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写作语言,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文思泉涌,思想丰富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写作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去家乡的作文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家乡的作文篇1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去家乡的作文篇2
在我们这里,对于商人来说,腊月二十九才算是真正的春节,而对于我们小孩来说,二十一的大集就算是春节了。
腊月二十一大清早,卖鞭炮的,卖春联的,还有卖年货的,早已在大街上摆好了摊。我们小孩就高高兴兴地到大街买鞭炮,大人们忙着给我们买新衣服,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不过,大人们不会买任何年货,因为他们觉得二十一还太早,何况店铺到二十八或二十九才关门,早着呢,不急这一会儿。
该过小年了,我们这里不像北京那么隆重,我们这里二十一这天全家要吃一顿小的团圆饭,这时有的就买年货了,小孩们的鞭炮早已装满箱子。糖、瓜子什么的也已经买好,颇有几分春节的了吧。
到了,家家户户的店铺关门,不管你离开家乡多远都要回家。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晚上灯火通宵、烟火满天,门前堆起柴、木头等易燃品,把它们点着了,邻居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孩子们在一起近似疯狂的放起自己心爱的鞭炮,一阵阵的爆竹声奏响春节的圆舞曲,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的时候,家家户户登门拜年,小孩子们兴奋地收着压岁钱,大人们痛快的给压岁钱,上午拜年,下午大家就都休息了。从开始走亲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而且还能领压岁钱,哈哈!要是天天过年该有多好啊!
去家乡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铅山县河口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其中,我最爱的还是我家附近的信江风光。
来到信江河边,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对岸连绵起伏的九座石头山,它们就是有名的九狮山,其中最高的山是炮台山,它的顶部露出红色的石头,好像是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神气地站在那里。在山腰上,一级级的石阶蜿蜒曲折,好像是炮台山的“骨头”,在敞开胸膛热情地让游客爬到它的帽子上,去观赏河口的美景。
在炮台山的下面,是碧波荡漾的信江河,它无私地哺育着沿河两岸的人们,是我们铅山人们亲爱的“母亲河”。河水非常绿,绿得就像一条宽大的绿丝带;河水非常清,清得就像是一大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微风吹过,水面波光闪烁,美丽极了!
信江河上通往炮台山处有一座浮桥,它的桥身是由三十多条朱红色的大铁船并排,再用两根如同蟒蛇一般粗的铁链连接而成的,铁船上面横铺着厚厚的木板,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行走和推车。有人说这座桥是“智慧桥”,为什么呢?因为在春夏季节,河水上涨,水面宽了,可以增加船只,使桥变长;在秋冬季节,水量减少,河面窄了,又可以减少一些船只,使桥变短。你说它可不可以称做“智慧桥”呢?
九狮山、炮台山、信江河、浮桥……构成了家乡的无限风光,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一定会喜欢上这里,在这里流连忘返。
去家乡的作文篇4
每到“腊月二十四”时,每户家庭要把环境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蜘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每一处地方打扫的一尘不染,家家户户到处喜气洋洋地,干干净净迎新春,这是每家每户对新春的美好祝福
贴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公正,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对新春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方式。每到春节,每十户家庭就有九户家底都要把一个大大的“福”贴到门上。有些地方,他们会在窗户贴上自己剪的纸一一窗花窗,窗花不仅衬托了喜庆的节目气氛,也不让春节那么单调。
除夕夜可真热闹,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闪烁的光芒。在外面上班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不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这一次夜大家都不睡觉,都要守岁到凌晨一两点再睡
正月初一大家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拜访亲戚好友,小朋友们都会拿到红包,大人们在一旁有说有笑,女人们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饭莱。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吃上软软糯糯的汤圆,都会在门前挂几盏灯,吃汤圆表示家人们团团圆圆的。
去家乡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梅州,那儿美好的小城市,有着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乐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
就拿现在的东山区来说吧,这儿是远近闻名的教育基地,百年名校-——东山中学建立在这里,每每路过这里,都能听见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
这里还是客家文化的集中表现地。客家山歌剧场、广东汉剧场、客家艺术中心、亮胜电影院等一座座富有客家特点的建筑座落期间,来这儿听歌的人很多。
在沿江两岸,有着一个梅江公园,那儿有宽阔的跳舞场,小动物模样的小石凳,彩色的光柱,美丽的四角亭、八角亭。每天晚上就会有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来这儿唱着动听的山歌,年轻人到这儿来散步,还有儿童的欢笑声......
这不,正赶上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河提边散步,放松放松心情,竖耳倾听,还能听见一阵阵的汽车声。是啊,现在的梅州日新月异,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以前这里低矮的泥土筑河坝,现在也别美丽的花草树木给取代了。
“美丽前程铺锦秀,客家儿女凌云志,同抒肝胆写春秋。”梅州的巨大变化也让梅州有了更多的声音,这些声音大多都是美好的,细细的聆听,我突然感的自己是其中是一个和谐音符,快乐而美好。相信在客家儿女共同努力下,梅州会有更多美好的声音。
去家乡的作文优质5篇相关文章: