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审题,我们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路,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卢沟桥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卢沟桥作文篇1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卢沟桥作文篇2
十月的微风像妈妈抚摸着我的脸,清柔,凉爽。我们趁着这大好时光,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巧公里的永定河上。清乾隆皇帝曾在这里亲笔写下“卢沟晓月”。而最有名的要算桥栏柱上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石狮子吧!首先映人我们眼帘的是一只大石狮子,它安详地坐在那里,旁边还刻有两只小石狮子,它们是在保护大狮子,就像我们保护我们祖国妈妈一样。一只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甜甜地睡着,真是母子情深。这时,我想起我小时候,也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吃着妈妈蜜一般的奶。继续向前走,有一只石狮子蹲在那里抬头仰望天空,爪子还托着脸蛋,仿佛在思考什么,多么神秘呀!我要是能为它解开这个谜,让它和别的石狮子一样活泼可爱、温柔可亲,那就好了,我真不想让它成天苦恼下去。再向前走,我看见一只小石狮子骑在母亲的背上,小爪子还扒住妈妈的嘴角;妈妈很生气,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无可奈何地笑了。小石狮子真淘气!
看,那只石狮子生气了吧!它露出了锋利的牙齿,紧紧地把拳头握住,好像很愤怒。那边的一只石狮子正在玩绣球,它那可爱的样子,使你立刻转变了情绪。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卢沟桥的石狮子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卢沟桥作文篇3
那天,无香站在卢沟桥上,头顶着火热的太阳,自然见不到柔情似水的月亮。
当无香回到了桥头,伫立在乾陵皇帝亲题“晓月”的汉白玉御碑(据介绍,“晓月”碑为四柱式宝盖顶,碑高4.52米,宽1.27米,两侧及四边刻有二龙戏珠浮图,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此种碑形在北京尚属首例)前,悄悄地在心底勾勒起“晓月”的画面来……
无香想,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它又是怎么得名的呢?
传说:古时交通十分不便,京城距卢沟桥约要走半天路程,京门送别,在此打尖,次日早行,鸡鸣时上路,但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也是月色如霜,由此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元代陈孚有诗《卢沟晓月》为证:“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有诗《卢沟晓月》再证:“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也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乾隆十六年(1751年),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
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无香大白天站在卢沟桥上,当然无法亲身领略“晓月”的真妙,只能遥想古人,在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农耕时代,他们自北京城外出南下,多在晨光熹微之际匆忙出发。出北京城三十里到达桥时,天上那轮尚未落去的残月,正映照着波光桥影,于是便形成一个晓风残月的梦幻一般的境界……
卢沟桥作文篇4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其中最令人寻味的是两岸一道道风景;红色之旅,丰富多采,其中最令人深思的是一组组难忘的镜头。他们无声。却记录着岁月的滚滚红尘,他们无语,却寄托着对未来的深情祝福。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告诉你我。
石狮不会说话,但至今矗立在北京城郊卢沟桥上的石狮却曾经发出怒吼,发出“抵御外辱,保卫民族”的怒吼,他们严肃的面孔在时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一次事件。
19xx年7月7日深夜,万籁俱寂,当人们象平常一样度过这个普通夜晚的时候,卢沟桥的`桥头突然响起一阵枪声,这枪声是日本兵打响的,这枪声是日本侵略者疯狂的开始,面对侵略者的险恶用心,我们该怎么办,中华民族该怎么办?四万万中国同胞发出最后的吼声: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每一位炎黄子孙发出铮铮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乡,必须解放,必须站立!”一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从此开始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卢沟桥的烽火,点燃了全面抗战的烈火,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从此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卢沟桥作文篇5
有人常说:“泸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今天,我来到了卢沟桥。先数数那栩栩如生如生的狮子吧!
看,那只雄狮,它左爪按着一个绣球,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是那么的霸气,那么的威武雄壮,那么的强健有力,母子相抱的石狮子更是有趣:有的被按着的小狮子一定是太淘气了;有的母狮神态温和,还咧着嘴笑呢!也许是和小狮子说话?有的母狮怀里露出头来,用那小爪子摇着妈妈胸前的铃铛,像是在央求妈妈带它们出去玩;还有一此带着三只小狮子,两只在怀里,一只在背上,怀里的两只小狮子在打闹,背上的却十分董事,在和妈妈梳理毛发呢!
那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狮子让卢沟桥扬名天下,也见证了宛平古城昔日的繁华。但是,卢沟桥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我们中华民族那总坚强不屈的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华儿女在古老的卢沟桥上打响了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古老的石狮子被震惊了,它们同古城战士们共同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虽然卢沟桥上留下了斑斑弹痕,但卢沟桥上的狮子依旧威风凛凛,岿然不动!
卢沟桥,您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经历过腥风血雨,今天,你正从容,安祥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卢沟桥作文篇6
小时候,一直听爷爷说起卢沟桥,总想亲自去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爸爸带我来到了卢沟桥,圆了一个梦想。
卢沟桥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远远望去,依然横跨在永定河上。走近桥头,只见桥两边各有一对石狮子守卫着,东边一对朝着桥头,西边一对朝着桥尾。桥栏上蹲着无数的石狮子,有大有小,雕工精致,至今都能数清鬃毛的根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抚摸幼崽,有的玩耍绣球,有的眺望远方……真是栩栩如生。至于那小狮子,它们有的被大狮子踩踏于脚下,有的趴在大狮子背上,有的在玩大狮子胸前的铃铛,还有的被大狮子叼着,活灵活现。中国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很想数清桥上的狮子,可是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数得眼花缭乱,也没数出个准数来,我不禁对劳动人民那精湛的雕刻技艺赞叹不已!
凝视着卢沟桥,凝视着奔流不息的永定河水,我心潮起伏,永定河啊,在过去的年代里,你可曾安定过?连年的战火,使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你也备受摧残。卢沟桥啊,你载着我们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七七”事变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日寇罪恶的子弹,给你留下弹痕,至今犹存,然而,中华儿女就像桥上无数的雄狮,是不甘屈服的。我们的革命前辈拿起刀枪,奋勇反击,终于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兴旺。卢沟桥啊,你就是中国历史的见证!
我静静地站在桥上,心潮澎湃,耳边听着中外游人的欢声笑语,衷心祝愿卢沟桥青春永葆,中华民族青春永葆。
卢沟桥作文篇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卢沟桥参观游览,我很开心。
卢沟桥在北京西南郊,属于丰台区。我们坐汽车去游玩。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我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的景物,忍不住问妈妈:“妈妈,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呢?”妈妈笑了笑说:“到那里你就知道了。”
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就到了卢沟桥风景区大门口。下车后,我们买了门票就进入景区,一进卢沟桥的`大门,我就看到了一座长长的石桥,妈妈说:“这就是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于1192年建成使用,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石制连拱桥。卢沟桥全长有266.5米,宽7.5米,下面有11个涵孔。”一边听着妈妈的介绍,我一边往前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卢沟桥,认真仔细地看起来。
石桥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子501个,其中大狮子有281个,小狮子有220个,它们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小狮子在大狮子的背上背着;有的小狮子被踩在大狮子的脚下,可能是这个小狮子太淘气了吧;有的小狮子趴在大狮子的爪子上……看起来,所有的狮子的姿态都不相同,我仔细观察后发觉,的确是这样的,我不禁佩服古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有个导游走过来问一些小朋友:“你们知道如何分辨雌雄狮子吗?”
我听了问话很感趣,就认真地听她讲解。
导游说,脚下踩着绣球的都是雄狮子,而背着小狮子的是雌狮子。我再次认真观察,果然发现有的狮子踩着绣球,有的狮子身背小狮子,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一个又踩着绣球,又背着小狮子的大石狮子,那么怎么区分它的雌雄呢?我恍然大悟,原来导游说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石桥上的很多石狮子都已经不完整了,有的石只剩下一半头,有的身上有一些小坑,石护栏上也有刀砍过的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告诉我,1937年7月7日,在这里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那一天,日本侵略者就是从这里开始进攻北京的,中国军队就在卢沟桥上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石桥上的痕迹就是那段历史的证明。
我抚摸着桥头的狮子,仿佛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脑海里浮现出电影上经常出现的场面:中国军队在不怕牺牲地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我们爱国的民族精神将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游览参观卢沟桥,我有了这样的认识:卢沟桥不但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艺术的精华,她还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不可欺,祖国山河寸土不让侵略者霸占。
卢沟桥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卢沟桥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