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美术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书写教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山的美术教案6篇

山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大熊猫的黑白对比、学习浓墨、淡墨的运用。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到动物园参观过大熊猫;大熊猫的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你们喜欢黑色吗?

其实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色?

2、欣赏大熊猫图片

找找大熊猫身体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师生共同讨论画法。

1、今天我们要用水墨画来画大熊猫。

墨可以调成淡墨、浓墨,那么大熊猫身上黑的地方用什么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么墨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画大熊猫,大家欣赏讨论。(边欣赏大熊猫图片)

大熊猫由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用浓墨还是淡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范画。

三、提出创作要求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大熊猫,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坐在地上的,有爬在树上的…….现在我们用画笔来给你喜欢的大熊猫照个像,照相前要先想好:大熊猫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把大熊猫的动作也要照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

1、导刚入门的中班孩子掌握调浓墨、淡墨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熊猫形态。

3、提醒幼儿注意水墨画作画习惯,鼓励刚入门的孩子正确握笔。

4、引导大班的孩子用不同的水墨画技巧作画,并能用颜料添画背景,鼓励中班孩子向大班孩子学习。

五、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活动反思:

绘画可以锻炼幼儿多方面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绘画中自由发挥,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等等。绘画是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启蒙教育。为了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通过学习用水墨画来体现熊猫的外形特征,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山的美术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发明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三、教学准备

同学:几何图形纸片、各种纸盒、胶水、剪刀、小贴画。

教师:美术课件、“迷你车”、“多功能车”、“皇冠车”若干个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引导(激发创意)

1、组织教学,明确要求。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是一位汽车设计师,要亲自为人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汽车。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也坐过汽车,但是你知道汽车分哪几种吗?

(文字板书)汽车按其功能可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车三大类。

教师提问:这些车的主体形象有什么特点?

(简笔画板书)汽车都是由车头、车身和车轮组成。

3、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二)要点辅导(构思创意)

1、教师: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课件演示撞车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废气污染)你希望看到这些吗?(同学:不)该怎么办?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任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和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三)创作体验(展现创意)

1、同学作画,教师辅导。(课件配乐)

同学根据提示直接在纸上创作。教师在巡视时对同学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了解同学的想法,提出参考建议;鼓励同学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培养自身的耐心和毅力。

2、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身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四)、课堂小结

山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在不同的水果轮廓中粘贴不同的材料并表现水果外皮的触觉。

重点难点:

在不同的水果轮廓中粘贴不同的材料并表现水果外皮的触觉。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水果粘贴画】。(将各种水果的轮廓图打印若干份)

2.各种颜色的毛线、色纸、皱纹纸、碎步块、不织布碎块等不同触感的材料。

3.安全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摸一摸各种不同触感的材料,说一说摸上去与哪种水果的外皮的触感相似。

三、请幼儿用剪刀把毛线剪得短短的,把各种纸撕成小块备用。

四、任取一张水果的轮廓图,根据不同水果摸上去的感觉以及颜色选择不同的材料粘贴到水果的轮廓中。比如:把粉色的短短的毛线粘贴在水蜜桃的`轮廓中,表现毛绒绒的感觉;把色纸揉一揉再粘贴到榴莲或菠萝的轮廓图中,表现刺刺的感觉;把绿色的皱纹纸、碎纸粘贴到哈密瓜的轮廓图中,表现粗糙的感觉……..

五、小结。

山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新环境,了解班里的新伙伴。

2、知道自己升班了,萌发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学做拉环、彩条来装饰布置活动室,产生热爱新班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新朋友;

难点:学用剪刀剪拉环。

活动准备

1、打扫活动室卫生,整理班级物品,简单布置室内的环境和区域。

2、剪刀、彩纸等。

3、轻音乐背景磁带

活动过程

1、认识新朋友。

(1)老师自我介绍后与幼儿一起看一看班里又来了几个新朋友?

(2)请新朋友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爱好等等。

2、说说同伴的变化。

同伴之间自由交流,看看同伴的变化有哪些,好朋友是否长高了、长胖了?比比谁高、谁矮,谁胖、谁瘦?

教师小结:我们长大了,长高了,现在是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了。我们又加入了新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升入中班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幼儿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同伴相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熟悉活动室环境,说说中班活动室与小班活动室的不同。(可以事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看看新学期的新变化)

(1)看看班牌,认识中班的班牌。说说现在的活动室在幼儿园的什么位置?

(2)参观活动室,说说与小班的不同。

4、学习剪拉环,布置新班级。

(1)让幼儿想一想怎样可以让我们的新家更漂亮?(挂上拉环、彩条、气球等)

(2)教师示范用剪刀剪拉环

(3)幼儿操作练习,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播放轻音乐,教师与幼儿将剪好的拉环一起装饰活动室,产生热爱班级的感情。

活动反思

1、幼儿在进行自我介绍时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敢于也乐于在集体面前表现了,特别是几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也很大方的做了自我介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2、幼儿升入中班后能从环境变化中找到不同,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3、在制作环节,幼儿锻炼了他们的小手灵活性和操作能力。

山的美术教案篇5

概要:

1.利用情节,引出课题;

2.教树叶拓印的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教育,使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立体教具:树妈妈一棵、树娃娃两棵。

2.毛笔、8开纸剪的树娃娃每人一个。

3.调色盒、湿毛巾每桌一个。

4.幼儿丰富对树叶的认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面、反面。

三、教学进行: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录音机里传出哭声〉教师:“谁哭得这么伤心?噢!原来是树娃娃。”〈录音机里:“我是树娃娃,我没有漂亮的衣服,不能够为人们挡风沙、遮阳光,我真伤心呀!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

2.教师:快让我们来帮帮树娃娃!可是,怎样帮助树娃娃,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说出以往的经验〉

(二)引导幼儿探索树叶拓印的方法:

1.“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树娃娃一定很高兴。今天树妈妈的衣服也很漂亮,你们看〈出示树妈妈〉树妈妈的衣服是怎样做出来的?”

2.“桌子上有毛笔、颜料、树叶和树娃娃,我们也来印一印吧!”幼儿动手操作。

3.〈选出两个树娃娃〉“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不一样〉,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4.“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反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2.“是在树叶的正面涂颜色,还是在树叶的反面涂颜色呢?〈反面〉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叶柄涂颜色,这样手就不会脏了,这个办法真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涂上颜色。〈在涂时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吗?〈没有〉噢,把树叶全部涂满,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树叶轻轻地放在纸上,能移动吗?〈不能〉那就让我用大拇指扶住叶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树叶,也可以动动小手,把整个树叶都印下来。叶子上还有颜色,怎么办呢?〈幼儿出主意〉再换个地方印一印吧!”

3.老师印出来的小树叶漂亮吗?〈漂亮〉我们把用树叶印出来的画叫做树叶的拓印。〈幼儿跟说两遍〉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手指立体树娃娃:“这两棵树娃娃还没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快来帮助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小朋友快来看,树娃娃的衣服多漂亮。”〈幼儿放下手里的笔来前〉“树娃娃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为什么高兴?”〈因为我们帮助树娃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树娃娃高兴了我们也高兴,我们把树娃娃抬出去,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树娃娃多漂亮!”

2.幼儿共同把树娃娃抬出。

山的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的名称、颜色,敢于大胆的表述;

2.尝试混合运用蜡笔,初步感知色彩的组合与变化美。

活动准备

1.水果羹图片;

2.蜡笔、纸。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引发兴趣;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水果羹;

2.教师示范,充分感知;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作品;

教师做“水果羹”介绍材料;

教师操作;

3.幼儿操作,大胆表现;

帮助幼儿选择水果,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导;

4.分享交流,感知色彩;

请幼儿相互交流水果羹中水果的名称;

欣赏“水果羹”作品中的色彩美。

活动评析:

在活动中,实习老师对活动的驾驭能力很强。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示范引导下能够独立思考,创作己富有个性的作品,老师的教具准备充分,示范画也很美,幼儿利用各种蜡笔创作出的作品效果也很好。本次活动老师利用“猜猜水果的颜色”来导入,使每个幼儿都知道的水果的颜色,然后出示ppt要幼儿了解什么是水果羹,应该怎样画出渐变的颜色等一些知识的教学;接着在绘画的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胆的画出水果的线条,进行添画,只是孩子平时积累的这方面素材(颜色的渐变)比较少,添画时大部分都受老师范画的影响,几乎跟老师都差不多,如果活动刚开始老师能多出示几张不同风格的作品,孩子的思路可能会被打开,想象力会更丰富。

山的美术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毛毛虫美术教案6篇

手指树美术教案6篇

贺卡二美术教案6篇

小班美术教案与反思6篇

人美版五上美术教案6篇

拔萝卜小班美术教案6篇

扎花灯美术教案6篇

版画美术教案6篇

雪宝宝中班美术教案6篇

瓢虫美术教案6篇

山的美术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