅里的热气咬一口,上面的馅鲜嫩,下面的饼焦香。这口味,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
糊饼的味道,季节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中的饭菜未必金贵,但吃着安稳、舒坦,那醇厚的家味儿,浸到了骨子里,让人心里暖和。
家乡小吃作文篇6
我的家乡美丽富饶,那些有名的风味小吃更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宁波汤圆”,那更是驰名中外,一见就让人直流口水。汤圆是我们家乡有名的小吃之一,它之所以出名,不光是因为味道好,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更深的意义。在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锅汤圆,听妈妈说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吃下一个汤圆一年就会吉祥如意了。
汤圆不仅给人们带来好运,而且汤圆里有许多富有营养的钙、铁、锌等多种元素。
我也最爱吃汤圆了。记得小时候,外婆常常会包些汤圆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吃,我们几个总要争先恐后地抢汤圆吃。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慢慢的懂得了怎样包汤圆,也会跟着外婆一起包汤圆。外婆告诉我们,包汤圆最主要的是馅,宁波汤圆的馅主要是由芝麻、猪油和糖,做馅的时候很讲究。不过现在在商店里也买得到。包汤圆可有意思了!首先准备好一小袋面粉,加上适量的水,揉成面团,然后摘点面团揉成一个圆,再压平,接着在压平的面团中央放上一点芝麻馅儿,揉成一个团,最后放入热气腾腾的沸水里,这样一个汤圆就完工了。当一个个汤圆从沸水里浮起来的时候,像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盛到碗里,用筷子夹一下,里面的汁水就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叫人不得不动心啊!吃到了嘴里感觉又甜又滑,而且怎么吃都不腻。
啊!家乡的小吃——汤圆,我爱你,祝愿你永远好吃,永远有名,更愿你的产量蒸蒸日上,节节高!
家乡小吃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