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以提高学习动机,教案的适切性还包括教材的选择,以便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牛和儿童绘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篇1
活动内容:
创意写生《》(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在写生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想象创作的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自信,大胆的。作画。
活动准备:
1、记号笔,油画棒。
2、的写生画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
师:这是什么?(出示)像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像什么?
二、集中交流
师:刚才你把当成了什么?“船”(出示范画)怎样让鞋变得像船?(幼儿示范)船上还缺了什么?(幼儿再次添画)船开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变一变?看谁的本领大变得不一样,画的故事最丰富。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1.提醒或帮助幼儿添画上想象物的特征与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颜色进行涂色。
3.提示幼儿添画不下时,可以躲在画好的东西的后面。
四、幼儿互相交流
1、介绍一下的细节部分。
2、我的变成了什么?
3、我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篇2
设计思路
苹果和橘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同时也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两种水果,在本次活动中,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不同的方法,用鼻子、手、嘴巴等不同器官来感受水果的不同特征,以涂色的形式使用炫彩棒表现水果的颜色,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本次学习的快乐,并在完成的绘画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画棒表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初步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16开长方形纸。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观察苹果、橘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苹果、橘子、水果拼盘。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察不同的水果,区分它们的特征。
1、观察苹果和橘子(苹果和橘子都来啦,香香甜甜真可爱。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哪里长得一样,哪里不一样?)
2、自由交流各自的观察体验。
小结:虽然苹果、橘子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是两个好朋友。
二、画苹果、橘子——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水果。
1、跟画苹果的轮廓。
今天我们来为苹果、橘子画张像。
跟着老师一起画,慢慢地画出苹果妹妹的脸。大大的、圆圆的。
2、尝试画橘子。
宝宝们胆子大一点,把橘子的脸蛋也画得大大的。看看哪个宝宝最厉害,把它们的脸都拍得大大的!
3、油画棒涂色
你看到的苹果、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就给它们涂上那个颜色。
苹果有一根小辫子,我们叫它柄;橘子肚子上有一个脐;香蕉弯弯像小船,能干的宝宝要画出来哦!
三、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多吃水果,争做健康宝宝。
看一看谁画的水果宝宝最大、最圆、最甜,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
小结:多吃水果身体好,我们都要做健康宝宝哦!
幼儿具有天马行空的思想,所以是很适合艺术的,我们可以好好的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会幼儿了解色彩与色调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对绘画之类的艺术的兴趣。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同伴、家长、老师一起过节的乐趣。
2、家长在参观与参与幼儿的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理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3、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园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挑战自我展风采,快乐童年过六一”。
2、宣传口号:“展风采,庆六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相关宣传标语。
2、以班为单位家长和教师作好参加亲子活动的准备。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4、各班老师准备好幼儿绘画作品,提前粘贴到指定位置。
5、提前布置好活动场地,检查场地的安全,并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安全活动预案。
四、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家长和全体教师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鼓励全园家长和教师共同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活动准备。xx月xx日上午8:00——11:30进行活动。
3、对象:本园全体家长、教师和幼儿。
4、办法: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送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家长和教师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5、地点:幼儿园各班教室、大操场。
五、活动内容
活动:开场:园长、家长代表、幼儿代表讲话。
1、入场8:00以前完成:各班按指定位置坐好,主持人开场白(穿插“幸福拍手歌)。
2、园长讲话和各代表发言8:00—8:30(园长、幼儿代表、家长代表发言)。
3、评选优秀家长,发放荣誉证书。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画出一幢或几幢彩色高楼。能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2、能随意地装饰,大胆发挥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附近的高楼大厦。
2、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前两天老师带你们去看过高楼大厦,你看到的高楼是怎样的?
(高高的,一幢连着一幢,有许多门窗)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晚上高楼里的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非常好看。
今天,我们就来画这一幢幢的高楼。
二、讲解示范。
1、中间先画一个高高的长方形,旁边靠着一个大的矮长方形,再画一个很高很高的长方形。
另外一边也画上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的长方形,连成许多幢高楼。
2、用记号笔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画出有高有低的楼房,并用漂亮的颜色进行装饰。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添画云彩、太阳、大树等。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街道”的画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设计: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的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那个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 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 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12、 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活动目标:
1.通过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位置组合,以及在原形的不同位置添画的鸭子嘴巴、眼睛,表现出小鸭戏水的不同形态。
2.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彩纸,并能沿目测方向不断移动撕出原形和椭圆形。
3.能耐心地进行撕纸活动,初步形成节约意识。
活动准备:
1.黄色、橘黄色腊光纸,双面胶(糨糊、胶水),操作纸、记号笔。
2.水粉颜料、水粉笔,每组一个空纸篓3.小鸭玩具一个。
4.幼儿用书:《小鸭戏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鸭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形态。
1.教师:嘎嘎嘎,谁来了?小鸭子的头是什么样子的?身体和头,哪一个大?嘴巴又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鸭有圆圆的脑袋,椭圆的身体,扁扁的嘴巴,游来游去真可爱。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嘶帖小鸭子的方法。
1.探索撕纸的方法。
教师:我找到黄色、橘黄色蜡光纸,可是没有剪刀怎么变出小鸭子的头和身体呢?(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腊光纸,眼睛要看者要撕的地方,拇指和食指一边向前移动一边撕)
2.探索撕圆形和椭圆形的方法。
教师:怎么撕出圆形形呢?(可以直接撕出圆形,也可以将纸对折一部分撕出半圆形后,打开就是圆形。)怎么撕出大的椭圆形呢?(可以直接撕出椭圆形,也可以将纸对折撕出一个长的半圆形,打开后就是椭圆形。)
3.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调整策略,对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要求他直接撕;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先提供形状模具让他用铅笔描出圆形或椭圆形,再沿铅笔线撕4.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组合方式及鸭子嘴巴、眼睛的添画位置。
教师:小鸭子在水里玩耍时会做出什么样子的动作?(将圆形和椭圆形随意性组合。)现在,小鸭子在干什么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眼睛、嘴巴应该画在哪里呢?(可以请个别幼儿画上。)
三、讨论添画内容。
教师:如果让你在小鸭子旁边画一些其他的物体,你会画什么呢?(可具体引导:水里有什么?小鸭子会遇到谁?。。.)
四、幼儿在幼儿用书上进行撕贴添画活动,教师帮助个别幼儿。
1.教师一点一点地慢慢撕,要有耐心地进行撕纸活动。
教师:按形状的大小进行撕纸活动,小的从边上开始撕,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五、点评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看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教师:说一说,你的小鸭子在干什么?
牛和儿童绘画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