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增加我们对不同主题和话题的理解和思考,让我们能够写出更有深度和观点的作文,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1
初春三月,杏花飘香。万亩杏田之中,屹立着一栋小房子,斑驳陈旧的墙壁下,坐着一个白发老人。熹微晨光洒在脸庞,他打了一个哈欠,这位已快走到人生尽头的老先生,开始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
先生二十岁就扛起了枪,伴随着嘹亮的行军号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几番苦战,多有军功。回国那天,还是市长亲自迎接的,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市长,那次也弯下了腰,真诚地邀请他到市里担任要职。现在想来,那时的他还真是风光,工作不忙,工资很高,还被全市的人钦佩羡慕,称他是大英雄。
又过了些年岁,风云突变,暗流涌动,全国上下,人人惴惴。他不知怎的被打倒了,在那十年里,睡过牛棚,扫过厕所,还被绑着游过街。那段苦涩粗粝的日子,磨去了他的脾气,坚韧了他的意志,只留下了一条残腿,一身病痛和一颗再也不会流泪的心。
十年如梦,这一场梦带走了他的一切。梦醒了,眼前只剩一片荒芜的山地。而这山地,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机的盐碱沙土。
昔日英雄,即使沦落田间地头,也能发出绚烂夺目的光。不久,乡长满头大汗地跑来,一把拉住正在“哼哧哼哧”锄地的他,说乡里少人才,现在正搞脱贫,少了人不行啊,你过来帮我们吧!就这样,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他仍是扛着锄头,穿梭于田间地头,不过,他的身后有了一大批需要他的人。
他跛着步子,一步一步地丈量土地,拜访农户,考察实情;又带着一批大学生,夜以继日地研究实验,终于培育出一批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杏苗。带着这批杏苗,他又下到了田间,带着农户们开山垦田,挖坑栽树。种上杏树之后,他又不停地改进种植方法,严格规范到如何修剪,如何浇水,如何采摘。三年后,杏树们第一次结出花苞,绽放时,香飘十里,粉云弥漫。
五年之后第一批成熟杏果运出了山,以独特的口味赢得了所有消费者的喜爱。那一年,全乡脱贫。曾经的贫困户齐齐跑来,感激涕零,牢牢地握住他的手不想让他退休卸职。乡里还在杏林里为他树了一尊雕像,大理石的底座上镌刻着“带领全乡脱贫致富的时代英雄”。
退休之后,即使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他觉得,人活着应该是为大家做些什么的.。于是他又回到了起点,在杏林之中搭了一栋小房子,替农户们看山守林。到现在,已将近二十年了。现在杏花刚开,游客还不多,再过几天,来看花的人就会热热闹闹地挤满整个小山丘,等到五月份,来摘杏的游客会再一次挤爆整个山头,老先生这样想着,舒服地盘起了腿,把手臂也枕在了脑袋下。
“这真是个好时代,有用的人肯定会发挥作用。其实啊,只要人有干劲有力气有头脑,都是英雄。”
时代从不缺少英雄,时代造就真英雄。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2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3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8级大地震袭击四川省汶川县。一座城市瞬间变为废墟。地震以后,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无数人失去了家园。全世界人民都在为他们捐钱、捐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用爱心为灾区人民擎起了一片蓝天。
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林浩救人的事迹,传遍祖国大地。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跌下来的两个同学压倒在地上。而林浩逃生后,并没有跑开,而是返回去,救还压在下面的同学。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后,他又跑进了教学楼。“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他现在的心愿是,“很想上学,以后,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
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谁曾想过,在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他们无私无畏,智慧勇敢,舍已救人;那种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对关爱的感恩,让人刮目相看。从这些少年的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感受到了一种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或许是脆弱的,但人的精神,一种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精神,却是那么地充满力量,坚韧而伟岸。自古以来,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灾难,然而正因为有了这种临危不惧、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从这些少年英雄身上,我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血肉之躯远远不如钢筋混凝土坚硬,但我们的心比什么都坚强。我们因为坚强而喊出了“中国不哭,汶川不哭”的口号,这是信心,这是希望。
9岁小男孩的坚强,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不屈的脊梁。英雄少年,时代骄子,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冰山上的雪莲教会我们纯洁;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教会我们勇敢……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却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做一名英雄少年,时代骄子!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4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奥运赛场上有许多奥运英雄,可是我最敬佩的是赛场外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副村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
邓亚萍从五岁起就开始打乒乓球,她刻苦练习,七岁时已经是河南省少年组冠军了。由于邓亚萍身材不高,所以教练认为她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不愿收她进国家队。但是邓亚萍并不灰心,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更加刻苦练习。为了打球时能更灵活,她在腿上绑了沙袋;为了能超过别人,她每天都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父母看见她这样拼命地练球,心疼得直掉眼泪。
邓亚萍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在比赛中多次夺冠,在两届奥运会上得到了四块金牌,并连续八年在世界乒坛排名第一。
退役后,她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去学习,又在学习上开始了拼搏。一开始,她连英文字母都写不全,到后来她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一直到现在成为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副村长。这期间,她付出了超过平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
我最敬佩邓亚萍的这种拼搏精神,她的这种精神使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要用这种拼搏精神督促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在课后,做好每一天的作业;当遇到难题的时候,自己要努力思考,不再动不动就问爸爸妈妈……我深信,只要我坚持这种拼搏精神,就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5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这句话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社会的物质财富也空前高涨,社会成员萌发了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功利化的思维也开始泛滥。如果任其泛滥,必然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渊,“小富即安”、奢靡之风盛行,我们的步伐也将停滞不前。
“志当存高远”,一个青年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如此,提倡“不以财富衡量价值”,将引导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的层次追求,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创造出超越物质财富更为可贵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才是中华民族的立本之基,强国之道!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6
英雄一定要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吗?英雄一定要世人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吗?英雄一定要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吗?不,我觉得新时代的英雄应该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
我要讲的故事,大家也许是知道的,那就是内蒙古草原广为传颂的“12·14”救人事件。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让上百人营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和三名小英雄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2002年12月14日下午3:30左右,在公园玩耍的苏小林脚下的冰忽然断裂开来,坠入了冰凉的冰水中。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听到呼救声立刻向冰面跑去。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听到呼救声立即向冰面跑去。王超、乐亚芳伸手去拉苏小林,吴亚斌在后面压住他们的腿。这时候,尚未冻实的冰面又塌陷了。王超和乐亚芳也掉入水中。吴亚斌大声呼救,刘业与李飞同学也飞奔过来。但他们也掉入水中。不过他们还是用尽全力把孩子往水上推,冰层一次次塌陷,两人努力一次次失败。之后又有20多名大中专学生赶来,冰上出现了一次大面积塌陷。20多名学生也掉入了冰凉刺骨的湖中。
营救的人群陆续赶来,游人跑来,公园员工跑来,武警战士跑来,医护人员跑来,这一群人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大规模的营救。
那名落水的学生得救了,但是3名花季年华的孩子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就是呼市铁路第一小学的王超、内蒙古工工商行政管理学校的刘业和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二班的郝龙彪。
郝龙彪一个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他成绩优异;他有远大的志向;他乐于助人。整理遗物时还发现他为农村同学买的还未捐出的钢笔。
刘业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学生。同学家境贫寒,他二话没有把自己仅有的100元留了下来。他为人慷慨,自己却十分俭朴。平常就穿两套衣服:一是套校服,二是套运动服。他还差两天就满18岁了,但王超是班级里的体育班长,老师的助手,同学的榜样。班上转来一名同学叫周佳新,患有小儿麻痹症。王超每天背他上下楼。王超死后,周佳新哭着说为他做了个新年贺卡,但现在他却永远无法看到了。
英雄原来就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舍己为人的普通人。他们不要回报,令人敬佩;他们默默无闻,帮助别人而不留姓名;他们为了别人,不辞牺牲生命。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们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诠释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表现出了中国人见义勇为,不求回报的品德,完美解读了“勇敢”的真正涵义。他们的行为震撼我的心灵,在我灵魂深处永存。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篇7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向时代英雄致敬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我的英雄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