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伙伴们欣赏完一场影片后,肯定有不少感想,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想写好观后感,最重要的还是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下面是写作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圆观后感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圆观后感篇1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好说自己一无是处。
记得大一刚进校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写了份“职业生涯规划”,之后便草草了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以为完美就是当下。然而失落、郁闷、颓废却频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学习心理学,向我推荐电影《心灵捕手》,望我受益。前后看了有两遍。“whatdoyouwant?”这句话经心理医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的威尔内心,也同时问住了我。蓝博教授说威尔在糟蹋自己的天赋,而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天赋能够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么?
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比如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爱的女子一齐生活在乡下,拥有辆摩托车,承包几亩地种庄稼。但是现实却是两年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可悲的是连确切的就业岗位都不知道是什么。或许就像影片中心理医生尚恩所说的,“itsnotyourfault”。
威尔是个孤儿,但是他有一群亲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个桥段给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对威尔发自肺腑的一段话:“我每一天都开车来接你,然后我们一齐上工,一齐嬉闹。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乐时候是什么嘛?是我敲你大门的前十秒钟,正因我会告诉自己,也许你已经不在了,就这么走了。”在查克的眼里,威尔就像是一个手持百万奖券却没有胆量去兑现的人。查克说当他五十岁时可能还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尔不能这样,否则就是让他难堪。
友情有时候比感情更加伟大,就像威尔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种兄弟之情。在大学,交到几个知心朋友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谓物以类聚,社会也一样。人处在一个大社会中,却只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面,你务必要有必须的人际关联,这不仅仅仅是在中国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尔走的那天。那一刻,威尔家的门始终没有人开,查克欣慰的笑了,正因他知道威尔正向着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确,威尔开着朋友组装的“汽车”在路上一向向前追,追他的感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他在体制外该如何发挥他的天赋。我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甚至敢不敢按着我的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想法来构建。
圆观后感篇2
在观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晚会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些了不起的工匠们几乎都很陌生,这主要是他们都是在一线默默的奉献,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没有像那些戏子一样整天出来制造各种头条,但他们确实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人。他们自各自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却无怨无悔,不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有几人能做到,他们拿着普通人的工资,和那些动辄上亿的戏子们比起来,祖国和人民简直就是在虐待他们,可是谁听到过他们在媒体上发过恼骚,就这一点来说,全国人民都该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幸亏国家还有你们”。
第二个印象是这些“巨人”们都已经慢慢老了,不知道在他们之后谁可以担起这重任,国家真的离不开他们,难道你真的觉得戏子和房地产可以立国吗?很显然不可能,国家真的要强大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巨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稍不注意就会被别人落下,而祖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国家有义务给这些工匠创造最好的条件,让这些尖端技术不断传承下去。
最后一点印象就是,中国虽然现在的整体经济号称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却还相当薄弱,比如简单的印刷机,目前基本被国外的海德堡、小森、曼罗兰、高宝等垄断,稍有实力的都是用进口的,哪怕用进口的二手货也比国产的强;被称为“工业之母”的机床更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产的水平与德国、日本等相差至少20年。国家真正要强大就得把工业做大,而要把工业做大就离不开人才,像今晚这些站在舞台上接受万人膜拜的工匠更是不可或缺,希望国家加大投入,给这些工匠们创造条件,把国家建成世界最强。
圆观后感篇3
?辛亥革命》电影给我们展现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给我们刻画了一群为祖国献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曾有这样一个动人的镜头:许多华侨把全部家当捐献给孙中山。
我们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是不够的,强大的经济后盾,是决定起义能够真正发动的重要因素,诚如历史学家张鸣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钱,没钱,即使是革命这样正当的事,也没戏。革命在前台唱戏,后台站的是利益。”
那么是什么驱使华侨们这么做呢?是责任?
这样一群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必然敢于承担自身各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而勇于承担自身责任的人,也必然敢于对历史上自己做出的行为后果进行承担。
责任代表着形象。一个不敢于承担责任至故意回避责任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战中,日本军阀主义者强征亚洲各国妇女充当慰安妇,给亚洲古国妇女造成无穷的伤害。作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应在战后承担起对受害者和受害国进行道歉和赔偿的责任。但事实很遗憾,我们看到的,不是日本诚心诚意的进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计否认和进行诡辩的嘴脸。这无疑是大大损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责任意味着信任。一个敢于负责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们信任的。就如孙中山。他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样人们信任他,是因为他们有勇气对过去所犯的各种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如果连过去的错误都不纠正,那又怎样才能建设美好的未来呢?就如袁世凯。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们又怎会信任他?人们只会推翻他,建立一个值得人们信任的政府。
因此,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了获取人们更多的信任,我们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作为90后的青年人,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唯一之路。
圆观后感篇4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懂,而是因为它让我感动了。《孔子》,从视听出发,到达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渲染了当时那种气派氛围。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尽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别人的,但不免给人牵强之感;故事是讲到了,但不精彩,情节片段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节奏缓慢,人物讲话平淡呆板,没有灵气。也许是自我太不习惯文言文的缘故,加之中间有篡改历史的情节,觉得有些别扭。
因为这是电影,仅有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要将孔子的一生表现出来,实属不易。所以总体上而言,它还是成功的。
首先,感触最深的便是影片将尊师重道之风表现得淋漓精致,真是值得今日的人们好好学习啊!古今对照,令人汗颜。古人需拜师求艺,学生自当十分尊敬教师,也会刻苦学艺。师生情谊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学生依然紧紧追随,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师之教诲,扶正官帽;颜回不畏艰险地保护书籍,为之献身。我哭了,且不说修改了历史,不说两人的行为有些迂腐,却将他们变得崇高而又伟大,使其境界得以升华。
其次是孔子回乡后的那深情一拜,鲁国啊,父母之邦,养我之土,我最终回来了。我又哭了,为何影片要将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杯具色彩?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礼乐来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样追慕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男守本分,女有归宿,老有所依,子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得多好啊!
颜回说,孔子错在将全部梦想都寄托在鲁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自我也错了,如孔子般太梦想主义了,没有能够勇敢地应对现实,而是将期望建立在一个完美的伟大的梦想之中。可是无论怎样依旧不能放弃对完美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依然期望能够经过完善个人道德,而不是经过严格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孔子认为拿法来治国,是人们出于无奈才做的,人们不犯法是因为害怕法律,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自我约束。
然而有一天,我无意在书上看到这是一种鲜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倾向。调节伦理关系,要诉诸人们的道德自觉,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到达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动的表现出道德自觉。在“子见南子”一节中,应对巨大的诱惑,孔子的眼神与身体也有颤动,他是圣人,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样坚守自我的信念。何况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样,会遭小人的算计与嫉妒,也会被世人误解。无怪南子一句“世人只明白夫子的痛苦,有谁又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呢?”便称其为知己了。显然,仅仅依靠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过于抬高道德,将发现无力控制社会秩序的尴尬局面。这样的行政观念与伦理价值意识等都与当时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日,有多少人是像鲁君那样“装点疯,卖点傻”,充当一个见风使舵者呢,又有多少人依然能像孔子那样一生坚守自我的梦想呢?“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我的内心吧。”有空看看《孔子》,读读《论语》吧,充实自我,内心的强大能够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
圆观后感篇5
?龙猫》讲诉的是父亲带着小月和四岁的妹妹小梅搬到乡下来居住。在乡村,她们对一切感到十分新奇,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她们遇到了煤炭精灵,遇到了龙猫,还与一只大大胖胖的非常可爱的龙猫成了朋友。龙猫利用他的神奇力量,为小月与妹妹带来了很多神奇的景观,令她们大开眼界。小梅常常挂念生病中的母亲,嚷着要姐姐带着她去看母亲,但小月拒绝了。小梅竟然自己前往,不料途中迷路了,小月只好寻找龙猫帮助,龙猫召唤来猫公车。在猫公车的帮助下,找到了小梅,同时也把玉米送给了妈妈。
之前都只是听说过日本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好看,可是一直都没看到。暑期时,第一次看了他的动漫《龙猫》,看过之后就喜欢上了,即使之后还看过《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可还是最爱《龙猫》。因为我是生活在乡村的,看到《龙猫》,就让我想起了农村的生活,简单舒适,没有什么要考虑的。龙猫,圆嘟嘟的身躯,大大的眼睛,可爱的表情,让每个人都很喜欢。在它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小梅从树洞中掉下来,看到了正在睡觉的龙猫。宫崎骏将它睡觉时的表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一碰就动的短尾巴,舔嘴唇的大红舌头,微动的胡须,上下起伏的肚子,微眯的眼睛,打哈欠的大嘴,喉咙里发出噜噜的声音,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十分人性化,宫崎骏将龙猫的形象细节化,又十分贴近生活。
龙猫中的细节描写的十分细致,又十分真实。夜晚,姐姐梽月与妹妹小梅俩人冒雨来到车站迎接上班晚归的爸爸,当妹妹困的支持不住时,姐姐关切的将她背在身后,更是时不时抖抖身子,以防止妹妹掉下去。在这时,碰到了顶着荷叶的龙猫,小月很惊讶又有些迟疑的询问,就将身旁的伞给了它。龙猫顶着荷叶打着伞的时候,雨滴滴答答地落在伞,它有些害怕也有些兴奋,脸上还带着两圈红晕,它一惊一乍的样子好可爱,之后它还直接跳起来,让树上的雨全部落下,那个样子就像一个一无所知,懵懂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高兴快乐,同时也感染了观众,将观众带入其中,想起自己的以前的事情。那一系列的憨实可爱,幸福满足的样子让人十分喜爱。
?龙猫》的配乐是由宫崎骏的御用配乐师久石让完成的。电影中婉转悠扬的“风之甬道”,童趣盎然的“我的邻居totoro”等歌曲,节奏鲜明活跃,旋律轻松明快,明亮透彻,音乐色彩斑斓多彩,充满童趣,让人忍不住要随声附和,那时而欢快,时而婉转的歌曲中,透露出孩童般纯真可爱的气息,让人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神经不自觉的放松。
?龙猫》的整个场景是在农村,农村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澄净的小溪,茂密的树林,大片的田野等等,电影里的所有场景让住在乡村的我感到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一切自然的
美景,宫崎骏都运用到电影中,让电影在魔幻的飘渺中又带着现实的真实,让观众得到共鸣。
圆观后感篇6
曾经,我为《大闹天宫》、《宝莲灯》而感到骄傲。后来,随着《喜羊羊》等动画的层出不穷,我以为国漫即将折在这里。而今天,我看到了《大圣归来》,那条曾经腾飞的龙,在几度沉睡之后,又再次发出了响亮的咆哮!
首先,一部动画最先吸引人的是它的画面,其次是特效。平心而论,《大圣归来》真的是一部良心之作,它拥有媲美皮克斯,梦工厂等著名动画工作室的水准,由此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以及对这部作品的热情。但是有的时候,仅仅有热情,并不能支持一个团队完成一个壮举。在困难的时候,导演出资,各方集资,历经八年终成一剑,我很佩服制作团队的毅力!
其次,编剧很给力,让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前面笑得有多开心,后面就哭得有多惨。(在这里并不想剧透,具体小伙伴们还是去影院看吧xd其实主要情节在预告片里都有!)当我看到江流儿惨死在混沌手下,大圣心痛变身的一刻,心中感到无比悲凉!正如片尾曲所唱:如果遇见曾经的我,请带他回来。可是他回来了,你又在哪呢?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毛病,那就是影片有些略短了,叙事太过紧凑,如果在100分钟左右,应该是相当完美了!
最后,或许《大圣》并不能真正扛起中国动漫的振兴大旗,但是它是一颗启明星,能够指引更多有价值的作品,前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在这个漫威英雄充斥的时代,我与许多人一样,不希望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就在外来的浪潮中一点点被埋没!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希望更多的工作室能够将它发掘,并发扬光大!
再次感谢田导和制作团队,能让我观赏到这么一部精彩的电影!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作品!
圆观后感篇7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我闭上眼睛,回想起那动人的画面,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首歌。
的确,在《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是在那个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的英雄少年。他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特别是在他那颗象征着革命火种的闪闪红星的指引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地成长。
同时,在家庭方面,他的父母都参加了革命,也在做地下战斗工作。他的母亲为了掩护群众,抛出了最后一个炸药包,一连炸死二十几个爪牙,最后在燃烧的大火中与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幕深深地烙在了潘冬子的心中,也使小潘子从小立下了一定要去当红军战士的誓言。我们今天生活在“温室”中,很难历经那样的场面,看到这里我也同样在问自己:能否经受住生离死别的考验?
潘冬子在父亲和乡亲们的鼓舞下不断成长,时刻牢记毛主席的话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誓言。他破坏敌人的碉堡、吊桥,切断敌人的后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敌人做斗争。他巧妙地把盐巴溶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和椿伢子给游击队送情报;弄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敌人的搜山计划,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佩服潘冬子,他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特别是这两点:一遇事沉着、冷静。他亲眼目睹母亲牺牲,面对恶霸胡汉三的盘问不紧张,与敌人周旋不退缩,这都是我要学习的。虽然今天没有那样的战争环境,但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缺少那样的毅意品质。二是吃苦耐劳。那个年代的条件是多么差,缺衣少食,有时都命都不保,还能讲什么条件呢?但潘冬子在那种环境条件下仍然执着自己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肯吃苦,会吃苦,用自己的行动同敌人做斗争。他的对手可不是跟他一样的小孩,但他不怕,敢于与大人斗。
回想起来,越是今天的小朋友,越是要多看这样的红色电影,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坚强,更自信地面对明天,将党的光辉传下去,保持党旗的颜色不变。
圆观后感最新7篇相关文章:
★ 犬观后感最新7篇
★ 业观后感最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