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内容主要介绍活动的原因和目的,要想让活动顺利的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制定一份活动方案,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课间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体育资源。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成和方法,与学校艺术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机构: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下设项目开发组、指导教练组、督查组,负责活动的开发与组织。
项目开发组:
组 长:
组 员:
顾 问:
活动指导与教练组:
组 长:
组 员:全体体育组教师、音乐教师和特聘教师
活动督查组:
组 长:
组 员:各年段长
三、活动时间:
1、每周一至周六第二节课后,毕业班9:10—9:35,非毕业班9:35—10:00活动时间25分钟。
2、每周一节的体育活动课,活动时间60分钟。
四、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
上午课间活动项目为广播体操和跳绳、跳橡筋绳、简易健身操、简易街舞、集体舞、秧歌舞、踢毽子、呼啦圈、游戏、自编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以及各班自创自编的项目。体育活动课除了上述活动形式外,还可以开展两人三足跑、摸石子过河、袋鼠跳、迎面接力、传球接力、木板鞋等项目及自创自编的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
棋类活动、室内游戏、观看电视节目等。
五、活动程序:
上午课间25分钟活动:
程序一:入场——各班集合整队——广播操——自选活动——各班集合整队——退场
程序二:入场——各班集合整队——指定活动——各班集合整队——退场
六、活动组织:
1、组织分工:
政教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教科室:负责对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发。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年段长: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
团 委:配合政教处作好评价工作。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任课教师:分配到班,协助组织,参与活动。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科任教师协助,在一块场地内开展广播体操、指定项目或者自选项目的活动。
3、组织要求:
各班级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场地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活动所需器材由各班级统一安排,学校不提供器材。各班级可购买一些经济实用的器材。
跳绳活动每个班级必须开展。
各班同学都应积极参加活动并对活动内容及器材进行创新,学校将在每年两次的体育节中组织比赛,对好的创新活动项目进行奖励和推广。
自选项目由项目开发组提供,各班级选择,或者班级师生自创。各班级可定期更改活动内容,但必须报体育组备案后方可开展。
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和音乐开展活动,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
七、活动管理:
1、下课后班主任、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体育委员做好集合整队。
2、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点名记录一周后上交到政教处。
3、活动中政教处、学生会对各班级进行抽查点名。
4、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不能获得体育与健康课学分,经教育不改者报政教处,酌情给予一定处分。
5、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八、评价:
评价内容:出勤、组织开展情况、比赛等,纳入文明班级评比范围。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教师体检结果越来越不如人意,经常由于部分教师的病假和身体慢性病的原因,导致学校正常开展工作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个别教师身体的影响必然导致其他教师工作量的增加,这样影响教学,影响效率,也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士气。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的同时,积极想办法让全体教职工也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自主、积极参与的全民体育理念;只有锻炼好身体,全体教职员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学校才能更好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措施
1、此次活动由德育负责人、工会主席、体育科组统筹安排,各级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
2、级组长负责登记参与大课间的本级组教师的统计,每参与一次记1分,班主任按大课间的要求除特殊情况必须到位,与其他参与的科任教师以级组为单位组成一个队伍跑在本年级学生的后面,职工可以自己组队跟在初一年级学生队伍后面,由xx负责考勤,确实跟不上的教师可步行走完一圈半。到场但没参与的教师不计分,体育教师由于有指挥的任务,可以不参与跑步,但必须到场组织。
3、学生做操期间,教师站在本年级各班学生队伍后面,要整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相关大课间活动,级组长可视具体情况给予认真的'教师加分。
4、此项活动设四个奖项,一等奖20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55个,鼓励奖30个。活动以增强教职工体质为主,教师必须参加自主锻炼。鼓励奖的设立主要针对特殊岗位的职工和确实不能参加的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另外男教职工55岁以上,女教职工50岁以上原则上可以不参与,但也欢迎加入评比。除了上述三类人群,其他的必须参与评比才能获奖.
5、在整个活动中,必须注重教职工活动安全,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教职工要自觉做好热身运动,确保全体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所教年级的活动中,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对活动不积极的教职工,活动组组长要适当给予教育批评。
6、此项活动从12月1日开始实施。
三、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我校的教师“快乐大课间”活动由陈洪山副校长负责,分管年级领导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及汇总统计工作。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参与,转变观念,达成共识,让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建立日评月统制度,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3、各级部要高度重视“快乐大课间”活动,将所有教师都融入活动中,有组织地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教师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合作、自信、勇敢、公平竞争及团队精神等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团结合作、应对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活动主题及形式
以“享受运动、享受健康、享受快乐”为主题,大力推广实施 “快乐体育”、“大课间体育”等体育游戏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点面结合,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领导机构及监督电话
组长:魏xx
副组长:蒋xx
组员:体育组全体教师、各班主任
四、总体活动安排:
上午:希望风帆+韵律操 下午:京韵操+分场地活动
1.全校学生到操场做“希望风帆”、“京韵操”、“韵律操”。要求动作到位,队伍整齐,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2.分场地活动:各班主任和配班老师把学生带到指定地点进行相关项目的练习,各班指派体育委员在做操前到器材室领取器材,在大课间结束前5分钟收拾好器材送到器材室。
注:1、各位班主任及配班老师负责组织好本班级学生的活动。
2、遇阴雨天气,各班按阴雨天气方案执行。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4
一、运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结合阳光一小时活动,改革大课间活动方案,创造有特色的活动氛围,真正落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活动形式:
本学期采用分班活动形式,以动感的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每天大课间进行。
三、实施措施:
由老师带队到指定地点进行跳绳练习(各班绳子自备)。活动形式可针对跳绳比赛项目进行练习也可利用绳子创编各种游戏。师积极鼓励学生做到“人人有绳人人跳绳我会跳绳我要跳绳”并跟班指导,参与学生活动。(选用轻快、活泼的音乐)。
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室外活动按当天活动场地就地组织整理器材,整队听音乐统一做放松操后排队回到教室。(舒缓的音乐)。学生要求:在轻音乐中学生跳放松舞,整理器材,回归教室。
教师要求:跟班指导学生整理器材,组织队伍进行放松活动,组织学生排队回到教室。
四、活动内容:
并脚跳、双脚交换跳、单脚跳、双摇跳、一人带一人跳、“8”字接力跳。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内容
(1)体操类:在教育部统编广播操的基础上,各班可自编校操、武术操、球操、健美操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2)舞蹈类:如韵律舞蹈、形体练习、舞蹈动作组合、集体舞、民族舞、秧歌等。
(3)身体素质练习类: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具体的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12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4)趣味游戏: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轻物掷远、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抖空竹、面塑等。
(5)特色活动项目:如跳绳、飞碟、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放风筝等。
(6)体育社团:篮球队等。这五大类项目,各班按照自己的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统筹安排。要求每班选择三项,每项一分。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二、人员负责制
(1)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因此班主任此时的责任是:
①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席。
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③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对出操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愿携带活动器材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2)“五落实、六到位”,即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3)体育教师负责制:
①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
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
三、活动场地顺序安排:
(1)六、七年级在田径场地进行慢跑一圈后,六年级在操场南部(跳高场地)、七年级在操场北部(铅球场地)分开练习(由班主任负责),参加各种体育社团大众流行、民族体育传统体育项目按指定的地方,指定的教师进行活动(指定的教师负责)。
(2)八年级在做操场地进行分开练习(由班主任负责)。
(3)九年级在篮球场进行分开练习(由班主任负责)。
后田径场地进行排跑(或做操)后,在田径场分开进行活动
排跑要求:跑步要有序,控制好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间距以及跑速。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
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组织机构
组长:任海先副组长:郑维国
成员:徐海龙宫福明任政赵志国各班班主任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提供,另外提倡每位学生自备。
3.安全保障。学校按照活动内容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班主任跟班进行现场活动指导。
5.组织保障。学校要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
性
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可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五、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间操、体育课、课间休息间进行,时间各为60分钟。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合操以年段为单位,分组活动是体育课程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大纲对学生的年级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舞蹈练习等内容。
六、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校园集体舞、广播操;
2.体育趣味活动:如跳皮筋、踢毽子、玩呼啦圈、铁环?;
3.长绳;
4.棋类活动;
5.球类(篮球、羽毛球等);
6、体育标准测试项目;
备注: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七、场地划分。
(一)场地划分
1、篮球地点在篮球场;
2、溜铁环在跑道;
3、长绳在操场;
4、其他活动视活动内容定地点;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及活动流程
1、晴天:
a、课间操
(1)进场:3分钟
铃声响起(眼保健操结束)音乐播放时,各班依做广播体操的形式进场。
(2)全校学生齐做《雏鹰起飞》广播操:(4分钟)
(3)校园集体舞(2遍)(15分钟)
(4)解散(音乐播放)
b、课间休息:以学生自带器材为主
c、体育课:以教学内容为主,游戏为辅
2、雨天:
每次从学校推荐的活动中选择二~三个内容开展活动。(《哦,课间十分钟》等校园歌曲)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八、注意事项
1.必须由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长课间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活动 学校有评价
四、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 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五、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
4.因地制宜原则。因为场地的限制,分区域,分年级进行活动。
5.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实施措施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10,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中,下午4:30--5: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
教务、学生科、体育组联合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起
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大课
间活动评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
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
动者,这既体现全员参与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
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除了学校提供外。更提倡
每个班级自制自带自备活动器材。各部主任协助体育组负责器材的
发放、整理和保管。
4.安全保障。学校分部,分班级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
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造成乱串、乱跑等混乱
现象。
5.组织保障。学校加强了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
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学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七、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层领导和部主任分部负责,正副班主任、任课教师精心组织,体育教师分工指导,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建转锋
副组长:王景让张永胜 索晓辉
成 员:中层领导、部主任、正副班主任
器材负责人:乔林威 马伟玲
音乐控制:楚玉乾
(二)大课间活动督导、指导小组
组 长:索晓辉
副组长:马伟玲
成 员:乔林威 楚玉乾 张振武史耀武 石金戈 张君颖
八、活动流程
1、集合:50秒
2、出操:3分钟
播放进行曲,以此作为开始活动的统一信号。各班按顺序列队到学校各区块集中。要求做到静、齐、快。排好队列后,在原地整队,横、纵、斜都要求整齐。
3.广播操:4分10秒
广播操《时代在召唤》。这是原来都要做的广播操,这也是固定的。该操以动作潇洒、节奏明快、音乐强劲、动感强烈而体现时代特色。
4.分班活动:15分钟(音乐)
班级特色体育。这部分内容有从学校提供的活动中自主选择,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专门设计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做到每部有内容,活动也有各班自主创编的,有来自民间体育的。体现了自主健体与创新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锻炼。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传统项目来编排相关内容,以体现学校的特色。
5.放松操:2分钟(音乐)
6. 退场:5分钟(音乐)
九:在人员安排方面,每班以班主任为主负责,并分配一个跟班老师,每个体育教师负责相应的部;在场地划分方面,要讲科学,充分考虑学生做操后的流动情况以及活动的项目,尽可能缩小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之间的范围,尽可能减少学生无效的行走,因此,我们常把自主活动场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附近,同时还要考虑到楼层等因素。
十、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教师安排
微机部在培训楼后(彭艳林) 机电部在大操场篮球场(王博)
高考部在小操场 (孙国兴) 幼师部在主教学楼前(郭晓静) 十一、建立激励机制
1.实行考核激励:教务、学生科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统一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a) 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b) 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c) 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d) 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e) 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搭班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
f) 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长课间活动方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